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祈福,香燭斷金陵
章節報錯
金陵亂了。
坊間傳聞:建文皇帝重病不起,口不能言。
坊間又傳聞:建文皇帝因代王之亂急火攻心而亡,太子已被代王餘孽所害。
被***的文武百官驚呆了,紛紛去內閣問詢訊息。
解縉、楊士奇、夏元吉等人也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給震驚,不知是誰洩露了訊息。一干尚書、侍郎想要求見皇上,卻被告知不準。
內閣。
楊士奇疲憊地看著熙熙攘攘的官員,已將兩天一夜沒閤眼了,這群人也不知道消停消停,讓自己休息一會。
吏部尚書蹇義發難:「楊閣,到底是何情況,坊間傳聞到底是真是假,難不成你們還瞞著我等不成?」
楊士奇無奈地搖了搖頭:「陛下無礙,只不過是染了風寒,如今在武英殿休養,甚至連後宮都沒去,坊間傳聞如何可信。」
捂著訊息,需要謊言。
蹇義不信:「陛下風寒為何不可見外臣?我等心憂陛下,當面見問安!這就去武英殿。」
楊士奇看著蹇義、侯泰、暴昭、古樸、練子寧等一干人,指了指武英殿的方向:「諸位要去問安,那就去吧,只不過陛下因代王之事心情煩憂,曾下旨不準官員打擾,你們興許是進不去的……」
暴昭脾氣不太好,上前就拍桌子:「武英殿我們進不去,那東宮總可以進去吧,為何東宮也戒嚴,太子在哪裡,為何不見太子?」
楊士奇嘆了一口氣:「太子在後湖。」
「不可能,出了如此多事,太子焉能留在後湖!」
練子寧不信。
楊士奇看著練子寧:「在不在後湖,你們去看看不就知曉。」
練子寧差點跳起腳罵人。
後湖是二炮局所管,是禁地之中的禁地,沒有旨意根本就別想進去。
讓自己去看,你丫的倒是會找地方。
「諸位稍安勿躁。」
楊士奇安撫。
只不過這種安撫並沒有收到什麼效果,而隨著事態發酵,建文皇帝與太子朱文奎已死的訊息傳得滿城風雨。
在這種事態之下,朱允炆、朱文奎遲遲不露面,反而「坐實」了傳聞,令整個金陵陷入不安之中。
李老三看著李晟回來,連忙問:「如何?」
李晟面色慘淡:「去問過了,無論是哪個衙署,都沒有準確訊息,現在許多官員都在內閣外候著,事情恐怕不太好,皇上和太子應該已經……」
李老三上前就是一腳,將李晟踢倒在地,喊道:「你說什麼胡話,再敢胡言亂語,老子先把你打死!」
歡歡連忙跑過來將李晟扶起來,李晟掙脫歡歡,坐在地上,猛地擦了下雙眼:「爹,如今局勢微妙,朝事無人打理,甚至連太子都沒露面,我不想皇上和太子好好的嗎?我是皇上一手提拔起來的,若沒有皇上,哪有我們今日?」
「皇上不會有事!一定不會有事!」
李老三痛苦不已。
想當年,若不是朱允炆代工代賑將定遠這批百姓帶到金陵,若不是朱允炆安排活計給自己,若不是他給了李晟讀書的機會,若不是……
李老三想起與朱允炆喝酒時的場景,那是一個何等隨和、何等睿智的帝王,他是不會倒下的,他才三十出頭啊!
李晟看著腳步踉蹌的老父親,在這一刻,他真的老了。
哐當,房門關上了。
李晟悲痛不已,眼淚止不住地流淌。
若建文皇帝與太子還好好的,定不會允許朝堂人心惶惶,不會允許金陵陷入空前的緊張境地。這種危機,已經遠遠超出了糧食危機,超出了
所有人的預料!
到現在朱允炆還沒露面,甚至連太子朱文奎也沒出來監國,說明什麼,已不言而明。
老匠人黃九二坐立不安,見黃二月、陳餘回來了,連忙上前。
垂垂老矣的劉氏也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拄著柺杖,在王氏的攙扶下走了兩步,老眼昏花地看著前面:「二月啊,坊間訊息都是假的,對不對?」看書菈
黃二月上前抓住奶奶的手,大聲說:「奶奶,我和陳餘沒入宮,宮裡戒嚴了,連我們的腰牌也被收走了。」
黃九二臉色一變,黃二斤更是直接蹲坐在門檻上悲傷。
宮內戒嚴,以前可是沒這麼嚴過啊。
王氏也清楚,坊間訊息絕不會空穴來風,要知道說皇帝與太子不好,這種事可是要殺頭的,誰敢造皇室的謠言?
可偏偏,訊息不僅滿天飛,還傳得人盡皆知。
「都是代王惹出來的,若不是他,皇上沒有將他們全家誅殺,簡直是太過仁慈!」
黃二斤咬牙切齒。
陳餘紅著眼,可不是,皇上一直以來都是仁慈的,甚至仁慈過頭了。若是將代王全家都滅了,說不定就不會有今日之禍。
可正是因為這種仁慈,皇上才會深得人心。
想想五十萬山西大移民,若不是皇上仁慈,誰能想到會安家北平如此順利,誰又會想到,自己會跑到金陵來,為皇室做事?
王氏看著默默傷感的母親,嘆息道:「九二啊,你去拿上錢,咱們去天界寺,為皇上、為太子祈福。」
黃九二連連點頭,回屋取了錢出來,帶上一家人出了門。
這一日,天界寺擁堵,一個時辰走不了百步。
夜色降臨,依舊擁堵,時至三更,四更,人流如故。直至天亮時,黃九二一家人才到了佛堂,拜了之後,又去了英烈碑廣場。
這裡圍坐了許多人,都在希望大明的英烈們在天有靈,護佑大明的帝王與太子。
百姓無他法,只能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願望。
短短兩日,香燭斷金陵。
局勢越發不利起來,內閣也掩蓋不住訊息,皇帝不省人事,太子失蹤不知生死的訊息還是被百官得知。
內憂外患,朝政無人管控,百官在不安之中保持著令人匪夷所思的安靜。
但在第三日,這種安靜還是被打破了。
給事中陳繼之公然呼籲:「建文皇帝昏迷,太子失蹤,國不可一日無主,當選一人代理監國,暫行君權,以確保政務通達,保前線無憂。」
一石落,千重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