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允不甚在意道:“具體金額在九千多貫吧,出來之前,我拿了五千貫買了五百畝地捐給了族裡的族學,作為學田。

我曾聽說范文正公給了範氏家族準備了學田,以後範氏家族將人才輩出矣,我蘇允雖然不才,但也希望眉山蘇氏能夠人才輩出。

其餘的我兌換了兩千貫成為黃金以及白銀,在路上容易攜帶一些,其餘的盡皆作為遣散費用給了之前一起幹活的夥計了。

這一路上花銷下來,也沒有剩多少了,除了大兄你手上的二十兩金子,我這裡還有二十兩。”

聽得蘇允娓娓道來,蘇軾蘇邁二人不由得動容。

一是因為蘇允竟然掙到了一萬貫的鉅額財富,腰纏萬貫,那是真正的富有啊。

然而這還不是蘇軾父子動容的緣故,讓他們動容的是,蘇允窮困那麼多年,竟然在富貴之後,毫不猶豫便給族裡捐了一半的資產作為學田。

又把大部分的錢作為合作伙伴的遣散費用,而自己僅僅留下兩千貫,而這兩千貫,都是為了向蘇家報恩而留!

蘇軾心中的震動是很難形容的,說一句實在話,他這輩子見識過很多的人,有些人還特別的豪邁有趣,但無論是誰,在錢財上總沒有蘇允這般灑脫。

他在蘇允身上看到了很多的優點,但最大的優點是他極懂得感恩。

當年母親幫助過他們家,蘇允便千里報恩;

家族給他提供了庇護,族學容納他上學,他稍微掙了錢,就把一半的錢都買了學田捐給族學,至於族裡有剋扣他租田收入的事情,他卻是渾不在意一般。

而那些跟隨他一起做生意的夥計什麼的,他也沒有忘記他們,在不幹的時候,直接將剩下的一多半都作為遣散費,感謝這些人幫他做起來生意。

有些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是很難的,善財尤其難捨,白白將錢送給別人,這個事情本身太難了。

蘇軾不知道蘇允在送出去的時候會不會猶豫,在前一天晚上會不會失眠,但他終究是做到了。

蘇軾沉默了許久,道:“允兒,你做得很好。”

蘇允聽到蘇軾的誇讚,只是笑了笑,道:“侄兒先嚴先慈教誨侄兒的道理不多,但知恩圖報這一句,大約是最為重要的一句,侄兒不敢忘爾。”

蘇軾感慨道:“林堂兄教育出來一個好孩子啊。”

蘇允對蘇軾的誇讚並不太當一回事,別人善財難捨,於他來說,錢是最不值得珍惜的東西。

他打定主意離開眉山,那麼多的錢,他也帶不走,乾脆捐了分了,換一個好名聲,反而是利益化最大化了。

現在看到蘇軾父子的表現,他的錢花得不冤。

轉眼間,驢車已經到了客棧,蘇允一馬當先去將客房入住給辦理了,然後藉口說要出去逛逛,回來的時候帶回來許多新鮮的酒食,是從一個酒樓裡定的雞鴨鵝魚等現做的酒菜。

蘇軾有些心疼道:“現在銀錢不多了,卻是需要節儉些。”

蘇允笑道:“叔父剛從御史臺出來,這些時間就顧著趕路了,好不容易可以稍微歇歇,正好算是接風洗塵了。”

蘇軾又是唏噓感慨,祝阿大田阿三卻是歡呼雀躍,這一路上他們跟著吃肉脯喝好酒,除了趕路比較辛苦,其餘時間都覺得特別快活,覺得是美差。

哦,被蘇允打的那幾拳,也是比較痛苦的,但痛苦轉瞬即過,美食美酒卻是值得回味的。

五人在客棧裡吃肉喝酒,外面爆竹聲響辭舊歲,倒是讓蘇軾父子暫時擺脫了對前程的擔憂,幾人言笑晏晏,極為融洽。

接下來兩日蘇允都搶著安排吃食,雖然不如第一頓那麼豐盛,但每一頓都不寒磣,終歸是有肉有菜有酒,蘇軾一邊擔憂錢財,但另一邊吃得亦是痛快。

到了初二,蘇軾啟程去文家,文同去年年初在陳州病逝,一大家子現在都滯留在陳州,原本一家人居住在官寓中,但為了給新知州騰出房子,搬到了一處民居中暫住。

蘇軾登門拜訪,文家一大家子盡皆出來迎接。

蘇軾見到文同的妻子李氏比之蒼老了許多,不由得悲從中來,既痛惜好友文同的逝世,又慚愧好友去世,一大家子滯留陳州,自己卻半點忙也幫不上。

李氏見到蘇軾卻是十分感激,連連感謝蘇軾,令得蘇軾都有些慚愧莫名。

“嫂子,您別說了,文兄遭遇不幸,我現在卻是半點忙也幫不上你們,我實在是愧疚莫名了,您再這麼說,我可就無地自容了。”

蘇軾又是慚愧又是悲傷道。

李氏抓著蘇軾的手感慨道:“我那老伴有叔父這樣的表兄弟,有你這樣的朋友,是他一輩子修來的福氣。

叔父都落到如此境地了,還在這麼為他著想,三十晚上便送來一車的年貨,還給了我家四十兩的金子作為扶柩花銷,誰若敢說叔父您沒有照顧文家,老婦定要當面啐他!”

蘇軾啊了一聲,隨即看向身後的蘇允,蘇允笑著與他點點頭。

蘇軾卻是又慚愧又是欣慰,慚愧的是自己這些年的人情世故是半點都沒有怎麼學到,欣慰的是蘇允這個孩子,怎麼就長了這麼個七巧玲瓏心呢?

蘇邁聽著李氏的話,哪裡還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頓時亦是大慚。

蘇允卻還是不當一回事,這只是他的一個小習慣而已,要見人之前,禮物先行,這個事情做好了,那麼這一次見面無論是想要達到什麼目的,基本都不會怎麼失望了。

來文家自然無需要達成什麼目的,但於蘇允來說也只是隨手就做的事情,採購點年貨,隨手再送上兩柄金元寶,蘇軾場面便全都給做足了,值當的。

有時候蘇允總是覺得他的成功主要是運氣而已,但他卻是沒有怎麼想過,若非他這種天生的交際能力,就算是天大的餡餅砸頭上,也未必就能夠抓住機會。

實際上一個人有這樣與人打交道的能力,那麼距離他成功,大約也不會太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