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五年發展計劃
章節報錯
六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農業補貼一經公佈後,迅速就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其中不乏諸多人懷疑這事的真實性。
倒不是說懷疑大楚帝國進行農業補貼的真實性,而是懷疑大楚帝國到底能不能拿出來這麼多錢進行補貼。
畢竟那可是六千五百萬兩銀子呢,放眼明王朝那會,別說幾千萬兩了,就算是幾百萬兩那也拿不出來啊。
那麼換到了大楚帝國,他們到底能不能拿出來這麼多錢?
這一點,外界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
首先這一批錢是屬於總支出,具體支出的時候會分有地方和中央財政共同承擔,比如對生產農具的工廠和作坊的補貼,地方財政補貼一部分,中央財政補貼一部分。
並不是說所有支出都是中央財政出。
再者,大楚帝國的中央財政收入可是不少。
十二月份二十八日的時候,大楚帝國剛敲定了明年,也就是承順五年的財政預算。
其中的收入預算為六千一百萬銀子。
按照地區來預測,明年貢獻財政大頭的乃是泛江南地區,包括浙北、江南、直隸應天府、安廬省皖南地區。
僅僅是這些地方,預計就能夠直接貢獻大約三千五百萬兩銀子的中央財政收入。
再加上江西,楚北和楚南這三個地方也能貢獻大約一千萬兩銀子左右的財政收入。
兩廣地區,廣西那邊很少只有兩百萬,廣東多一點大概能有四百萬,加起來也就六百萬左右。
最後則是江北、安廬高官江以北、山東、河南、河北等地,這些地方的財政收入就不高了,同時為了恢復當地民生,羅志學還在上述各省裡,對部分民生情況嚴重的地方下旨免除農業稅,因此別看這些地方打,但是明年上述各地加起來,估計也就只能貢獻個一千萬兩銀子左右的中央財政收入。
如此加起來六千一百萬兩銀子的中央財政收入。
如果是按照稅種來劃分,那麼農業稅佔據了大頭,大概能有三千萬兩銀子左右,佔據比例是百分之五十左右,再過來則是鹽務收入,大概能有一千五百多萬(包括鹽稅以及上繳利潤),再過來則是各類工商稅收入以及工業部所屬企業上繳的利潤,這個大概也是一千萬左右,最後則是關稅、鑄幣收入等雜七雜八的收入幾百萬。
從中也就能夠看的出來,大楚帝國為什麼要在秋天的時候,在江北等各地大規模清剿非法私鹽了,這光是鹽務收入一年都能貢獻一千五百萬兩左右呢,比大楚帝國所有的工商業的收入加起來還要多……
明廷時期,鹽業收入養肥了不知道多少權貴鹽商,硬生生的把揚州催生為一個擁有數十萬人口的繁華城市。
而到了大楚帝國,鹽業收入則是成為了財政的重要支柱。
上述這些,還只是常規財政收入,並不包括明年可能會獲得的各類抄沒收入。
同時大楚帝國能花的錢,也不僅僅侷限於這些財政收入裡,還得算上如今國庫裡的足足上億兩銀子的財政盈餘……
這麼多的財政盈餘可不是收稅收上來的,而是這幾年陸續抄沒收上來的。
承順三年的時候東進戰役裡,稅務部把江西、江南、浙江等地區搜刮了一邊,弄出來了大幾千萬兩銀子的抄沒收入,這些錢花了一部分後還剩下來不少。
承順四年,也就是今年的北伐戰役裡,再加上秋冬時節展開的新一輪清剿作戰,所獲更大,光是在幽州城裡就抄沒了好幾千萬,然後在洛陽也抄沒了不少,最後在揚州和淮河抄沒的資金也是數以千萬計,最後一年忙下來,抄沒的資金足足一個多億呢。
哪怕是北伐開銷巨大,但是大楚帝國本身去年也有個四千多萬兩銀子的常規財政收入,所以最後算下來,國庫裡還盈餘了一億兩千多萬兩銀子。
這麼多國庫盈餘,也是大楚帝國君臣敢展開大規模農業補貼的底氣所在。
說白了,五年農業補貼計劃裡,中央財政預計支出的半數,大概三千多萬兩銀子裡,直接用現有的國庫盈餘就行了,根本用不著動用常規財政收入。
如今的大楚帝國是有錢任性,所以才敢大著膽子搞什麼五年農業補貼計劃。
而實際上未來五年發展計劃裡,農業補貼也只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環,同時還沒有對外界公佈的幾項發展計劃同樣重用,並且預計開支也不會小。
這方面主要是工業部分。
未來五年內,大楚帝國希望能夠把鐵產量提升到每年二十萬噸,把煤炭產能提升到兩百五十萬噸。
主要工程有大冶煉鐵廠的第四期工廠、當塗鍊鐵廠第三期工程、擬建廣州鍊鐵廠、擬建天津鍊鐵廠,形成四座大型鍊鐵廠的格局,再加上一些中小型鍊鐵廠,最終達到了二十萬噸的年產能。
煤炭的主要工程有江西萍鄉煤礦的第二期以及第三期工程、河北開平煤礦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此外還有遍佈全國各地的十多個中型煤礦的開採專案。
煤炭和鋼鐵,是國防工業的基礎,也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因此羅志學是把前期工業的發展重心,放在了煤炭和鋼鐵行業上,準備上馬一批煤炭和鋼鐵的重點專案工程。
除了煤炭和鋼鐵外,機械行業也是重點扶持專案,機械行業是各種工廠的基礎,沒有機械廠生產的各類裝置根本就搞不起來,此外機械行業也不僅僅生產裝置,在大楚帝國裡,生產農具的那也算機械廠……
所以大楚帝國擬定將會在全國各地,因地制宜,綜合考慮當地的鐵礦、煤炭資源以及運輸情況都廣泛興建規模不等的機械廠,一般都是搭配鍊鐵廠或煤礦就近建設。
主要是一些小機械廠,除了生產當地使用的一些機械裝置外,更主要的任務是用來生產農具、炊具、民用五金之類的鐵製品,這其實也是農業補貼的一部分。
沒有足夠多,遍佈各地的小型機械廠,農民們怎麼獲得大量的廉價鐵製農具啊。
此外還會重點扶持發展漢天機械廠、當塗機械廠、廣州機械廠這三家機械廠,繼續擴大規模,進行技術研發,對機械產品進行升級換代等。
化工行業,這個在目前來說倒是屬於比較純粹的國防工業裡,主要是生產火藥為主,目前這些彈藥廠都嫡屬於兵工廠下屬,所以雖然有所扶持,但是一般會隨同兵工廠發展而發展。
不過後續涉及到染料、油漆等行業,為了提前佈局,羅志學也指示了工業部規劃籌建至少一座大型化工廠,用於研發並生產各類化工產品。
最後一些一些比較細分類的行業,都會新投資建設,或者扶持一兩家工廠。
比如光學行業的漢口望遠鏡廠,軸承行業的襄陽軸承廠等等。
最後,初步匯總起來,擬定扶持擴建十二家大型工廠、新籌建六家大型工廠,新建或扶持中小型工廠兩百七十二家。
涉及到了目前所有的工業分類。
話說為了擬定這個五年工業發展規劃,工業部甚至都還搞了個工業分類出來。
包括採礦、冶煉、化工、機械製造、光學、船隻製造、紡織、木材加工,造紙,製茶,糧食加工等等。
基本上羅志學等人是把能夠想到的,和工業能沾上邊的行業都給算了進去。
目前初步劃分了六大分類,一百多個小分類。
然後工業部就按照分類,確保每一個分類都至少一家官辦工廠,並進行扶持或者乾脆是新建設。
羅志學的野心還是很大的,他希望能夠用五年的時間,來初步建立一個工業體系,哪怕這個工業體系還非常的原始,甚至連個個蒸汽機都沒有……
但是隻要體系有了,那麼暫時還只能使用水動力或畜動力乾脆是手工……那麼後續慢慢也能夠的發展上來,蒸汽機也就自然而然的冒出來了。
如果沒有完善的體系,直接傻愣愣的搞蒸汽機,那麼也就只能弄個燒水壺……撐死了搞個實驗室產物,但是想要工業化可能性不大。
比如說蒸汽機這玩意,你得有個氣缸吧,而蒸汽機的氣缸可是在高壓狀態下工作的,你還得保證它不漏氣,這對材料以及加工的要求可不低。
沒有達到相應的材料以及加工水平,給你圖紙你也造不出來。
在後世的二十一世紀裡,各種發動機,尤其是先進戰鬥機的發動機是工業之花,技術難度極高。
那麼在十七世紀的現在,在後來人看來極其簡陋的蒸汽機,就是這個時代的工業之花,沒點本事的國家是搞不出來的。
現在羅志學現在要乾的事就是,先把基礎技術給弄起來,尤其是基礎材料以及加工這兩項。
然後再綜合初步發展起來的各行各業,來一次蒸汽機的技術大攻關,實現蒸汽機技術零的突破,把蒸汽機運用到各行各業上,進而提升生產效率。
外人可不知道,羅志學搞這個五年工業發展計劃的時候,已經是瞄準著蒸汽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