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噁心?”王葛不屑偷聽,徑直過去,問道。

“啊?”陰暗中的倆女童役都被唬一跳,當真逃也不是、站也不是。

其中一個果然是靜女。旁邊那個年紀較小,倒挺聰明,一看靜女惶恐,就猜出王葛是剛被提到的“噁心之人”了。

王葛指著另個童役,質問:“靜女,你剛才雖然說‘別提了’,卻盼著她趕緊詢問你,是不是?而後由著你敗壞我聲名,是不是?靜女,此刻我就在你面前,你不必憋著,說吧,我如何噁心?若不說,我必拉你到館墅的主家那裡,問他們如何教導的童役?竟敢光天化日之下,隨意踐踏正式學童、踐踏我這頭等匠工的聲名?!”

虎子聽到有不少躡腳放輕、但踩碎樹葉的動靜靠近,他沒管,從容抄手:光天化日?出自《尚書》之“帝光天之下”?這詞用的妙啊。

且說靜女,傳閒話被逮個正著,又被王葛連聲質問,越來越怕,更怕鬧大了、鬧到主家那裡。她結結巴巴道:“我、我沒說錯。清早時,你親口跟我說的,你說你逮了鼠,烤活鼠吃,我就是因為你說的才噁心的,我雖是僕役,可我就是噁心吃活鼠者!我、我沒錯!”她越說越有底氣,最後一句嚷著出來。

“你既知自身為僕役,不知非禮勿言嗎?今早我沒招你,你卻追上我,追著提醒我‘王女郎,以後不必與此童來往密切’。靜女,我學的像是不像?”王葛將當時對方的語氣模彷的惟妙惟肖。“我當時一句未言,是也不是?你嫌我沒搭話,不顧我根本不屑理你,繼續跟我講……”

王葛將當時靜女的所有話、語氣、斷句都一模一樣複述,凌厲質問:“是也不是?”

靜女旁邊的童役急的一探身,心道:對對對,這就是平時靜女傳閒話的樣子。

靜女更急!誰腦子不好使似的、誰不會模彷對方似的!“那王匠工接下來咋說的?你說你家窮,你就逮鼠、烤活鼠吃……你還說鼠吱吱叫、鼠一邊慘叫你一邊吃……”

王葛冷哼一聲:“編完了?我當時說的是……我家也窮,我也逮過鼠,有時恨鼠糟蹋糧,我也烤鼠。烤的時候,鼠還活著,叫的吱吱吱。”

“對,你就是這樣說的!你們聽到了吧?她就是這樣說的、就是這樣說的!”

躲著偷聽的幾個矮身影“哈哈”大笑,皆忍不住從樹後站出來,全是跟王荇差不多身高的小學童。

“哈哈,蠢材啊蠢材。”

“聽到啦!”

被眾星拱月的一個穿著黃衣紅裳的女學童最奪目。她小臉帶怒,大步上前,揮動小手扇了靜女一腰風。

沒辦法,這女學童太矮了。但氣勢不矮!“扯謊!今日你跟她在曲廊對話時,就在我屋舍外。哼,我全聽到了,她說的一字不差,她恨鼠糟蹋糧食才烤鼠,有何錯?她句句沒提吃鼠,是你自己亂想、然後亂編、亂傳的。哼!”

王葛向對方揖禮,再向所有學童揖禮。

眾學童均肅容回禮。

靜女瞠目結舌,仔細琢磨王葛的話,可不?是沒提到“吃”,怎麼辦?怎麼辦?被這些學童逮到她傳學童的閒話,怎麼辦?

“王匠工,我錯了。嗚……我小時候,剛記事的時候,只記得我家裡人死了一地,被鼠在啃。我只記得這個,所以我最怕鼠,怕到噁心。嗚……我錯了,我錯了。王匠工你饒了我吧,我再也不敢了,要是鬧到主家跟前,我就被攆出南山了!我等童役都是自小就被收養在這裡,山外哪有容身之地?嗚……啊……我錯了啊……”

靜女直接坐到地上嚎啕大哭,左、右胳膊輪換擦淚,一抽一抽的還在說:“以前我叫燕燕的……我知道主家嫌我話多,給我改名靜女……嗚……若再被主家罰,我就該叫北風了啊……”

“噗!”不知道誰先噴笑。

“算了算了。”也不知道誰先饒了靜女的,大家一起吆喝著去庖廚。

小孩子最喜歡一窩蜂的來去,王葛當然得融入群體(幼兒園小班),她牽著虎子,二人均一眼都沒再看靜女。此事鬧的這樣大,明日定會傳到莊園主事那。

曲廊裡的燈籠全換了,昨夜均為統一制式的紅燈籠,今日每盞都不一樣。王葛屋舍前不知是巧合還是莊園有意,懸掛的是五彩鯉魚燈,形狀也是魚形。從她這處放眼望,燈籠依次是斑斕翠雀、豔麗美人、傲然雛鷹、荷塘月色、祥雲葫蘆……

虎子吃過晚食後過來,興沖沖告訴王葛,他剛才將所有燈籠都觀賞了,打算今夜寫一篇“燈綵賦”。

“好。你寫賦,我制水車。”

虎子坐於桉邊,剛要硯磨,腿腳、背後就被輕裹被褥。

王葛笑笑,走到另側牆邊,開始鋸竹。

前世歷史中,比“翻車”先進一步的水車,被稱為“筒車”。筒車發明於隋,唐朝時升級,元明時再次改良。

關於水車的知識,王葛很慚愧,僅知道這些。這還是前世跟一個擅制微型水車的老匠人學藝時,專門查閱才記住的。

這些年在賈舍村,王葛一直沒機會靠近賈地主家的水車,曾經最近一次距離,也只是看到大概樣子,知道屬於最老式的翻車,然後被佃戶攆走了。

她一直不敢制微型筒車,就是因為連這個時代的翻車都看不到具體模樣,何談“突發奇想”去改造?

再者,微型筒車真的就是透露個原理。將其放大、成為能灌既農田的真正筒車,還需“天車匠師”的鑽研、實物打造、一次次利用水流推動的衝擊力去試。

翻車與筒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動力不同。翻車必須由人搖、腳踏、或畜力拉來帶動刮板鏈條;筒車靠水流衝擊為動力,轉輪上的每個小筒依次入水、轉至頂部後自動傾斜倒入竹槽,而後進行農田的灌既或其餘用途。

筒車不如翻車的地方,是必須因地制宜,必須建造在水流落差大的地方(比如飛流峰瀑布),或水流湍急的河岸邊。

王葛一邊回憶前世的製作過程,一邊削竹筒。她只制十個竹筒,它們大小必須相近,這樣蓄水時動力才能一致而連貫。然後用鐵釘鑿眼,楔進竹棍,製成最基礎的轉輪。

受時間、材料所限,她要做的,僅僅是能透露筒車的執行原理即可,不需要美觀、複雜。只要保證竹筒轉到滾輪頂端後、能傾斜瀉入固定位置的水槽中即可。另外,再製一個竹筒小人,水車轉輪中間的軸延伸出來,跟竹筒小人的手部相接。

如此就會造成水車轉動多快,竹筒小人忙碌多快的有趣樣子。

不知何時,虎子站過來。王葛用手撥拉筒車轉動,竹筒人跟著忙活。她問:“咋樣?像不像?”

虎子心想:頭等匠工能把水車彷的如此粗糙、如此不類,也是不易啊!

於是找了個最善意的破綻,提醒:“嗯……這水車執行的道理,是不是反了?不是人力搖,帶動水車麼?怎成了水車先轉、而後帶動人……水車先轉……帶動人力?先轉?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