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高產小麥
章節報錯
但是棗袛可沒想到自己的人數一下擴充到了一百六十萬之眾!
幾乎整個淮北地區和汝南地區的老百姓全都跑到他這兒來了。
他手中本就有之前收留的青州黑山賊八十多萬,現在又多了將近一倍。
就不說別的了,一個人吃半斤,一天能吃斤半。
一百六十萬人,一天所消耗的糧食就是二百四十斤。
棗袛手中一共才有多少糧食啊。其中大部分還都是軍糧!
他要是都給這些人吃了,等到時候曹操找他要軍糧的時候,他去拿什麼給曹操!
總不能又給桑葚吧。
“這可是殺頭的事兒。”郭明算是聽明白了。
“我這是為汝、淮兩地的百姓,求求您了。”
“您一定有什麼辦法能夠幫助他們渡過這一關,也幫助我渡過這一關。”
不給糧,餓死一人,棗袛於心不忍。
給了糧食,亂了曹操計劃,棗袛也是於心不忍。
“百姓無辜啊,只是想吃上一口糧食。沒有糧食就難以平定天下,天下不平就沒有糧食吃。”
“明公怎麼說?”郭明突然問道。
“明公說,將軍自斷就好,不必問我。”棗袛說道。
郭明差點一巴掌拍在臉上。
曹操這不是明擺著坑老實人嗎。
這是又要棗袛不能餓死人,又要棗袛不能耽誤事兒。
“棗袛將軍,我想問問你,若是把這些人養活給他們,算成軍戶如何?”
“何意啊?”棗袛當然不明白了。
郭明的意思是,將這些人當中身體健壯的,而且能夠打仗的人全都挑選出來送往曹操的軍營。
從此之後,這些人就成了軍戶。
曹操首先就得保住自己的軍戶,否則前方叛變可就壞了大事。
然後就是軍戶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軍戶和民戶之間最大的區別在於,他們可以用鐵器。
在這個時代鐵製農具真的只有軍戶才能使用,比如說鐵質的犁頭之類的。
郭明之前還是從系統當中兌換出來的大量的鐵器,比如說鐵鍬或者鐵鎬之類的。
販賣這些東西,他也可以獲得大量的點數。
“有了這些東西,至少可以讓大家奮力種植,而且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這些東西也可以當成武器。”
棗袛一時間沒有聽明白。
“光有這些東西,但是沒有糧食啊。”
“丞相沒有找你調糧,實際上也就是給了你一個緩和的餘地。你啊,就向丞相說啟奏說是要擴大屯田的範圍,從陳留南部直接擴大到整個汝、淮之地。”
如此一來,這些人就等於是從哪裡來的,回哪裡去。
但是這些人的戶籍就已經屬於曹操了。
他們所在之地自然也是曹操的地方。
而這些地方本來的主人袁術現在已經退回到壽春,只靠一座孤城自守啊。
這些地方現在全都是無主之地,曹操作為朝廷丞相,代為收回順理成章。
但是曹操的地盤就等於是擴張到了劉表的家門口。
“告訴這些軍屯田戶,以村為單位彼此之間相互扶持,一戶失糧全村受罰。一村失糧,全亭受罰將他們統統連成一線。”
棗袛聽到這裡還是點頭,可是也有疑慮。
“萬一劉表縱兵搶糧呢?”
“他們手中的鐵鏟子,鐵榔頭都是吃乾飯的?糧食被搶走了,就處死他們。但是得先告訴他們,除了他們熟悉的人過去之外誰過去都不給糧食。誰敢搶糧就當場打死!”
這一次,棗袛是真的聽明白了。
他自己就已經盤算出了一筆賬。
按照侯爺的說法,如此下來,一年可產糧食百萬斛啊。
到時候汝南淮陽如此水草豐茂之地,就變成了國庫糧倉。
這些人非但不是災民,反而是國之砥石。
“劉表若是來搶糧,就盡失民心,失民心者也不可奪其地。”
“其餘山賊匪患,更是不足為懼。一人敢死,百人畏懼,全村拼命,一軍不敵!此處賊患也可評定。”
棗袛激動地站起來走了三圈,趕緊對著郭明拱手。
郭明點點頭,讓他暫時先別激動。
因為他還要給棗袛另外一個禮物。
他閉上眼睛重新回到系統之中,跟小愛提出了一項要求。
“主人,您是說要求給予現代稻種?”
“對,我不是還保留了一次造物的機會嗎?這樣吧,將這種造物的機會造出現代的麥種來。我記得現代小麥每畝產量大概是500斤左右,推廣開來差不多也夠吃了。”
小愛側過頭看看郭明。
“主人,小愛覺得你這次好像不高興呢?”
“不是不高興,是覺得有點沉得慌。”郭明嘆口氣。
“可是那個地方種水稻不是更好嗎?為什麼要種小麥呢?”小愛問道。
“那個地方本來就是半個前線,如果種了水稻更會被劉表搶走,劉表手下的人不習慣吃小麥,但是比較習慣吃水稻,我也知道你的意思,雜交水稻畝產更高,可是也更符合對方的口味。”
小愛答應。
郭明也算是把這最後一次造物機會給了棗袛。
“這種子的畝產能達到五百斤?”棗袛如獲至寶。
“正常的話應該是在四百三十多斤到五百五十斤左右,具體是多少斛,我就不知道了,但總之是一個大數。”
“總之該收多少該種多少,你自己看著辦,方法也告訴你了,如何嚮明公彙報也是,你看著辦吧。”
棗袛激動萬分咕咚一下就給郭明跪下了。
“棗將軍萬萬使不得,不至於啊。”郭明趕緊扶起棗袛。
“不,我是替百萬百姓謝郭先生救命之恩啊。我回去之後一定告訴他們家家戶戶都要給郭先生立長生牌位!天天燒香,夜夜禱告,希望您長命百歲。”
郭明呵呵一笑,這事就算是過去了。
他將高產量小麥都給了棗袛,而且告訴他不夠的話隨時派人送信過來,他這邊還有。
棗袛這一次可以說是千恩萬謝。
他終於能了卻一個天大的難題。
他跟曹操彙報的時候,就把接下來的軍屯連坐制度和發放鐵器的事情告訴曹操,免除了他的後顧之憂。
種的作物又是劉表手下,不習慣吃但是曹操手下習慣吃的小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