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星空,不見殘月。

朱允炆邁步走在後宮之中,身後跟著幾個內侍、長隨。

廣西都司韓觀的急報遞送到京師,對張輔指揮的永平寨與虎山嶺之戰讚不絕口,稱讚張輔為將才。

這些在朱允炆的預料之中,只是當看到張輔穿越群山,奇襲鎮南關時,朱允炆陷入不安之中,連忙召集了兵部與內閣議事,卻沒一個結果。

解縉認為張輔此舉太過冒險,一旦失利,將會導致南寧衛幾近全滅。茹瑺也認為張輔此人太過貪過,不知天高地厚,一意孤行。

他們不是不清楚控制鎮南關的戰略價值,而是認為此舉不可行!

朱允炆憂心的,正是這一點。

對於山區而言,道路是極為重要的。

有些道路一旦被巨石擋住,或出現了塌陷,很可能饒都繞不過去。

何況是穿越群山?

別說這個時候了,就是後世的那些驢友,帶著各種裝備入山,還有一些落個杳無音信,生死不知。

這個時代的森山老林,大部分是原始山脈、原始森林級的,萬一迷個路、錯了方向,萬一後勤跟不上,萬一山體滑坡……

朱允炆心情很是沉重,回顧整個歷史,敢於穿越群山出現在敵人身後作戰的成功案例並不多,而每次成功,都付出著極為慘重的代價。

比如三國志中記載:

冬十月,艾自陰平道行無人之地七百餘里,鑿山通道,造作橋閣。山高谷深,至為艱險,又糧運將匱,頻於危殆。艾以氈自裹,推轉而下,將士皆攀木緣崖,魚貫而進。

鄧艾憑藉著這一次冒險,滅了蜀國。

可這個過程的艱辛與慘烈,很多人無法透過“至為艱險”、“頻於危殆”來理解。

朱允炆坐在武英殿裡,盯著廣西的輿圖一動不動。

想要穿越群山,抵達鎮南關,需要有紅軍的鋼鐵般的意志,有超越生死的意志!

朱允炆不知道張輔的統治力有多強,不知道南寧衛是不是鋼鐵之師,只能在這裡焦急地等待著。

按軍報發來的時間推算,張輔應該抵達了鎮南關,韓觀也應該抵達了那留與胡杜大軍作戰……

空間的遙遠,意味著時間的漫長。

天亮時,朱允炆整理好朝服,準備上朝。

雙喜擔憂地看著朱允炆,勸說的話還沒說出口,便被朱允炆打斷:“傳梁成同。”

梁成同入殿行禮。

朱允炆詢問道:“英烈商會那邊怎麼回的話?”

梁成同恭謹地回道:“皇上,英烈商會關聯京師三成商家,六成富商,一致表態願為大明新版鈔流通出力。就連晉商方面,也加入了該商會,同樣願為新版鈔推行出力。”

朱允炆聽聞此話,點了點頭,道:“既如此,那你就下去等訊息吧,朝議透過之後,大明新版寶鈔通行於天下。”

銅錢畢竟不適合大商業,也不適合大宗交易。

買個百兩的東西,還得用車去拉一堆銅幣,累人累驢馬不說,僅是點清就需要多少時間了?

紙幣是存在必要的,也是釋放商業潛力的重要因素。

朝會之上,戶部夏元吉拿出了新版大明寶鈔,上奏道:“舊鈔存在諸多問題,其價值已然不如其字貫,歸根到底,在於濫發,且無依據。今改新版,並按民間價值回收舊鈔,旨在解決錢鈔弊病。如今提舉司已籌備妥當,當廣推於民。”

朱允炆示意內侍下發新版大明寶鈔於百官,道:“朕認為,錢鈔乃是國之根本,若濫發無度,必會出現寶鈔貶值困境。由此,日後新版寶鈔發行於民,必以銀銅為本,開出多少銀銅,便發出多少錢鈔,絕不允許濫發,著為律令,當永定於我朝。”

“遵旨。”

戶部尚書黃子澄答應道。

“百官可還有疑問?”

朱允炆問道。

吏部尚書蹇義出班,道:“皇上,以新版大明寶鈔取代舊版,臣無異議。然有兩事還需皇上與戶部言明。”

“哦,何事?”

朱允炆很器重蹇義,此人頗有能力,只是欠缺發言權罷了,如今他坐在六部之首,想來也該發光發熱了。

《萬古神帝》

蹇義抓住了問題,直言道:“皇上,舊版大明寶鈔之弊病並非僅存於濫無度,在臣看來,真正導致舊鈔價不如字貫的原因,是朝廷不用舊鈔。”

朱允炆微微皺眉,道:“朝廷不用舊鈔,此言何來?”

大明寶鈔是朝廷發行的,朱元璋還拿來給百官發過俸祿,怎麼能說不用舊鈔?

蹇義看向戶部黃子澄與夏元吉等人。

夏元吉走了出來,回道:“皇上,蹇尚書所言朝廷不用舊版大明寶鈔,應指的是在稅賦上,府縣雖允許大明寶鈔流通,承認其價值,但在納稅時,卻不會收取大明寶鈔,而是收取實物充抵稅銀,或收取銅錢、銀兩。”

朱允炆聽聞之後,瞭解了蹇義的意思,對其道:“既是如此,自不能重蹈覆轍,日後地方稅賦一律不準拒收新版寶鈔,為避免地方陽奉陰違,責令其解送京師時,需有一定比例的寶鈔,蹇愛卿,如此可行?”

蹇義點了點頭,又問道:“新版寶鈔發行,舊版寶鈔是否廢棄,還是允許其繼續存在?”

朱允炆驚歎於蹇義的目光與智慧,他看到了問題的關鍵在哪裡。

事實上,戶部對於新版與舊版錢鈔要不要共存也沒有統一意見。

若廢棄舊版大明寶鈔,百姓與商人手中的財產便會縮水,甚至大明寶鈔會快速貶值,直如廢紙。而中央錢莊又是以民間錢鈔兌比來回收舊鈔的,在外面都成廢紙了,拿到中央錢莊一樣是廢紙。

這意味著一刀砍了無數百姓與商人。

所以,舊版大明寶鈔還不能直接廢棄,需要讓其存在。

而舊版錢鈔與新版寶鈔並存,又會帶來很多問題,如昏鈔增多,價值貶低,百姓不知新舊哪個更好,甚至可能會拒絕新鈔,給新鈔流通帶來阻礙,繼而阻礙商業。

比如:賣蠶絲老農非要舊版寶鈔或銅錢,可商人下鄉只帶了新版寶鈔,那這生意還要不要做了?

商人怎麼辦?

回城裡拉一車銅錢,還是將新版寶鈔再兌換成舊版寶鈔?

商人給老農解釋,這是新版大明寶鈔,可老農未必會相信啊。

畢竟新版較之舊版改變太多,紙張都由大變小了,既然新、舊都流通,那他就想要大點的紙張,圖個安心……

說到底,只能存在一個版,共存兩個差異明顯版本的寶鈔,一樣有危害。

相對於戶部提出來的這些問題,朱允炆擔心的是另一個問題:

劣幣驅除良幣。

這是一個經濟學問題,指的是一個國家中,同時流通兩種實際價值不同,但法定比價不變的貨幣時,實際價值低的劣幣,反而會充斥市場,而實際價值高的良幣,卻會逐漸被驅除。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人手裡有十元紙幣和十元硬幣,而硬幣較為零散、較重,攜帶也不方便,所以將硬幣作為劣幣。而在花錢買東西的時候,人會傾向於先把硬幣花出去。

於是,硬幣流入市場,而紙幣依舊在手裡。市場中的硬幣增多,紙幣減少,而這,就是劣幣驅除良幣。

同理,新版大明寶鈔與舊版大明寶鈔若同時流通,那新版大明寶鈔因為其“新”,加上製作精良,會被人收起來,存起來,轉而先花舊版大明寶鈔,而到那時候,充斥在民間的,依舊是舊版大明寶鈔。

一個錢包裡兩張錢鈔,一張皺了的,一張嶄新的,被先花掉,先進入市場的,大機率是皺了的“劣幣”。

這是個難題。

“就目前來看,直接廢除舊版大明寶鈔不合適,也太傷民,由此,暫時讓新版與舊版寶鈔共存吧,但在新版寶鈔發行之後,各地府縣必須廣貼告示於民,告知其新版寶鈔價值,引導民商接受新版寶鈔,並以新版寶鈔為主,逐漸淘汰舊版寶鈔。”

朱允炆藉助商人的力量,就是為了破除“劣幣驅除良幣”的魔咒,讓商人成為良幣的搬運工,經商到哪裡,便將良幣帶到哪裡。

蹇義見朱允炆與戶部籌備妥當,應對有策,便施禮退至一旁。

百官對於新版大明寶鈔的施行支持者眾,戶部當即擬定了文書,並下令將新版寶鈔押解至蘇州、杭州、開封、北平等地,先行試點發行新版錢鈔,並計劃在六月時推及全國。

新版大明寶鈔的發行,給商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援,商業一時繁榮,在帶來了無數稅收的同時,也帶來了奢靡之風,靡靡之聲。

處理好朝政之後,朱允炆傳召並解縉、茹瑺、楊榮與徐輝祖,再議廣西戰事,便在幾人爭論時,顧三審突然求見。

朱允炆還以為是廣西發來了急報,連忙看去,不由一愣,皺眉道:“朝-鮮靖安君李芳遠的密信?”

朝-鮮的信,怎麼傳到了大明來?

顧三審連忙解釋道:“皇上,李芳遠派遣秘使欲進入大明,邊關因其沒有國王敕書不予放行,李芳遠之人便交付邊關,密傳此信於朝廷。”

朱允炆有些意外,李芳遠不是朝-鮮的太上皇李成桂,也不是現任國王李芳果,他竟揹著國王偷偷遞信,所圖者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