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大學開學
章節報錯
1900年10月18日,經過宣傳已經人盡皆知的澳大利亞國家大學第一次招生考試正式開始。
因為澳大利亞國家大學培養澳大利亞所需人才的性質,因此這次招生考試的內容也和五個專業有關,五個專業五張卷子,每個專業擇優錄取,只看能力不看其他。
這樣做可以很好的篩選出在各專業有天賦的學生,而不是像後世那樣,看起來什麼都教,其實什麼都沒有學會。
澳大利亞目前需要的是個專業的人才,而不是一個各方面都有涉及但實際啥也不會的所謂的大學生。
教師們聯合出的題阿瑟並沒有看過,但阿瑟從考試這兩天考生們的心情和談話中就可以看出,這次的專業考試遠遠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
因為卷子數量十分龐大的原因,因此阿瑟緊急調動了一批教師和有文化的官員,加點加班進行批改,終於在十多天後將所有卷子批改完畢,並且把成績統計了出來。
11月2日,悉尼,澳大利亞國家大學門口。
數千名考生正圍在大學門口焦急的等待著,他們有的或許激動,有的或許焦躁不安,但都十分期待地望向校門口。
對於他們來說,他們並沒有選擇專業的煩惱,因為在透過專業考試之後,每個專業會根據他們的成績,對他們進行錄取。
但也偏偏就是這樣,如果他們表現比較好的專業沒有被錄取的話,那麼表現差的專業也就可想而知了。
很快,大學的教師們帶著一個寫滿名字的公佈欄走了出來,並將其放在了校門口最顯眼的位置。
“各位,澳大利亞國家大學每個專業的錄取名單就在這,你們可以仔細觀看有沒有自己的名字,但校門口禁止闖蕩喧譁。所有被錄取到的學生,三天後正式入學,沒有錄取到的也不要氣餒,明年的九月份就是下一次的招生時期,到時候也能報考。”
大學的教師們簡單的介紹兩句之後,就重新返回了校內。而那些考生連忙急迫的走向公佈欄,試圖在公告欄上尋找出自己的名字。
時間過得很快,三天的時間轉眼就過去。
被成功錄取的考生們早已經迫不及待的在校門口等待,只求第一時間進入這座自己夢想了許久的校園。
沒有被錄取的,則在當天就垂頭喪氣的回去了。畢竟阿瑟為這些考生提供的免費住宿也僅僅只到考試結束,之後就得他們自己出錢呆在悉尼了。
沒過多久,大學的校門成功開啟,整整八百名大學新生在一片歡呼聲中,正式踏入澳大利亞國家大學的校園。
阿瑟此時就在校園最高的樓上,看著這些風華正茂的學子們,阿瑟滿意的一笑。
這八百多名大學新生在大學的任何花費都是阿瑟提供,包括食宿和各種學雜費。
只要在大學加上幾門思想教育的課程,阿瑟就能保證,這些大學生會成為自己忠實的簇擁,是自己最忠誠的班底。
這些年輕人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思想比較前衛,可以接受並且擁護阿瑟在澳大利亞的任何改革。
而且年輕人往往都是熱血的,他們也能夠影響到他們所在的家庭和家鄉。
隨著一年又一年一批又一批的熱血大學生的畢業,將來澳大利亞的底層精英和中層精英,都將被阿瑟掌握在手中。
開學自然少不了開學儀式,更何況是澳大利亞第一所大學第一屆學生的開學。
這次的開學儀式阿瑟非常重視,甚至還出動了近衛軍負責禮儀方面。
目的就是讓這些剛剛步入大學的大學生們充滿熱血,一股腦的將精神和思想全部投入到效忠國家和阿瑟當中。
開學典禮的開場就是阿瑟的演講,回顧了一下澳大利亞自殖民地到現在獨立國家的歷史,順便宣揚了一下自己的功績,重申了一下自己想要讓澳大利亞崛起的目標。
然後著重對這些年輕人進行了勉勵,並正式宣佈了獎學金的成立。
在這種種組合拳之下,這些剛剛進入學校的大學生們猶如新媳婦下花轎一般,也就只能任人擺佈了。
再然後就是大學校長和各專業院長的講話,不過阿瑟可沒有興趣聽這些老傢伙擱那喋喋不休,早早的就退了場。
雖然整個開學典禮阿瑟只參加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但所引起的轟動確實非常巨大的。
阿瑟在澳大利亞進行的改革和頒佈的政策所有澳大利亞人都銘記於心,特別是這些年滿十八九的小夥子們,因為對社會沒有經驗,非常容易受到輿論的影響,對一個人盲目的產生好感和惡意。
在阿瑟所掌管的媒體的推動之下,在這些年輕人的心中阿瑟已經成為了一名完美的君主,是拯救澳大利亞於水火的救世主。
受到阿瑟的勉勵,這些年輕的大學生們所能爆發出的熱情和衝動,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也正是因為這樣,大學奉行的半軍事化管理非常順利。雖然每天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八點,除了中間吃飯和休息的時間之外,有將近十一個小時的時間都在用來學習,但沒有一名學生有任何怨言,所有人都投入到了學習的浩蕩隊伍當中。
為了讓這些寶貴的大學生們掌握足夠的能力,而不是隻會紙上談兵。
阿瑟特地允許了每個專業每週有一次外出實踐的機會,並且要求各部門配合大學生們的實踐。
對於機械專業和建築專業的學生們來說這可是一個苦差事,畢竟澳大利亞的工業正在建設當中,有大量的力氣活和裝置運輸這種勞累的活沒人幹,這些有一丁點經驗的大學生們正好是完美的人選。
雖然略微有點當苦力的嫌疑,但經過實踐也能學習到大量的知識,因此這些大學生們也沒有一個人反對,反而還都很期待每週一次的實踐活動。
阿瑟也樂於如此,工業部門也巴不得這些有一丁點基礎的學生們來代替那些沒有基礎的工人,因此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