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目中無人
章節報錯
風清揚的那記「玄冥神掌」夠任我行消受的,再者現在的魔教,也真的沒什麼人才。
以方證和沖虛的身份,把話說到這種地步,也就是嶽不群了,換個人,他們絕不會這麼說話,可還是沒有換來嶽不群點頭。
正想著該怎麼繼續勸嶽不群,就聽門外一陣大亂。
一個小沙彌推門進去,慌忙道:「方丈,殺人了!」
屋內的三人就是一愣,這裡是少林,誰敢在這裡殺人?魔教來了?
方證大師沉聲問道:「別慌,誰殺誰了?」
小沙彌顫聲道:「是華山派的林少俠殺了青城派的賈少俠和方少俠。」
「嗯?」
和華山派有關,嶽不群與方證和沖虛對視了一眼,道:「出去看看。」
華山派上山的人數眾多,單獨住在一個比較大的庭院內。
在華山派進駐的庭院外,當中橫著兩具屍體,穿著青城的服飾。兩邊是華山派的人和青城派的人對峙。
周圍還有很多看熱鬧的其他門派。
餘滄海站在青城派弟子的最前面,滿面怒容。
嶽不群和方證、沖虛一到場,還沒等問呢,餘滄海就喝道:「嶽不群,你縱容自己的弟子,在少林寺裡行兇,殺害我青城弟子,真是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
餘滄海早就發覺自己在嶽不群面前不好使,兒子死在林平之手裡沒兩年,他又殺了自己的兩個弟子。
餘滄海連令狐沖都鬥不過,這個時候只能把少林拉上了。
嶽不群看向林平之。
林平之手持寶劍,雙眼通紅,劍上還在滴血,卻被令狐沖擋在身後,被米為義拉著,不拉著,他還要往前上,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受害者呢。
嶽不群問道:「這兩個人是誰?」
林平之看到嶽不群,神色靜了一靜,也知道在少林殺人是闖禍了,見師父開口問話,答道:「是方人智和賈人達。他們兩個……」
嶽不群擺手打斷了林平之的話。
令狐沖看出師父面色凝重,也知道這件事鬧大了,就想開口幫林平之解釋。
這裡是華山派的駐地,是青城派上門挑釁在先,以為在少林,林平之就不敢動他們。雖然林平之出手魯莽,但也不全是華山派的錯。
令狐沖道了聲:「師父。」
沒等他往下說,嶽不群也打斷了他的話,沒有讓他說下去。
嶽不群來到方證面前道:「大師,這件事理虧在華山,大師想要一個什麼交代?」
死的是青城派的人,嶽不群卻直接問少林要什麼交代,這分明是目無青城派,更直白的意思就是林平之殺人沒錯,只是選錯了地方。
方證大師就是一僵,他還真不好回答,這其實不關少林的事。
雖然在少林殺人算是對少林的不敬,但追究權在少林手裡,只有少林想追究時,才會拿這個說事。….
少林當然不會為了一個青城派弟子就要嶽不群怎麼樣,說不過去,也不值得。但這麼多雙眼睛看著自己,不表示一下也不妥。
至於讓二人和解,更是不可能。
他了解餘滄海,又蠢又霸道,死了兒子又死了徒弟,不可能善罷甘休。
換個地方,他敢靠近華山派嗎?死了人他也只會選擇逃跑,但在少林寺裡,他就會賴上少林。
讓華山派給他償命?更是扯淡,想都不用想。
讓少林硬挺青城派是不可能的,但透過這件事拿捏一下嶽不群,逼嶽不群放棄嵩山派更有價值。
但怎麼開口,方證大師一時犯了難。
方證大師不好開
口,沖虛道長適時地開口了:「嶽掌門、餘觀主,這裡畢竟是少林,不是解決你們私人恩怨的地方。這件事該怎麼解決,還是要二位自己決定才是。再者,這裡人多嘴雜,二位都是當世高人,不要讓人看笑話,不如換一個地方再議,如何?」
方證大師是東道主,沖虛道長是提議之人,又是第二大派武當的掌門,剩下的嶽不群和餘滄海是當事人,其他人縱然想留下來看熱鬧,也沒有藉口。
如果左冷禪在,以他的地位和性格是可以參與進來攪和一下的,但他自己隱藏在幕後,推出的湯英鶚就沒資格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青城派這個虧吃定了,只看少林想從嶽不群這裡得到什麼,嶽不群會在少林面前妥協到哪一步。
嶽不群連過程都沒問林平之,就隨餘滄海、方證、沖虛得來到一個單獨的禪房,沒有別人打擾。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已經不重要了,就算這件事怨方人智和賈人達,但他們人都死了,再揪著他倆,顯得自己小氣、怕事。
嶽不群坐在那裡,看都不看餘滄海,也不開口。當初韜光養晦時都沒把餘滄海放在眼裡,更不要說現在了,嶽不群只是等著方證劃下道來。
嶽不群的態度有些讓人意外,敢對少林這種態度的也就任我行了,現在又多了一個嶽不群。
餘滄海迫不及待地開口:「方證大師,嶽不群縱容弟子在少林行兇,還請大師主持公道。」
方證大師有些愁眉不展,沖虛又出來打圓場,道:「嶽掌門、餘觀主,武林此時正是多事之秋,二位又都是正道武林舉足輕重的人物,華山、青城交惡,實非武林之福,嶽掌門,您看這件事該怎麼處理?」
這是把少林摘出去了,也不追究華山派在少林殺人的事了。總之,少林不會為了青城派出手,或者說沒人會為了青城派得罪華山派。
餘滄海聽了這話,再看方證的態度,心裡就涼了半截,自己水平不行,指望別人給自己報仇,本來就是妄想。
原想著少林能被自己「第一大派」的名氣所累,為青城派強出頭,現在看來,老和尚的腦子清楚得很,該厚臉皮時,是一點都不含糊。
餘滄海悲泣道:「我的弟子死在少林,難道少林不該給我一個交代嗎?」
方證和沖虛看都沒看餘滄海,只是盯著嶽不群,這件事怎麼處理,最終還是要看嶽不群的態度。
。.
一九八零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