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章 鄭和號蒸汽輪船
章節報錯
蘇松鐵路,這條鐵路是帝國鐵路公司方面所準備的開場重頭戲,他們想要透過這條鐵路的建設以及運營來徹底開啟全國鐵路建設的局面。
透過實際的建設以及運營,向國人,向帝國高層證明鐵路建設的必要性以及所帶來的龐大的利益。
畢竟鐵路投資實在太大了,每公里少則兩萬,多則三四萬楚元的建設成本,擴充套件到數百甚至上千公里外,那麼就是動不動就是數百萬甚至幾千萬楚元的投資。
這還僅僅是一條鐵路線的投資呢,而根據初步的全國鐵路網建設,加起來至少也是好幾千公里。
這初期的全國鐵路網,兩條幹線鐵路,再加上附帶的一些支線鐵路,投資恐怕都得上億。
這麼多錢砸下去,到底能不能盈利?
最關鍵的是,能帶動多大的地方經濟發展?為帝國的整體經濟發展能做出多大的貢獻?
這些都是未知數,哪怕是各種專家學者們都已經透過各種各樣的資料去論證修建鐵路大有可為。
但畢竟都是紙上談兵,具體能不能做到,效果到底有多好還是未知的。
因此不少人也是比較擔憂。
哪怕是鐵路公司方面也是對此很謹慎,這玩意瞎搞造成了巨大的負面影響,哪怕對於他們而言可就是丟官去職的下場。
因此,他們經過了眾多對比後,慎重的選擇了蘇松鐵路為第一條長途鐵路。
因為這地方的工商業經濟本來就非常好,不管是客運還是貨運的需求量都非常大,以往雖然可以透過內河進行運輸,但是河運依舊不堪重負,不算方便,成本也不便宜。
如果在這地方開通鐵路,那麼預期的運營利瀾會非常高,能夠迅速的收回鐵路投資成本,進而向國人,向帝國高層證明鐵路建設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大楚邸報上很快就公佈了蘇松鐵路的建設計劃。
建設方案公佈後,不少人都是頗為,期待著能夠早日坐上便捷的火車。
然而就當國人上下都在著鐵路建設的時候,國內有一部分人卻是沒有火車和鐵路,反而是起來了火車的競爭對手:蒸汽輪船!
蒸汽輪船的自然也不是什麼普通人,甚至都不是航運業本身,而是造船廠。
大楚帝國裡第二大造船廠,廣州造船廠在隔壁鄰居廣州機械公司研發出來高壓蒸汽機之後,第一時間就找上門尋求合作,以訂購艦用蒸汽機了。
不過他們剛開始訂購的艦用蒸汽機也不是用來普通運輸的,而是為了給海軍建造一艘試驗用的蒸汽戰艦。
海軍方面可是更早高壓蒸汽機,他們好幾年前就想著把蒸汽機搬上戰艦了,之前還對皇家理工學院的蒸汽機研究所了投錢進行研究呢。
但是他們也沒有想到,正規軍蒸汽機研究所沒能搞出來高壓蒸汽機,反而是非正規軍的廣州機械公司先搞了出來。…
但是這也沒關係,海軍才不管是誰研發出來的蒸汽機,他們只要能夠推動戰艦的蒸汽機而已。
因此聽聞廣州機械公司研發出來了高壓蒸汽機後,就開始設計試驗用的蒸汽機輪船,同時委託了廣州造船廠進行建造。
如此廣州造船廠也就率先和廣州機械公司進行了接觸。
而在接觸的過程裡,他們知道了如今高壓蒸汽機的一些詳細情況後,就有了其他的心思。
這蒸汽機可以用於軍艦領域,同樣也可以用於普通的商船領域,尤其是內河、近海運輸領域啊。
在遠洋航行的時候,因為蒸汽機的穩定性還欠佳,同時續航力有些短,動力輸出也比較短,其實遠洋船隻光靠蒸汽機的話還是很不妥當的,說不準啥時候就在大海上給你玩罷工,然後只能在茫茫大海上當死魚了……
因此海軍方面所設計的第一艘蒸汽戰艦,其實依舊帶有風帆的,蒸汽機也不是用來日常航行的而是用來進出港口、戰鬥的時候進行機動、追擊敵人的時候進行加速等特殊場合。
人家海軍,可沒奢望過如今的蒸汽機就能夠推動好幾千噸的戰艦進行常規航行了。
海軍的戰艦如此,同時遠洋的商船也免不了這種情況。
目前來說,遠洋船隻上如果安裝蒸汽機,起到的還是一個輔助的作用,這種輔助作用對軍艦而言作用會特別大,尤其是在戰鬥的時候進行航向調整,搶佔T字頭的時候會具有極大的戰術優勢。
但是對於普通的遠洋商船而言,這種輔助作用有限。
不過廣州造船廠想到的並不是遠洋商船,而是內河、近海船隻。
他們所設想的是,如果在內河船隻上採用蒸汽動力,那麼就能夠讓內河船隻擺脫風帆,縴夫,使得逆流而上變的簡單而方便。
這對於內河運輸而言作用將會是巨大的。
內河運輸的時候,對於目前的風帆船隻而言,最大的麻煩就是如何逆流而上,利用風帆的時候侷限性非常大,有時候還被迫採用縴夫。
但是換成蒸汽機的話,那麼這一切的困擾都將不會是問題。
蒸汽動力驅動的輪船,能夠自由的航行在一切可以航行的河道上。
基於這一點,他們已經可以遇見到這種蒸汽內河船隻的潛在市場有多大了。
為此,就在國內上下都沉浸在火車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和廣州機械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以獲得民用艦用蒸汽機的供應。
這一次,他們走在了老大哥松江海軍造船廠的前面,也走在了一向來以積極創新而聞名的羅華造船廠的前面。
他們廣州造船廠,這一次走在了所有競爭對手的最前面。
對於和廣州造船廠的戰略合作,廣州機械公司方面也非常重視,他們同樣想要開啟艦用高壓蒸汽機的市場。…
而之前雖然獲得了幾臺海軍的蒸汽機的訂單,單價也不低,但是怎麼說呢……總訂單量太小了。
全部訂單加起來,總馬力數一千匹還不到……這都還沒有松江鐵路那邊一家的訂單多,人家江南鐵路公司為了運營即將建成的松江鐵路,一口氣就訂購了十臺火車頭,總馬力數都一千多匹呢。
同時各大礦務公司也在積極和他們聯絡,已經下單或準備訂購火車,這些訂單零零碎碎的,但是加起來也是個大數字。
畢竟目前而言,大楚帝國裡的鐵路線其實有上千公里了,這些鐵路絕大部分都是屬於礦區鐵路,這些礦區鐵路所需要的火車可不少。
工業蒸汽機方面,進展不算很大……主要是如今的高壓蒸汽機價格還比較貴,在穩定性上也不如已經成熟穩定的低壓蒸汽機,哪怕是在動力以及能耗上有優勢,但是並不足以讓各大企業們放棄低壓蒸汽機,徹底的轉向高壓蒸汽機的懷抱。
更重要的是,國內捨得使用蒸汽機的企業,很多都已經有了低壓蒸汽機,人家之前投入巨大采購了低壓蒸汽機,總不能沒用幾年就扔了,然後採購更加昂貴的高壓蒸汽機不是。
因此,工業用高壓蒸汽機的市場開拓上,還需要繼續努力,至少要把如今高壓蒸汽機的穩定性提升上來,把生產成本以及售價都降低下來才行。
不過普通行業對高壓蒸汽機還比較謹慎的話,國內第一大輕工產業,也就是紡織產業則是對高壓蒸汽機非常感興趣。
過去幾年裡,紡織產業一直都想要使用蒸汽機,奈何低壓蒸汽機的成本貴,運營成本也高,功勞還小……這對於毛利率比較低的紡織業而言是屬於虧本生意。
而高壓蒸汽機則是不一樣,哪怕現在還是比較貴,用起來估計會虧本,但是進一步發展的話,用起來還是比較划算的。
最重要的是能夠迅速的提升產能。
如今紡織業依舊火爆,國內市場乃至海外市場裡的各種紡織品的需求巨大,對於各紡織企業而言,只怕生產不出來,不怕賣不出去。
因此,紡織企業裡的龍頭企業,蘇秦紡織公司也是找到了廣州機械公司,商討著進行戰略合作,以便早日用上蒸汽機。
不過,這種合作後續還得再繼續研發改進才行,現有的高壓蒸汽機太貴,人家蘇秦紡織公司也不是傻子,不會做虧本生意的。
火車大賣,工業用蒸汽機也算是有了清晰的路線以及可觀的前景。
但是在航運業裡,廣州機械公司卻是沒有獲得太大的進展,預期中的遠洋船隻裡,竟然除了海軍外,沒有普通遠洋商船願意採購高壓蒸汽機……
就算是海軍,他們也只是打算搞幾艘試驗艦而已,可沒打算說第一時間就大規模的上馬蒸汽戰艦了。…
如此情況下,廣州機械公司也只能把目光放在了內河船隻上來。
如此的他們,和廣州造船廠方面也是一拍即合。
很快,廣州機械公司的就設立了艦用蒸汽機研發團隊,並在廣州造船廠派過來的技術人員的配合下,開始設計建造內河船隻使用的蒸汽機。
為了降低技術難度,也是為了生產成本,避免過高的售價導致市場接受能力太差。
他們採用了技術難度更低一些的小氣缸高壓蒸汽機,透過縮小氣缸口徑來降低技術難度,降低製造成本。
畢竟在目前的蒸汽機生產裡,其實成本最大的一個環節就是氣缸的加工。
而氣缸的加工裡,氣缸口徑越大,容積越大,那麼難度也就越大,兩;良品率也就越低。
這玩意,其實和火炮的生產加工也差不多,都是口徑越大成本越高。
而小口徑氣缸的話,那麼氣缸這個核心零部件的製造成本就能夠控制下來,然後透過兩個氣缸甚至三個,四個氣缸串聯的方式來增加總動力。
如此,很快他們就設計出來了第一臺民用船舶高壓蒸汽機。
這是一臺動力不過五十二匹馬力的蒸汽機,但是體積更小,重量也很輕,採用雙氣缸聯動的方式推動。
因為大部分關鍵技術其實都是直接從二十一型蒸汽機上套用,因此設計簡單,建造也更簡單,很快就建造出來了樣機。
然後就被廣州造船廠的工程師們,直接搬上了一艘準備好的試驗船隻‘鄭和號’進行試驗。
安裝完畢後,大楚帝國曆史上,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艘可實用化,採用純蒸汽機為動力的船隻誕生了。
鄭和號,全長四十六米,寬十米,是一艘典型的淺水內河船隻,本來是採用中式硬帆的,不過現在帆裝被拆掉,同時內部也進行了一定的改裝,以便安裝蒸汽機以及部署煤倉等。
在船隻的兩側,則是有著兩個巨大的明輪。
其實廣州造船廠那邊一開始打算使用螺旋槳技術的,不過如今的螺旋槳技術還不成熟,就連海軍那邊的試驗艦,也只有一艘採用螺旋槳,其他幾艘還是採用明輪,有船尾推動,有兩側推動。
海軍那邊是把各種技術方案都要進行驗證一番,以便尋找更加優良的推動方式方案。
廣州造船廠這邊為了降低技術風險,所以在鄭和號上採用了兩側佈局的明輪方案。
因為採用的都是成熟技術方案,雖然整體效能一般般,但是改裝建造起來也很容易。
僅僅是用了三個月不到的時間,鄭和號就已經完成了改裝並準備進行海試了。
嗯,這個時候是在承順二十二年的四月份中旬,距離二十一型火車公開試驗不過過去了兩個月而已,蘇松鐵路方案也不過剛公佈。
這也不是說廣州造船廠行動快速,只用了個把月就搞出來了,實際上鄭和號的改裝持續了三個月的時間,而在三個月之前還經過了好幾個月的方案設計,蒸汽機設計以及生產呢。…
從廣州機械公司和廣州造船廠聯合搞這艘蒸汽機輪船開始算起,實際上已經過去半年了。
因為廣州機械公司那邊的高壓蒸汽機研發出來後,作為應用的火車頭也就是二十一型火車頭、工業用蒸汽機、艦用蒸汽機其實是分別屬於三個不同的專案組進行並行研發的。
當鄭和號蒸汽輪船要公開航行試驗的訊息傳開來後,廣州當地的眾多人也是跑去珠江邊上看熱鬧。
整個場景就和兩個月前金陵城的火車公開試驗一樣,熱鬧的很。
當然了,實際影響力還是差一些,畢竟金陵城火車試驗的時候,可是天子親自坐車參與試驗呢。
而鄭和號的航行試驗,只有當地官員的參與,而更多的還是廣州造船以及廣州機械公司的技術人員。
此外還有一批受邀來觀看試驗的各大航運公司的管理層。
其中就有柳河航運公司的老闆,也就是前大好歹頭子柳家全。
而柳家全對眼前的鄭和號非常有興趣,對內河蒸汽輪船更有興趣,他甚至已經是打算著,如果鄭和號航行順利的話,自己也可以出手把這艘船買下來,然後在珠江上運營蒸汽輪船的固定航線。
他對內河蒸汽輪船的前進非常看好!
柳家全以海盜起家,帝國統一之處就選擇了洗白上岸,帶著手底下好幾百個海盜搖身一變,搞了個柳河貿易公司,並且越做越大。
巔峰時期,柳河貿易公司擁有二十多艘船隻,而且是清一色的遠洋大船,大的有兩千噸,小的也有四五百噸,常年跑南洋各航線並參與印度貿易。
他們巔峰時期,甚至在印度東海岸擁有殖民地……其整體規模在國內一票武裝貿易公司裡也能夠進入前五的序列。
不過隨著帝國對各大武裝貿易公司進行了統一合併,哪怕柳家全心裡再不願意,也只能選擇和南洋貿易公司進行合併,成為了新成立的西洋貿易公司的一部分。
因為新成立的西洋貿易公司的特殊性,官方對該公司進行了嚴格掌控,柳家全除了股份外已經沒有了實際的經營權。
不過他並沒有心灰意冷,既然武裝貿易搞不了,那麼他就搞普通貿易,搞航運唄。
因此陸續出售了一部分西洋貿易公司的股份套現,然後拿著錢創辦了新的柳河貿易公司以及柳河航運公司。
柳河貿易公司倒是做的不咋地……畢竟普通貿易從事的人太多了,競爭非常大,最關鍵的是柳家全跑海一輩子,就沒正兒八經的做出普通貿易!
這不帶著幾百號武裝人員,不開著幾條滿載艦炮的武裝商船,他還真不會做海外貿易生意!
所以新的柳河貿易公司生意不咋地……
但是柳河航運公司卻是搞的紅紅火火,畢竟柳家全以及他手底下的幾個主要手下那都是跑船少說也有二十幾年的人了,這跑船對他們來說就是家常便飯。…
他們先是跑南洋地區的航運生意,然後又逐步擴大到國內沿海。
最後以依託廣州這個大本營,深入經營珠江流域的定期航線,今年開始又進軍長江流域。
如此算是內河、近海、遠洋三大航運業務全面開花,而且都乾的挺不錯的,不敢說和那幾家工業部直屬的官辦大型航運公司相提並論,但是在國內一大票航運公司裡,也算得上是國內前二十名的航運公司了。
因為航運公司發展的不錯,海外貿易生意又半死不活,再加上年紀也大了,柳家全現在也把事業的重心凡在了航運公司上。
他這幾年已經陸續把在西洋貿易公司的股份陸續出售,反正這家公司和他也沒啥關係了,而且雖然看似利瀾龐大,但是潛在支出更大,未來分紅不多,還不如直接賣給工業部呢……而工業部那邊為了全資控股西洋貿易公司以及東洋貿易公司,對回收股份開出的價格也非常不錯。
出售股份後,他把一部分資金投入到航運公司裡,另外一部分則是投入在其他產業進行分散投資,攤薄風險。
完整了資產整合的柳家全,其資產規模其實相當可觀,手握全資的柳河航運公司以及半死不活的柳河貿易公司,此外他還是羅華造船廠的第二大股東。
他的實際身價其實比表面上的廣東首富李氏家族還要更多!只不過他名聲不顯,平日裡也很低調,最重要的是從事的行業也很少直接接觸普通人,因此外界對他並不怎麼熟悉。
不過對於廣州造船廠以及廣州機械公司的業內人士來說,柳家全的名聲可是大的很。
昔日的柳河貿易公司可是強勢的很,也常年是這兩大公司的合作伙伴,他從廣州造船廠裡持續訂購船隻多年,早些年也是幫著廣州機械公司把各種鐵製品出口海外。
如今轉型到航運了,但依舊是國內裡少有的頂級富豪。
而根據雙方之前的初步接觸來看,這個柳家全對蒸汽輪船非常有興趣,不僅僅對內河蒸汽輪船有興趣,對沿海的蒸汽輪船也很有興趣。
所這兩大企業都想開啟柳家全的錢袋子,從裡面掏錢呢。
在一群人的期待中,承順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鄭和號的首次公開試航開始了。
隨著鄭和號上的煙囪噴出澹澹的白煙,發出了嘹亮的汽笛聲後,鄭和號緩緩從碼頭倒車使出,隨後調整方向後,開始沿著上游而去。
第一次試航就選擇逆流而上,就是為了向眾人,尤其是在場的一票潛在客戶們證明蒸汽輪船在逆流航行上的巨大優勢。
果然,看著四十多米長的鄭和號開始緩緩逆流而上的時候,直接就就引起了柳家全等人的注意。
“這船有點意思啊,如今這逆流而上都還能跑的這麼快,而且也不用和風帆船隻那樣不斷的調整風帆角度,看樣子所需要的船員也不多!”
柳家全是個老船長了,只需要看那麼一眼,基本就能夠知道個大概,並且推測出來的基本都航行速度甚至運營成本。
“這蒸汽輪船,有搞頭!”柳家全只看了試航不過十幾分鍾,嚴格上來說鄭和號都還沒有走出去多遠,心中就已經決定了要訂購到的蒸汽輪船,然後搶佔內河航運市場。
甚至他都已經開始規劃著前期跑什麼航線,固定航線之間的船隻班次間隔多久了,珠江這邊的航線肯定是要搞的,但是長江那邊的航線顯然前景更大,利瀾也更高。
哪怕那個什麼江南鐵路已經開工了,但是火車就那麼運輸能力怎麼可能和大噸位的輪船相提並論。
在運輸成本上,內河航運肯定是要遠低於鐵路運輸的。
更何況,很多地方也是短期內甚至長期內都沒有鐵路的,而這些地方的主要交通方式依舊是內河運輸為主。
因此柳家全認為,哪怕是有著火車的巨大沖擊,但是內河航運大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