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11月29日,準備了許久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終於隆重開始。

作為威望極高的前任英國君主,維多利亞女王對於自己的葬禮有著極其詳細的安排,愛德華也全部允許了這些安排。

其中比較具有個人特色的就是維多利亞女王特意要求,所有參加葬禮的人都要有白色元素,就連葬禮上的馬匹都要披上白布。

這當然也包括這次葬禮的主角,維多利亞女王。女王穿著一身潔白的婚紗,一頂白色頭紗蓋在頭上,象徵著女王對愛情和婚姻的忠貞。

為了遵守維多利亞女王的遺囑,由威廉二世,愛德華,阿瑟,比阿特麗斯公主和女王心腹詹姆斯·裡德以及三名忠心的僕人,分別位於女王的頭部和兩側身體,將女王抬著輕放進棺內。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活,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已經一個月之久的原因,縱使遺體被保護的很好,阿瑟等人抬著的時候也得萬分小心,以免對女王的遺體造成不必要的破壞。

屬於維多利亞女王超大的石棺中,底上鋪滿了厚厚的木炭,然後鋪上了阿爾伯特親王的睡袍。

縱使阿爾伯特親王已經離世40多年,維多利亞女王還保留著丈夫的睡袍,足以見得親王和女王兩人的愛情有多麼深厚。

旁邊專門放陪葬品的地方,維多利亞女王也有專門的吩咐。不同於其他的君主喜歡放大量的珠寶和金幣,維多利亞女王的陪葬品只是他最喜歡的披肩手絹,戒指,書籍以及照片,首飾盒和手鐲等小東西。

在享受了大半輩子的奢華生活之後,維多利亞女王在死後要的不是極盡奢華,而是儘可能的溫馨和回憶。雖然每一件陪葬品的價值可能都不是太高,但對於維多利亞女王來說,卻有著特別的意義。

幼年喪父,中年喪夫,老年喪子,人生悲慘的境遇都被維多利亞女王所遇到。

結合維多利亞時代英國的霸業,種種事蹟將這位偉大的女王推向了傳奇的地步。

早上八點,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在倫敦正式開始。

早在維多利亞女王國葬儀式開始之前,歐洲各國以及世界各國的王室和高層也已經陸續抵達西敏寺,也就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葬禮開始之前,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特意為維多利亞女王鳴鐘81次,紀念維多利亞女王81歲的傳奇人生。

出於維多利亞女王對於軍事化葬禮的要求,女王的靈柩在葬禮開始之前,就被抬到了炮車上,由上百名皇家海軍計程車兵來拉著炮車。

本來按照維多利亞女王的遺囑安排,應該是由八匹白色的軍馬拉著炮車的。

但在阿瑟的提議之下,改為用上百名皇家海軍計程車兵來拉著炮車。

讓愛德華七世和英國官員同意的原因是,這樣做能讓整個葬禮的儀式感得到加強,至少隆重和人情味相比馬車,要來的更加強烈。

由維多利亞女王開創的,靈柩放在炮車上,透過士兵來拉的送葬方式,在這之後,也成了一個高規格的王室傳統。

在原本的歷史上,另一位在位時間更久的伊麗莎白女王,也正是復刻了維多利亞女王的下葬方式。

隨著裝有靈柩的炮車由海軍士兵緩緩的護送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沿途無數的英國民眾紛紛對這位偉大的女王送上自己崇高的敬意和無限的祝福。

雖然整個送葬線路不過只有幾公里的長度,但炮車為了讓維多利亞女王接受更多的民眾的目送,愣是走了長達兩個多小時。

愛德華七世和阿瑟等一種高階王室成員走在維多利亞女王靈柩的後面,跟著炮車遊行,同樣也是在送維多利亞女王最後一程。

此時無論是愛德華七世還是阿瑟,都一身戎裝,身上掛滿了所在國家的勳章和榮譽。

但阿瑟此時的心情卻十分沉重,失去了維多利亞女王之後,阿瑟所能夠依靠的,或許真的也就只有他自己了。

雖然路易斯郡主和兩個妹妹同樣很是關心阿瑟,但她們充其量只能給予阿瑟心靈上的安慰,實際上卻不能幫助阿瑟分毫。

中午十一點,維多利亞女王的靈柩正式抵達威斯敏斯特教堂,國葬儀式也正式開始。

大約有近千名賓客參加了這次儀式,其中不乏有各國的高層領導人和王室。

先是由坎特伯雷大主教讚頌女王的功績,稱讚她以基督為榜樣,畢生都在服務國家和人民當中。

因為維多利亞女王的功績確實不俗,因此稱讚維多利亞女王的話語也確實很多,包括大英帝國崛起為世界最強,英國的國土擴散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印度帝國等等榮譽。

英國首相羅伯特,也在葬禮上朗讀了《聖經》約翰福音中的一段經文。

隨後,全場為維多利亞女王默哀三分鐘,大英帝國各處也同時進行默哀。

這一時刻是早已經確定好的,從11月29日的中午十一點五十五開始,默哀到五十八分,任何殖民地和地區都會同時進行。

儀式的最後,教堂內響起了英國國歌《天佑女王》,國葬儀式也宣佈結束。

在這之後,維多利亞女王的靈柩將被移送到倫敦海德公園東南角威靈頓拱門,並由此轉送到溫莎城堡進行安葬。

維多利亞女王的靈柩隊伍頗為龐大,整個隊伍有超過2000名士兵和數百名民間團體人員。

因為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的威望確實不低,線路的兩旁都是軍人和警察在維護秩序。

大本鐘每隔一分鐘名叫一次,在一陣陣緩緩的鐘聲中,維多利亞女王的靈柩伴隨著遊行隊伍慢慢地穿過首都街道,經歷成群的一排排的哀悼者,綿延超過一英里,浩浩蕩蕩的向溫莎城堡出發。

到達了惠靈頓拱門之後,維多利亞女王的靈柩就被轉移到了新的國家靈車,然後直達溫莎城堡。

此時,前來送行的英國民眾是最多的。因為靈柩在抵達溫莎城堡之,普通的民眾就沒有資格進入了。

因此,惠靈頓拱門到溫莎城堡之間的這一段路程,也是所有英國民眾最後能一睹維多利亞女王遺容的時刻。

當靈車經過這條街道,四周瘋狂和哀悼的人群向馬車投擲鮮花,鼓掌示意。

人們捨不得這位女王,但又不得不接受這位女王的離開。因此,人們只能瘋狂地向維多利亞女王表示自己崇高的敬意,那一束束扔向靈車的鮮花,也代表著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民眾內心的地位。

要知道,因為維多利亞女王葬禮將盡的原因,整個倫敦的鮮花價格都是上漲了的。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民眾們購買一束束的鮮花,只為在女王的靈柩經過時向隊伍投擲,足以見得維多利亞女王在英國的地位和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