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得奶奶和妹妹過來,家仁高興壞了,來不及行禮就嚷道:“奶奶,彭先生帶我去見了湯先生,湯先生誇我有天分,以後每隔一日,我都要去跟湯先生練字一個時辰!”

老太太被他左一個先生,右一個先生繞糊塗了,但孫子高興,她就高興,連聲應著,“好,好,以後一定好好學。”

倒是趙玉茹挨著書院久了,對書院瞭解的很清楚,這會兒就給婆婆解惑。

“娘,這個湯先生就是擅長寫左手字的那個書法大家。很多人跑來書院,想請他老人家指點呢,但聽說湯先生誰都不肯見。

“沒想到湯先生居然願意教導咱家孩子,那真是看著家仁有天分了,愛才惜才呢。”

老太太總算明白,聽到臉色都亮了。

“哎呀,那咱們家是不是要準備一份謝禮啊?不能讓人家白白教咱們孩子啊!”

家仁有些靦腆,笑著回道:“奶奶,湯先生說他年歲大了,不準備收徒了,只是指點我一下。”

“傻小子,咱們給的也不是束脩啊,就是謝禮。”李老太笑著拍拍孫兒,“你仔細想想,老先生有沒有什麼喜好,比如喜歡紙啊,墨啊,誰的字畫啊?”

李老太以為文人都有這樣的喜好,已經在想著託付溫先生幫忙挑選了。

結果家仁想了想,說道:“我平日聽同窗們閒話兒,倒是說過幾句,好似湯先生喜歡養花,尤其是蘭花,愛蘭成痴。”

蘭花?

老太太和趙玉茹對視一眼,都是有些為難。

李家是農門小戶出生,普通百姓。

說實話,全家掙扎活命,能吃飽穿暖都不容易了,別說養蘭花,那是見都沒見過……

這就尷尬了!

但,還有萬能小胖妞兒在啊~

佳音抱了大哥的腿聽了半晌熱鬧,立刻就把主意打到空間苗圃上了。

有神器在手,只要弄到蘭花苗或者種子,不出幾日,她就能讓李家的蘭花氾濫。

別說送人一盆做謝禮,摘了蘭花葉子炒菜都成!

“大哥,大哥,我會種花花!”佳音用力扯了大哥的長衫,努力刷存在感。

家仁生怕妹妹把他褲帶扯掉了,趕緊把妹妹抱了起來,笑著哄道:“好,好,大哥知道福妞兒會種花花,福妞兒種的花花一定很漂亮,等大哥以後回家再去看,好不好?”

顯見,他是把妹妹嘴裡的花花,當成山上的野花了。

平日家安、家喜和貓哥兒上山淘氣,只要碰到的野花,都會挖回來,種到牆根下。

上次回家,家仁就看見了,所以這會兒兄妹倆雞同鴨講,根本沒在一個頻道。

倒是李老太和孫女默契十足,立刻就聽明白孫女的意思了。

她生怕孫女嚷出什麼不該說的,就趕緊搶了孫女抱在自己懷裡,“別管你大哥了,他讀書讀傻了,等咱們回家,奶奶幫你種花花。”

佳音果斷給了奶奶一個大大的吻。

讓笨蛋大哥閃一邊吧,天下唯有奶奶,是她的知音啊!

家仁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妹妹嫌棄了,他匆忙吃了午飯,同弟弟玩了一會兒就回去書院了。

李老太囑咐他,“給湯先生的謝禮,你別惦記,家裡準備好就給你送來。”

“謝謝奶奶。”

家仁牽著禮哥兒進了書院,禮哥兒還有幾分捨不得。

但想想以後哥哥弟弟們都要在書院讀書,他們時時刻刻都能在一起了,他又高高興興去上課了。

狗剩兒被留了下來。

一來家仁他們上課,他也沒什麼急事,二來,他也許久不見的爹孃,想著多陪一會兒。

很快,過來吃飯的學子也走光了,整個鋪子安靜下來,眾人簡單吃了飯,就要去新院子看看。

李老三匆忙從外邊回來,見到兒子和侄兒侄女,他就把熱乎乎的粘糕塞了過去,“吃吧,剛出鍋的。”

家安、家喜和貓哥兒立刻歡呼起來,家喜高興的喊道:“謝謝爹!”

家安和貓哥兒也是跳腳喊道:“謝謝三伯(三叔)!”

佳音分了一塊粘糕,爬上了三伯寬厚的背。

這樣,她一隻手託著粘糕,也能吃的穩穩當當。

李老三小心避開侄女的傷手,眼裡都是心疼。

家歡不在鋪子,只有夫妻忙裡忙外,還要照管兩個侄兒,確實太忙,抽不出空閒回家探望小侄女。

他這個當三伯的,更不能替小侄女遭罪,這心裡焦灼的厲害。

這會兒揹著沉甸甸的胖丫頭,聽著她小嘴吧唧吧唧吃的香甜,他也總算好受一些了。

這次一起跟隨過來的冬梅和葉山,留下來看鋪子,其餘眾人出了後門。

家安分了狗剩兒兩塊粘糕,然後就和家喜、貓哥兒一邊抻著粘糕,一邊跑在前邊,惹的李老太連聲吆喝,“不許邊吃邊跑,小心灌一肚子風!”

原本安靜的巷子,倒是因為他們老少幾口熱鬧起來。

眾人沒走多遠,就到了鋪子斜對角的院子,也是李老三新買的小家了。

洛安小鎮住的大多是書院先生,或者是學子的家裡人,家裡人口都不多。

所以,這裡的院子沒有太大的。

整個小鎮,三進的院子只有幾棟,二進的十幾棟,其餘百十家就都是一進的小院子了。

李家這座院子,修建的很是整齊,平日保養也不錯,門窗漆色都很新。

而且正房、東西廂房,充當灶間的耳房之類都不缺,院角還有一口井,也算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了。

正房三間,東西廂房也是各三間,除掉起居待客的堂屋,就有六間房可住人。

別說五個小子在書院住宿,就是都住回家裡來,也足夠用了。

中午和晚上回來吃個飯,也便利又清靜。

以後家歡和文娟成親,給他們留一間,文娟想隨時回孃家也容易。

吳三嬸子沒口子的誇讚,“這院子真是好,住起來一定舒心。”

李老太四處看過,很是滿意,忍不住同兒子兒媳感慨,“這人啊,真是沒誰能跑到日子前邊去看看。想當初,咱們家剛到清水村,在村口大樹下露宿,那時候我抱著福妞兒,就想著哪怕有個破草屋,讓咱們落腳兒也行啊。

“哪裡想到,這才隔了幾年啊,咱家在碎金灘有了大院子,城裡買了小院子,現在這裡又置辦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