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臺下很安靜,因為大廳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匯聚到沈愈與張啟運兩人的身上。

就在剛才,裴玉琴、董芸兒以及韓離他們都發來鼓勵的微信,這讓沈愈信心倍增。

其實沈愈早已習慣了這種場合,完全可以做到面不改色,手不顫抖,心不亂跳。

而張啟運則是不然,他明顯有些緊張,手腳都不知道往何處放。

沈愈見此頗有些疑惑,「張啟運此人脾氣古怪不說,喜怒緊張還都表現在臉上,也不知是故意還是真的心理素質不好!」

此時的張啟運依舊是一副愁容不展模樣,沈愈心中暗道:「姑且算他心底純良只是不識人情世故,他現在露出的這幅愁容應該是看出這大罐某些地方不對勁,只是因為時間太短又找不出哪裡不對才這麼糾結。

「哎,管他呢,我只要自己鑑定好,那任何事都不叫事。」

既然瓷器本身看不出大的毛病,沈愈收斂心神決定接著看罐上之圖繪。

細細觀察了幾十秒,沈愈覺得大罐的繪圖也沒有什麼問題。

首先,韓幹不畫瘦馬,就是不畫瘦弱的馬兒。

當然,這並不是說韓幹不會畫,而是與唐代的審美有關係。

唐代以胖為美並不僅僅是傳說,而是從很多古代字畫、壁畫,墓葬,古籍中得出來的真實結論。

人如此,馬也如此。

韓幹筆下的馬兒皆是體態神駿,這件元青花大罐上的馬兒四肢修長,皮毛如緞,端的是神駿無比,從這一點講完全沒有什麼問題。

很多人可能會問,這瓷器上的繪圖又不是韓幹畫的,鑑定的時候為什麼非得提韓幹呢?

這裡面門道就大了。

古玩行講究一個細節決定結果,又講究一個站在買家的位置考慮問題。

買的是什麼?

買的是韓幹畫馬人物故事青花大罐!

既然買的是韓幹畫馬青花大罐,那大罐上的繪圖勢必要與韓幹畫馬有相似之處,不必全像,至少畫風得對的上幾分。

若是半點邊也不沾,那買到手就等於砸到手,往外賣別人也不會認可。

試想一下,你堂堂元青花一點藝術價值也沒有,那憑什麼值這些錢?再有錢的人的錢財也不是大風颳到家裡的。

繼續往下看,馬上少年戴的是典型的唐代幞頭,穿的錦衣是博袖寬袍,儒生也就是韓幹穿的也是一般,在人物的衣著服飾上講也沒有任何的問題。

細節決定成敗,從以上這幾點看,沒有什麼大毛病,甚至可說沒有毛病。

又看了眼對方,沈愈發覺張啟運的臉色竟然變了,嘴角甚至還帶有幾分笑意,沈愈心道,「這姓張的表情舒緩了許多,應該是看出些什麼來了,不想了,先用鑑寶金瞳看一下再說。」

在沈愈觀察張啟運的時候,對方也在反觀察。

張啟運的表情雖然迴歸平靜,甚至略帶得意,可他心裡卻是倒吸一口涼氣。

因為沈愈微不可察的表情與情緒波動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張啟運雙眉緊蹙是沒錯,但實際上他什麼也沒看出來,他一切的面部表情與細微的身體動作都是用來迷惑沈愈的。

說白了就是裝,因為這大罐在他眼中完全就是一件實打實的元代人物故事青花大罐。

但現在問題又來了,沈愈已經看出了不對,他卻沒有,這可如何是好?

上次對東江收藏協會的一干大佬「掀桌子」實在是非他所願,這事是有人在背後指使他這麼做。

當然,他並不是沒得選,但最終依然選擇了得罪,就是因為對方給他的好處讓他無法拒絕。

這次的好處更大,不但有雙方大佬給出的古董獎勵,他背後人物給的比起獎勵來不但不少,而且更多,只是一切的前提是他得再贏一場。

面對沈愈,說句心裡話張啟運心裡有些忐忑,因為沈半張的名氣實在是太大了,大到讓他生出不可戰勝的感覺來。

但事情也不是說一定就不可為,畢竟沈家人也只是對字畫鑑定擅長。

張啟運相信在瓷器,玉器,銅器,以及各類雜項與冥器上,沈家不一定比得過自家。

沈愈自是不知道張啟運充滿糾結的心理,本來他準備動用鑑寶金瞳鑑定青花大罐時,卻是突然找到了問題點。.

這少年手中捧的如意好似有點不對。

如意者,吉祥順心也!

如意發展的鼎盛時期是明清兩代,但如意自漢代就已經盛行。

漢代的如意應該叫作「不求人」也就是人們口中的「癢癢撓」,那時候如意的柄端是作手指形狀的,當手抓不到的時候,用這種工具撓幾下心裡便可如意,故稱:如意。

魏晉時期,如意是一種象徵長生的工具。

到了唐代,如意也很受歡迎,武則天稱帝后的第二個年號就是:如意。

唐玄宗還曾賜給楊玉環玉如意趨吉避凶,避暑養神。

此大罐的如意紋飾為靈芝形狀,頭部則為捲雲形,器身另有祥雲、銅錢、壽桃等圖案。

看到這裡沈愈一雙星眸中浮掠過幾分思緒,「這個形狀的玉如意怎麼跟我在李老店裡見過的那枚明代成化玉如意一模一樣?

「不僅僅是形制在氣韻工藝上也是極為相似!」

越看越像,沈愈這時已經知道自己找到問題點了。

靈芝是增壽仙草,壽桃也是如此,都有添福添壽的好彩頭,銅錢則是代表財運。

如意到了明清,除了長生的含義外,還有增福添財的寓意。

而之前的如意並不代表財運與富貴。

默唸一聲鑑寶。

唰!

一團深青色寶光在大罐上方三寸處緩緩浮聚而出,自一寸開始上升,上湧六下後就定了下來。

過了數秒又稍減一點,最終化為一團核桃般大小的光團定於大罐之上。

六寸寶光,一寸百年,即為六百年。

深青色寶光又減少了三厘米,那說明應該是在正統之後,具體時間差不多當是在明成化這塊。

成化帝為明朝第八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鎮的長子,也就是在歷史上很有名氣萬貴妃萬貞兒的丈夫。

看過這裡沈愈心中大定,「果然不對勁,並非是元青花,而只是明成化官窯青花。

「成化青花算是最後一批使用進口青料‘蘇麻離青"的官窯瓷器,這樣一看,這一切就都符合常理了,也能解釋的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