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李密敗亡(2)——魂斷熊耳山
章節報錯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的性格、秉性,往往直接影響了其日後的人生軌跡。縱觀整個中國古代歷史,歷朝歷代的開國元勳、忠臣良將,似乎都難得善終。白起、韓信、周亞夫、斛律光、岳飛、于謙、袁崇煥,都是血淋淋的例子。這些為國家立下汗馬功勞的文臣武將,基本上都難以逃脫“狡兔死,走狗烹”的週期律。
究其根源,一部分原因,是封建統治階級為了維護統治,而清除威脅帝位與皇權的障礙。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性格使然。這些功臣勳將,或居功自傲、或耿介太過,亦或是不識時務。種種與皇權統治格格不入的性格,最終為他們招致殺身之禍。比如,清朝雍正年間的隆科多、年羹堯,就是極好的典型:
隆、年二人憑藉權勢,無復顧忌,罔作威福,即於覆滅,古聖所誡。(《清史稿》)
一樣的道理,用在李密身上,也是非常恰當的。李密虎頭蛇尾的人生結局,他最後悲慘的命運,與他本身的性格,密不可分。那麼,李密的性格是什麼樣呢?自負、高傲、專斷,而且不會能屈能伸。
必須承認,李密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他如果沒有過人之處,也不會在短短几年的時間裡,就將瓦崗軍發展成為中原地區的第一義軍,擁有了足夠與隋朝分庭抗禮的軍事實力。甚至,李密曾經距離最高權力,僅有一步之遙。可以這樣說,李密是那個時代的一個傳奇,是隋末唐初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人物。
然而,正是李密太有能力了,也導致了他性格上的短板。什麼性格短板呢?有的時候過於自負,甚至有些盲目自信。這種自以為是的性格,最終讓李密自食惡果。北邙山之戰,李密不聽勸告,一意孤行,貿然與王世充主力決戰。結果,瓦崗軍幾乎全軍覆沒,李密的帝王之夢,一夜之間,全部化為泡影。
而且,一般自負的性格,都會伴有一種不好的惡性迴圈。那就是一旦遭遇挫折,便很難重新站起來。李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贏得起,卻輸不起。所以,在寄人籬下之後,李密難以忍受旁人的冷眼相對,也不懂得臥薪嚐膽,忍辱負重;處處總是擺出一副高傲的姿態,不肯低個頭。
魏徵後來為李密撰寫了一篇墓誌銘,《唐故邢國公李密墓誌銘》。在這篇墓誌銘中,對於李密的這種性格,魏徵有一段非常精闢的分析:
公威雖未振,主自為謀。蓋當世舊部先附,多出其右;故吏後來,或居其上。懷漁陽之憤憤,恥從吳耿後列;同淮陰之怏怏,羞與絳灌為伍。負其智勇,頗不自安。
說白了,自始至終,李密始終有一份不甘心。在這種不甘心的驅使下,李密最終鋌而走險,走上了一條不歸路,親自為他挖好了墳墓。到頭來,不僅李密的夢想隨之埋沒,就連他的性命,也沒能保住。
那麼,李密是在什麼情況下,踏上了這條不歸路呢?李密最後的人生結局,又是以何種方式收場?這一切的引信,或者說,李密叛唐的直接誘因,源於一場宴會。正是因為這場宴會,徹底激怒了李密。
前文說過,李密投唐之後,唐高祖李淵給了他三個官銜:上柱國、光祿卿、邢國公。其中,上柱國和邢國公,都是虛銜,沒有實權。唯一有實權的,就是那個官階很高,作用不是特別重要的光祿卿。
關於光祿卿的職能,前文已經作了詳細介紹。光祿卿主要負責掌管皇家膳食,相當於管理皇家飲食的司務長兼一級廚師長。李密對於這個官職,一萬個不滿意。原本,李密投唐之前,幻想著唐朝會給自己一個三公那樣的高官。即使不是三公高官,也應該是手握實權的軍政要職。
沒有想到,李密一進長安,不僅三公高官的幻想打了水漂,李淵反而給了自己這樣一個微不足道,且帶有侮辱性的官職——光祿卿。按照李密那種不服管、不肯低頭的個性,一定會鬧出事來。果然,不久之後,就出事了。
李密既然被任命為光祿卿,那麼,他就必須要履行他的職責。一般朝廷、皇室舉行重要宴會的時候,光祿卿都要在場,主持相關儀式。所以,每逢宮裡舉行宴會,李密作為光祿卿,自然不能缺席。然而,在一次宴會過後,李密終於爆發了,他不想繼續忍受下去了。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根據史書記載:
李密驕貴日久,又自負歸國之功,朝廷待之不副本望,鬱鬱不樂。嘗遇大朝會,密為光祿卿,當進食,深以為恥;退,以告左武衛大將軍王伯當。(《資治通鑑》)
有一次,唐朝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大朝會。對於古往今來的大一統王朝而言,往往大朝會之時,萬國來拜,場面異常熱鬧。唐朝雖然還沒有實現統一,但是規格必須要有。於是,唐高祖李淵大擺酒宴,宴請宗室百官。
宴席間,身為光祿卿的李密,負責向唐高祖李淵,以及李唐宗室、朝臣進獻酒食。這本來是光祿卿的分內工作,但是,在李密看來,卻感到遭受了奇恥大辱。自己以前是那樣一位威震天下,受八方群雄頂禮膜拜的一代梟雄,現在卻淪落到了青衣行酒,被別人呼來喝去的地步。所以,李密的憤怒可想而知。
因此,宴會結束後,李密私下向自己的心腹愛將左武衛大將軍王伯當抱怨,傾訴內心的不滿與憤恨:
往在洛口,嘗欲以崔君賢為光祿,不意身自為此。(《新唐書·李密傳》)
對於李密的處境,王伯當深有體會。於是,王伯當趁機向李密獻上一條計策,建議李密,與其寄人籬下,倒不如自己單幹:
天下事在公度內耳。今東海公在黎陽,襄陽公在羅口,河南兵馬,屈指可計,豈得久如此也!(《資治通鑑》)
王伯當給出的意見是,李密如果繼續留在長安,將永遠再無出頭之日。現如今,最快捷、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儘快離開長安。那麼,離開了長安,去哪呢?王伯當給出的方案是,河南是瓦崗軍崛起之地。雖然,此時河南大部分地盤,已被王世充佔領,但仍有一些地方在瓦崗舊部手中。為今之計,李密應該東出潼關,向河南發展,召集徐世勣、張善相等舊部,重新豎起大旗,再度號令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聽完王伯當的這條計策,李密大喜過望。他早就想脫離李唐,再圖大業,而王伯當的建議,正中他的下懷。故而,李密採納了王伯當的建議,主動向唐高祖請纓。那麼,李密該如何瞞過老謀深算的李淵呢?李密冠冕堂皇地對李淵說,希望朝廷可以派遣自己前往山東,召集舊部,共同對抗洛陽王世充:
臣虛蒙榮寵,安坐京師,曾無報效;山東之眾皆臣故時麾下,請往收而撫之。憑藉國威,取王世充如拾地芥耳!(《資治通鑑》)
面對李密的毛遂自薦,唐高祖李淵是什麼反應呢?當著李密的面,唐高祖並沒有表態。等李密走後,李淵召叢集臣,商議此事。還沒等李淵開口,底下群臣則率先發表意見。他們堅決反對讓李密前往山東,苦苦勸諫唐高祖,絕不能放李密離去;一旦放李密離開長安,後果將不堪設想:
李密狡猾好反,今遣之,如投魚於泉,放虎于山,必不返矣!
群臣一致認為,李密請求前往山東“招撫”,明顯包藏禍心。他這是假借招撫,想要趁機叛離大唐,企圖東山再起,與大唐分庭抗禮。如果放李密離去,無異於放虎歸山。他這一走,估計就不會回來了,到時候,必將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
大臣們的勸諫,他們的意見,分析得非常到位。可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淵最後居然同意李密前往山東。李淵一向英明睿智,老謀深算,他難道不知道李密此舉的真實意圖嗎?以李密的出眾能力,一旦虎出牢籠,肯定能夠重整旗鼓,形成一股新的勢力。對於這些,唐高祖難道不清楚嗎?他當然清楚。
李淵不是一個頭腦發熱的賭徒,他之所以同意李密的請求,自然有他自己的考慮。李淵是站在唐朝的角度,以及統一天下的全域性戰略,對事情進行考量。所以,李淵主要有兩層重要的考量。
一,李淵的本意,是希望東出潼關,進軍中原的。
這是出於統一天下的全域性戰略。自從統一西北之後,唐高祖李淵就一直在籌劃東進戰略。雖然當時,山西劉武周蠢蠢欲動,隨時可能威脅太原的安全。但是,李唐東進中原,是遲早的事情。根據《唐高祖實錄》的記載:
聞其下兵皆不附王世充,令密收集餘眾以圖洛陽。
唐朝若要東進中原,直取洛陽,首先要解決的一個軍事問題,就是潼關以東的瓦崗舊部。只要穩定了潼關以東的軍事形勢,將來唐軍東征,才會多一籌勝算。而李密正好可以幫助李唐,解決這個軍事難題。
山東一帶,是瓦崗軍舊部盤踞之地,李密又是曾經的瓦崗軍領袖,在瓦崗軍中,頗有威望。所以,委派李密前往山東招撫,能夠有效地穩住潼關以東,為唐王朝東進中原掃清障礙。為此,魏徵在《唐故邢國公李密墓誌銘》中,專門進行了闡述:
俄屬元帥秦王,經營瀍洛,亦親承秘策,率卒先行。既出雞鳴之關,方次休牛之塞,詔命施號,更盡嘉謀。
按照魏徵的說法,此次李密東出潼關的行動,並不是他一個人的行動。關於此次東出潼關,唐高祖李淵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元帥,率軍向東挺進,而李密只是李世民的前鋒部隊罷了。也就是說,李密在前,李世民主力在後緊跟,這樣一來,很容易避免李密輕舉妄動,做出出格的舉動。
二,李淵此舉,是典型的借刀殺人之計。
唐高祖李淵,何其老辣。他當然明白,李密請求東出潼關,動機不純。因此,李淵將計就計,故意答應了李密的請求,許其前往山東。實際上,李淵這是在借刀殺人,借王世充的刀,趁機除掉李密。當初,群臣堅決反對放李密離開,認為這是放虎歸山。可是,唐高祖李淵卻對群臣說了這樣一番話:
帝王自有天命,非小子所能取。借使叛去,如以蒿箭射蒿中耳!今使二賊交鬥,吾可以坐收其弊。(《資治通鑑》)
自從兵敗洛陽之後,李密的勢力,基本不復存在了。對於這一點,李淵看得很透徹。萬一李密真的狗急跳牆,與唐朝分道揚鑣。屆時,勢必要進入河南王世充的地界,必然會和王世充發生摩擦。
李密和王世充一打起來,雙方無論誰贏,都對唐朝大有好處。如果李密取勝,可以藉此削弱王世充的軍事實力,而李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如果要是王世充擊敗李密,正好借王世充這把刀,除掉李密這個心腹大患,這是唐王朝求之不得的。所以,雙方無論孰勝孰敗,唐朝都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以上就是李淵的兩點考慮,基於從全域性出發的籌謀,唐高祖最終同意了李密東出潼關,離開長安,前往山東招撫。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唐高祖李淵正式派遣李密,前往崤山以東,招撫尚未歸附的瓦崗舊部。
臨行之前,李密向唐高祖請示,希望可以讓自己的心腹謀士賈閏甫,一起同行,李淵同意了他的請求。並且,在李密一行出發之前,李淵專門在宮中設宴,為李密等人“餞行”。宴席間,唐高祖與李密、賈閏甫二人,同坐御榻,三人共用一個酒杯飲酒。酒酣耳熱之際,李淵對李密、賈閏甫二人,說了這樣意味深長的一席話:
吾三人同飲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有人確執不欲弟行,朕推赤心於弟,非他人所能間也。(《資治通鑑》)
聽完李淵這麼一番話,李密、賈閏甫急忙連連拜謝。緊接著,唐高祖李淵又以王伯當為李密副將,讓他跟著李密一起東出潼關。實際上,李淵的這番話,另有深意。表面上,唐高祖在和李密噓寒問暖,其實背後卻暗藏殺機。可以這樣講,這是李淵對李密發出的最後的警告。
在這番話中,唐高祖非常清楚地點明,暗示李密,你的意圖,我瞭解得一清二楚。而且,關於你這次請纓前往山東,朝中不少大臣都堅決反對。這是什麼意思?李淵這是發出最後通牒,如果李密安分守己,老老實實地到山東招撫,大家相安無事;可是,但凡李密稍有異動,唐朝若要消滅他,就像碾死一隻螞蟻一樣容易。
就這樣,在這種殺機四伏的情勢下,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李密率領所部人馬,離開了長安,正式踏上了東出潼關之路。此時,距離李密投奔唐朝,僅僅還不到三個月的時間。
李密率部離開長安,前往潼關以東,標誌著他正式與唐王朝分道揚鑣。李密這一離去,也徹底走上了一條叛唐自立的不歸路。自此,李密不僅再也沒有回到長安,甚至最後丟了性命,死無葬身之地。
既然唐高祖早就識破了李密的陰謀,看出了他其實是想趁機叛唐,自立門戶。難道就真的放他離去,不做任何防備嗎?不可能。李淵何許人也?他既然決意除掉李密,肯定不會讓他這樣輕鬆離開長安,必然留有後手。李淵準備的這個後手,是一張王牌。什麼王牌?大唐王朝的軍神——秦王李世民。
前文說過,李密此次東出潼關,並不是他一個人的單獨行動。他所部兵馬,只是秦王李世民的前鋒部隊,李世民才是這次東出潼關的主要負責人。也就是說,李密率部打前站,李世民在後壓陣。
李密帶領人馬,離開長安是在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初一日,僅僅過了一天,李淵便出動了李世民這張王牌。十二月初二,唐高祖李淵下詔,任命秦王李世民為太尉、使持節、陝東道大行臺。與此同時,李淵還規定,蒲州、河北等地所有的唐軍部隊,統一由李世民指揮,受秦王排程。
這個時候,李世民剛剛取得了平定西秦的輝煌戰績,班師凱旋沒多久。接到命令後,李世民沒有耽擱,立即率領唐軍主力部隊,從長安開拔,一路向東尾隨,緊緊跟在李密部眾的後面。
李淵加封李世民為太尉,除了是對李世民西線大捷戰績的肯定,同時,也是賦予了李世民一項重要的任務:防備李密。這一次,李密東出潼關,是以秦王前鋒主將的身份,率部先行;而李世民作為此次東出潼關的主帥,自然要領兵跟進。所以,李世民領銜太尉,在李密出京的第二天,便率領唐軍主力,一路東進,緊緊尾隨在李密身後。
事態發展已經非常清晰了,唐高祖之所以派出李世民,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盯緊李密。唐高祖李淵算是把李密拿捏得死死的,他的想法是,你要出京可以,但是我絕不會讓你這麼輕鬆地離開長安。
因此,李淵給李世民定的原則是,敵不動,我不動。倘若李密真的一意孤行,最後走上了叛唐之路。到時候,李世民可以臨機決斷,而且,蒲州、河北諸府的唐軍兵馬,統一由秦王李世民指揮。
如果李密公然反叛,以李世民的軍事才能,指揮唐軍主力,與潼關以東的各路唐軍,前後夾擊,對李密進行分割圍剿,一定可以徹底消滅李密。所以,等於是,從李密一出長安,他就掉進了唐高祖設計好的陷阱中,失敗是註定的事情。那麼,李密的東出潼關之行,走得到底順不順利?走得相當不順利。
首先,李密剛出長安,唐高祖李淵就給他來了一招“釜底抽薪”。當初,李密窮蹙來投,西入關中之時,只帶了兩萬瓦崗軍殘部。此次,奉命前往山東招撫,李密自然要帶著舊部同行。但是,李淵聰明絕頂。他知道,如果讓李密將這兩萬人馬帶出關中,憑藉李密的號召力,過不了多久,他的兩萬人馬,就會變成二十萬雄兵。
想到這裡,唐高祖必須要採取行動,不能讓李密將他的兩萬舊部,全部帶出關中。於是,李淵想了一個辦法,索性將李密的軍隊一分為二。所謂一分為二,也就是釜底抽薪。唐高祖李淵下令,命李密將一半軍隊留在華州,只讓他帶領另一半軍隊,東出潼關。這樣一來,李密所帶的兵力,僅有區區一萬人馬。
唐高祖的這個舉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扼制了李密的軍隊數量。同時,也給了李密當頭一棒。此舉一出,李密明白,皇帝李淵從頭至尾,就沒有信任過自己。如今,只讓自己統領一萬人馬,兵力單薄。萬一唐朝真的決定動手,這一萬人馬,豈不是連送死都不夠格。因此,李淵的這一招,使得李密無比沮喪。
不過,這還不是讓李密最沮喪的事情。緊接著,一件意外狀況的發生,使得李密徹底失去了理智,方寸大亂。正因如此,也最終導致了李密走向敗亡。這是一件什麼意外狀況呢?李密陣營中,有人臨陣倒戈了。
跟著李密一起出關的部眾,他們都非常清楚,李密這一走,是要正式與唐朝分道揚鑣,想要自己單幹。現在的情形是,身後,秦王李世民的大軍,步步緊逼;前方,一片生死未卜。此行兇險異常,如果成功了一切好說。可萬一失敗了,那將會是一場塌天大禍。所以,這個時候,李密陣營內部,有人退縮了。
這個人就是李密的長史——張寶德,他覺得,李密簡直是不自量力,自己不能跟著李密一起送死。為了保全自身,張寶德連忙密奏唐高祖,堅稱李密此行必反,肯定會掀起一場大亂:
上使李密分其麾下之半留華州,將其半出關。長史張寶德預在行中,恐密亡去,罪相及;上封事,言其必叛。(《資治通鑑》)
接到張寶德的密奏後,李淵的態度,立刻發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這個時候,他有些後悔放李密離開,唐高祖決定亡羊補牢。於是,李淵立即發出一道敕書,命令李密將軍隊留在原地,獨自一人單騎返回長安。
當李密行進至稠桑時,便收到了唐高祖發來的敕書,命他即刻回京。這道敕書,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徹底擊潰了李密的心理防線。多年的摸爬滾打,讓李密的神經馬上緊繃起來。這道命令回京的敕書,對於李密而言,就是一道“催命符”。李淵這是將他架在爐火上燒烤,置於進退兩難的絕境。
為什麼這樣講呢?李密明白,無論去與不去,結果都是一樣的。李淵釋出這道敕書,很明顯,對李密已經起了殺心。一旦李密真的奉旨回京,唐高祖是絕對不會再放他離開,說不定還會將他殺了。
可是,如果不回去,繼續向山東開拔,也是面臨層層險阻。首先,當時,李密的東出潼關之行,前方情況不明,或許會遭到多股勢力的圍攻。可能來自王世充,也有可能來自唐軍的攻擊。不僅如此,李密的後方,李世民的主力大軍,猶如泰山壓頂,緊緊尾隨。在這種腹背受敵的境地下,李密的前路,是非常迷茫的。
而且,雖然李密鐵了心要叛唐自立,但畢竟名義上還是唐朝的臣子。如果李密不奉敕令,那就是公然抗旨。到時候,唐高祖可以名正言順,宣佈李密為叛軍,下令將其剿滅。所以,無論李密最終決定,是回京還是繼續前進,都是進退兩難。這個時候的李密,完全陷入了騎虎難下之勢。
那麼,面對這樣的窘境,李密該如何抉擇?是乖乖返回長安,還是一條路走到黑。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李密選擇了後者,決定一意孤行,叛唐到底。打定主意後,李密便將自己的計劃,向謀臣賈閏甫和盤托出:
敕遣我去,無故復召我還,天子向雲,“有人確執不許”,此譖行矣。吾今若還,無復生理,不若破桃林縣,收其兵糧,北走渡河。比信達熊州,吾已遠矣。苟得至黎陽,大事必成。公意如何?(《資治通鑑》)
到了這個時候,李密打定主意,一條道走到黑,不再回頭。因此,李密制定了一個計劃,率部繼續前行,攻破前方不遠的桃林縣,俘獲其部眾,奪取其糧食。然後,北渡黃河,前往黎陽,與徐世勣會合,則大事可成。為了保證計劃萬無一失,李密專門告訴給了賈閏甫,向他徵求意見。
沒想到,作為李密的心腹謀士,賈閏甫卻極力反對。他認為,即使李密攻克桃林縣,也很難重整旗鼓。桃林縣地處衝要,一旦失陷,任瑰、史萬寶等唐朝將領,旦夕之間,便能趕到。而且,大唐皇帝對李密素來不薄。如今,李密公開叛唐,未免有些忘恩負義,授人以口實:
主上待明公甚厚;況國家姓名,著在圖讖,天下終當一統。明公既已委質,復生異圖,任瑰、史萬寶據熊、穀二州,此事朝舉,彼兵夕至,雖克桃林,兵豈遐集,一稱叛逆,誰復容人!為明公計,不若且應朝命,以明元無異心,自然浸潤不行;更欲出就山東,徐思其便可也。
賈閏甫的一番話,瞬間讓李密的心情低到冰點。本來,李密將襲擊桃林的計劃和盤托出,是希望賈閏甫可以支援自己。不曾料到,賈閏甫不僅堅決反對,而且還以圖讖之說為依據,勸說李密,這更是讓李密火冒三丈。
直到現在,李密依舊偏執地認為,“李氏當為天子”的讖緯,應該落到自己身上,而不是李淵。李密覺得,自己曾經擁有那樣強大的實力,理應天命所歸,成就帝業。憑什麼要向他李淵俯首稱臣,他不甘心。因此,聽了賈閏甫這麼說,李密非常生氣,然後很不高興地斥責賈閏甫:
唐使吾與絳、灌同列,何以堪之!且讖文之應,彼我所共。今不殺我,聽使東行,足明王者不死;縱使唐遂定關中,山東終為我有。天與不取,乃欲束手投人?公,吾之心腹,何意如是!若不同心,當斬而後行!
不難看出,李密這個時候,已經完全失去了理智,聽不進任何意見。看到李密如此固執,賈閏甫還是想最後努一把力。於是,賈閏甫聲淚俱下,苦苦哀勸李密,希望李密能夠認清現在的處境:
明公雖雲應讖,近察天人,稍已相違。今海內分崩,人思自擅,強者為雄;明公奔亡甫爾,誰相聽受!且自翟讓受戮之後,人皆謂明公棄恩忘本,今日誰肯復以所有之兵束手委公乎!彼必慮公見奪,逆相拒抗,一朝失勢,豈有容足之地哉!自非荷恩殊厚者,詎能深言不諱乎!願明公熟思之,但恐大福不再。苟明公有所措身,閏甫亦何辭就戮!
這段話的大致意思,帶有濃厚的火藥味,賈閏甫將矛頭直指李密。他毫不客氣地指出,此一時彼一時,李密現在是秋後的螞蚱,成不了多大的氣候。而且,自從李密殺了翟讓後,天下人都覺得,李密為人刻薄寡恩,忘恩負義。所以,即使李密舉兵叛唐,也不會有人出兵襄助。所以,賈閏甫斷定,此次起事,必敗無疑。
實事求是地說,賈閏甫一片肺腑之言,都是為李密著想。可惜的是,李密並不領情。先前,賈閏甫為李密分析局勢時,李密就窩著一肚子火。現在,賈閏甫的一番苦諫,終於激怒了李密。
盛怒之下的李密,拔出佩刀,氣得要殺了賈閏甫。幸虧,王伯當及時攔住李密,這才救了賈閏甫一命。至此,賈閏甫算是看明白了,李密此人,剛愎自用,心胸狹隘,自己沒有必要跟著這種人一起送死。所以,賈閏甫撿回一條命後,立刻不告而別,離開了李密,前往唐軍控制下的熊州。
由於李密不聽勸告,逼走了謀士賈閏甫,使得他淪落到了眾叛親離,人心渙散的地步。當時,跟在李密身邊的,只有大將王伯當了。其實,王伯當也不看好此次東出潼關之行。但是,他也知道,李密心意已決,自己是勸不住的。因此,王伯當索性追隨李密到底,與李密同生共死,他對李密這樣說道:
義士之志,不以存亡易心。公必不聽,伯當與公同死耳,然終恐無益也。(《資治通鑑》)
就這樣,李密一意孤行,在自己的執念驅使下,與心腹大將王伯當,以及一萬部眾,公然違抗朝廷的敕令,走上了一條叛唐東行之路。他不知道的是,正是他的這個舉措,使得他與死亡一步步接近。
選擇了繼續東行,也就意味著李密徹底與唐朝決裂,無法回頭。所以,李密決定,既然要做就把事情做絕。當時,唐高祖李淵為了召李密回京,專門派遣使者,手持敕書,前去徵召李密。這個時候,李密已經決意叛唐,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殺了李淵派來的使者。這樣,等於是公開和唐朝撕破臉皮。
殺了使者後,李密下一步的行動,就是攻破前方不遠的桃林縣,收降軍隊,獲取糧食。然後渡過黃河,前往黎陽,與徐世勣會合。因此,李密開始馬不停蹄地向桃林縣進軍,準備襲取桃林縣。
首先,李密假裝派人告知桃林縣的縣令,詐稱:“奉詔暫還京師,家人請寄縣舍。”緊接著,李密挑選了數十名精壯士兵,讓他們換上女人的衣服,頭戴冪䍦,身懷利刃,偽裝成李密的家眷,悄悄逼近縣城。
等到這數十名精銳,進入縣城之後,突然換回服飾,亮出懷中的利刃,殺入縣衙,迅速控制了整個桃林縣。沒等唐軍部隊反應過來,李密便裹挾著城中人口,進入南山。並且,李密特地派人,前去通知伊州刺史張善相(原瓦崗軍部將),希望他到時候可以派出軍隊,接應自己。
雖然李密出其不意,佔據了桃林縣,擄掠了大量人口。但是,問題隨之也來了。正如賈閏甫先前預料的一樣,桃林縣地處衝要,與熊州、穀州的距離,實在太近了。一旦桃林縣遭受攻擊,必然會驚動唐朝周邊守軍。如果緊急馳援,只需一個晚上,各路唐軍便會相繼趕來,對李密形成合圍。
果然,李密襲擊桃林縣的訊息,一經傳出,立刻驚動了熊州一帶的唐朝守軍。當時,駐守熊州的是唐朝的兩員大將:右翊衛將軍史萬寶、行軍總管盛彥師。李密襲破桃林,這兩員大將,第一時間就得到了訊息。於是,兩人一同商量對策。史萬寶覺得李密不好對付,他對盛彥師說:
李密,驍賊也,又輔以王伯當,今決策而叛,殆不可當也。(《資治通鑑》)
行軍總管盛彥師,此人是一個難得的將才,善於用兵。聽完主將史萬寶這樣說,盛彥師笑了笑,自信滿滿地說道:“請以數千之眾邀之,必梟其首。”盛彥師拍著胸脯保證,我只需要數千兵馬,就能當場取下李密的首級。
要知道,軍中無戲言。盛彥師如此自信,史萬寶不由十分好奇,向他詢問破敵良計:“公以何策能爾?”沒有想到,盛彥師卻故意吊史萬寶的胃口,賣了個關子:“兵法尚詐,不可為公言之。”他的意思是說,兵不厭詐,而且,這是軍事機密,先不能告訴將軍你,到時候你自然會知道。
儘管盛彥師有所保留,但是,真正排兵佈陣起來,卻一點也不含糊。在與史萬寶進行短暫商議之後,盛彥師即刻率領一支偏師,翻越熊耳山,抵達熊耳山以南,在一處咽喉要道佈下伏兵。唐軍設伏的具體地點,大致位於陸渾縣邢公山(今河南嵩縣邢公峴)。盛彥師重兵設伏於熊耳山,準備在此地解決了李密。
盛彥師率軍到達熊耳山,選定伏擊地點後,將伏兵分成兩部分。首先,盛彥師命令一隊弓弩手,夾路乘高,佔據制高點,居高臨下,憑藉有利地形,射殺李密叛軍;其次,又命令一隊刀盾手,埋伏於溪谷兩側。並且,盛彥師下令:“待賊半渡,一時齊發,弓弩據高縱射,刀楯即亂出薄之。”
非常明顯,這是典型的“半渡而擊”戰術。盛彥師命令弓弩手居高臨下,刀盾手埋伏溪谷兩側。等到李密率軍渡溪之時,唐軍發起突然襲擊,弓弩手從高處伏射,步兵趁機掩殺,一舉將李密所部全殲於峽谷之中。
計劃天衣無縫,環環相扣。可是,唐軍之中,還是有一些將領,對這個計劃產生異議:“聞李密欲向洛州,而公入山,何也?”萬一李密直接前往洛陽,沒有經過此地,那豈不是白白浪費時間?關於這一點,盛彥師早就料到了,他斷言,李密一定會經過熊耳山。盛彥師是這樣對眾將解釋:
密聲言往洛,實走襄城就張善相耳,必當出人不意。若賊入谷口,我自後追之,山路險隘,無所展力,一夫殿後,必不能制。今吾先得入谷,擒之必矣。(《舊唐書·盛彥師傳》)
諸將聽了盛彥師的分析,立刻安下心來,好像吃了一顆“定心丸”。此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盛彥師率領的一支唐軍偏師,埋伏在熊耳山的狹窄山谷,嚴陣以待,耐心地等著李密自投羅網。熊耳山,註定將成為李密的葬身之地。
似乎是上天註定,李密終究要走向覆滅。不出盛彥師的預料,李密襲破桃林縣後,並沒有前往洛陽,而是一路轉進,進入了熊耳山。在不知不覺中,李密一步步走進了唐軍的包圍圈。
當初,李密出其不意,攻破了桃林縣,俘獲了大量人口。但是,李密也知道,桃林縣距離唐軍駐地實在太近,不能久留。所以,剛剛佔據桃林縣,李密沒有做一刻停留,裹挾著城中人口,直入南山。
與此同時,李密又派人聯絡張善相,希望張善相能夠出兵接應。直到目前為止,李密依舊保持著高度警覺,他不知道哪裡會突然冒出唐軍追兵。故而,一路行軍,李密始終加強戒備,防止唐軍突襲。
問題是,百密一疏,李密到底還是大意了,最終斷送了他的性命。是什麼樣的疏忽呢?李密率部一路前進,等過了陝州之後,便開始慢慢鬆懈下來。因為李密發現,這一路行軍,並沒有遇到唐軍攔截。所以,李密誤以為,自己已經完全擺脫了唐軍的追擊。於是,李密開始放慢行軍速度。
走著走著,李密便進入了熊耳山一帶。他不知道,一支唐軍伏兵,已經在那裡等候多時了。就在李密指揮部眾,正在翻越山南之時,只見盛彥師一聲令下,唐軍伏兵四出,密密麻麻,出現在狹窄的山口兩側。由於唐軍佔據著熊耳山的有利地形,所以,李密的部隊,被團團包圍在峽谷之中。
面對從天而降的李唐軍隊,李密這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中了唐軍的請君入甕之計。沒等李密反應過來,山谷兩側的唐軍弓弩手,萬箭齊發,對著峽谷中的李密軍隊,一陣猛烈俯射。頓時,箭如雨下。數陣箭雨過後,李密的軍士、部眾,幾乎被射殺了一大半,屍橫遍野,死傷慘重。
緊接著,埋伏在溪谷兩側的唐軍步兵,趁勢掩殺出來,猛烈攻擊李密的軍隊。結果,李密沒能抵擋住唐軍的猛烈進攻。他的部隊,被唐軍從中心突破,截為兩段,致使首尾不能相顧。不一會兒,李密的軍隊,要麼大敗潰逃,要麼橫屍山谷,基本上全軍覆沒。在混戰當中,李密與王伯當二人,也死於亂軍之中。
至此,曾經在隋末唐初叱吒風雲的一代梟雄李密,就這樣,以一種虎頭蛇尾的方式,為自己的人生畫上了句號,命喪熊耳山,時年三十七歲。隨著李密命喪熊耳山,也標誌著他此次叛唐東行的陰謀,徹底宣告破產。唐王朝用最小的代價,以及最直接的方式,平定了這場來自內部的動亂,迅速穩定住了局面。
或許,是歷史的巧合;也或許,李密的失敗,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李密當初投唐,被唐高祖賜爵邢國公。碰巧的是,李密身死的地方,名為“邢公山”。似乎是上天要終結李密的生命,按照《分門古今類事》的說法:
李密歸國,封邢國公。後至桃林渡叛,上遣兵徵之,至六(陸)渾,乃斬於邢公山下。先是,山之側有亂石縱橫,頗防行李,人謂之邢公厄,密果死於此。
熊耳山設伏,李密和王伯當二人,當場死於非命。事後,唐將盛彥師將兩人的首級,傳送至長安,交給唐高祖。盛彥師因為在熊耳山巧妙設伏,剿殺李密,立下了大功。所以,不久之後,盛彥師被賜爵為葛國公,繼續統領熊州兵馬。
李密死了,對於李唐王朝而言,一個潛藏的心腹大患,終於被消弭於無形之中。那麼,唐高祖李淵會如何處理李密的身後事呢?依照常理,李密叛唐出走,公然違抗敕令,斬殺使者,襲破桃林縣。這種行為,不僅在唐朝看來,即使在天下人眼中看來,也是徹徹底底的叛臣行徑。
所以,於情於理,李淵都可以將李密的行為,視為謀反罪處置。不說滿門族滅,曝屍數日亦不為過。想當初,楊玄感叛亂被鎮壓之後,隋煬帝對於叛亂餘黨,進行了瘋狂的屠殺與清洗。一時間,血流成河,無數人頭滾滾落地。作為楊玄感的謀主,李密也差點就被處決,最終,還是憑藉自己的機智,逃出生天。
如今,換成李密叛亂不成,兵敗身死,唐高祖李淵的做法,卻與隋煬帝截然不同。他沒有像隋煬帝那樣,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李淵並沒有把事情做絕,而是留有一絲餘地。對於李密的身後事,唐高祖還是做了一個相對體面的處理,讓他在死後,有了一個較好的歸宿。
唐高祖之所以這樣處置,原因很簡單。李密之死,必然會使得崤山以東的瓦崗舊部,人心浮動。當時,山東一帶,仍然有一些瓦崗舊部,沒有歸附唐朝。如果李淵把事情做得太絕,那樣,很不利於唐王朝穩定山東局勢,也不利於將來唐朝進軍中原。從全域性戰略出發,李淵也不能做得太過。
那麼,李淵究竟給了李密怎樣一個體面的身後事?關於這件事,《舊唐書·李密傳》中,有著明確記載:
時李勣為黎陽總管,高祖以勣舊經事密,遣使報其反狀。勣表請收葬,詔許之。高祖歸其屍,勣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大具威儀,三軍俱縞素,葬於黎陽山南五里。故人哭之,多有歐血者。
前文提過,在魏徵的勸說下,徐世勣此時已經歸附唐朝,並被授予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等要職。李密命喪熊耳山後,他與王伯當的首級,被一起送至長安。唐高祖考慮道,李密曾經是徐世勣的舊主,兩人曾有君臣之義。於是,李淵便將李密叛亂被殺的訊息,告訴給了徐世勣,又把李密的屍首交給他。
徐世勣是一個忠肝義膽之人,從不趁人之危,落井下石。當初,他決定歸順唐朝時,將他的忠義,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一次,當然也不例外。雖然他與李密存在分歧,但畢竟二人曾是君臣。更何況,李密現在已經死了,死者為大。目前,只有徐世勣,才能送李密最後一程。
收到李密的屍首後,徐世勣當即面向北方,拜伏慟哭。同時,徐世勣上表朝廷,請求唐高祖,允許自己為李密操辦葬禮。對於徐世勣的請求,李淵沒有猶豫,立刻就同意了。然後,徐世勣為李密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將李密的屍身,葬於黎陽山南五里之地。徐世勣的義舉,頃刻間,得到了朝野上下的稱許:
勣服衰絰,與舊僚吏將士葬密於黎山之南,墳高七仞,釋服而散,朝野義之。(《舊唐書·李勣傳》)
必須承認,在隋末唐初的亂世,李密無疑是一個傳奇,是那個時期亂世英雄的典型代表。李密的存在,為風起雲湧的隋唐歷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所以,李密既是先驅者,又是指引者。
隋末唐初,是一個英雄輩出,群雄薈萃的歷史大時代。在那樣一個風雲際會的時代,李密憑藉自己卓絕的領導能力,以及令人折服的領袖魅力,開闢出了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成為了受天下群雄頂禮膜拜的瓦崗軍領袖、反隋盟主。透過李密的不懈努力,他擁有了足夠與隋王朝分庭抗禮,足夠裂土封侯,稱霸天下的實力:
李密因民不忍,首為亂階,心斷機謀,身臨陣敵,據鞏、洛之口,號百萬之師,竇建德輩皆效樂推,唐公紿以欣戴,不亦偉哉!(《舊唐書·李密傳》)
但是,歷史往往充滿了戲劇性,總是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李密註定只能成就霸業,卻不能克成帝業。回顧李密的一生,他也許有帝王之姿,有帝王之力,但是,獨獨沒有帝王之命。
短短几年的時間,李密取得了軍事上一系列的空前成就。然而,在此之後,他的人生事業,卻陷入了停滯不前的困境。不僅一錯再錯,而且更是一步步錯失良機。最終,因為李密的一意孤行,十萬瓦崗軍,在洛陽城下全軍覆沒。走投無路的李密,猶如喪家之犬,只得帶領殘部,投奔李唐。
遭受重大挫折之後,李密並沒有懂得收斂鋒芒,他太急於東山再起,不甘屈居人下。這樣導致的結果是,在投奔唐朝僅僅兩個月,李密便公然叛唐出走,落得個一敗塗地,身首異處的悲慘下場。
李密是一個悲情英雄,他的人生也是一曲悲歌,註定只能像流星一樣,劃過歷史的天空,消失在浩瀚的宇宙之中。在《舊唐書·李密傳》的結尾,曾經有一段精闢的論述,總結了李密最後的人生悲劇:
至於天命有歸,大事已去,比陳涉有餘矣。始則稱首舉兵,終乃甘心為降虜,其為計也,不亦危乎!又不能委質為臣,竭誠事上,竟為叛者,終是狂夫,不取伯當之言,遂及桃林之禍。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李密東出潼關,企圖扯起反旗,叛唐自立。不料,李密途經熊耳山,遭到唐朝大將盛彥師的重兵伏擊,一代梟雄李密,兵敗身死,時年三十七歲。應該說,唐朝此次襲殺李密,雖然採取的是一種血腥的武力手段;可是,明顯達到了應有的戰略目的。
李密兵敗被殺,困擾唐王朝許久的一塊心病,終於被成功剷除。建國不到一年的李唐王朝,一舉解決了這個心腹大患。而且,李密之死,也從另一個方面,為唐王朝的穩定,幫了一個大忙。
自從李密死後,唐朝加緊了招撫瓦崗舊部的步伐。在唐王朝的政治攻勢下,又有不少瓦崗舊部,先後歸附李唐。至此,唐朝基本上全面掌控了崤山以東地區,大致穩定住了局面。直到此時,唐朝在潼關以東的軍事障礙,在一定程度上被掃除乾淨。所以,李唐向東進軍中原,已經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從武德元年(618年)五月,大唐王朝正式建國;直到是年十二月,李密敗亡熊耳山。短短八個月的時間,隨著一個個勁敵的覆亡,唐王朝的內外局勢,以及統一戰爭的前景,逐漸開始明朗起來。
對外,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李世民率軍一舉消滅西秦,平定薛氏政權,將隴西劃入唐朝版圖;次年,武德二年(619年)五月,唐軍又出兵平滅了河西李軌政權。由於隴西、河西兩大政權的相繼覆滅,唐王朝徹底統一了西北地區。統一西北,標誌著唐朝從此有了一個穩定的大後方,為唐朝統一天下解除了後顧之憂。
對內,唐朝進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措施,逐漸擺平了崤山以東的複雜局面,招撫了大量的瓦崗舊部,為唐軍日後東進中原,鋪平了道路。而且,透過熊耳山襲殺李密,李唐王朝又以一種快捷的武力方式,平息了一場內亂,剷除了一個致命的心腹大患。以上的種種行為,都有利於李唐穩定國內局勢,鞏固新生政權。
其實,平定西秦之後,唐高祖便開始籌劃下一步戰略計劃。為了促使唐軍早日東進,與王世充、竇建德逐鹿中原,李淵將下一步進攻的目標,鎖定到了山西劉武周政權。只有拔除了劉武周這枚釘子,唐王朝才能毫無顧慮,揮師東進,爭霸中原,進而完成平定四海,一統天下的大業。
不過,由於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唐朝國內發生了李密叛唐事件。因此,李淵不得不暫時擱置這個計劃,全力平定李密叛亂。很快,李密之亂得以平定。接下來,這個計劃再次被提上日程。
李唐與劉武周之間,必有一戰,無法迴避。正因如此,剿殺李密過後,唐朝方面開始積極備戰,厲兵秣馬,準備發起新一輪的軍事進攻,一舉滅了劉武周。一場新的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然而,還沒等唐朝主動發起進攻,劉武周卻率先攻擊唐朝了。武德二年(619年),從山西方面,傳來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訊息。這個訊息,對於勢頭正盛的唐王朝來講,無異於晴天霹靂。什麼訊息呢?李家父子的起兵之地、大唐王朝的龍興之基——太原,竟然意外失守了,被劉武周佔領。
太原是河東首府,它對李唐王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初,李淵父子正是以太原為根基,起兵反隋,一路血戰,最終入主關中,開創大唐王朝。所以,太原的戰略位置,僅次於都城長安。
唐朝建立後,唐高祖依然十分重視太原,不僅委派四子齊王李元吉,長期鎮守;而且,在河東地區佈置了大量唐軍精銳,駐紮各地,用以拱衛太原。既然太原的守衛如此嚴密,又為什麼如此輕易被劉武周佔領?
事情總是禍不單行。李淵沒有料到,這只是個開始。剛剛站穩腳跟的李唐王朝,再次被捲入了戰火之中。太原失守,猶如一絲火苗,戰火立即波及整個河東地區。確切地說,此次河東危局,是繼兵敗淺水原之後,唐王朝面臨的第二次嚴重的軍事危機,甚至是威脅唐朝統治的國家危機。
那麼,作為李唐王朝的龍興根基,太原又是如何被劉武周佔領?面對突如其來的河東之戰,唐朝方面又該怎樣應對?最終,在這樣極端不利的戰況下,唐王朝又是憑藉什麼逆風翻盤,力挽狂瀾,一舉弭平河東戰火,力克強敵劉武周,消滅了這個盤踞在山西地區的割據政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