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你這砍價的本事可真夠厲害的!」

沈愈一邊給自家琴姐拍背,一邊讚了顧青青一句。

不過裴玉琴似乎很在乎顧青青的感受,稍微不咳了,趕緊用美眸給沈愈使了個眼色,意思很明顯,不要在顧青青面前秀恩愛。

沈愈尷尬撓了撓頭,他其實並不是想秀什麼恩愛,只是看到自家琴姐喝水嗆到,下意識的動作罷了。

端起茶壺與咖啡杯分別給兩位大小姐倒好飲品,沈愈取了一條巧克力大口吃了起來,雖然還沒到中午,可這一上午從拜訪吳老開始真夠忙的,現在可說是飢腸轆轆。

一邊吃,一邊端詳面前這尊青花葫蘆瓶,沈愈對青青大小姐算是徹底服氣了。

5000塊錢買一幅字畫,最後還讓攤主搭了一本古籍以及一尊官窯瓷器,這砍價的本事簡直難以用文字來形容。

沈愈自問砍價足夠黑,可也不如青青大小姐。

看到沈愈與裴玉琴在自己面前親暱的撒狗糧,顧青青心裡很不是滋味。可被沈愈誇讚,顧青青依舊是霞飛雙頰,白皙的瓜子臉好似醉酒一般。

裴玉琴見此笑道:「青青,既然啟南鑑定是明代官窯那肯定錯不了,還是趕緊將瓶子放回保險箱吧,瓷器這種東西一定要小心收藏。」

顧青青輕嗯了一聲,「愈哥哥的夢想一直是開設一個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我這些都會給愈哥哥留著,等博物館開起來,也能幫助愈哥哥壯門面。」

此話一出,沈愈直接捂額頭,感動,真的很感動,所謂最難消受美人恩便是如此。

他一邊輕揉眉心,一邊心念電轉,「還有兩件古玩,一幅字畫一本線裝書,看完趕緊脫身,此乃是非之地也。」

只是顧青青卻不想這麼輕易放過他,就在沈愈去取桌上那本大部頭的線裝書時,顧青青卻是拿起桌上的筆記本遞了過來。

「愈哥哥,這是我這些天記錄的一些鑑定明代青花與清代青花的心得,你幫我看看可好?」

還未等沈愈說話,裴玉琴已經幫沈愈接了過來,「別猶猶豫豫的,好似我不讓你給青青看似的,趕緊的,記錄的好,要表揚青青,若是稍稍有不對的地方,不準批評,也要表揚。」

「白釉青花一火成,花叢釉裡透分明。」

第一頁筆記中的第一句就是清代龔軾《陶歌》中對青花瓷的由衷讚美。

接下來,是明清兩代瓷器鑑定大家的所有精華內容。

基本上有整器傳世的都有記錄。

不停的往下翻,甚至還有很多當代瓷器鑑定大師的一些鑑定技巧,並不是報刊或者書籍上爛大街的,而是實打實壓箱底的鑑定技巧。

很明顯,顧青青應該是透過顧老徐老,或者老爸顧永成以及母親徐慧萍的關係找到一些鑑定大師學來的,不然單憑她自己肯定不會能得到這些鑑定心得。

….

合上筆記,沈愈很是嚴肅的說:「青青,筆記記錄的很好,沒有任何可以挑出來的毛病,只是這本筆記上記錄了很多著名瓷器鑑定大師的心得,在未曾徵得這些鑑定大師同意前,一定不要隨意讓外人看。」

顧青青知道沈愈的意思,「知道了愈哥哥,我是不會給外人看的,只是愈哥哥你對我來說,從來都不是外人。」

沈愈訕訕一笑,趕緊低頭將辦公桌上的那本線裝書拿了起來。

這本古籍很厚,品相也好,沒有蟲蛀汙垢也沒有缺頁。

封皮上面寫著《揮麈錄》三個大字。其外還有一行小字,「萬曆戊戌,金陵富春堂精刻。」

「咦,竟是《揮麈錄》。」

揮麈錄這個書名很奇特。

所謂

「麈」,就是鹿的一種,其尾可做道士拂塵。

不過這並不是***家經書,而是一本由南宋王仲言所編撰的古籍,講的是兩宋之際的一些史實掌故。

全書共二十卷,分為《前錄》、《後錄》、《三錄》、《餘話》。

全書大約為18.4萬字,在古代也算一本大部頭了。

翻開第一頁,一個大大的愈字就在第一頁,看到這個愈字,沈愈登時就睜大了眼睛。

「這???這不是我少年時撿漏前年卻被老爹順走換錢的那本富春堂精刻本嗎?」

上面這個「愈」字是沈愈做的一個記號。

此書本是他的珍藏古籍之一,是他高中時在楚州舊貨市場撿的一個大漏,平時視若珍寶,翻看時往往不忍釋卷,只是最後還是被老爹順走賣與別人,讓沈愈想起來就心疼不已,哪知今天卻是重新遇見此書。

「緣分,真是緣分!兜兜轉轉一大圈,又看到你了。」

《揮麈錄》,沈愈少年時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印象最深的是此書餘話中一則故事,叫作「王定觀服丹砂。」

王定觀是元符殿帥王恩之子,與這本《揮麈錄》都姓王,算是本家。

王定觀此人很有才學,打小就腹有詩書,所以非常受宋徽宗趙佶的賞識,人稱:少年貴仕。

不過二十八歲的年紀,官職已經是從三品的殿中監。

殿中監可不是皇宮某處大殿的太監,而是殿中省的最***職,從三品,掌朝集禮儀以及皇家所需生活用品,基本上整個皇家的衣食住行包括宮廷藥房都可以管。

油水豐厚並且權利頗大,屬於天子近臣。

但就是掌管宮廷藥房這一項讓他送了性命。

某一天,趙佶下旨宣王定觀入殿來見,對王定觀說:「朕這裡從一位道士手中得到一枚顏色紫金的丹藥,服下後可以長生久視,你先給我試一試。」

王定觀不疑有它,叩頭謝恩,當場取了丹藥就服了下去。

首先,服用丹藥長生王定觀是不信的,要是能長生,那些煉丹的道士早就羽化飛昇了,還在這凡間折騰個什麼勁?

並且作為殿少監的王定觀心裡也有譜,他很清楚那些道士不敢瞎煉丹給趙佶吃,萬一吃死趙佶,他們有一個算一個,一個也跑不了,都得死。

所謂長生靈丹不過就是些吃了沒用卻也不傷身體的補藥罷了。

只是這次他卻是算錯了。

剛吃下去,王定觀就感覺不對勁,彷彿吞下一團烈火,胸中煩躁憋悶不說,不一會嘴巴與鼻子甚至開始往外冒煙。

這下把趙佶也嚇得不輕,趕緊下令救人。

可惜無人能救。

趙佶看王定觀人不行了只能派人送他回家,還沒有到家王定觀便一命嗚呼。

入葬後更有奇異事情發生。

靈堂棺木中竟有剝啄之聲響起,把王定觀的家人嚇得著實不輕。

也不知到了什麼時候,一股烈焰從棺木中竄出,不僅把棺木靈堂燒了,還把周圍數百戶的人家都燒了才堪堪熄滅。

當然,這肯定有誇大的成分,但也說明道君皇帝有多不靠譜。

喜歡古玩之金瞳鑑寶

撿漏不撿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