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劉嫖所料:劉榮一行,剛在長安城東城門外的二十里亭,等來了回朝奔喪的梁王劉武。

大老遠,便見一騎披麻戴孝,朝著劉榮所在的方向疾馳而來,到約莫五十步開外,又似摔落般倉皇下了馬;

朝著劉榮一步步走來,那披麻戴孝的身影,終還是哀痛不已的跪倒在地。

“梁、梁王臣弟劉武,參見陛下!”

“奉詔歸朝,以奔父喪,萬請陛下節哀……”

隨著最後一個‘哀’字說出口,梁王劉武已是來到了劉榮身前五步的位置,朝著劉榮便是一叩首,旋即嚎啕大哭起來。

見劉武如此作態,被派來迎接王駕的奉常官員,也都半真半假的各自抹起了淚。

而在迎接隊伍最前方,劉榮則規規矩矩側身避禮,只將手中節犛立的挺拔,再壓低聲線。

“朕躬安。”

“王免禮,平身。”

以手中天子節作為老爹的‘身替’,再親自以‘嘴替’的身份應過禮,劉榮這才快步走上前,伸手將梁王劉武從地上扶起。

“王叔遠來,舟車勞頓。”

“萬當節哀……”

略帶哀痛的一聲安撫,只引得劉武吭哧吭哧一陣哀哭,劉榮又是好一陣勸,才總算讓這位梁王殿下稍忍住胸中哀痛。

趁著這位王叔平復情緒的時間,劉榮也不著痕跡的打量起這位在歷史上,留下不知多少典故的梁孝王。

不知是不是穿越者的先見之明,讓劉榮對即將發生的那件事耿耿於懷:在過去,劉榮和這位王叔之間的關係,著實算不上有多親密。

當然,不全是劉榮不主動親近的緣故,也有劉武很少回長安的原因。

——二十三年前,呂太后駕崩,諸呂外戚發動宮變,最終被元勳朝臣平定;

隨後,少帝劉弘被長安朝堂定性為‘呂氏所出,逆賊偽帝’,漢家皇位懸而不決。

在反覆商討之後,以陳平、周勃為首,得以順利平定諸呂之亂的元勳朝臣,最終做出了決斷。

——迎立太祖高皇帝劉邦的第四個兒子、孝惠皇帝劉盈同父異母的弟弟:代王劉恆,也就是先太宗孝文皇帝。

次年,年僅九歲的皇長子劉啟得立為儲君、其母竇氏得立為皇后;

同年,皇次子劉武獲封代王,又過了兩年,遷淮陽王。

而在當時,無論是才剛五歲的代王劉武,還是七歲不到的淮陽王劉武,都由於年紀太小,而並未按制度離京就藩。

以淮陽王的身份,又在長安多留了足足八年,年滿十五歲,又最終被遷封為梁王的劉武,才終得以離京就國。

而在當時,皇長孫劉榮,才剛年滿四歲。

十五歲離京就藩,又按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規矩,每三年一朝長安;

滿打滿算,自十五歲就藩至今,足足過去了十二年之久,這才只是劉武第五次入朝覲見。

每三年來一次長安,每次也就只待個把月——別說劉榮心懷芥蒂,本能的想要離這位王叔遠一點,便是有心親近,也著實沒什麼機會。

故而,在劉榮上下打量這位正值壯年的梁王時,劉武望向劉榮的目光,卻時刻透著一股陌生和追憶。

“竟是皇長孫……”

“呃,竟是皇長子親迎……”

“寡人,何德何能……”

雖然感到陌生,但畢竟幾年前才見過,劉武也不至於認不出自己的大侄兒。

頗有些生疏的問候一番,劉武才剛止住了哭聲,面上便莫名湧現出一抹不快。

“國喪才剛結束,皇長子,就如此迫不及待的脫下了孝喪?”

一聽劉武這話、這咄咄逼人的氣勢,劉榮只當下一驚!

來者不善,也不至於來的這麼不善、這麼突然吧?

暗下稍一思慮,猜測著劉嫖那駭人聽聞的盤算,或許已經和劉武通了氣;

知道劉榮是自己最強力,甚至是唯一的競爭對手,劉武這才鬧出這麼一出,好給劉榮一個下馬威。

意識到這一點,便見劉榮悄然挺直腰桿,面上也頓生一抹疏離。

“太宗孝文皇帝遺詔:國喪三月,舉國皆罷。”

“便是皇祖母、父皇,都不敢違背先帝的遺詔,已各自換下孝、喪。”

“侄兒,又怎敢悖逆先皇遺詔?”

似是好意的解釋一番,劉榮又極為刻意的低下頭,在劉武身上自下而上打量一遍。

“莫非直到啟程之時,梁王叔,都還未收到先皇遺詔?”

“怎至今都還披麻戴孝,身著孝喪……”

說著,劉榮面上適時湧上一抹擔憂之色,似是很擔心別有用心的人,會藉此攻訐自家王叔。

原本只是為死去的先帝老爹感到不忿,想到什麼就直接說了出來,卻聽聞劉榮這大大出乎自己所料的回答,劉武也不由一時愣了神。

隱約察覺到不對,又略有些心虛的低下頭,看了看身上孝喪,方故作淡然道:“寡人赤孝之心,皇兄和母后,當是不會怪罪的……”

話雖如此,劉武暗下卻已是莫名擔憂了起來,全然沒有考慮到:那個最有可能借此攻訐自己的‘有心人’,此刻正手持天子節,堂而皇之的站在自己面前。

甚至即便日後,得知姐姐劉嫖和母親竇太后的心思,開始動起那不該有的念頭,劉武也依舊對旁人說:那日,我侄兒可還擔心我,會因此事而被人攻訐呢……

“命可真好。”

“這般天真爛漫,都能在皇家全須全尾的長大成人,一生享盡榮華富貴不說,還差點過了一把儲君皇太弟的癮。”

“嘖嘖嘖……”

劉榮只能說: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

至於藉著‘悖逆先皇遺詔’一事做文章,打擊劉武的政治威望,劉榮只糾結了一秒,就果斷放棄了這個打算。

——對於即將發生的一攬子糟心事,劉榮,有自己的考量。

“寡人慾先往霸陵,祭奠先皇父……”

“不知?”

許是拿不準自己這次究竟犯了多大忌諱,看著劉榮手中那杆天子節犛,劉武連語氣都不由軟下三分,語氣中更是隱約帶上了些請求。

見此,劉榮心下又是一笑,面上卻只淡淡點下頭。

“此間事,父皇早有口諭。”

“若王叔欲往霸陵,則自去便是,侄兒先行回宮覆命。”

“若暫不往,便請王叔隨侄兒入城。”

“——父皇已於宣室翹首以盼,等候王叔多時。”

“另外,皇祖母也已經派來好幾撥人,來催促侄兒帶王叔去長樂……”

劉榮說話得功夫,劉武也逐漸從方才,那些許憂慮中回過神,索性將‘悖詔’一事暫時撇到一邊,重新端起了宗親諸侯的架子。

“寡人心懷赤孝,身負父喪,本當先往霸陵。”

“幸有皇長子警醒,方使寡人念及:只顧著父孝,竟枉顧了君臣尊卑,屬實不該……”

拐彎抹角的一番話,權當是為自己‘悖詔服喪’一事開脫,便見劉武深吸一口氣。

“煩請天(子)使行於前,引寡人入宮面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