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怎麼回事,沁慧從最開始到現在一直都這樣覺得,這對母女不簡單,只是她們沒說,這段時間這麼忙,沁慧沒時間問。

素秋道:“好了姑娘,完全沒問題了。”

謹媽媽也跟著道:“沒事了姑娘,已經養了一個月了,身子已經大好了,跟著姑娘出去還是沒問題的。”

看她們如此的急切,面色瞧著也很不錯,沁慧吩咐葉嬤嬤道:“葉嬤嬤,給她們兩身合適的新衣裳,換好之後咱們馬上出門。”

素秋和謹媽媽下去換衣服了,沁慧交代葉嬤嬤和秀雁出去的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後安排葉朗留下幾個護衛守好葉宅,內宅是青杏和周媽媽留下。

隨後沁慧帶著葉嬤嬤主僕四人一起上了馬車,從東二街到南一街定國公府所在地,一共走了半個多時辰。

路上倒是很順利,但是到了定國公府的門前的發現前來的世家馬車太多了,整個路都塞住了。

葉嬤嬤介紹道:“姑娘,定國公府每年的賞花宴,只有幾十個名額,是各大世家爭前恐後都要參加的宴會,而且往年也促成了不少的良緣,再者能來此宴會的非富即貴,大部分都是貴人,所以咱們且慢慢等著,姑娘不必著急。”

恰好葉朗在車外道:“姑娘,現在怎麼辦?咱們的馬車也進不去了。”

沁慧撩開簾子的一角道:“嗯,咱們且等等吧,時間還早著,將馬車停靠在一邊,以免和別家衝撞了。”

葉朗和成安將馬車趕到了一邊,慢慢的等著過去,當然這個過程不乏一些爭吵之聲,這類無聊的事情,慧姐自然懶得理會,好在沒多長時間,就到了定國公府的二門前。

因為之前有家丁問過是誰家的馬車,葉朗直接答覆是葉家的,家丁就帶著慧姐的馬車到了二門邊上。

沁慧一下馬車就遇見了接她的褚嬤嬤,褚嬤嬤見到打扮適宜,一身貴氣的慧姐十分高興的道:“老奴給葉姑娘請安,哦不對你瞧老奴都糊塗了,姑娘現在是純慧縣主了,老奴在這裡提前恭賀純慧縣主了,我們夫人已經等了半天了,請縣主跟著老奴來這邊。”

沁慧給葉嬤嬤使個眼色,葉嬤嬤就將一個裝有二十兩銀票的荷包塞給了褚嬤嬤,褚嬤嬤也沒有拒絕,只是笑著謝了賞帶著沁慧朝著定國公府的內院走去。

慧姐也大方的跟在褚嬤嬤的後面,同時感嘆,在世家大夫人跟前陪伴的人都不是簡單的人,眼前的褚嬤嬤就是如此。

雖然褚嬤嬤容貌特徵沒有特別的明顯之處,但就是有種平易近人的氣質,可見是和沈氏在一起的時間久了的緣故,接人待物讓人高看幾分。

想到這裡,慧姐就覺得回去之後看看能不能從宮裡請一個退役的嬤嬤或者是女官,不管是自己還是秀雁她們,都應該好好的訓練一下,一看褚嬤嬤就知道是受過訓練的,接人待物行走儀態都十分到位。

不過好像請女官有一定的難度,從先帝開始宮裡的女官最高是正五品,聽說當初只有少數幾人有這樣的榮耀,這樣的人即使出宮嫁人或者做別的都可以,如果想執教,自然可以去內務府辦理一定的手續,她們都是有玉佩或者是印信的。

有這樣的人教導,在世家女子中也會被高看一眼的,絕對是以一當十的人物,不過到當今皇上這裡,還沒聽說有這樣高階別的女官。

所以只能碰機會,有了這樣的想法,沁慧感覺日後要仔細注意這方面的訊息才是。

進了二門有轎子,沁慧坐在了轎子上,葉嬤嬤她們四人在旁邊個跟隨,這個轎子設計的還挺巧妙的,轎子的視窗的位置用的是輕紗,可以看見外面的景色。

一路走來,慧姐不得不感嘆,百年世家的底蘊真是非凡的景色,讓人驚歎和讚歎。

定國公府到底是太后的孃家,整體的建築結構恢弘貴氣,而且頗為內斂,一草一木一石一亭都十分精緻,但是並不張揚,處處透出世家文化的底蘊。

而且褚嬤嬤一路偶爾還介紹一下,比如剛進了二門就有個亭子,上面的楹聯左邊是“修德不矜官位重”,右邊是“克家惟在子孫賢”,可見定國公府很注重家風家訓的培養。

沁慧在轎子中一路都在欣賞,且一路走來,還見到很直白的楹聯,“創業艱辛崇節儉,守成不易戒奢華”等等,還有很多在此不一一介紹。

褚嬤嬤道:“姑娘,這些楹聯都是定國公府祖上流傳下來的,如今府裡的大老爺也很注重這些,我們大夫人每年都要仔細的上漆修繕,意在給小輩們樹立榜樣。”

沁慧笑呵呵的道:“多謝褚嬤嬤的介紹,定國公府家風果然非比尋常,慧姐受教了。”

經過褚嬤嬤的一路介紹,沁慧這才瞭解,難怪很多人提起定國公府,都以門風正派,忠誠愛國受到很多的誇獎。

當然定國公府受到這樣的關注,也不完全是因為太后的原因,本身定國公府也是很出色的世家,培養出來很多對朝廷有用的人才,並且當初先帝最開始娶得也不是太后。

關於這段歷史是沁慧無意中看一本書提起的,後來和葉嬤嬤聊天時候完善的,據說當今皇上勵精圖治,勤政愛民,是不可多得的好皇帝。

可惜當初先帝時期兄弟五人爭位,最後只有先皇順利登基,依仗老臣朱丞相和李將軍的支援,同時還有其他一些老臣的支援,這才順利的登上皇位。

按照約定,娶了李家女為後,兌現當初李家支援先皇登基的諾言,封了李家二等令國公府,之前李家是三等國公府。

同時封賞李家家主是一等驃騎大將軍,有十五萬的兵權,李家女為後,在先帝的時代,李家可是如日中天的人家。

為了平衡,先帝還納了正一品朱丞相之女為貴妃,朱貴妃和李皇后之間的鬥爭最後失敗的是朱貴妃,朱貴妃最後也沒有保住自己的兒子,傷心而去。

還有一些其他的權臣,可以說先帝一輩子都在和這些人作鬥爭,李皇后為首善妒跋扈愛權,後宮烏煙瘴氣,先帝在前朝和幾個外戚爭鬥,結果後宮子嗣凋零,或者難以長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