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歸京
章節報錯
次日清晨,沈豹帶著六扇門的捕快趕到。
到達現場之後的六扇門眾人驚呆了,這位大理寺的新貴楊大人,竟然帶著兩個手下,一個拖油瓶還有三個天策軍的人,抓了二十七個犯人。
其中在六扇門通緝榜上的就有十一個,在通緝榜上前百的,有四個。
這些人都夠六扇門總部一季的業績了!
其中王老三可以交給六扇門的帶回京城,但是竹葉青三人,楊清源打算帶回大理寺中。
雖然不知道這筆寶藏是真是假,但就憑是前秦始皇的寶藏,楊清源就有興趣一探究竟。
在解決完這一切之後,楊清源繼續上路,正好帶著六扇門的人將這一干人犯押解進京。
雖然劫囚車是江湖話本里的情節,但是有楊清源在,基本可以保證這一路的順暢。
而曹雪陽三人竟然也是進京的,正好與楊清源一路同行。
沈豹、肖韜一路之上粗略計算了一下楊清源抓捕這些人的賞金,好傢伙,直接就高大二十八萬兩。
一旁的小楊過被這個金額嚇到了,要知道在平山郡賑災,都沒花這麼多錢。
“師父,六扇門這麼有錢嗎?賞金竟然能這麼高?!”
一旁的沈豹立刻抓住機會,來顯擺一下,趁著小楊過還小,趕緊多裝幾次,等他跟著大人學習成長之後,再想在楊過面前裝杯就沒機會了。
“小楊過,這你就想差了。這錢可不是六扇門一家拿出來的。”
沈豹停頓了一下,楊過也知道沈豹的性格,立刻捧哏,“那是哪來的!?”
“當然這些人的仇家出的錢了!若是靠六扇門自己,怕是連兩萬八千兩都湊不出來。”
沈豹和肖韜就是六扇門出身,深知自己的老東家曾經有多窮。
“那現在怎麼……?!”
楊過不明白,難道六扇門突然就發財了嗎?
“這是大人的主意。”沈豹說道,“之前六扇門追捕之時沒要考慮到受害之人,雙方都是各自懸賞。江湖人歸江湖人,六扇門歸六扇門。但是江湖懸賞沒要公信,六扇門也沒有大額懸賞的財力。”
“於是大人便替柳大人牽線,與江湖上的天機樓合作,將江湖懸賞累加到六扇門的懸賞之上,於是才有了今日,六扇門的大額懸賞。”
楊過明悟地點了點頭,不愧是師父。
一旁的楊清源沒有理會三人的閒聊,一群大老爺們有什麼好聊的,輕夾馬腹,追到了曹雪陽的身邊。
曹雪陽三人也是奉命入神都,便與楊清源和一眾六扇門捕快同行,路上也有個照應。
“曹將軍不知為何進京!?”
曹雪陽猶豫了一下,這種事情原本是不能對楊清源講得,但是楊清源位居文華殿行走,內閣議事之時,楊清源也能在列,就算自己不說他也會知道,也沒藍隱瞞的必要。
“冀州大雪,我天策軍奉命分兵南下,進駐上谷大營。”
楊清源點了點頭,此事他是知道,北境趙王蠢蠢欲動,冀州若亂,趙王或許真的會起兵謀逆。
“直到五日之前,朝廷派員前來,宣旨褒獎,指示我天策軍派要員進京領取賞賜,上谷大營的主帥為天策軍副都督秦頤巖,需要坐鎮大營,便派我這副將入京。”
聽到此處,楊清源嘴角微微抽搐,這個理由太扯了。
朝廷犒軍,向來由欽差一同攜帶前往,少有進京領賞的。
看來於大學生和內閣諸公是有密令要交代,要不然也不會讓天策軍派重要之人進京。
楊清源心中猜測,大機率是要給兵符了,光是密令也不至於讓曹雪陽親自來一趟,倒時看看曹雪陽回程帶多少兵馬就知道了。
沒有兵符在手的天策軍只能防備北境元蒙人所建立的大乾,若是趙王異動,天策軍大都督李承恩雖然兵權在握,但也不能擅自調兵。
可若是兵符在手,就完全不一樣了。李承恩可以在趙王異動之時迅速做出反應,從側面威脅趙王。
按照現在的情況來看,錯過這個機會,今上在位之時,趙王可能是不會有什麼動作了,但是今上駕崩之日時,恐怕就是趙王動手之時。
眾人一邊趕路一邊閒聊,終於在七日之後趕到了神都。
從楊清源離開神都距今已是快四個月了。
楊清源一回到京城,便讓肖、沈二人將小楊過帶回大理寺,自己則直接入宮。
楊清源入宮之後,便得知了今日值守之人乃是文淵閣大學士錢牧謙,便立即前往拜見。
“清源回來了!”
錢牧謙一看到楊清源進屋,就立刻落筆起身。
這個弟子,太給他長臉了,在平山郡的賑災工作做得極其完美,從監察御史調查的結果來看。
平山郡及下轄八縣,一共因雪災死亡一百十七人,其中九十四人死於楊清源到任之前,剩餘的二十三人,有二十一人死在楊清源上任的前七天。
這樣的賑災政績,縱觀大週一朝,開國以來前所未有。
“感覺收拾一下,隨我去御書房面聖!”
錢牧謙打量了楊清源一番,雖然也算乾淨,但已經風塵僕僕,有君前失儀之嫌。
於是,楊清源在文淵閣宮女的服侍之下,簡單收拾一下儀容,才隨著錢牧謙前往御書房面聖。
“陛下!文淵閣大學士、禮部尚書錢大人,大理寺丞、文華殿行走楊大人求見。”恭謙有禮曹督主今日隨侍周帝,替兩人通傳道。
原本正在御批奏摺的周帝放下了手中的硃筆,疲憊的臉上露出一絲笑意。
“清源回來了?!朕也是等他許久了!”
從內閣行文至今已經大半個月了,楊清源才慢悠悠地趕回京城。
楊清源和錢牧謙見禮之後,周帝賜座。
“清源,差事辦得好啊!”
周帝開口就是誇獎,冀州大雪,楊清源和李尋歡二人在此間顯得尤為出色。
李尋歡兼任長史,巡查冀州,揪出竊國碩鼠十餘隻,保證賑災之糧能用於百姓。
而楊清源,雖治一郡之地,但三個月時間,不僅解決災情還恢復生產,也是治理有方。
不愧是自己看重的接班人,都是棟樑之材。
“謝上位讚許,這不過是臣分內之事。”
“不必謙辭,差事辦得好,就該賞,至於賞什麼,那就等明日朝會一併宣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