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決定國運的河道
章節報錯
連通地中海與紅海的河道,對於威尼斯而言,這是一條可以帶來大明豐富貿易品的黃金海道,是壯大威尼斯商品經濟,積累財富的河道。但對於世界而言,這是一條決定東西方氣運的河道。
朱允炆凝視著輿圖,一旦「蘇伊士運河」挖通,大明水師將進駐這裡,成為這一條河道的真正控制者。
這裡是歐洲、中亞、非洲的咽喉,控制了這裡,向西可以控制非洲,向東可以影響中亞的霸主帖木兒國,向北面可以威脅所有國家。
鎖喉之地,不可不爭。
朱允炆握著寧王的信,沉聲道:「既然馬穆魯克、威尼斯都答應了挖通河道,這件事就不能再出意外。告訴鄭和,向西的船隊增加五艘,專門攜帶貿易品前往紅海,將最珍貴的禮物送給馬穆魯克、威尼斯的貴族們,示人以和,示人以德。」
徐輝祖看著朱允炆,嘴角暗暗動了動。
皇上可從來都不是一個做虧本買賣的人,現在一口氣給人送出去五艘船的貿易品,可是要求回報的。
這個回報,自然是全力推動並保障運河開挖進度。
什麼和,什麼德,都是服務於未來大明佔領河道的利益罷了。
徐輝祖開口道:「皇上,帖木兒國使臣的到來,定會再次開口請求火器,我們倒是可以藉此機會達成協議。推脫數次,也該給他們個態度了。哈里連和親這種方式都用了出來,若再不答應,怕是會挫傷了
他征戰的雄心。」
朱允炆微微點頭:「寧王的想法與朕不謀而合,扶持帖木兒國並引導其西征,是大明對外的一大戰略,也是削弱西方,摧毀其文明,熄滅其薪火的關鍵,為了大明千秋萬代,這件事還需要去做。告訴禮部,以高規格接待哈里的和親使團。」
徐輝祖領命而去。
揚州城,春花燦爛。
只是待在館驛之中的薩賓娜如何都欣賞不來這春光,暖暖的太陽照在身上,依舊無法驅除內心的冰寒。
最敬愛的哥哥哈里,將自己送給了大明。
和親!
薩賓娜憧憬過自己的未來,暢享過一個威武的漢子成為自己的夫君,然後縱馬馳騁,走遍山川河流,吟唱著詩歌,在日出中張開雙臂,在日落裡揮舞馬鞭。
可現在,一切都破滅了。
山上的雪是冰冷的,山下的河是憂傷的。
起伏的山巒是痛苦,一望無盡的平原鋪滿了哀愁。
自己曾想過反抗,想要回去問問自己的哈里哥哥,為何要這樣,為何會是自己,曾想過死去,一了百了!
可是丘說,和親的文書已經告知了大明,若是自己死了,失蹤了,那大明將會以大不敬的罪名征討帖木兒國,到那時,撒馬爾罕將淪為廢墟,哈里會死,所有人沒活路!
薩賓娜並不懷疑丘的話,征戰天下罕有敗績的爺爺帖木兒,帶著最精銳的軍隊想要征服大明,結果昌都剌之戰後,帖木兒國的國力瞬間衰退二十年,
無數精銳消失,就連爺爺也死了。
大明的城牆高大,大明的火器令人膽寒。
這裡有無數的商人往來奔波,有無數的百姓勤勞耕作,有好學的孩子天不亮就開始背書……
這是一個繁榮、安定且強大的國度。
薩賓娜清楚,只有犧牲自己才能成全哈里,成全帖木兒國,自己的命運,相對國家而言已經不重要了。
「孫恩,你見到過大明皇帝,那是個怎麼樣的人?」
薩賓娜擦去眼角的淚,勉強笑了起來。
若苦著臉去見大明皇帝,會不會惹他不高興,給帖木兒國招來災禍。
孫恩見薩
賓娜終於想開,鬆了一口氣,認真地說:「美麗聰敏的薩賓娜公主,這一路走來,看到了大明的繁茂與強盛,很大程度上是建文皇帝施政帶來的,我曾幾次出使而來,見過這一位偉大的帝王。」
「公主,不要懷疑他的偉大,對於大明來說,他是無數百姓心中的神明,是這天上撒出光明的太陽。因為有了他的存在,大明才有了今日的盛世繁華。運河之上往來的船隊,是他推動商業的結果,朗朗讀書聲,是他大推文教,強行命令孩子必須讀書。二炮局是他一手建立的,大明軍隊火器越來越多,越來越厲害,也是他……」
薩賓娜難以想象,一個帝王,竟然在十二年時間裡做出瞭如此多的事,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孫恩臉上浮現出崇敬,肅然道:「建文皇帝是
我平生所見最偉大的帝王,這並不是否認帖木兒的偉大,而是因為建文皇帝,他不僅贏得了戰爭的勝利,還贏得了民心。」
薩賓娜低下頭了。
雖然自己不懂太多,但很顯然,爺爺帖木兒征戰四方的時候,帖木兒國內部是有諸多亂子的,許多百姓不願意打仗,不願意殺戮,一些臣服爺爺的人時不時會再次造反。
爺爺憑藉著宗教與信仰,締造了強大的軍隊,卻忽視了底層的百姓,連年征戰,多少人心隨一個個家的消亡而離散。
戰爭勝利了,民心也散了不少。
薩賓娜有時就在想,若不是哈里擁有了金礦,及時調整了治國之策,減少了擾民,選擇休養生息,恐怕整個帖木兒國會隨著爺爺的死,很快便分崩離析。
一次次征討,贏得戰爭還贏得民心的國王或皇帝,實在是少之又少,能做到這一點的,可以稱得上偉大。
薩賓娜轉身走向房間,對孫恩吩咐:「讓侍女過來吧,我要以最美的容貌見大明皇帝,希望他能因此答應哥哥的請求,幫助帖木兒國再次強大起來。」
孫恩笑了,連聲答應。
丘坐在窗後的桌案旁,翻閱著建文報,等翻到一張舊了的建文報,看到整版都是關於「公輸巧」報道時,不由連連搖頭:「火車,鐵軌,匠人!老師,大明的強大已經超出了我們可以理解的程度。***說的沒錯,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我們
錯了,哈里也錯了。來這裡不應該求火器,而應該求學問。」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