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葬禮就要吃席啊
章節報錯
第二天,夏爾王子找來了塔列朗和黎塞留公爵,討論和準備自己的簡單方案。
第三天,夏爾王子先行一步,首先去了倫敦。
其他各國的代表,也都越好了時間,在同一天抵達了倫敦。
只有大明的代表,故意在巴黎多停留了一天,跟大明在法國的工匠和商人們見了個面。
等到第四天,也就是皮特葬禮的當天,才乘坐飛機去了倫敦。
朱靖垣在倫敦也有“朋友”,不過女性朋友按照大明的傳統來說是比較私人的。
夏洛特特地諮詢過明學大師之後,沒有親自去碼頭迎接,不過安排了自己的衛隊長去。
英國王儲攝政威爾士親王,以及英國代理首相兼外交大臣格倫維爾,作為朝廷和王室的代表一起去了機場迎接了。
威爾士親王本來沒準備親自去,英國的官員也覺得他沒必要去。
主要是威爾士親王和朱靖垣沒有特殊關係,硬要所有關係可能還得長一輩。
這次來的也不是朱靖垣自己,只是一個目前只有四品待遇的幕僚。
但是法國王儲攝政親自去迎接了,英國人擔心大明人覺得英國人不去就是不夠重視。
在喬治三世瘋病失控,皮特去世,英國政壇一盤散沙的情況下,為了防止出現任何不可控的情況發生,威爾士親王也去迎接了。
反正跑著一趟也不會太辛苦,英國人也不會覺得這種事情丟臉。
牛鑑和大明的外交人員,在威爾士親王和格倫維爾的陪同下,從機場出來就直接去了皮特的葬禮活動現場。
各國派來參加葬禮的代表,基本都是對應皮特的身份的首相、首席大臣、內閣大臣。
只有法國是王儲來了,大明來了個親王的幕僚牛鑑,以及鴻臚寺的兩個正四品禮官。
葬禮這種事情,本身需要做的事情並不多,特別是這些最高階的代表。
忙碌的主要是普通的僕人和辦事人員。
牛鑑和夏爾這種代表,只需要在特定的時間,收到了通知之後出去露個面。
大部分時候都在休息和聊天。
外交活動從這個時候就開始了。
普魯士、奧地利、義大利、奧斯曼四國的代表,首先比較著急的來找了牛鑑。
他們要跟大明確認關於戰艦技術出口的問題。
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沒有合作過的國家的代表,也見縫插針的過來打招呼,順便探聽了一下口風。
這次非正式的自由會談中,最忙碌的人不是名義上的主人威爾士親王和格倫維爾。
而是名義上身份最低的牛鑑。
各國的代表陸陸續續的找機會,專門湊到牛鑑身邊打探情況。
牛鑑把跟露西亞人說過的那套話術,跟普魯士、奧地利、義大利、奧斯曼等國代表都再次重複了一遍。
可以直接出售戰艦裝置部件和成品戰艦,要完整的技術轉讓那就開放重要基礎行業。
說明這麼做的目標是繼續深入繫結,進而消除彼此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
不過對不同國家之間的側重點略有不同。
對普魯士,主要是略微重點提一下三聯裝炮塔的事情。
對奧地利和義大利,是在提完善的三聯裝炮塔,以及三百六十毫米火炮的事情。
對奧斯曼,那就是以推銷完整戰艦為主了。
對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些沒合作過的國家,則是提了類似於當初對普魯士、奧地利、露西亞等國的戰艦技術支援的方案。
如果他們有興趣,可以用開放汽車、飛機、造船相關行業,換取部分大明的新的戰艦、飛機、汽車相關的技術。
之前沒有過合作,所以現在即便是開始合作,也只能是由淺入深的。
牛鑑給出了預定的條件之後,讓他們各自去討論和抉擇。
牛鑑也都直接公開了大明的六萬噸戰艦已經開工的訊息。
這是一種直白的威懾,也是四萬噸戰艦相關技術可以出口的背書條件。
皮特的葬禮結束之後,英國人舉行了一場宴會。
各國代表來到英國的目的,名義上都是為了弔唁皮特。
這種喪禮當然不宜搞娛樂性質的宴會,不過按照大明的民間習俗吃個席還是可以的。
沒有歌舞,參與人員也都穿嚴肅的衣服就行了。
在這場下午的英國席面上,威爾士親王和格倫維爾,陪著牛鑑和夏爾坐了一桌,席間討論了英國方面的造艦技術問題。
英國和大明的關係,與普魯士等國和法國以及西班牙都不同。
由於夏洛特和朱靖垣的特殊關係,英國和大明有了深入交流與合作的橋樑。
但是英國長期以來的目標都是以摧毀大明帝國為目標的。
反明同盟就是英國人組織的。
而且,現在英國人和大明的繫結程度,同樣也不如法國那麼的深入。
所以大明的戰艦技術對英國人就不能像法國那樣直接開放。
但是相比普魯士等國,也可以討論的更加深入一些。
“大明可以向英國轉讓航速二十七節以上,使用三聯裝三百六十毫米以上艦炮,四萬噸級的戰列艦的相關技術。
“但是相關技術的轉讓物件,只能是大食親王殿下與夏洛特公主殿下共同所有的公司,並由兩位殿下所有的船廠負責建造。
“而且,英國本土需要向兩位殿下的公司開放美利堅已經開放的相關行業,具體的運營模式可以參考法國的合資公司。
“或者,直接以正常價格購買成品戰艦或者戰艦相關部件自行建造,那就不需要對目前的合作做任何形式的調整了。
“當然,英國也可以只要部分你們最需要的技術轉讓,剩下的部分購買成品。”
威爾士親王聽著這些要求,覺得這對自己並沒有什麼不好的。
自己的女兒跟朱靖垣什麼關係,他已經知道了個九成九了。
自己女兒和朱靖垣共同持有的公司,不能算是完全的大明公司或者英國公司,但肯定可以算是自己家和聯姻家族的公司。
與此同時,英國在戰艦設計上面,也正處於非常惆悵和糾結的狀態。
新戰艦的成本太高了,主要是大量的新技術,帶來了極端高昂的研發和測試成本。
現在英國的艦隊規模大幅度的縮減,靠規模攤平成本的能力大幅度的降低了。
再加上世界大戰和殷洲戰爭也剛剛結束不過兩年多,英國也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現在造艦,都是隻能一艘兩艘的下單了,沒辦法和以前那樣幾艘幾艘的定了。
大明如果能夠直接提供技術,最起碼能夠直接提供更高階的成品,就能直接節省掉大量的研發成本。
關鍵是,根據大明的經驗,皇室所有的財團和公司,是能夠增強皇室的力量的。
如果夏洛特和朱靖垣共同所有的公司掌控了英國的經濟,那英國王室的力量就有機會恢復到光榮革命之前的程度。
所以威爾士親王下意識的就點頭了:
“我覺得這沒什麼問題……”
與此同時,格倫維爾卻完全是另一套思維。
格倫維爾當然也知道英國現在的狀態,同樣瞭解海軍和造艦方面的問題。
但是,放大明技術和資本進入,必然會損害英國本土資本的利益。
特別是,大食親王和夏洛特公主的公司做大,相當於英國王室直接插手市場了。
這當然是很不好的事情。
就算格倫維爾只是個日子人,在這種問題方面也不能糊弄。
於是格倫維爾就看向威爾士親王:
“殿下,這種事情影響太過重大,我建議還是回去仔細討論過之後再做決定吧。”
威爾士親王頓時就有些遲疑了:
“是嗎?”
對面的牛鑑也跟著說:
“是的,這是非常重大的事情,攝政還是與您的內閣臣僚們討論過再做決定比較好。”
朱靖垣知道威爾士親王的大致情況,知道他不能馬上做決定的話,多半就做不了決定了。
所以想要讓英國人完全答應著些條件的話,最好的方法是現場逼著威爾士親王拿主意。
但是,英國的情況與法國截然不同。
法國朝廷仍然勉強可以算是國王掌控的傳統的官僚系統。
英國政府本質上已經是一個資本代表組成的朝廷了。
如果威爾士親王做了跟英國資本利益完全對立的決定,這種決定是不可能執行下去的。
哪怕是英國王室已經跟朱靖垣扯上了關係也不太行。
矛盾太大了,單純的扯大旗是壓不住的。
英國王室的力量比法國弱太多了。
威爾士親王本身也沒有決斷,能力比被朱靖垣教育過的夏爾差了很多。
就算是朱靖垣想要教威爾士親王搞集權,他也多半搞不成,甚至可能把自己搭進去。
所以英國的事情,還是隻能妥協和折中。
讓英國王室緩慢的增長力量,而不是直接就跟英國資本對著幹。
最後具體怎麼妥協,英國朝廷的官員們應該會討論出相對合理的方案的。
威爾士親王聽著牛鑑也這麼說,也就沒有什麼猶豫的點頭了:
“多謝牛先生提醒,那我們回去討論一下再說。”
夏爾對牛鑑的態度有點意外,夏爾也瞭解威爾士親王的性格。
不過也很快就想通了。
威爾士親王這個性格,現在就算是做了決定也沒用,
不需要到直接的利益衝突的程度,回去被英國的官員一陣忽悠,就會再次反悔的。
反正還沒有籤正式的合同,現在反悔根本就沒什麼影響。
所以與其現在要威爾士親王點頭,不如讓他們回去內部討論出正式決定。
夏爾看這邊應該討論完了,就詢問式的看向牛鑑。
牛鑑微笑著點頭:
“殿下自便就好,大明不會參與,也不會插手……”
夏爾也微笑點頭回應,然後直接站了起來,開始對現場的代表們,說出了自己的設想。
開頭當然說的是冠冕堂皇的,為了世界和平與發展,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遏制軍備競賽。
號召泰西各國簽署一份協議,彼此公開各自的造艦計劃,共同監督和限制海軍艦隊規模。
在公開的口號下面的實際建議,才是真正的目的。
夏爾的設想一說出來,好幾個國家的代表都感覺眼前一亮,特別是英國人。
英法被世界大戰和殷洲戰爭拖累,其他國家也被世界大戰拖累了。
而且與朱靖垣上輩子一戰後,二戰前,那段時間的海軍造艦競賽不同。
這次不是美國即將超越英國,不是新舊霸主換代,其他國家完全處在不同級別的狀態。
現在泰西主要國家的實力非常的均衡……
英國、法國、西班牙、露西亞、普魯士、奧地利六國的目前的經濟實力差距很小。
而他們與葡萄牙、義大利、奧斯曼的差距,也不如歷史上那麼大。
所以現在泰西大陸的造艦競賽雖然激烈程度不算太高,但是卻異常的混亂。
幾乎所有主要國家都被捲入了進來。
他們又都是剛剛脫離世界大戰,戰爭賠款都沒還完,這種造艦競賽他們都吃不消。
特別是葡萄牙、義大利、奧地利,更對這種造艦競賽沒興趣。
籤個協議,共同見證,共同控制軍備競賽級別,其實符合大部分泰西國家的利益。
如果大明能夠支援和見證就好了。
如果大明也能參與這種協議,跟著一起控制造艦計劃就好了。
大明已經開始量產六萬噸戰艦,自己真的跟不起了。
就怕大明不但不支援,反而會反對和干涉。
於是這幾個國家在眼前一亮的同時,也基本都下意識的看向了牛鑑的方向。
牛鑑自顧自的喝了葡萄酒,提高聲音表明了大明的態度:
“大明有自己的造艦計劃,會根據自己的需求建設自己的海軍,不受任何外力干涉。
“所以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大明不會參與,也不會插手,你們自己決定就好,”
牛鑑代表大明做出的表態,讓除了夏爾之外的幾乎所有泰西人,都感覺非常的意外。
不過他們稍微思考之後,也都覺得這其實是情理之中的。
大明目前的造艦計劃,對大明的經濟並沒有太大壓力。
大明根本沒有要和其他國家共同限制軍備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大明的地位是超然的,不參與泰西人這種過家家式的協議也很正常。
大明不參與,讓泰西各國有點失落。
但大明明確表示不干涉,也讓他們都鬆了口氣。
夏爾王子再次對著牛鑑微笑點頭,然後看向其他各國代表大聲說:
“我建議,在皮特首相的葬禮結束後,就開始相關協議的初步意向談判吧……”
夏爾說的只是初步的意向,並沒有說的太直接和肯定。
因為夏爾知道,肯定有些國家,雖然現在同樣會感覺吃力,但卻並不排斥繼續擴大艦隊。
這份協議能不能成的關鍵,其實就是這種國家的意願,所以必須放低門檻拉他們一起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