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是一個星期的時間過去了,小破樓內,幾個團隊與散人們依舊在忙碌著。

對於規則的制定,各種補充條款的探討和據理力爭,以及科學技術層面的初步研究與嘗試。

如果只是看科學技術層面的研究進度的話,華夏團隊無疑是進展最快的那一個。

這並不是因為, 智腦小武的額外照看~

當然,照看的情況肯定是有的,但在科研探索方面,它卻並沒有去過多的插手,頂多也就是為其提供了些便利條件而已。

比如,那兩位大廚的餐飲店, 已經在小武的幫忙下,順利的開張大吉,如今已經過去了三天,生意流水還算可以。

而國內科研團隊的研究課題,方向等,都是自己選的。

也正如梁月此前瞭解到的情況一樣,他們把自身的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對於宇宙航天相關技術的研究上。

關於這一點,地球上過來的其它團隊基本都是一個路數。

只是為了更好地提高研究進度,避免各團隊間的重複攻關,眾人已經在事前,先一步分配好了所負責的研究區塊。

之所以,華夏過來的團隊的研究進展比較順利,其實不是因為團隊人員的水平高。

能借著珍貴的名額,被派往山達爾星建立研究駐地的,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出來的絕對精英。

各個大國研究團隊之間,大都處在同一水平線上,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國內送來的人員水平還要稍微差了那麼一點。

真正影響研究進展的最重要因素,其實是源自於語言!

首先要說明的一點是, 山達爾星本身是不說英語的……

之所以,眾人在與本土星球的人員之間交流無障礙,完全是因為科技發達,翻譯耳麥等器械的功能強大的原因。

而翻譯機器這種東西,放在人們的日常交流,普通工種的生活工作中自然是夠用的,可一旦應用到了具體的專業領域,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不適之症。

英語這門語言,但凡有點認知度的地球人基本都懂,它的廣泛應用,以及取得世界語言的地位,並不是因為這玩意兒有多高階和好用。

事實上,在地球的前沿科技圈子裡,每一個新科技,技術領域的探索,每進一步,基本都伴隨著大量新鮮英語詞彙的誕生。

為什麼?

因為英語這門語言本身就不適合用來做研究,為了適應各種新鮮事物與現象的出現,只能透過不斷地增加新詞彙,來彌補各路專家們對新領域,新事物的定義……

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這一套被應用在科研領域的英語,被髮明出來的新名詞,詞彙等,跟人們日常交流中的英語,儼然已經不再是同一種語言。

因為新出現的單詞,以及組合詞彙實在太多了,不是正經研究某一領域的學者,或者學習者們,根本就讀不懂相關文章所表達的含義。

即使是同為前沿研究方向,在不同的科研領域中,各種的新造詞彙之間,也同樣難以做到共融,交流起來的障礙真是不小。

一旦放鬆了學習一段時間,相關的一些文章可能就會出現讀不懂,恍如在讀天書一般的情況。

沒辦法,一大票科研工作者們對於英語這門語言的探索和創新,那真是日新月異……

相比之下,華夏的漢語就基本沒有這種困擾。

地球上公認的,漢語是最難學的語言,不是因為生澀繁複,而是它足夠高階。

如今來到了外星球,開始跟外星人的語言體系對接之後,優勢便就自然而然的體現了出來。

各種的生僻詞彙,科學前沿,陌生領域的新概念,總結和轉化起來,雖然同樣偶有不順,但基本還是逃不出對於相關漢字的排列組合。

方便,實用,準確,而且大多時候都能叫人一目瞭然。

尤其是在智腦小武的輔助之下,國內的十人組對各種詞句,概念,新詞彙的把握和理順,也基本都很順利。

相比之下,這些個以英語為代表的字母語言體系,即使有智腦小武在也沒用。

基本上,每接觸到一個新領域,新概念,都得重新生造一個新詞,或者一排新詞來進行表達,有時候他們自己都能弄混了。

面對這種情況,就連託尼史塔克在旁邊看得都是一陣皺眉,愁的直撓頭皮。

這種情況,其實已經並不是第一次發生了。

實際上,之前幾次他們來山達爾星的時候,這位狗大戶就已經對此困境有所領略。

後來,隨著一批從山達爾淘換的新技術和裝置被運回了地球,開始正式著手研究之後才發現,英語這門語言當真是不靠譜。

尤其是,當梁月這貨宣稱,智腦小武已經洞悉了虛擬世界的全套技術,並且史塔克這邊也從中得到了一部分資料,拿回美國之後。

國內的與虛擬世界相關聯的產業,生產線,如今已經在如火如荼的組裝之中,大量的華夏科研小組進駐其中,開始不斷的在這一領域汲取營養,充實己身。

在這條路上,積極地學習和探討著更多的可能性。

相比之下,美國這邊,卻幾乎沒什麼動靜~

這其中,固然有智腦小武在旁輔助,主導了國內虛擬世界產業發展的原因,但作為科學研究最底層鏈條的語言問題,同樣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主要因素。

這還是,小武在以漢語表達體系書寫了這套科技資料,同為地球語種,漢英之間已經比較熟悉的情況下。

相較而言,山達爾星這一文明的語言體系,其實也跟漢語類似。

其中各種科學概念,原理,研究成果等,本就有著許多自身文明特色的語言邏輯,許多特殊詞彙,名詞,俚語等,甚至貫穿了整個文明的發展篇幅。

這其中的每一個概念,段落和定義描述,如果對照著翻譯成英語的話,基本都需要重新生造出幾十,上百,甚至更多的單詞和片語。

這種情況下,也難怪老美,不列顛,乃至毛熊這邊的科學家們,一時間會感到摸不著頭腦,甚至無從下手。

歸根結底是因為語言問題,變相的抬高了他們在對接外星科技時的入門門檻。

所謂一步慢,步步慢。

短時間內,一切看起來還好說。

畢竟,現在小破樓內的幾個大國專家組們所研究的,也不過是同一個領域中,不同區塊裡的問題。

所接觸的新鮮事物,陌生科技概念還比較有限。

等到他們所研究的領域開始不斷深入,英語的那套語言系統,也勢必就會隨之變得愈發的臃腫起來。

儘管,目前地球上的英語科研體系已經開始有些不堪,執行乏力的跡象,但這還只是剛剛開始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