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新一屆內閣政府
章節報錯
隨著時間進入1923年,內閣大選也逐漸預熱了起來。
作為澳大拉西亞每隔四年一次的盛事,內閣的選舉備受國內外民眾的關注,往往也會吸引大量的國內外媒體。
和其他國家的大選不同,澳大拉西亞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均有著阿瑟的參與。
這也代表著只要阿瑟在,澳大拉西亞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的基本格調就不會改變,民眾們也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目前最被熱議的,應該就是第五屆內閣政府在1919年中旬到1923年四年間的政績了。
這是內閣政府的部分成員想要尋求連任的優勢,近段時間被大量的報社和媒體釋出並轉載,也幾乎被絕大多數澳大拉西亞人所熟知。
在這四年的時間裡,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從1919年的2020萬人增長到1923年的2527萬人,人口淨增長超過507萬人,算是維持在了一個合格的水平。
人口增長沒有之前迅速了,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政府主動的減少了來自俄國的移民數量,一來確保不會被更多的蘇維埃俄國勢力滲透,二來就是確保英國裔移民的比例優勢。
目前澳大拉西亞這2527萬人口中,英國裔移民的數量高達54.3%,相較於俄國裔移民的31.4%,德國裔移民的11.1%的比例來說,還是佔據著不小的優勢的。
保持英國裔移民比例高達50%以上,這也是往後歷屆政府在保持人口高速增長的同時應該要做的。
雖然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澳大拉西亞的人口增長,達不到前幾年接近200萬的人口增長數值。
但這樣的人口增長對於澳大拉西亞來說才是更穩定的,畢竟國家的穩定是要大於單純的人口數字的。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亞人口增長的趨勢來看,在1930年之前,人口應該就能達到3000萬以上。
如果戰爭在1935年以後爆發,澳大拉西亞甚至可以擁有接近4000萬的人口來應對這場戰爭。
4000萬的人口不僅代表著數百萬的龐大人力,也能極大程度的提高澳大拉西亞的工業和經濟,確保在戰爭中和戰爭後的利益分配,澳大拉西亞都能拿到相當一部分。
在工業方面,這屆內閣政府上任初期,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生產總值分別為333.5萬噸和492.1萬噸。
經過四年的漫長髮展,目前澳大拉西亞的鋼鐵生產總量已經來到了377.2萬噸和587.9萬噸,實際增長分別達到了43.7萬噸和95.8萬噸。
這樣的增長速度相較於部分列強國家來說還是比較少的,但增長速度放緩的最重要的原因,是阿瑟顧及到歷史上發生的影響全世界的經濟大蕭條事件,下令讓政府在發展工業時,必須按照國家的實際需求來建設。
目前澳大拉西亞2500萬人口也就只能撐得起這些工業消耗。就算將鋼鐵生產總量擴大到上千萬噸,民眾們的消耗能力是有限的,國家的消耗能力也是有限的,太大的產量反而會成為負擔,甚至會加劇經濟危機的爆發。
阿瑟可不想讓澳大拉西亞成為經濟大蕭條的主要爆發國。經濟大蕭條讓美國的經濟和工業倒退了幾十年,這種苦阿瑟是一點都不想吃的。
不僅僅要避免成為主要爆發國,甚至要避免有可能發生的經濟大蕭條對於澳大拉西亞經濟和工業的損害。
不管這個事件對其他國家帶來了怎樣的傷害,在澳大拉西亞,這個事件要儘量避免發生。
民眾們比較關注的,其實還是澳大拉西亞的經濟增長情況。
人口和工業的增長對普通人的生活來說沒有太大的改變,唯獨實打實的經濟,這其實也代表著民眾的消費水平和經濟收入。
1919年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只有11.032億澳元,和義大利都有一定的距離。
但根據目前的最新資料,澳大拉西亞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了13.615億澳元,已經超過了義大利,並且還在源源不斷的增長中。
民眾們的平均收入總體增長超過7.8%,雖然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人均收入的增長,但這是澳元沒有太大貶值的情況下發生的。
戰前的一法郎和戰後一法郎的購買力可不一樣,但戰前的一澳元和戰後的一澳元相比,反而是現在的一澳元更值錢了。
看起來這屆內閣政府的政績確實不錯,但因為內閣政府任期方面的硬性規定,這次要更改職位的人還是不少的。
就比如目前的肯特首相,成功的連任兩屆首相之後,他只能告別首相的職位,要麼競爭其他的內閣職位,要麼只能選擇暫時休息一段時間,競爭四年以後的第七屆內閣政府首相了。
還有成功連任三屆國防大臣的勞爾·普朗格,要麼更進一步,要麼就只能暫時告別內閣政府了。
不過像這樣成功連任並且政績不錯的內閣成員,就算喪失了連任的權利選擇功成身退,阿瑟也是絕對不會虧待他們的。
就算肯特首相和勞爾部長現在選擇退休,能接他們的,也至少是男爵的爵位賞賜。
甚至因為肯特首相的特殊性,作為一戰的功臣,有可能成為澳大拉西亞歷史上第一個伯爵,登頂澳大拉西亞貴族的巔峰。
在眾人的期待中,1923年6月,澳大拉西亞新一屆內閣政府的選舉正式開始。
阿瑟並未選擇特許某個內閣成員繼續連任,畢竟這樣的權利會破壞政壇之間的和諧,也會損害阿瑟的威望。
現在既不是戰爭時期,也不是特殊時期,沒有必要做這樣的特例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新的第六屆內閣政府的人選,相較於上一屆迎來了巨大的改變。
眾議院之外,在民眾們期待的目光之下,新一屆內閣政府的人選也正式被公佈:
首席大臣(首相):羅傑·約瑟夫·埃伯特
國務大臣(副首相):勞爾·普朗格
大主教:斯蒂德·馬爾布朗克
大法官:蒙特·布朗恩
眾議院議長:格蘭特·威爾遜
王室事務大臣:亞傑丁·布蘭克
國防大臣:托馬斯·約翰森
財政大臣:亨特·蒙塞·羅倫
工業大臣:喬伊·梅洛
農業大臣:馬克·雷戴爾
民生大臣:路德加·大衛
交通運輸大臣:馬丁·波斯皮希爾
治安大臣:梅倫·安傑洛
醫療大臣:迪森·伯裡格斯
教育大臣:凱洛·傑斐遜
外交大臣:凱洛·傑斐遜
這份新的內閣成員名單的改變不可謂不大。上到首相,下到內閣大臣,迎來了大量的新面孔,也有許多老人離開。
首先是內閣政府的最高領導者首席大臣,肯特首相經過慎重的思考之後,暫時決定休息一段時間。
這也代表著從澳大利亞公國成立初期就擔任內閣大臣的肯特,歷經23年之後,第一次以非內閣成員的平民身份生活。
當然,其實現在肯特也不是平民。早在之前分封的時候,肯特就因為自身的功勞被分封為男爵。
作為阿瑟最相信的人之一,肯特首相在長達23年的內閣成員任期之內,為阿瑟立下了巨大的功勞,是澳大拉西亞最大的功臣之一。
他的父親肯特管家也為阿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再加上勞倫家族對王室的忠誠,不管分封典禮在什麼時候,肯特首相的伯爵爵位應該是沒跑了。
這也是阿瑟在得知肯特首相不會參選新一任內閣職位之後,就做出的決定和選擇。
澳大拉西亞第一個伯爵爵位分封給肯特,這是理所應當的,肯特也是最配這個爵位的。
新任內閣首相是第四,五屆內閣的副首相羅傑。新任羅傑首相的資歷也非常老,是第一,二屆內閣政府的財政大臣,目前在內閣政府的任期也長達23年。
羅傑當選為首相,除了他在政壇高額的威望之外,也是阿瑟補償澳大拉西亞本土勢力的選擇。
畢竟本土澳大拉西亞人才是阿瑟統治的基本盤,雖然阿瑟更相信肯特首相這樣的人才,但他們畢竟是跟著阿瑟到來澳大拉西亞的英國人,和本土澳大拉西亞的勢力其實屬於兩個派系。
不過說到底,無論是英國裔移民還是澳大拉西亞人,追根溯源之下,說白了都是從英國前來澳大拉西亞的移民。
讓羅傑擔任新一任內閣首相,除了安撫本土勢力之外,加快澳大拉西亞民族的構建進度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連任三屆國防大臣的勞爾,也前進了一步,成為新一屆內閣首相的國務大臣。
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國務大臣的權力相較於國防大臣來說還是大很多的。
而且澳大拉西亞內閣自成立國務大臣這個職位以來,在內閣首相換屆的時候,都是國務大臣當選首席大臣的。
雖然這是出於阿瑟的決定和一定的巧合,但國務大臣對於整個內閣政府的重要性也可見一斑。
一般情況下,首相外出訪問時,國務大臣會行使首相的權利。在首相發生任何意外時,國務大臣也會直接繼任成為首相,直到下一次的內閣政府選舉。
雖然擔當國務大臣相當於有了很大的希望競選下一屆的首相,但這個職位對於目前的勞爾副首相來說,就是一次只能進不能退的旅程。
要麼往前一步,成為下一屆內閣政府的首相,要麼就只能功成身退,在政壇留下屬於自己的傳說了。
新任大法官蒙特·布朗恩仍然是本土澳大拉西亞人,這也是目前澳大拉西亞政壇的趨勢。
因為內閣政府參選相當嚴格的規定,只有在澳大拉西亞居住滿15年以上的,並且沒有任何犯罪史的才能參選眾議員。
內閣成員也會從眾議員和阿瑟所提名的人選中選舉,這也代表著想要成為澳大拉西亞的內閣成員,除了獲得阿瑟的提名之外,首先就得在澳大拉西亞居住滿15年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已經擔任三屆王室事務大臣的亨特,被阿瑟提名為財政大臣的候選人,隨即成功的當選為新一屆內閣政府的財經大臣。
這也是眾議院的議員們比較聰明的一點了,雖然阿瑟同時提名了三個人,但只有亨特是被阿瑟重點提及的,這其實已經能夠表明阿瑟的態度。
眾議院的議員們自然也明白這一點,這也讓亨特沒有任何壓力的成為了財政大臣。
作為肯特首相的弟弟,肯特管家的兒子,阿瑟對於培養亨特的能力還是十分看重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亨特應該就是下一任的王室大管家了,同時也會掌控著王室財團的管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於亨特能力的培養還是十分重要的。不過亨特的學歷也不差,從英國大學畢業之後,又在澳大拉西亞的各所大學進修了數年,還作為王室事務大臣協助肯特管家管理王室財務,在經濟方面的能力還是不用質疑的。
擔任財政大臣之後,王室事務大臣的職位也就落到了亞傑丁·布蘭克的手中。
亞傑丁·布蘭克這個名字看起來很陌生,但他卻是管理王室財團背後的智囊之一,也是肯特管家的主要幫手,阿瑟的心腹。
像財政大臣這樣的職位還是要掌控在阿瑟的手中的,不過亞傑丁·布蘭克畢竟是初入政壇,一開始就擔任財政大臣這樣的重擔並不好,選擇王室事務大臣過渡才是最合理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亞傑丁·布蘭克應該就是下一任財政大臣的人選,這也是阿瑟精心挑選的心腹。
新任國防大臣的人選就很簡單,勞爾部長擔任副首相之後,軍方最有資格擔任國防部長的,也就是之前的近衛第一師師長托馬斯了。
比較幸運的是工業大臣喬伊,交通運輸大臣馬丁和外交大臣戴澤,他們三個成功的取得了連任,仍舊能夠呆在新一屆內閣政府當中。
而農業部門,民生部門,治安部門,醫療部門和教育部門都迎來了新的管理者,除了新任農業大臣馬克·雷戴爾曾經擔任過農業大臣之外,其他人都是內閣政府的新鮮血液,這也是阿瑟所希望的,帶給內閣政府新鮮的活力,讓政府保持一定的激進。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援!
今天日萬,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