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三章 巴黎保衛戰
章節報錯
塞納河,這條法蘭西內最重要的河流,因為流經巴黎以及周邊的重要農業產區,同時落差不高,水流平緩,而水深也不錯,一直到巴黎都還能保持大概三米左右的主航道水深,使得了這條河流成為了法國最為重要的航運河流。
也正是因為這條河流的存在,使得了巴黎這個看似內陸的城市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
但是塞納河的存在,同樣也使得了敵人有可能從塞納河一路沿江而上,直抵巴黎。
因此法國人一向來都很重視塞納河的防禦情況,在面臨楚國威脅後,更是直接加強了塞納河出海口勒阿弗爾港的海防建設,修築了大小三座炮臺,一共部署了一百多門的火炮;又派駐了二十多艘風帆戰艦以及八千名士兵駐防,並修建了陸地堡壘。
然而這些卻是依舊沒能夠阻擋楚軍的步伐!
大楚帝國歐洲遠征軍,只用了一天時間就把這個塞納河的出海口港口城市攻佔。
然後在第二天就派出了內河炮艇以及一個混成團規模的印度軍團第四師計程車兵沿著塞納河向內陸進軍,而這還僅僅是遠征軍登陸部隊的前鋒部隊而已,真正的主力部隊實際上都還在登陸當中……
為了籌備法國戰役,歐洲遠征軍調集了不少兵力。
戰鬥艦艇方面,抽調了一艘戰列艦、兩艘巡洋艦、七艘護衛艦、六艘近海巡邏艦、八艘內河炮艇,共計二十四艘戰鬥艦艇;
輔助軍艦上,抽調了五艘煤炭補給艦、六艘海軍綜合補給艦(食物,淡水,海軍彈藥),一艘海上醫療船,還有兩艘比較特殊的平安級登陸艦。
平安級登陸艦乃是大楚帝國海軍專門研發的第一種,也是目前現役僅有的一種專業登陸艦,看似三百五十噸的滿載排水量比不過不大,但是在搶灘登陸,第一時間往灘頭輸送武裝人員以及重型裝備卻是有著極大的戰略作用。
之前在非洲的一系列登陸以及後續登陸西班牙加的斯的時候,楚軍都動用了平安級登陸艦,併發揮出來了巨大的作用。
平安級登陸艦的存在,讓登陸作戰變的更簡單,方便。
傳統灘頭登陸的情況下很難讓部隊直接登陸,更別說讓重型裝備登陸了,楚軍早些年的登陸,都是大型運輸艦抵達近海,然後人員換成小艇,士兵們划著小艇登陸……效率非常低,而且難以攜帶重型裝備。
重型裝備的靠岸是非常麻煩的,比如火炮動不動好幾百公斤甚至上千公斤,而大量的輜重同樣很沉重。
海軍根據情況前期一般都會犧牲部分小噸位的運輸艦,直接讓運輸艦衝灘登陸,在前期登陸的工兵部隊的輔助下,用吊裝裝置把船上的中小型火炮吊裝上岸;而中後期的話往往會架設臨時浮橋碼頭……但是這非常耗時而且成本高昂。
但是大楚帝國的海外登陸行動又非常多……三天兩頭就搞一場登陸,其中部分登陸行動其實規模也不算太大,為了小規模登陸就搞個臨時碼頭之類的太奢侈!
諸多種種原因,才讓帝國海軍琢磨著搞一種專門的登陸艦,如此才有了平安級登陸艦。
這玩意其實技術上很簡單的,主要就是吃水淺一些,船隻是平底而不是尖底,並且船隻底部要更加堅固一些以便衝灘,同時船首前部開門。
至於其他的都沒啥特殊的,武器也僅僅只有安裝有少量用以自衛以及掩護部隊的五十五毫米單管艦炮和三十五毫米艦炮。
運輸什麼就要看情況,可以是直接運輸士兵,也可以運輸火炮,還可以運輸馬車呢……當然了,火炮和馬車搶灘登陸的時候,為了避免陷入鬆軟的沙灘裡,往往需要工兵輔助在沙灘上鋪設臨時木板路等。
不過即便如此,也是讓大楚帝國的登陸能力出現了跨越式的提升。
平安級登陸艦一經面世後就受到了陸海軍的極大歡迎,這也是陸軍方面僅有支援海軍大規模裝備的艦種,這對於大楚帝國裡軍中矛盾比較嚴重的軍方里是很難得的……
這主要是因為實際使用登陸艦進行登陸的使用者,除了海軍自家的海軍陸戰隊外,還有大量陸軍的海外駐防部隊。
怎麼說呢,陸軍也要用這玩意,而且這東西是真心好用,所以哪怕有軍中矛盾在,也得捏著鼻子支援。
不過平安級登陸艦這種新銳的特殊輔助軍艦數量其實不多,同時也只是用來前期的搶灘登陸,並不能作為常規的渡海登陸運輸船隻使用的。
用來跨海運輸地面作戰兵力以及物資的運輸船,一般都是比較大的遠洋海船,小的都有上千噸,普遍三四千噸為主。
這一登陸法蘭西也同樣如此,一共湊集了中大型運輸船三十二艘,這三十二艘運輸船裡一部分是海軍的專業運輸艦,包括多艘專業運兵船以及多艘散裝運輸船,還有十幾艘是西洋貿易公司旗下的武裝商船。
隨著歐洲貿易自由計劃的展開,西洋貿易公司也是深度參與其中,主要提供武裝商船協助運輸,登陸,同時公司旗下的數千名武裝僱員則是分散到各地的已佔領港口裡執行駐防警戒,肅清任務。
這一次登陸歐洲法蘭西也不例外,西洋貿易公司同樣派遣了十幾艘的武裝商船執行運輸登陸任務。
這一次登陸法蘭西的各類船隻,一共達到了七十多艘,而這還不包括一些只有更小噸位,比如只有七八噸、十來噸的一批內河巡邏艇,運輸艇,拖船等。
因為塞納河的存在,楚軍是特地抽調了大批的內河船隻參與作戰行動的,其中不少還是臨時從非洲那邊抽調過來的。
所以塞納河沿岸的法國人就能夠看見了他們這輩子從來沒有見過,甚至都沒有想象過的場景。
從塞納河下游,駛來了一群沒有風帆,反而是冒著滾滾濃煙的船隻逆流而上!
這一副駭人的場面,讓沒有見過蒸汽船隻的他們甚至都以為見到了魔鬼……
這支內河船隊,其實對於法國人而言的確和魔鬼也沒啥區別……他們又不是來郊遊的,而是來打仗的,所以一路沿江而上的他們除了不斷的測量航道水文情況,為後續更多的大型船隻進入塞納河奠定條件外,還會對河道上的法國人的船隻進行扣押乃至擊沉。
同時對河道兩岸的一些法國人的河防軍事目標,頑抗城市進行一定程度的炮擊。
雖然他們這些內河炮艇裝備的艦炮最大的也不過五十五毫米艦炮,而且加起來也才三門,所以摧毀堅固工事的能力只能說很一般,但是打擊有生力量的能力卻是非常不錯的。
小口徑的艦炮雖然面對堅固工事沒啥用,但是會爆炸的炮彈落在法國人的陣地上,殺傷力依舊十足。
對此,法國人的感觸非常深刻,塞納河沿途兩岸的不少城鎮都遭到了楚國遠征軍的內河炮艇艦隊的炮擊呢,損失慘重的很。
這也有效的支援了地面部隊,也就是印度軍團第四師下屬第十一團的作戰。
印度軍團第四師,這是一支三個月前才抵達歐洲的作戰,以增加陸軍在歐洲地區的作戰兵力。
畢竟之前的地面作戰兵力還是少了點,主力只有一個第五十三師,協助兵力只有印度軍團第三師,但是需要控制作戰的地方卻是很龐大……不僅僅是歐洲地區,非洲的北部地區同樣是屬於他們的防區,葡萄牙那邊需要駐防一定的兵力,北非摩洛哥也需要一定的兵力,西班牙那邊也需要大量兵力來維持。
而這些駐防任務耗費了不少兵力,使得第二十七軍可以動用的兵力就少了很多,至於抽調主力正規軍過來,那是不可能的……正規軍太貴,往歐洲派遣一個名義上屬於乙等師,實際上卻按照甲等師標準編制配給的第五十三師已經足夠用了。
畢竟楚軍缺乏的是大量駐防地方,並執行低烈度戰鬥任務的次等部隊,並不是第五十三師這種主力部隊。
最終陸軍方面決定從非洲抽調了第四師加強歐洲地區的次等兵力,而非洲地區的缺額,則是繼續從印度那邊抽調兵力補充。
經過多年的使用,如今的印度軍團在楚軍裡的作用已經比較大,同時數量也非常多了,畢竟這種炮灰僕從軍是真心好用。
此外因為不需要考慮預備役體系,不需要每年都退役一批士兵作為預備役骨幹,健全動員體系,所以僕從軍的服役年限很長,服役年限前期是十年,十年合同到期後只要身體沒啥事,不傷殘,也願意繼續服役還能繼續服役……五年一簽。
反正最早的一批印度軍團計程車兵現在都還在服役呢……這也導致了僕從軍計程車兵戰鬥經驗非常豐富,戰鬥力很不錯。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成本足夠低……哪怕印度軍團這種僕從軍的費用在很多土著國家看來已經非常高昂了,然而和楚國自己的正規軍比起來,依舊是不值一提。
首先人員薪資很便宜的,土著士兵嘛,隨便給點工資他們就很高興,更沒有什麼撫卹金之類的玩意。
同時作為炮灰部隊,哪怕傷亡超級大,也沒人會追究軍方的責任,甚至都沒幾個楚國人在乎……如此軍方使用這些僕從軍的時候就沒什麼顧慮,死光了大不了再招募一批就是了。
裝備也便宜,用的都是退役武器,還是前裝滑膛武器。
比如步槍使用的都是正規軍逐步退役下來的前裝滑膛火帽擊發槍,也就是二十一/二十三年式步槍,這玩意的生產裝備數量非常大,累計達到兩百多萬支呢。
如今這兩百多萬支火帽滑膛槍逐步從正規軍裡撤裝,如何處理也是一件麻煩事,出口是不可能的,這東西過於先進,暫時沒出口的必要性……要知道楚國如今的出口槍械,主力還是火繩槍,燧發槍出口數量其實都不多!
楚國人的武器出口,並不是有什麼就出口什麼,也不是土著想要買什麼就能買什麼,而是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出口。
比如在非洲地區,當地土著普遍還停留在冷兵器時代,甚至連冷兵器都沒有多少,所以在當地的武器出口是以冷兵器為主,火繩槍都很少賣。
在印度地區,當地土著的軍備水平處於冷兵器和火繩過渡時期,他們也能自產一定數量的火繩槍,因此在印度地區包括波斯地區的單兵武器出口,主要是火繩槍,冷兵器一起出口,對波斯也賣點燧發槍。
但是在西亞地區,也就是奧斯曼帝國,這個國家實力還不錯,並且之前也大量裝備火繩槍,並且也能自產以及使用燧發槍了,其軍備水平和歐洲那邊其實差不多,已經處於裝備使用燧發槍的線列時代了,因此這一地區的武器出口是以燧發槍為主。
歐洲地區的武器出口也是以燧發槍為主。
總之大楚帝國的武器出口是看碟下菜,維持一定的地區平衡,同時賺取更多的利潤,更不能讓出口武器威脅到自身。
如此情況下,火帽擊發槍這玩意根本就不可能出口,畢竟這東西直到如今都還有一部分楚軍二三線部隊裝備使用呢。大楚帝國的後裝線膛步槍雖然也裝備使用幾年了,但是目前依舊沒有完成全部換裝。
所以短時間內,甚至十年內火帽擊發槍這玩意都不可能出口的。
但是如何處理這些退役武器?封存備用?這都進入後裝線膛步槍時代了,封存這些前裝滑膛槍也沒啥太大意義……所以到最後,這些退役武器基本只能給僕從軍,主要是印度軍團使用。
而帝國的僕從軍,實際上除了印度軍團外,還有其他幾支,比如招募波斯人組建的一支波斯軍團,招募東北非地區的當地人組建的北非軍團,還有招募扶桑人組建的扶桑軍團,只不過後三者的數量都很少,只有幾千人,數量最多的北非軍團也不過一萬多人人……這些僕從軍軍團一般都被派駐到印度執勤。
但是印度軍團的規模,卻已經超過了十萬人,編成有印度軍團八個師以及八個混成旅/團,除了在印度當地執勤外,還被廣泛派駐到西亞、非洲、美洲以及現在的歐洲執行任務。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印度軍團計程車兵組成,都是清一色的賤民,並沒有高種姓士兵或軍官什麼的。
這些人,和印度那邊的其他種姓的印度人,可不是友好群體,甚至是敵對的……基於印度地區獨特的種姓文化傳統,印度軍團的賤民士兵們,在印度地區執行作戰任務的時候,一向來以對待其他種姓的印度人兇殘而著稱……有時候都不是為了執行任務,單純是為了殺戮而殺。
這就是為什麼楚國人只在印度地區招募賤民的緣故……你完全不用擔心這些賤民組成的印度軍團,和印度當地的高種姓群體乃至普通種姓群體混在一起反對楚國人。
甚至,這些賤民士兵們,比楚國人自己更加關心帝國在印度地區的殖民統治。
大楚帝國在印度地區最為成功的一項殖民政策,就是成功的把印度最底層,受壓迫最嚴重,人數也不算多,過去幾千年來都沒任何反抗力量的賤民階層武裝起來,再用這些武裝起來的印度軍團執行殖民地的軍事任務。
而印度軍團也在無數次的作戰任務裡,向楚國人證明了他們和其他印度人不僅僅沒有一條心了,反而是恨不得把其他印度人都殺光……嗯,派到海外其他地方作戰也繼續保留著極端殘暴的傳統。
如此,最終才有了規模達到十多萬的印度軍團!
印度第四師就是其中一支,三年前被派駐到南非地區執行作戰任務,數月前接到命令集結並前往歐洲,然後坐著運輸船抵達加的斯。
在加的斯周邊簡單適應了一番歐洲的環境後,就被調往法國執行作戰任務。
印度第四師,其承擔的任務和印度第三師在西班牙以及葡萄牙地區承擔的任務差不多,平日裡駐防地方,清剿作戰,大規模戰鬥的時候則是配合正規軍作戰,比如說負責城市巷戰,之前攻打馬德里的時候,楚軍的正規軍只動用炮兵部隊,步兵只參與外圍戰鬥,後續入城的巷戰都是由印度第三師承擔的。
這樣就可以讓正規軍騰出手來,執行各種正規的野戰任務,並讓正規軍避免大量傷亡。
這一次法國戰役同樣如此,充當前鋒,肅清周邊的小鼓零星敵軍,同時進行武裝偵查這種任務,自然由印度第四師來承擔。
這讓很多法國人都感到了困惑……不是說楚國人都是黃面板黑頭髮黑眼睛嘛?怎麼來的是一群黑不溜秋的人啊?
不是說楚國人槍炮無敵,用的是超越時代的後裝線膛槍炮嗎?怎麼這用的還是和自己差不多的滑膛槍炮啊?
但是真正打過之後,法國人才發現,尼瑪這支不像是楚軍的楚軍,竟然也能吊打自己……
在實戰中,不管是現在還是過去多年的實戰當中,實際上印度軍團這種在楚軍內部裡,被定位於低成本廉價炮灰部隊的十八線兵力,用的也只是前裝滑膛槍炮,但基本依舊能吊打各地土著的軍隊。
因為相對各國土著軍隊,他們的裝備更加精良,都是滑膛槍,但是火帽擊發槍和燧發槍可是兩個概念,擊發率天差地別。都是滑膛炮,但是能打一千多米,並且發射木製彈託金屬圓盤引信榴彈的滑膛炮和只能打幾百米,發射實心炮彈的滑膛炮也是天差地別。
更不要說僕從軍雖然成本低,但是那是相對而言的,實際上僕從軍的伙食供應什麼的也挺好的,大魚大肉別指望,但是基本的飽飯還是有的,這伙食好了,訓練強度自然也上來了。
所以訓練相對於土著士兵而言也不錯。
同時僕從軍的服役時間非常長,諸多士兵以及印度僕從軍官們的作戰經驗非常豐富……
如此諸多種種加起來,也就導致了印度軍團這種僕從軍依舊能夠吊打各國土著軍隊……
在法國也不例外!
登陸法國後一路北上,印度軍團第四師連續重創多支法蘭西軍隊!
不過印度第四師也就萬把人,雖然戰鬥力比土著軍隊強一些,然而法國人如今也是進入了線列時代,同時又在持續徵調、集結更多的兵力準備攔截楚軍的入侵。
因此隨著法國集結的兵力越來越多,同時法國人也有諸多稜堡之類的堡壘可以依託,印度第四師那邊也很難一路打進去直到巴黎……
但是不要緊,因為法國戰役的主力部隊,第五十三師的部分主力部隊以及部分二十七軍的軍屬重炮,也就是一百五十毫米輕型榴彈炮,一共大約萬人兵力已經完成了全部登陸,開始從勒阿弗爾啟程朝著巴黎殺過去。
等這支正規軍主力投入戰場後,法國人就會知道,他們前期的所有抵抗其實都是無意義的!
而實際上也的確如此,大約楚軍正式登陸的半個月後,第五十三師的兵力在內河炮艇的艦隊的掩護下,抵近了距離巴黎不足二十公里的地方,並和印度第四師進行了會和。
就在他們的正前方,是法國人緊急集結起來保衛巴黎,抵抗楚國入侵的重兵集團,超過八萬人的法軍兵力!
法國人能夠用於對抗楚軍的兵力,包括國王兵力以及部分大規模的私兵加起來,其實大概能夠調集起來二十萬。
畢竟法國人在楚軍發起戰爭威脅,並派遣艦隊北上後,法國人就開始集結徵召兵力了,可動用兵力是不會少的。
但是他們也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放在巴黎附近,其中相當多一部分實際上都派到了法國和西班牙交界處……
法國人一開始認為楚國人在西班牙北部,直接走陸地殺過來的可能性更大!
至於大規模的跨海登陸,在他們看來難度太大,可能性反而不大,不過即便如此也在巴黎留下了五萬主力作為戰略預備隊使用。
然而楚軍還真就發起了跨海登陸,直接登陸攻佔勒阿弗爾,然後沿著塞納河一路逼近巴黎。
這迫使法國人匆忙中到處抽調兵力增援巴黎,這能夠短短半個月裡集結三萬正規野戰軍增援巴黎,再加上原來的五萬兵力,湊足八萬人保衛巴黎,這已經是法國人現階段能做的極限了。
這動員以及兵力集結能力,比西班牙強多了……之前楚軍打西班牙的時候,西班牙人從頭到尾都沒有集結起來超過五萬人的兵力,以至於搞成添油戰術,被楚軍各個擊破,最後馬德里失陷。
但是八萬人就能夠擋得住楚軍嗎?
要是那些土著國家光靠堆兵力數量就能擋得住楚軍的話,大楚帝國也不可能稱霸全球了。
在絕對的武器裝備優勢以及先進戰術面前,純粹的兵力數量沒有任何太大意義。
巴黎保衛戰也不會是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