第九百八十二章 東歐和運河
章節報錯
東歐糧食生產計劃,這是一個在承順四十一年底被正式提出,承順四十二年春正式展開的一個龐大計劃。
搞計劃的目標就是佔領並開發東歐大平原,讓這片極為適合生產糧食的肥沃平原成為帝國的新糧倉,提升帝國的糧食供應水平,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進而達到年人均糧食水平消耗四百公斤的水準。
而實際上,在東歐糧食生產計劃剛展開一年,也就是今年的時候,東歐地區的糧食大規模開發種植還沒有形成的情況下,大楚帝國實際上就已經達到了人均四百公斤糧食消耗的水。
這主要得益於帝國在美洲地區,尤其是北美地區的大規模開發,獲得了龐大的糧食產量。
不得不說的是,美洲,尤其是北美地區的自然條件自然是太過優渥了。
龐大的可耕地面積幾乎讓華夏整個民族獲得了新的龐大生存空間,過去這麼多年來已經累計有兩千多萬的人口陸續移民到北美洲地區,然而如今的北美洲地區依舊算得上是地廣人稀,帝國在北美地區還在搞東進運動……
在北美的中部以及東部地區依舊有大量的荒野地區等待開發呢。
除了老天爺賜給的肥沃土地外,楚國人在北美地區的糧食種植主要以大規模的馬耕乃至蒸汽機耕種為主,屬於非常典型的大型農場模式,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
而人均糧食產量高了,才能夠成為糧食輸出地,進而大規模的供應本土地區。
這也是為什麼北美地區裡的糧食總產量,目前而言其實遠不如本土地區那麼高,但是卻能夠大規模供應本土的緣故,因為當地人少地多,又採取大規模種植模式,可以做到大規模的糧食輸出。
道理和帝國的東北部地區差不多,東北部地區裡也是屬於類似的人少地多,採用大規模馬耕、機械化種植,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進而可以大規模對外供應。
除了北美外,南美地區也是自然條件非常優渥,相當多地方都非常適合種植糧食,如巴西地區,阿根廷地區。
大楚帝國從西班牙,葡萄牙人手中接管了這些南美各地後,在南美洲地區的開發主要是種植經濟農作物,輔助糧食以及開發硝石等特殊礦產為主。
如此也導致了南美地區裡的玉米以及大豆的生產量非常大,而這些經濟農作物產出產出之後,也能夠反過來輔助帝國的畜牧業的發展……比如說玉米這東西,對於帝國而言其實並不是用來充當主糧的,主要是用來充當輔助糧食,用來加工各種澱粉類副食品,或者乾脆用來生產飼料用於養殖業。
不管是主糧還是輔糧,但是最終都反應到了楚國人的糧食供應上來。
而來自整個美洲地區的大量糧食供應後,讓帝國的整體糧食供應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增長。
再加上印度半島,非洲部分地區,主要是南非,東非部分零星地區,西非零星地區,還有歐洲地區的農作物供應……而這些地方的農作物供應糧食倒是不多,主要還是經濟農作物為主,比如棉花。
而這些海外地區大量供應的經濟農作物,看似不能直接吃,但是大量來自海外的廉價經濟農作物供應,也能夠讓本土地區寶貴的耕地可以集中在糧食種植上,間接提升糧食供應量。
畢竟本土的可耕地是有限的,這種植了棉花等經濟農作物後,也就不能種植糧食了,這一加一減,那麼影響到的糧食供應量也就比較大了。
整體而言,來自海外地區,不管是海外直轄領地還是行政領地又或者是屬國領地的大量農畜產品,為大楚帝國的高水平糧食供應都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如此也才讓大楚帝國在承順四十三年的時候,達到了帝國高層念念不忘,唸叨了幾十年的四百公斤人均糧食消耗水平。
而這個水平是什麼概念?
大概就是美國十九世紀中後期,歐洲二戰後,東亞部分地區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水準。
之所以會有這麼大的時間跨度……這主要是有了美國這個奇葩。
這裡必須重點說一說美國這個奇葩,大概在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也就是美國南北內戰時期,美國人的軍人平均數身高超過同時期世界列強,包括世界霸主英國人士兵六七厘米……這就很奇葩。
為啥?
還能為啥,人家北美的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可耕地多,人又少,人均糧食產量非常高,糧食多到吃不完,還大規模向歐洲供應。
這糧食多,吃得飽,自然就長得高。
非常簡單的常識~
所以,美國後續能夠成為世界霸主,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時候就已經能夠看出來了,當時的美國除了人少點,啥都不缺,簡直就是老天爺求著餵飯吃……就算是缺人這個問題,他們也注意到了,於是玩移民政策,每年幾十上百萬人湧入美國。
補齊了人口過少這一塊短板後,美國直接原地起飛,進入二十世紀後就已經實際上成為了超級強國……1900年的時候,美國的主要工業資料就已經超過了其他列強,而且往後是差距越來越大。
後續的一戰和二戰那不過是順水推舟而已。
所以,美國的世界霸主實力,不是靠一戰,二戰才得來的,實際上在一戰前他們就已經擁有了世界霸主的實力。
後續的兩次世界大戰只不過是向世界證明了自己的實力,順手再把舊霸主英國一手拉下去而已。
反觀同時期的其他國家呢?
十九世紀中期的時候,絕大部分歐洲國家,包括英國這個世界霸主的平均身高,依舊沒華夏的人的平均身高高呢……別驚訝,這一時期裡的歐洲地區的人均糧食消耗水平,也就兩百多公斤水平,按照後世標準,都還處於大規模饑荒狀態呢。
同期歐洲人的日子其實也沒比華夏人強多少。
要不然,為啥那麼多歐洲人會在十九世紀中後期裡大規模移民美洲啊,可不就是吃不飽嘛!
但是也必須注意到十九世紀中後期開始的工業發展大爆炸,生產力飆升,再加上海外殖民水平大幅度增加,直接導致歐洲地區的糧食供應迅速上漲。
一戰前後歐洲地區的其平均身高和華夏北方人持平,但是又二十年過去後,到二戰時期,歐洲人的平均身高已經大幅度超過華夏北方人,如此出現了國人心目中所謂洋人人高馬大的記憶。
一個國家的民眾生活水平如何,其實可以用最簡單,最直觀的一個資料標準來判定:平均身高!
因為平均身高這玩意,背後就是平均糧食消耗。
糧食水平如何,吃的飽不飽,吃的好不好,永遠可以作為衡量一個地區民眾生活水平的直接依據。
其他的都是扯淡!
而大楚帝國在奮鬥了四十幾年後,終於是做到了人均四百公斤糧食消耗的水準!
而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楚國人幾乎控制了全球,把所有的主要糧食產地都控制在手裡!
毫不客氣的說,大楚帝國是用整個地球的資源供應自身!
要不然的話,是不可能達到人均四百公斤糧食消耗水平這麼個水平的。
這可是六億多人口呢,需要的糧食可是天文數字!
以目前的農業技術,化工技術等,只依靠本土地區,也就是傳統的關內十八省地區,累死所有楚國人都不可能產出這麼多的糧食,讓所有國人都能吃得這麼飽。
楚國人要想吃得飽,要想吃得好——準確的說是要比那些土著們吃的飽,吃的好,就必須要有全球資源的供應。
這也是楚國進行海外擴張的直接動機。
同時也是後世一些先發達國家極力打壓後進國家的根本原因。
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不管是耕地資源還是其他什麼資源,那都是有限的。
而有限的資源,只能讓一部分人過上優渥的生活……如果其他人也想要過上優渥的生活,那麼勢必就會擠佔先發達國家更多的資源,就會導致先發達國家的生活水平下降。
很多後進國家想要奮力發展,讓民眾過上更好的生活,但是卻困難重重,越發展困難就越大!
來自發達國家的打壓連線不斷,並且打壓力度越來越大,各種打壓方式都有,不過目的就一個,那就是想要把你徹底的限制在低端產業裡。
而打壓的原因,可能公開的有多種多樣……但其實這些公開原因都不重要,基本都只是個藉口而已,實際理由就一個:生存資源的爭奪!
簡單來說,目前技術條件下,全球範圍內能夠產出的糧食就這麼多,先發達國家的人吃的多了,後進國家的人吃的就少;而後進國家的人如果吃得多了,那麼先發達國家的人就得餓肚子……
諸多後進國家如果想要國人都過上歐美人的生活,同時歐美人的生活水平還不下降的話,你得再變出好幾個地球才行……而現實裡地球就一個。
所以諸多國家爭端,甭管是經濟上的衝突爭奪,還是戰爭,其實歸根到底到最後,是對生存資源的爭奪——你死我活的爭奪!
很殘酷的。
如果沒有核彈,後世早就爆發第三次乃至第四次世界大戰了,哪能有整體上大幾十年的和平時期啊。
而大楚帝國的高速發展,也離不開全球資源的供應,走的路子其實和任何一個世界霸主國家都差不多。
畢竟大楚帝國的工業再厲害,那也得有各種農畜,礦產原料才行。
而諸多海外領地資源的供應,才讓大楚帝國的工業全速運轉,並帶給民眾更好的生活。
而東歐糧食開發計劃,總體來說也是帝國全球資源供應鏈的一部分,只不過在未來規劃裡佔據的地位還算是比較重要的。
畢竟糧食在任何時期裡都是屬於最為重要的戰略物資……你可以沒有衣服穿,沒有房子住,沒有車乘坐,但是你不能沒有飯吃……
衣食住行,食永遠是最重要的一環。
因此帝國對東歐糧食開發計劃還是非常重視的,這種重視其實都不是體現在戰爭上……單純的戰爭的話,其實對於當代楚國而言沒什麼壓力,甚至都沒有什麼挑戰。
這從楚國在東歐地區投入的主力部隊數量就能夠看的出來,截止到承順四十三年冬天為止。
楚國在東歐地區投入的兵力總數也就十萬人上下,其中有兩個甲等戰備師,兩個乙等常備師,這四個師乃是作戰主力。
此外還有三個從中亞地區抽調過去駐防的丙等預備師,主要是分散開來駐防各戰略要地,交通節點。
而這十萬人,並不是集中在某地,而是分散在廣闊的東歐地區,南至黑海,北至莫斯科……南北戰線得一千多公里呢。
這麼點人要想完全控制這麼漫長的戰線,實際上也是不可能的,楚國人的軍事行動更多的還是以點帶線,透過攻佔並控制河流沿途的城池節點,繼而控制整條河流,透過控制河流來控制附近的整片區域。
在部分割槽域形成控制後,來對後方更廣闊的地方來形成控制。
這一時期裡的軍事行動,主要就是集中在攻佔城市據點,控制河流,摧毀敵人的主要有生力量,摧毀抵抗敵人的政權為主。
這也是楚國人在海外擴張的一貫套路,大軍壓過去直接奔著敵人的主要城市打,以求大規模的殲滅敵人的軍隊主力,最後直搗黃龍攻佔敵人的首都,摧毀敵人的統治中心,進而摧毀敵人的大規模有組織抵抗能力。
完成上述的這一套前期軍事行動後,自然不是說就完事了,實際上這才剛開始,後續楚國人還會有一套移民開發計劃。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交通設施的建設……這有了交通工具才有移民啊。
楚國人的移民基本都是圍繞著河流,鐵路沿途設立定居點進行耕種開發,之前在北美地區體現尤為明顯。
而在東歐地區也不例外。
隨著莫斯科被拿下,俄羅斯徹底崩潰之後,帝國在東歐地區的鐵路建設以及內河運輸建設也加快了步伐。
首先是鐵路,經過一年多的建設,中亞鐵路從西海城為起點,終於是修築到了阿斯特拉罕城這個伏爾加河下游城市。
這條鐵路的建成開通,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這意味著透過鐵庫網,大楚帝國的兵力,軍事物資以及移民,民生物資等都可以透過這條鐵路抵達伏爾加河流域。
然後再透過伏爾加河這條河道運輸到伏爾加河流域各地。
如此,大規模的移民定居點建設才能夠成為現實。
同時在察裡津地區,一條只有數十公里的短途鐵路也在同時期建設通車,這條察裡津鐵路主要用於解決伏爾加河和頓河之間這數十公里的連線運輸問題。
這條察裡津鐵路通車後,人員或物資就可以先透過伏爾加河抵達察裡津,然後透過這一段幾十公里的短途鐵路運輸到頓河沿岸,再轉乘內河船隻運輸到頓河流域各地,並且可以透過頓河下游前往黑海,經過黑海進入東歐地區的重要河流第聶伯河。
並且可以連線到整個黑海沿岸地區乃至地中海!
所以西海城到阿斯特拉罕的西阿鐵路、察裡津鐵路這兩段鐵路,看似總里程也就四百多公里,但是其戰略地位卻是極為的重要,乃是帝國開發整個東歐地區的戰略交通要道。
同時隨著這兩條鐵路的陸續開通,當地的造船業也在持續發展,西海造船廠已經對比之前純軍用的造船廠,發展為相對規模的軍民兩用造船廠了,大量的內河船隻被製造出來然後被用於裡海以及伏爾加河流域的運輸。
不僅僅如此,大楚帝國還在頓河入海口建設了一家新的小型造船廠,用來建造用於黑海以及黑海沿海河流所使用的內河、近海船隻。
西海造船廠以及頓河造船廠,這兩家造船廠的建設以及發展,將會成為大楚帝國開發東歐地區的重要船運力量保障。
而隨著鐵路以及河流運輸的順暢,大批移民也開始順著中亞鐵路抵達東歐地區,並開始開闢大量的定居點,組建民兵隊,進行大規模的開荒。
不過這些普通移民對於東歐開發而言,暫時來說並不重要,鑑於東歐地區的特殊性,帝國前期對東歐的開發,是以大規模農場化開發為主。
也就是透過引入大量的農業開發公司,建設大量的超大型農場,進行機械化耕種以及馬耕為主。
如此才能夠短時間內大量開發當地的耕地,繼而為帝國提供大量的糧食或其他經濟農作物。
只是這樣一搞,新的問題又來了。
那就是東歐大規模開發後,再加上歐洲,北非,西非等地的糧食產出,那麼帝國將會在在這一範圍地區裡獲得大量的糧食、牲口或其他經濟農作物。
這麼多農畜產品該怎麼運回本土去,這就成為了一個大問題。
比如東歐地區,這些糧食如果依靠鐵路運輸回去,也不是不行,但是成本貴啊……這鐵路運輸可比海運貴多了。
但是海運的話,就算能夠在黑海裝船運輸,但是也得繞過南非……這海上運輸距離太遠了。
隨著西非、北非以及歐洲地區的大規模殖民開發,再加上東歐的直轄領地開發,這導致了這一地區有龐大的海上運輸需求。
如此情況下,在埃及蘇伊士地區開闢運河的建議,就再一次被提了起來。
之前只是被提議,但是沒有實際行動不一樣,這一次籌建蘇伊士運河的建議被提起後,順利的進入了帝國高層的討論序列。
最終帝國皇帝羅志學親自拍板:蘇伊士運河一定要建,而且是宜早不宜遲!
不僅僅要建設蘇伊士運河,同步也要展開美洲巴拿馬運河的建設。
美洲地區如今對巴拿馬運河的建設需求也非常的急迫……因為大量的美洲農畜產品,其輸出港口都是在東部海岸,這些產品要運往國內的話,就需要走大西洋,然繞道非洲最南端或者美洲最南端,路途極為遙遠。
同時美洲開發的話,因為東西兩岸交通不便,東西兩岸交通非常不方便,帝國早就開始琢磨著想要搞一條運河了。
趁著這一次機會,羅志學乾脆是把美洲巴拿馬運河也給敲定了下來。
蘇伊士和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如果能夠順利建成通航,這對於帝國的全球軍事、經濟體系是有極大戰略作用的。
只是運河這種超級大工程可不容易搞,對技術,對資金,對人力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所以該怎麼搞還得再反覆商討。
但是就算再反覆討論,也無法改變要建設這兩條運河的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