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二章 司馬懿奪權廢俊林、夏侯玄破局思巧計
章節報錯
今日的朝會上,皇帝曹芳神飛顧盼,顯得格外的精神。
皇帝雖然年幼,但卻聰明睿智,因此帶給大臣們的壓迫感一向都不輕。今天皇帝心情大好,朝中眾臣自然感到輕鬆不少。
一些聰明的臣子已然猜到了皇帝高興的緣故。
近日大將軍曹爽主持雕刻三體石經,使得皇帝宣告大顯,這自然是其一。
東吳宗室大將鎮北將軍、幽州牧孫韶孫公禮,近日因太子孫登薨逝、國中局勢動盪,憂心過度而去世,國家邊境又少了一個強勁的對手,此為其二。
大內官張當依舊嚮往常一樣,情緒激揚但實則機械的指揮群臣三呼朝拜,並熟練的喊道:
“諸位大臣,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此時,被曹爽剝奪尚書職位、先貶後升,如今擔任光祿勳之虛職的盧毓盧子家,第一個便離位出班奏事來了。
大將軍曹爽、尚書何晏、鄧颺、丁謐,以及河南尹李勝、尚書僕射李豐等人見是盧毓出班,心中頓時疑惑不已。
至於夏侯玄,則並沒有過於感到意外。與司馬家交手多次的他明白,這些時日曹爽步步穩紮穩打,勢力越發穩固,司馬家絕對不會坐視不管,此刻慌張疑惑,於事無補,他能做的,唯有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已。
這盧毓先前本擔任禮部尚書之職,後來大朝會上,曹爽等人設計將司馬懿一黨的重臣盡皆調離了中樞,盧毓的職務也被何晏所頂替。而光祿勳雖然乃是九卿之貴,但眾所周知,本朝實權,實際上把握在尚書檯、侍中寺、以及號稱“鳳凰池”的中書省這三大臺閣手中,至於三公九卿之職,實際上早已淪為了那些曾經名氣極高,但因年老而退休的大臣們養老的高帽。
而本朝的光祿勳一職,選舉郎官武官之權早已歸中護軍所有,典兵宿衛、保護皇城之權也歸了中領軍、中護軍及其麾下的武衛、中壘中堅、五校、遊擊、驍騎等禁軍大營。因此盧毓此時此刻不過只是一個閒散之人而已,如今他忽然出班,定是有備而來。
曹芳見是盧毓出班,倒是也感到十分意外,他不禁問道:
“哦?不知盧卿有何事啟奏?”
盧毓此時此刻顯得極為不緊不慢,顯得山高水深,讓人感到深不可測,他抬眼望著九歲的皇帝,按照司馬師私下安排的話語,開口言道:
“啟稟陛下,此番南境前線大捷,實是國家之福、社稷之幸。然臣有些話,卻不知當不當講?”
曹爽聽了盧毓這番話,狠狠瞪了一眼言行舉止都慢悠悠的盧毓。此刻要不是身在朝堂,他倒是真想大聲告訴盧毓:既然這話不知當不當講,那就不要講了。
曹芳則平靜的告訴盧毓道:
“盧卿,但講無妨。”
盧毓等的便是天子這句話,他微微頷首,繼續用他那不溫不火的強調,說出了一句讓曹爽、夏侯玄等人盡皆心驚不已的話:
“啟稟陛下,臣以為,此番荊州襄樊一戰,夏侯俊林身為都督,手握重兵、佔據荊襄險峻地利,卻怯懦畏戰,龜縮城中拒不出戰,直到司馬太傅親至,他這才敢出城迎敵。吳將朱然得以順利撤走,正是因為夏侯俊林怯戰之故。故臣以為,應當罷免夏侯俊林都督之位!”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頓時像是炸開了鍋,朝中袞袞諸公嘈雜不已,憤怒的、驚詫的、暗自竊喜而偽裝在外的、表面平靜而內心憂愁的,一時之間比比皆是。
見了此狀,曹芳頓時心中一怒,面色一沉。黃門令大內官張當察言觀色,頓時明白了皇帝的心意,他清了清嗓子,而後用他那高亢尖銳的嗓音大呼道:
“群臣肅靜!群臣肅靜!”
滿朝文武畢竟都是當朝名士、政壇老手,聽了張當的提醒,他們馬上便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立即便調整好了狀態。
大將軍曹爽臉色此刻非常不好看,他立刻回頭,給了丁謐一個眼神。
丁謐身為曹爽的親信心腹,自然明白了大將軍的暗示。他清了清嗓子,立即便反對盧毓道:
“光祿勳此言,怕是有些不合實際吧。此番夏侯俊林身為都督,管制諸軍,打贏了襄樊之戰,實在是有功無過,不予以褒獎也就算了,怎可隨意貶斥?如此作為,豈不叫天下有功之士心寒?”
丁謐極其高明,他一開口便點明瞭對方的官職是光祿勳,而早已不再是吏部尚書,如今隨意批評封疆大吏,已是不該,其次,他又指出了盧毓所言的漏洞,讓盧毓所言無法成為實據。盧毓聞言,一時之間反倒沒有想到更好的說法予以反駁。
這時,被曹爽安排做了少府的王觀王偉臺,悄悄看了一眼太傅司馬懿的神色,只見司馬懿並沒有因司馬師的擅自做主而感到生氣,反而一副氣定神閒的模樣,他就明白了司馬懿的想法。
王觀立即便持笏出班,開口反駁丁謐道:
“此番夏侯俊林確有功勞不假,但竊以為,他能夠打敗吳軍,乃是沾了司馬太傅親自出徵的光,司馬太傅大軍一到,嚇退朱然,夏侯俊林這才打贏了來犯荊州的吳賊。假若此番太傅沒有出征,夏侯俊林作為都督,難道就要一輩子龜縮在襄陽城中,不敢出來了嗎,難道此後荊州一有戰事,夏侯都督就要請司馬太傅親自出山了嗎?!”
王觀此言一出,蔣濟、盧毓、孫資、劉放等司馬懿一黨的大臣們盡皆鬨堂大笑了起來。
曹爽此刻心中怒極,他立即給身為吏部尚書、有選拔之權的駙馬何晏使了一個眼色。何晏立即會意,他思慮剎那之後,出班反駁王觀道:
“王少府此言差矣!竊以為,戰場之事,瞬息萬變,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此次恰好朝廷派遣司馬太傅出征,夏侯都督自然要藉助朝廷的軍威,來穩當拒敵,此後倘若沒有援軍,夏侯都督自然也能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成功退敵。據王少府所言,難道我大魏將士們的命便不是命,難道就應該以硬碰硬,爭氣而喪命嗎?”
曹爽聽了何晏的話,心中一寬,點了點頭。何晏的應對也極為高明,他一下子便點明瞭司馬懿所率領的兵將乃是朝廷派遣,司馬懿本不該如此居功自傲。
何晏並沒有結束自己的陳述,他要趁著王觀尚未想好如何反駁之時,趁勢繼續進攻。只見何晏立即又追問道:
“且朝廷法度,官員有司各司其職,本該各安其分,可盧、王二位大人,今日卻屢屢言及選官之事,那在下這個吏曹尚書又該去行何事,難道要去管光祿勳該管的宮殿郎官、少府該管的尚方寶物嗎?”
何晏此言一出,朝中眾臣,尤其是司馬懿門下的一眾大臣,頓時無話可說了。
一陣短暫的沉默之後,就在曹爽一黨以為對手不會再起風浪之時,司馬懿竟然親自開口了。曹爽心中頓時一緊,他明白,司馬懿一向老謀深算,既然他選擇了開口,那就一定是有了成算。只聽司馬懿慢悠悠的說道:
“啟稟陛下,老臣以為,何尚書之言有理,但王少府之言也不可不察。此番臣親自率軍前去荊州督戰,親見夏侯都督之戰法,竊以為其督造甲兵、囤積馬匹的內政之才極為突出,而兵機將略,似乎倒非夏侯都督所專長。正所謂選賢舉能,恰好朝中九卿太僕一職有所空缺,故老臣建議,可升調夏侯俊林為太僕,以積甲兵、養戰馬,如此則諸事協調,還望陛下明察!”
司馬懿此言一出,曹爽、夏侯玄二人心中頓時一沉,二人看的通透,首先司馬懿乃是先帝欽命的顧命輔臣,自然有資格選舉人才,其次,司馬懿明確指出夏侯儒有功,應當升賞,且入朝任職九卿,比起地方都督,可謂是各有優劣,畢竟太僕雖然也是虛職,但身為九卿,俸祿極高,且地位尊崇。這些事情姑且不論,自古以來,徵召邊臣入朝也正是檢測封疆大吏有無反心的手段。這便讓曹爽等人、夏侯儒本人都難以反駁和拒絕。
將對手從實職上調到虛高的地位,這正是曹爽及何晏等人慣用的手段。司馬懿的太傅。盧毓的光祿勳,王觀的少府,還有劉放、孫資二人的光祿大夫,正好都是曹爽的手筆。如今司馬懿以彼之矛,攻子之盾,確實給他門下眾臣狠狠的出了一口惡氣。
夏侯玄見事情已然難以挽回,腦中迅速飛快的運轉著,他心中明白,既然荊襄換將已成了不可更改的事實,那推舉一位不怎麼涉及兩派爭鬥的中立大臣去頂替夏侯儒的位置,變成了此時此刻的當務之急。
夏侯玄心中思考了片刻,頓時有了人選,他此刻用眼神示意身前的李豐,並用嘴型將自己的意圖告知了李豐,李豐頓時會意,悄悄的便將這個訊號傳達到了前排大將軍曹爽的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