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君子以自強不息
章節報錯
其餘兩人也是看過來,都是眼裡露出驚訝之色。
這麼出色的少年,怎麼就少了半個手掌,雖然傷口好似處理的不錯,傷疤也不是如何猙獰恐怖,但到底不那麼美觀。
溫先生瞧著家仁半垂著頭,臉上並沒有如何憤慨或者羞惱之意,心裡忍不住對這個弟子更喜愛幾分,小小年紀,能做到這般淡然不容易。
他簡單把穿越大山時候遇到的兇險說了說,著重說了一下家仁捨身救弟弟,之後更是練習左手字,小有所成。
三個先生聽得都是臉色變換,心裡跟著一時驚喜,一時擔憂,待得聽完,那最先喊出家仁手殘的先生,就很是羞愧。
“真是個好孩子,若是不介意,給我們些幾個字看看可好?我們平日對寫字也算有些研究。”
家仁點頭應下,很快,鋪開紙研好墨,他想了想,就寫了一行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十幾歲的少年,左手字才練習了大半年,不能說好的如何驚才絕豔,天下少有,但卻比很多練字七八年的人要好太多了。
“不錯,不錯!下筆穩重,筆鋒圓融,又偶爾帶了鋒芒,有君子之道!”
“是啊,這麼一比,我那字都拿不出手了。”
“人家常說刻苦重要,但要我說天分才是最重要的,這孩子雖然沒了半個右手,但左手字以後定然會大放異彩。”
“溫兄,京都的湯遠湯先生也倒了這裡,他可是咱們天武左手字的大家,改日有機會,帶這孩子去拜訪,若是能得到一些指點,這孩子會受用無窮。”
溫先生見弟子被誇讚,也是高興,點頭應道。
“我平日忙碌,沒有空閒多教導這孩子,打算把他送到洛安書院。聽說湯先生也要進書院教書,倒是一舉兩得了。”
“哈哈,怪不得你今日請我們到這裡玩耍,原來是早有打算。”
“是啊,我們家裡都有孩子在洛安書院,你這弟子還沒進門,倒是先為他找幾個同窗好友了。”
幾人都是笑著打趣溫先生,倒也沒有生氣。
他們家裡的子侄讀書都不錯,品行也過得去,唯獨是生而富貴,有些不知人間疾苦。
若是有家仁這樣的寒門學子做友人,倒也是件好事。
說笑幾句,眾人就要下水泡泡熱泉,屋子裡自然更私密,但潭水那邊人多,幾人貪熱鬧,都奔著那邊去了。
家仁得了空,回了一趟谷口,李老太和李老二李老四都在翹腳等著。
佳音倒是不擔心,溫先生這個人以前有些頹廢和懦弱,但愛情的力量偉大啊,自從崔夫人和離之後,他就爆發小宇宙了。
如今不但做了御史,以言為刀,嚇得老牌世家和新貴都不敢招惹,行事更是穩妥,但凡出手就沒有不成的。
若是沒有把握,他也不會把人帶來。
果然,家仁趕回來,整張臉都亮了起來。
“奶,爹,我要去讀書了。老師給我找了個書院叫洛安,裡面還有個先生是寫左手字的大家。”
“當真?真是太好了!”李老太拉了孫子,差點兒紅了眼圈兒。
自從孫子傷了手,家裡人人心上都綁了一塊石頭,如今總算可以徹底搬走了。
家歡更是抱了大哥,足足轉了兩圈,歡喜的要瘋了。
“紅英啊,人家溫先生這麼忙,還沒忘了家仁的事,咱們可要好好感謝一下。中午做幾個好菜!”
李老太高聲吩咐兒媳,又喊了二兒子,“賬面上記明白啊,咱們家自己掏銀子,別走公賬。”
“知道了,娘。”李老二也是高興應了,心裡感激之極,若不是他手藝不好,都恨不得親自下廚了。
正好村長溜達過來,聽說這樣的好事,就揮舞著菸袋鍋吆喝。
“家仁也是村裡的孩子,讀書又是大好事,難道他以後出息了,就不認村裡人了?走公賬,必須走公賬!當是大夥給家仁祝賀了!”
李老太想了想,也沒再客套,“好,聽村長的。家仁以後好好讀書,學成之時,也是咱們村裡的依仗。”
果然,村長聽得更高興了。
大夥兒說笑熱鬧,李老二倒是想起自家大哥的事,於是藉口道謝,去尋了溫先生。
碰巧溫先生安頓了幾個友人,過來要茶水。
李老二就把昨晚之事說了,末了又道,“先生,我們家裡不知道大哥是不是有什麼苦衷,不敢冒然相認。就想著仔細打聽一下那家的底細,聽說那家是個大族的旁支,嫡支那邊也有不少當官和讀書的。”
溫先生點頭,應道,“我們家和崔家,甚至是劉家都在這裡傳承過百年,比旁人自然要熟悉一些,打聽訊息更容易。你們一家安心,等我訊息。”
“好,謝謝先生。我們家裡幫不上什麼忙,倒是多次勞煩先生。”李老二這話說的真心,也帶著愧疚。
溫先生倒是笑了,“我們是一起出生入死的交情,家仁又是我的弟子,都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算起來,我還要跟你搶爹當呢,咱們就別客套了。”
李老二也笑起來,這事就算過去了。
溫先生和幾個友人,中午吃了一頓豐盛的飯菜,甚至喝了幾杯酒,微醺之時下了溫泉池子,酒氣很快就蒸出去了。
太陽落在西山頭的時候,他們就帶了一身舒坦告辭了。
第二日,李老二按捺不住興奮,帶了家仁和家義,準備去看看洛安書院是什麼樣子。
山谷的賬目,就交給了劉鏢頭媳婦兒。
劉嫂子本就是江南人,自小讀書習字,人又溫和仔細。
這幾日,她就一直在後勤這邊幫忙,每晚跟著核賬,就是備著李老二有事,山谷的賬目不至於沒人管。
黃昏時候,山谷這邊基本忙完了,賬目清清楚楚,算的明明白。
眾人都是高興,村長親自給劉嫂子定了八工分,以後就讓她給李老二打下手了。
這可是村裡婦人們中第二個高工分了,第一是陶紅英。
婦人們自覺劉嫂子給她們長了臉,平日處的又親近,於是就鬧著要陶紅英炒了兩個菜,裝了一壺酒,簡單給劉嫂子慶賀一下。
男人們知道了,根本不敢攔著,私下說笑,都說擔心家庭地位不保。
如今村裡女人們也拿工分,也賺工錢,甚至不比他們少多少。
平日心情不好,還能呵斥幾句,如今可是一句都不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