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橫掃三晉(2)——秦王破陣
章節報錯
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至武德三年(620年)正月,短短三個月的時間,是唐王朝河東之戰發生轉折的重要時期。在這段時期,唐朝方面,有得有失。但是,總體來說,還是讓唐王朝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所謂“得”,武德二年(619年)十一月,李世民率領關中唐軍主力,迅速趕赴河東戰場,駐兵柏壁,打亂了劉武周進攻浩州的計劃。與此同時,李世民採取堅壁清野,襲擾敵後的疲敵戰術,不斷派兵襲擾劉武周軍隊的糧道,逐漸消耗敵軍計程車氣。果然,由於李世民的疲敵戰術,致使劉武周、宋金剛的部隊,軍心浮動,士卒疲憊不已。
而且,李世民屯兵柏壁,與宋金剛對峙期間。為了鼓舞前線將士的鬥志,唐高祖李淵親臨一線,巡視黃河沿岸。不料,卻發生了獨孤懷恩謀逆事件。幸好,唐高祖吉人天相,果然採取措施,誅殺了叛將獨孤懷恩及其黨羽,平息了這場未遂兵變,解除了來自唐軍內部的一大威脅。
所謂“失”,那便是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夏縣之戰”。究其原因,此戰之所以失利,乃因獨孤懷恩心懷反志,從中作梗,故意拖延唐軍進攻夏縣的部署;同時,加上永安王李孝基決策失誤,錯失了進攻夏縣的最佳時機。最終,唐軍在夏縣一戰中,傷亡慘重,全軍覆沒,遭遇了自太原失守以來最大的一次軍事失利。
夏縣之敗的影響,不止是唐朝遭遇的一次軍事挫折,更帶來了一個嚴重的後果。夏縣一戰,負責策應李世民主力的那一路唐軍,全軍覆沒。如此一來,李世民等於是沒有任何外援,孤軍直面三股強敵。若是再出現一丁點的失誤,李世民所率的唐軍主力,便會重蹈夏縣之敗的覆轍。
所以,這三個月的作戰,對於李唐王朝而言,既是轉折,又是挑戰。應該說,唐朝與劉武周的決戰,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決勝階段。如果指揮得當,唐軍便能趁勢反擊,扭轉戰場態勢,徹底消滅劉武周政權。倘若此戰失敗,唐王朝在河東最後的希望,也將不復存在,統一天下更是遙遙無期。
面對河東危在旦夕的戰局,如果換成一般的軍事將領,或許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防線崩潰,坐視大唐丟失河東之地。然而,此次的唐軍統帥,則是久經沙場,用兵如神的秦王李世民。
很快,僅僅數月,一潭死水的河東敗局,竟然奇蹟般地逆風翻盤。在李世民的指揮之下,唐軍取得了河東之戰的決定性勝利,瞬間使得劉武周、宋金剛的主力大軍,灰飛煙滅,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滅亡。
武德三年(620年)正月下旬,也就是平定獨孤懷恩叛亂不久,唐高祖啟程返回長安,結束了巡視黃河沿岸的行程。到目前為止,唐王朝在河東戰場,便只剩下李世民獨撐大局。換言之,唐朝在河東唯一的希望,也是最後的希望,就只有秦王李世民,以及他麾下的唐軍主力。
以李世民的軍事指揮才能,扭轉戰爭走向,擊潰劉武周的主力,並不是什麼難事。其實,早在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份,唐軍兵敗夏縣不久,李世民部署唐軍,便為唐王朝贏得了一場久違的勝利,這就是“美良川之戰”。
這一仗,雖然是一場區域性勝利,但它的最大意義是,打破了劉武周不可戰勝的神話,擊敗了劉武周、宋金剛的頭號猛將——尉遲敬德。《資治通鑑》中,是這樣記載“美良川之戰”的前前後後:
尉遲敬德、尋相將還澮州,秦王世民遣兵部尚書殷開山、總管秦叔寶等邀之於美良川,大破之,斬首二千餘級。頃之,敬德、尋相潛引精騎援王行本於蒲坂,世民自將步騎三千,從間道夜趨安邑,邀擊,大破之,敬德、相僅以身免,悉俘其眾,復歸柏壁。
前文說過,在平定獨孤懷恩之亂的過程中,尉遲敬德算是幫了唐朝一把。但是,對於是否降唐的問題,尉遲敬德依然猶豫不決,持觀望態度。因此,尉遲敬德選擇兩頭押寶,表面上為劉武周效力,暗地則與唐軍搭上線。所以,就敵我態勢而言,尉遲敬德還是唐軍的敵人。而且,李世民還不知道他和唐軍的“秘密協議”。
更何況,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的時候,尉遲敬德還沒有與唐軍主動聯絡。並且,唐軍出兵進攻夏縣,尉遲敬德奉劉武周、宋金剛之命,與尋相率軍救援夏縣;結果,夏縣一戰,大敗唐軍,俘虜了唐軍數員大將。單從這一點,李世民便不能輕易放過尉遲敬德,雙方的對決,無法避免。
這個時候,李世民正在籌劃下一步的軍事行動。雖然,李世民一直奉行堅壁清野,襲擾敵後的疲敵之計,但是,夏縣之戰的失利,使得唐軍在河東戰場的處境,越來越危險。根據戰場的實際情況,李世民決定調整戰術,不能一味地消極防禦,必要的時候,可以主動出擊,以攻為守。
此時的大唐朝廷,迫切需要一場勝利,用以振奮人心。因此,李世民打算趁著敵軍鬆懈之際,發起突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於是,他將目標鎖定在了敵將尉遲敬德、尋相所率領的大部人馬。
當時,打完夏縣之戰後,尉遲敬德、尋相率領所部兵馬,準備撤回澮州。在李世民看來,自己一直期待的最佳戰機,終於等到了。因為尉遲敬德、尋相剛剛擊敗唐軍,打了一場勝仗,必定是志得意滿。因此,撤軍途中,部隊的防守戒備,肯定會有所鬆懈。所以,此時發起突襲,絕對可以起到出奇制勝的作用。
事不宜遲,李世民立即派遣麾下兩員大將:兵部尚書殷開山、馬軍總管秦瓊,率領一支唐軍精銳,急速行軍,搶在敵人前面,從半途截擊尉遲敬德、尋相的軍隊。李世民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前文說過,洛陽北邙山之戰後,瓦崗軍的許多將領,要麼投降王世充,要麼歸順李唐。尤其,李密身死熊耳山後,崤山以東的瓦崗軍舊部,基本上全部歸順唐朝。北邙山之戰失敗後,秦瓊先是和程咬金、裴仁基、裴行儼父子等瓦崗將領,被迫投降王世充。後來,秦瓊又輾轉歸順唐朝。關於秦瓊歸唐,下一章節會具體說到。
秦瓊歸唐之後,唐高祖李淵將他劃歸秦王府,在秦王李世民帳下效力。李世民素聞秦瓊武藝高強,驍勇善戰,是瓦崗軍赫赫有名的戰將。所以,李世民非常器重秦瓊,命他隨自己坐鎮長春宮,授予馬軍總管一職。
此次出擊尉遲敬德所部,李世民委派秦瓊出戰,與殷開山共同領兵,前往截擊敵軍。殷開山從太原起兵之時,便一直追隨李世民,一路跟著李世民從太原殺入關中,攻克長安。後來,武德元年(618年)的開唐第一戰,殷開山兩次隨李世民征戰西線。最終,淺水原之戰,一舉消滅西秦。由此可見,殷開山是唐軍中一員戰功累累的沙場宿將。
並且,此番截擊敵兵,也是秦瓊歸順李唐以來第一次披掛上陣,也是秦瓊、尉遲敬德兩大門神的第一次沙場對決。那麼,這次突襲敵軍,是否能夠馬到成功?事實證明,李世民這一次的決策,是正確的。
接到李世民的命令後,殷開山、秦瓊二將不敢耽擱,即刻點齊兵馬,迅速出擊。終於,在兩位唐將的神速推進之下,唐軍在美良川一帶,截住了正在撤軍的尉遲敬德、尋相所部敵軍。
截住這股敵軍之後,殷開山、秦瓊沒有一絲停頓,立刻率領唐軍,對敵兵發起了突然襲擊。由於先前在夏縣之戰打敗唐軍,尉遲敬德、尋相此時忘乎所以,帶著大隊人馬,招搖過市。整個部隊,幾乎處於不設防狀態。所以,他們根本不會料到,唐軍敢於千里奔襲;更不會想到,會有一隊唐軍,如神兵天降,從半途截擊。
因此,這一仗的最終勝負如何,可想而知。美良川一戰,唐軍大獲全勝,一舉擊破尉遲敬德、尋相所部敵軍,斬首兩千餘級。尉遲敬德和尋相二人,本來打算自夏縣返回澮州。不曾想,途經美良川,被唐軍突襲截殺,損失了上千兵馬。並且,美良川之戰,唐軍徹底切斷了尉遲敬德、尋相退回澮州的要道。
很顯然,澮州是回不去了。既然無法撤回澮州,尉遲敬德和尋相只得另尋出路。當時,王行本佔據蒲阪,唐軍還沒有收復蒲阪。對於這二人而言,蒲阪是唯一的去處。於是,尉遲敬德、尋相以救援王行本為由,率領剩餘精騎,前往蒲阪。他們的目的,是要和王行本合兵一處,抵禦唐軍。
美良川之戰,算是給唐朝反擊劉武周、宋金剛來了個“開門紅”。對於尉遲敬德、尋相聯合王行本,佔據蒲阪的企圖,瞭如指掌。李世民捕捉到這難得的戰機,決定趁熱打鐵,再度出擊。如果尉遲敬德、尋相二人,真的和王行本合兵一處,唐軍的處境,將會非常不妙。對此,李世民計劃再打一仗。
這一次,李世民親自出馬,統率三千步騎兵,連夜行軍,從小路包抄至安邑附近。到達安邑之後,李世民指揮唐軍,迅速發動進攻,襲擊了尉遲敬德、尋相部眾。結果,李世民再度擊敗敵軍,尉遲敬德和尋相僅以身免,隻身逃離,其麾下大部分軍卒部眾,全部被唐軍俘虜。
在李世民的絕妙部署下,唐軍接連取得了美良川、安邑兩場戰役的勝利,一舉擊潰了敵將尉遲敬德的大部人馬。這兩場勝仗,雖然沒能重創敵軍主力。但是,自從劉武周興兵犯唐以來,尤其是佔領太原之後,他基本沒有遭遇過任何有效的抵抗。然而,美良川、安邑兩戰,卻讓劉武周栽了一個大跟頭,先後遭遇兩次兵敗。
並且,當初宋金剛派遣尉遲敬德、尋相率兵支援夏縣。本來,夏縣之戰,已經擊敗唐軍。沒有想到,在撤軍途中,被李世民佈置的奇兵,中途截擊。二人所率領的這支隊伍,幾乎全軍覆沒。換句話說,雖然尉遲敬德一時得勝,卻最終血本無歸,部隊損失殆盡。夏縣之戰的勝利,也就不值一提了。
要知道,劉武周、宋金剛麾下最得力的將領,正是尉遲敬德。如今,尉遲敬德相繼兵敗於美良川、安邑。這對於劉武周、宋金剛的軍事實力,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同時,對於劉武周、宋金剛一路得勝的氣焰,照樣是一個打擊。美良川、安邑兩戰大勝,揭開了唐軍河東反攻的序幕。
美良川、安邑之戰獲勝後,李世民率軍重返柏壁,繼續與宋金剛主力對峙。兩戰大勝,極大鼓舞了唐軍將士的鬥志,一改唐軍在河東被動挨打的劣勢。所以,唐軍上下群情激昂。不少將領紛紛向秦王請戰,建議李世民,趁著敵軍精兵新敗,一鼓作氣,與宋金剛主力進行決戰,爭取一舉收復太原,平定河東。
兩場區域性性勝利,並沒有讓李世民被勝利衝昏頭腦。此時的李世民,依舊保持著一位傑出軍事家的冷靜思維。在他看來,這個時候,還不是與宋金剛決戰的最佳時機。因此,李世民向眾將理性分析形勢:
金剛懸軍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驍將,皆在於此。武周據太原,專倚金剛以為捍。士卒雖眾,內實空虛,意在速戰。我堅營蓄銳以挫其鋒,糧盡計窮,自當遁走。(《舊唐書·太宗本紀》)
李世民非常清楚敵人的虛實,宋金剛雖然兵力眾多,卻因千里行軍,士卒疲憊,且糧草不濟。故而,宋金剛急於與唐軍速戰。針對宋金剛的眼下境遇,唐軍目前最好的策略,便是繼續堅壁清野,挫其兵鋒,進一步消耗敵軍的有生力量。等到宋金剛糧草耗盡,自會主動撤軍。到時候,唐軍大舉反攻,定能一戰破敵。
而且,李世民還看到了更深的一層。劉武周之所以如此張牙舞爪,所倚仗的軍事力量,無非是宋金剛麾下的精兵強將。如果全殲宋金剛主力,劉武周將徹底喪失耀武揚威的唯一資本,進而瓦解他的心理防線。消滅宋金剛後,李世民兵鋒所向,直指劉武周本部。屆時,唐軍或許不費一兵一卒,即可迫降劉武周。
李世民透過攻守兼備的戰術,逐漸改變了唐朝在河東前線的不利局面。反觀宋金剛所部,不僅毫無進展,反而損兵折將,在美良川、安邑兩場戰役中,遭遇大敗,士氣大大受損,漸漸陷入戰爭泥潭。
就在宋金剛騎虎難下之時,劉武周方面的情況,也不容樂觀。相比於宋金剛,劉武周在軍事方面,隨之進入了一個停滯不前的瓶頸期。自從佔領太原之後,劉武周的好運氣,似乎就到頭了。
武德三年(620年)二月,劉武周派遣大軍,進犯潞州,連破長子、壺關等地。當時,駐守潞州的唐朝守將郭子武,時任潞州刺史。由郭子武於指揮無方,抵擋不住劉武周的大舉進攻,眼看潞州就要淪陷。
為了保衛潞州,唐高祖委派將軍王行敏,作為“中央特派員”,前往潞州督戰,協助郭子武共同守城。可是,王行敏剛到潞州,就因守城方略,與郭子武產生嚴重分歧,二人鬧得不可開交。
就在此時,有人向王行敏告發,郭子武意欲叛唐,準備投降劉武周。出於穩定潞州局面的考慮,王行敏壯士斷腕,未經請示,下令誅殺郭子武,將首級拿出來示眾。緊接著,王行敏總攬潞州軍政大權,穩定住了城內局面。很快,劉武周再度派兵進攻潞州。面對敵軍的二次進犯,王行敏指揮軍隊,部署守城,一舉擊退了劉武周的大軍。
本來,劉武周想趁著潞州唐軍將帥失和,軍心不穩的機會,大舉進攻,企圖迅速佔領潞州。沒有想到,事與願違,劉武周在潞州城下,被唐朝守軍擊敗。攻打潞州受挫,劉武周只得改變進攻方向。
是年三月,劉武周又派遣手下大將張萬歲,率軍入侵浩州。這是劉武周第三次攻打浩州,前兩次進攻浩州,均以失敗告終。所以這一次,劉武周下了血本,無論如何,也要拿下浩州。敵將張萬歲率軍進犯浩州,不曾想又是一場大敗。唐將李仲文帶領所部兵馬,大破敵軍,俘斬數千人。
又過了不久,三月二十一日,唐朝行軍副總管張倫,再次率領唐軍,於浩州擊敗劉武周大軍,俘斬千餘人馬。浩州兩次大戰,劉武周不僅沒能攻克浩州,反而折損近萬餘兵馬,元氣大傷。在此之後,劉武週數次進攻浩州,結果都被李仲文所擊敗,浩州依然久攻不下。可以看出,此時的劉武周,儼然江郎才盡,到了強弩之末的境地。
劉武周進攻潞州、浩州,先後失利,損失慘重。從這個時候開始,唐軍逐漸扭轉了局面,佔據了戰場的主動權。僅僅一個月後,被劉武週一向倚為支柱的宋金剛,也迎來他的末日。一場激戰下來,唐王朝取得了河東大戰的決定性勝利。
前文介紹過,武德二年(619年)十二月,李世民發起了美良川、安邑兩場戰役,主動出擊,一舉擊潰了宋金剛麾下尉遲敬德、尋相所部,初步改變了戰場態勢。這兩場區域性勝利,沉重打擊了宋金剛軍隊的囂張氣焰。
重創尉遲敬德、尋相之後,李世民重返柏壁,與宋金剛主力繼續相持、對峙。按道理講,敵軍新敗,唐軍若要速戰速決,就應該全線反擊。可是,李世民審時度勢,冷靜判斷形勢,並沒有急於和宋金剛決戰。
李世民抓住宋金剛糧草不足的短板,堅守營壘,和宋金剛打持久戰。他的目的,就是要逐漸消耗掉敵軍的糧草。等到宋金剛糧草耗盡,肯定會主動撤軍。只要宋金剛一撤,李世民的機會,也就來了。趁著敵軍後撤,唐軍全線追擊,盡數全殲宋金剛主力。那樣,勝算會更大。
宋金剛終究不是李世民的對手,不如李世民用兵詭譎。軍中糧草日益告急,所以,宋金剛才急於消滅唐軍。不過,李世民早就猜透了他的心思,堅壁清野,拒不與敵交鋒。這樣一來,宋金剛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看著糧草消耗乾淨。敵兵糧草消耗殆盡,這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
終於,李世民的消耗戰策略,起到了預期的效果。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宋金剛軍中糧盡。此時,擺在宋金剛面前的,只有一條路:退兵。如果不退兵,即使不被唐軍消滅,也會被活活餓死,甚至還會發生譁變。無奈之下,宋金剛一狠心,下令大軍北撤。緊接著,一場惡戰,在所難免:
秦王世民追及尋相於呂州,大破之,乘勝逐北,一晝夜行二百餘裡,戰數十合。(《資治通鑑》)
宋金剛率軍北撤,正中李世民下懷。李世民明白,一旦軍隊徐徐後撤,肯定會失去應有的秩序。到時候,退兵就會變成潰敗。所以,敵軍潰退之時,正是大舉追擊的最好時機。於是,李世民當即下令,所有唐軍主力,拔營起寨,傾巢出動,追擊宋金剛的軍隊,對敵軍發起反攻。
李世民親率唐軍主力,一路狂飆,追擊後撤的宋金剛大軍。果然,在李世民的緊追不捨之下,唐軍追至呂州,與敵軍尋相所部迎頭相撞。碰上尋相所部後,李世民二話不說,立刻開打,雙方展開一場血戰。一仗下來,尋相的部眾被殺得潰不成軍,唐軍大獲全勝,成功擊破了這一路敵軍。
大破尋相於呂州之後,宋金剛的軍隊,基本上被擊垮了。李世民自然不會就此打住,準備擴大戰果。因此,李世民率領大隊唐軍,繼續乘勝出擊,追亡逐北,一晝夜奔襲二百餘里,並且,沿途還打了數十場大戰。不難想象,已成驚弓之鳥的宋金剛潰兵,面對勢如破竹的唐軍將士,哪裡還是他們的對手,相繼敗下陣來。
當唐軍殺奔到高壁嶺的時候,李世民還要追擊敵軍。這個時候,李世民麾下的重要將領——總管劉弘基,上前拉住李世民胯下戰馬的韁繩,執轡勸諫,向秦王李世民提出自己的意見:
大王破賊,逐北至此,功亦足矣。深入不已,不愛身乎!且士卒飢疲,宜留避於此,俟兵糧畢集,然後復進,未晚也。(《資治通鑑》)
劉弘基建議李世民,大王您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戰果了,經過長途奔襲追擊,士卒肯定都很疲憊。不如就在此地安營紮寨,稍作休整,等後方糧草一到,再追擊宋金剛殘部,也不失為一條兵家妙計。
不料,對於劉弘基提出的穩妥之策,李世民斷然拒絕。這位從十六歲就開始從事軍事活動,南征北討,威震天下的大唐軍神,此時此刻,表現出異常堅定的一面。只見,李世民斬釘截鐵,豪氣干雲地說出了這樣一番話:
金剛計窮而走,眾心離沮;功難成而易敗,機難得而易失,必乘此勢取之。若更淹留,使之計立備成,不可復攻矣。吾竭忠徇國,豈顧身乎!(《資治通鑑》)
在李世民看來,宋金剛現在是苟延殘喘,不堪一擊。《孫子兵法》中說,“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越是這個時候,越要一鼓作氣,將其徹底殲滅。如果放跑了宋金剛,等他恢復了元氣,再想消滅,可就麻煩了。所以,熟諳用兵之道的李世民,絕不會給宋金剛死灰復燃的機會。
說完,李世民策馬揚鞭,一騎絕塵,繼續前進追擊敵軍。唐軍眾將士都清楚,秦王李世民是個怎樣的人。他們的這位統帥,向來一言九鼎,決定的事情,從來不會輕易改變。既然秦王已經一馬當先,這些兵將,自然不敢再多說什麼。於是,唐軍部隊上至將校,下到士卒,紛紛緊跟李世民,奮力追殺宋金剛。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世民率領唐軍主力,在後緊追不捨,兵至雀鼠谷時,終於追上了宋金剛的大軍。緊接著,兩軍在雀鼠谷又是一場空前激戰。李世民指揮唐軍將士,猛攻宋金剛,一日之內,連續進行了八次大規模作戰,大破敵軍,追擒、斬殺敵軍達數萬之眾。宋金剛主力,被一戰摧毀:
遂策馬而進,將士不敢復言飢。追及金剛於雀鼠谷,一日八戰,皆破之,俘斬數萬人。(《資治通鑑》)
另外,特別需要大書特書的是,“雀鼠谷之戰”中,李世民當時的座下良駒,也是立下了赫赫戰功。這匹寶馬良駒,正是大名鼎鼎的“昭陵六駿”之一——“特勒驃”。可以說,這匹“特勒驃”,見證了李世民縱橫千軍萬馬的所向披靡。
前文講過,武德元年(618年)十一月,淺水原之戰,使得李世民的“白蹄烏”坐騎,一戰成名。同樣,此次在“雀鼠谷之戰”,與宋金剛的對戰中,李世民所乘騎的,亦是“昭陵六駿”的另一匹良駒:特勒驃。
關於“特勒驃”,李世民在自己的《六馬圖贊》中,詳細介紹了這匹戰馬的相貌、毛色,以及作戰經歷:
黃白色,喙微黑色,平宋金剛時所乘。
之所以稱其為“特勒驃”,是因為此馬毛色黃裡透白,白喙呈現微黑色,故稱“驃”。所謂“特勒”,其實就是突厥高階官職的稱號。由此可見,“特勒驃”的品種,屬於突厥良馬,是典型的錫爾河流域的大宛馬,也就是漢代著名的“汗血寶馬”。
今天陝西咸陽的唐太宗昭陵,“特勒驃”的石刻,位於昭陵祭壇東側的首位。從石刻外表上看,“特勒驃”體格強健,腹小腿長。當初,李世民正是騎著它,馳騁於三晉大地,在雀鼠谷一日八戰,大破敵將宋金剛。所以,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的這匹戰馬,非常看重,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六馬圖贊》)
雀鼠谷之戰,李世民親冒矢石,身先士卒,唐軍將士亦是奮勇殺敵,最終大獲全勝,擊潰宋金剛主力,斬獲數萬敵軍。經過一整天的浴血奮戰,唐軍此時也已是精疲力盡,急需休整。
考慮到全軍將士的承受力度,李世民暫時停止追擊。當天夜裡,李世民下令,將軍隊駐紮於雀鼠谷西原,休整一個晚上。作為唐軍主帥,李世民因為連續不斷的行軍與作戰,使得他的身體嚴重透支,疲憊不堪。根據史書記載,數日奔襲追擊,從柏壁殺至雀鼠谷,李世民已經兩天水米未進,三天未解甲,馬不卸鞍。
同樣,此時此刻,唐軍內部也開始極度缺糧。全軍上下,唯一的口糧,只有一隻羊。仗打到這個份上,眾將士都是又累又餓。索性,李世民破釜沉舟,命人將軍中僅剩的這隻羊宰殺。然後,李世民與全軍將士,共同分食一隻羊。
確切地講,戰爭已然到了最後階段。若是不盡快結束此戰,再這麼拖下去,唐軍也會面臨彈盡糧絕,不戰自敗的危險。所以,擺在李世民面前,無非兩個選擇,要麼勝利,要麼失敗。不過,就眼下形勢而言,李世民以及唐軍將士,距離勝利,已經越來越近了,甚至是指日可待。
休整數日後,李世民再度踏上征程,率軍一路挺進,衝到介休附近。正巧,宋金剛帶領殘部,也退到了介休。因此,李世民與宋金剛之間最後的決戰到來了。介休之戰,直接關係到河東戰局的最終成敗。
當時,宋金剛手下還有兩萬殘兵敗將,實力大不如前。但是,宋金剛並不想束手就擒。面對直撲介休,氣勢如虹的李唐大軍,走投無路的宋金剛,選擇了負隅頑抗,做最後的掙扎,大不了和唐軍魚死網破。
很快,宋金剛糾集了兩萬殘兵,出介休西門,背城列陣,南北連綿七里,聲勢極其浩大。宋金剛孤注一擲,打算要和唐軍決一死戰。這一仗的結果,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河東戰場最後的大決戰,在介休城下展開:
金剛列陣,南北七里,以拒官軍。太宗遣總管李世勣、程咬金、秦叔寶當其北,翟長孫、秦武通當其南。諸軍戰小卻,為賊所乘。太宗率精騎擊之,衝其陣後,賊眾大敗,追奔數十里。(《舊唐書·太宗本紀》)
起初,李世民也看得出來,宋金剛毫無投降之意。看來,只有徹底將他消滅了。於是,李世民隨即迎戰,派遣帳下數員得力大將,出陣滅敵。總管李世勣(徐世勣)、程咬金、秦瓊,率軍在北面佈陣;翟長孫、秦武通兩員大將,引兵列陣於南。如此排兵佈陣,其目的,就是要對宋金剛形成合圍,南北夾擊,一舉殲滅。
開戰初期,李世勣率軍與敵交鋒。也許是李世民故意讓他詐敗,誘敵深入。因此,沒過幾個回合,李世勣佯裝不敵,略微後撤了一些。一看唐軍後撤,宋金剛大喜過望,不知是李世民的誘敵之計,乘勢掩殺而來。宋金剛這麼一移動,其實是自掘墳墓,給李世民創造了一個難得的戰機。
什麼戰機呢?原來,宋金剛揮軍向前進擊,致使其戰線與城牆之間,出現了一段較大的空隙。一旦唐軍抓住這個空隙,從中穿插進來。那時,宋金剛的軍隊,將會被攔腰斬為兩段,首尾不能相顧。
李世民身經百戰,自然明白這個道理。說時遲,那時快,敵軍戰線出現空隙之際,李世民親率一支精騎,殺入敵陣,衝擊其後方戰線。果然,宋金剛的軍隊被一分為二,攔腰斬斷,一觸即潰。唐軍三面出擊,擊破宋金剛殘部,斬首三千級。而宋金剛本人,則趁著兩軍混戰,帶著少量輕騎隨從,倉皇而逃。
介休決戰,李世民徹底擊敗了宋金剛的殘餘勢力,基本奠定了劉武周、宋金剛覆滅的格局。宋金剛逃走之後,李世民又是馬不停蹄,疾趨狂追數十里,一直追到軍事要塞——張難堡。
張難堡此地,並沒有被劉武周、宋金剛佔領,這裡還是唐朝的軍事轄區。駐守張難堡要塞的唐將,是浩州行軍總管樊伯通、張德政二人。自從劉武周南侵以來,此地唐軍,在樊伯通、張德政的率領下,堅守城堡,拼死抵禦敵軍。正因如此,劉武周、宋金剛才沒有攻下張難堡。
本來,樊伯通、張德政困守孤城,對援軍已經不抱任何希望了。然而此時,大量唐軍主力出現在城下,而且還是秦王李世民領兵。張難堡守軍有些半信半疑,多少會有些不信,擔心是敵軍使詐。
為了打消城內守軍的疑慮,李世民催馬上前,摘下頭盔。城上守軍仔細一看,果然是秦王,頓時喜極而泣,立刻開啟城門,迎接唐軍主力入城。進入張難堡之後,李世民左右之人,告訴城中守軍,秦王已經好多天沒有進食了。於是,城中守軍立刻獻上濁酒、脫粟飯,讓秦王飽餐一頓。
再來看看宋金剛的情況。介休之戰,宋金剛一敗塗地,軍隊損失殆盡,最後還是趁亂逃走。可以說,此時的宋金剛,兵敗如山倒,從柏壁一路慘敗,一直敗到介休,數萬兵馬幾乎全軍覆沒,再無翻身的機會。
但是,都到了這步田地,宋金剛仍然不甘失敗。他無法接受,自己就這麼輸了。因此,宋金剛蒐羅殘部,還想和唐軍再打一仗。可是,樹倒猢猻散。這個時候,他手下計程車兵,已經無人聽令了。宋金剛明白,自己是大勢已去了。萬般無奈之下,宋金剛只得收攏百餘名騎兵,前去投奔突厥。
所謂“人走茶涼”。過去,宋金剛兵強馬壯,突厥還把他當成一盤菜。可是現在,宋金剛光桿司令一個,突厥人對他的態度,則表現得極其不屑。現在的宋金剛,對突厥人來說,就是一個沒用的廢物。
起初,宋金剛本來打算,逃回先前起兵的老巢:上谷。不料,逃亡途中,宋金剛被突厥擒獲。抓住宋金剛後,突厥人立刻暴露出他們兇殘的本性,直接下令腰斬了宋金剛。一代梟雄,就這樣客死異鄉,慘死於突厥刀下。
宋金剛兵敗被殺,蒼涼落幕。那麼,劉武周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呢?其實,早在柏壁之戰打響之前,李世民已經決定,先打宋金剛,再滅劉武周。這是因為,李世民清楚地意識到,消滅了宋金剛,也就等於打敗了劉武周。
劉武周所倚重的軍事力量,不正是宋金剛手上的精兵主力嗎?現在,宋金剛敗了,劉武周倚仗的資本,不復存在。他的心理防線,也在一步步崩潰。所以,李世民此舉,既是軍事上的雷霆手段,又是在打心理戰。
不出李世民所料,宋金剛先後在柏壁、雀鼠谷、介休三場大戰中慘敗,全軍覆沒的訊息傳來,劉武周瞬間方寸大亂。沒了宋金剛的數萬大軍,自己即使佔據著太原,以及河東的大片城池與土地,也毫無意義。如今,劉武周手上兵力微薄,李世民想要收拾他,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驚恐萬分的劉武周,走投無路,只得放棄太原,投奔突厥而去。要麼說,劉武周和宋金剛二人,真是一對難兄難弟,都是突厥的忠實走狗。一旦大難臨頭,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投奔突厥,尋求老大哥突厥的庇護。劉武周出走突厥,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徹底放棄太原,放棄在河東所佔領的全部地盤。
得知劉武周從太原出逃突厥,李世民興奮異常。現在看來,劉武周已不足為慮,此時正是收復太原,反攻河東失地的大好時機。好機會稍縱即逝,李世民迅速整頓兵馬,大舉向太原進軍,將太原團團圍住。
劉武周逃跑之前,委派自己手下的一員部將:僕射楊伏念,留守太原。面對兵臨城下的唐朝大軍,楊伏念明白,劉武周算是完了,自己沒有必要為了他,白白送了性命。所以,沒等唐軍攻城,楊伏念主動開啟城門,向唐軍投降。就這樣,李世民以一種兵不血刃的方式,收復了李唐的龍興之地——太原。
李世民收復太原,率軍進入城中。先前,被宋金剛俘虜,在平定獨孤懷恩之亂中立下大功的內史侍郎唐儉,此時也重獲自由。故而,唐儉立即封存府庫,以待李世民查驗。收復太原,河東形勢馬上迎來了最後勝利。那些被劉武周佔領的河東州縣失地,這個時候,相繼又回到唐朝手中。
當初,劉武周南下進犯太原的時候,他手下的內史令苑君璋,極力勸阻劉武周,反對與李唐開戰。苑君璋認為,李家父子絕不是等閒之輩,咱們完全沒有必要發動這場戰爭。與其公開挑釁唐朝,倒不如奉行與突厥、唐朝同時交好的外交政策,方為明智之舉。只有這樣,才有我們的立足之地:
唐主舉一州之眾,直取長安,所向無敵,此乃天授,非人力也。晉陽以南,道路險隘,縣軍深入,無繼於後,君進戰不利,何以自還!不如北連突厥,南結唐朝,南面稱孤,足為長策。(《資治通鑑》)
可惜的是,劉武周當時過於膨脹,並沒有聽從苑君璋的勸諫,執意進攻太原,留苑君璋駐守朔州。後來,宋金剛全軍覆沒,劉武周棄守太原,倉皇逃走。這個時候,劉武周才意識到,後悔沒有聽從苑君璋的建議。因此,當著苑君璋的面,痛哭流涕,悲涼地說道:“不用君言,以至於此。”
劉武周逃到突厥之後,突厥人對待他,並沒有像對宋金剛那樣,過河拆橋。畢竟,劉武周曾是突厥在山西扶植的一股勢力。所以,劉武周落難到突厥,還是過了一段時間的太平日子。
不過後來,由於劉武周天性作死,直接斷送了他的生命。劉武周覺得,自己曾經也是一方霸主,如今卻要如同喪家之犬一樣,寄人籬下,他不甘心。在這種心理的驅使下,劉武周開始蠢蠢欲動。
於是,劉武周開始謀劃逃離突厥,打算逃回馬邑。馬邑是劉武周最初起兵反隋之地,劉武周想要回到那裡,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然而,事情洩露,突厥人一怒之下,大開殺戒,劉武周死於非命。或許是殊途同歸,劉武周和宋金剛最終的結局,都是身首異處,客死他鄉,死於突厥之手。
在劉武周、宋金剛兵敗身死的過程中,李世民在戰場之外,還獲得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那就是,收服了猛將尉遲敬德。前文講過,美良川、安邑兩場戰役,李世民出奇制勝,擊敗了尉遲敬德、尋相所部,打得兩人幾乎全軍覆沒,僅以身免。宋金剛麾下最得力的一支勁旅,被唐軍消滅。
後來,介休之戰,宋金剛兵敗如山倒,趁亂逃走。當時,尉遲敬德並沒有跟著宋金剛逃走,而是收攏兵馬,退回城中。尉遲敬德打算據守介休,以此作為屏障,抵禦唐軍主力的進攻。
李世民知道尉遲敬德是一員猛將,很想將他收入自己麾下。因此,打完介休之戰,李世民並沒有揮師強攻介休,而是派遣任城王李道宗、大臣宇文士及(宇文化及之弟),前來勸降尉遲敬德。
先前,在平定獨孤懷恩之亂中,尉遲敬德已經和唐軍建立聯絡。只不過,還沒有下定決心是否降唐。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劉武周、宋金剛大勢已去,唐軍收復河東,已成定局,自己再抵抗下去,純粹就是螳臂當車。經過審時度勢,尉遲敬德最終決定,歸順唐軍。於是,尉遲敬德與尋相二人,將介休、永安二城,獻於唐朝,正式降唐。
尉遲敬德降唐之後,李世民非常高興,終於收服了這員虎將,唐軍從此如虎添翼。自從尉遲敬德歸順以來,李世民對他是信任有加,根本沒有將他當作一個降將看待。李世民任命尉遲敬德為右一府統軍,繼續統領自己的八千舊部。同時,李世民還專門允許,尉遲敬德的營帳,可以和自己的營帳,排在一起。
對於李世民的高度信任,致使唐營中的一些老將,非常擔心。比如,李世民的副將:行軍元帥長史屈突通,害怕尉遲敬德反覆無常,多次提醒李世民,小心提防尉遲敬德反水。可是,李世民絲毫不以為然,認為屈突通多慮了。甚至,李世民還自比為漢光武帝劉秀,以赤誠換取尉遲敬德的真心:
昔蕭王推赤心置人腹中,並能畢命,今委任敬德,又何疑也。(《舊唐書·太宗本紀》)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秦王李世民奉命東征,親率十萬唐軍,攻打洛陽王世充政權,開始了唐王朝進軍中原的征途。在李唐王朝的東征大軍中,剛剛歸順唐朝的尉遲敬德,也跟隨李世民一起出徵。令尉遲敬德沒有想到的是,正是在此次東征軍中,自己差點命懸一線,險些丟了性命。
怎麼回事呢?這一年的九月,和尉遲敬德一起歸順唐軍的降將尋相,以及其他的一些劉武周舊部,突然出走叛逃。大量降卒出逃,引起了唐軍內部的極大不安。何況,現在還是攻打洛陽的關鍵時刻。若不及時安定軍心,很有可能,使得進攻洛陽的軍事行動,前功盡棄,中途夭折。
當時,唐軍中有不少將領,都對尉遲敬德產生了懷疑,認為是尉遲敬德策劃了這些舊部集體叛逃。所以,這些唐將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不向秦王請示,私自將尉遲敬德關押在軍中。然後,行臺左僕射屈突通、尚書殷開山,建議李世民,快刀斬亂麻,殺掉尉遲敬德,永絕後患:
敬德初歸國家,情志未附。此人勇健非常,縶之又久,既被猜貳,怨望必生。留之恐貽笑後悔,請即殺之。(《舊唐書·尉遲敬德傳》)
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出,李世民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人格魅力。所有人都建議李世民,殺掉尉遲敬德。不過,李世民沒有人云亦云,就真的殺了尉遲敬德。相反,他力排眾議,覺得尉遲敬德要是想反,早就反了,何必等到現在:
寡人所見,有異於此。敬德若懷翻背之計,豈在尋相之後耶?
於是,李世民當即下令,釋放尉遲敬德。並且,李世民恭恭敬敬,將尉遲敬德請入自己的大帳之中,鄭重地向他賠禮道歉。同時,李世民取出一筆金銀珠寶,饋贈給尉遲敬德,表示道,如果將軍想要離開唐軍,我絕不阻攔;這筆錢財,權當給你的路費,也算共事一場,好聚好散:
丈夫以意氣相期,勿以小疑介意。寡人終不聽讒言以害忠良,公宜體之。必應欲去,今以此物相資,表一時共事之情也。
最終,李世民的寬廣胸襟,以及人格魅力,折服了尉遲敬德。從此之後,尉遲敬德忠心耿耿,死心塌地,追隨李世民左右,南征北戰,馳騁沙場。在破鄭滅夏,擊破突厥的戰爭中,尉遲敬德都是戰功卓著。
後來,唐太宗即位後,尉遲敬德官至右武候大將軍,封為鄂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成為了唐朝初年威名赫赫的一代開國元勳。不僅如此,尉遲敬德更是與秦瓊秦叔寶兩人,成為了家喻戶曉的“門神”。
至此,隨著劉武周、宋金剛的兵敗身亡,猛將尉遲敬德率部歸唐,歷時一年之久的“河東大戰”,終於以唐王朝的大勝而圓滿收官。河東大捷,唐軍不僅全殲敵軍主力,收復太原,平定河東兵禍;同時,還將盤踞山西多年的劉武周政權,連根拔起,徹底消滅,除掉了這個威脅太原的心腹大患。
河東大捷,消滅劉武周、宋金剛的訊息,傳至長安,唐高祖李淵大喜過望。從武德二年(619年)四月,劉武周大舉進犯太原;到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軍在河東取得全面勝利。這場戰爭,持續了整整一年時間,比統一西北的戰爭,打得時間還要長。從另一個側面,也可以證明,這場勝利來之不易。
所以,為了紀念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需得舉國同慶。於是,唐高祖大宴群臣,重賞百僚。這一次,高祖皇帝非常大方,下令開啟府庫,讓文武百官自己去挑,看中哪個拿哪個,想拿多少拿多少。
與此同時,唐儉在粉碎獨孤懷恩的陰謀中,立有大功。河東大戰後,唐高祖恢復唐儉官爵,任命他為幷州道安撫大使。唐將李仲文,在河東之戰中,多次率軍擊敗劉武周的入侵,連下城堡百餘所,禦敵有功。因而,朝廷委任李仲文為檢校幷州總管。獨孤懷恩被誅殺後,其家產全部抄沒。現在,這些抄沒的家產,盡數賞賜有功將士。
縱觀整個河東大捷,秦王李世民居功闕偉。身為唐軍的最高軍事統帥,李世民用兵如神,採用了正確的戰略,戰術,攻守結合,果斷出擊。直至河東之戰的決勝階段,李世民率領唐軍,一路橫掃千軍,先後在柏壁、雀鼠谷、介休,三戰三捷,殲滅數萬敵軍;最終,徹徹底底消滅了劉武周、宋金剛在山西的勢力。
其實,早在李世民與宋金剛主力決戰之際,唐高祖對於李世民的封賞,便提前下來,肯定了李世民在河東前線的戰績。武德元年(618年),因為平定西秦的功勳,李世民被授予太尉、陝東道行臺尚書令、左武候大將軍、涼州總管等職銜,鎮守華陰長春宮,關東兵馬受其節制,軍權在握。
那麼,這一次,李淵又給自己的這個二郎,委任什麼樣的軍政要職呢?當時,巴蜀之地也被納入唐朝版圖。因此,唐王朝勢必要對蜀地,進行管理。武德三年(620年)四月,唐朝設定益州道行臺,作為治理蜀地的機構。同時,以益、利、會、鄜、涇、遂六州總管,統一隸屬於益州道行臺治下。
不久,四月二十一日,也就是李世民率軍追擊宋金剛主力的前夕。唐高祖向前線傳旨,於三軍之中,加封李世民為益州道行臺尚書令。李世民加拜益州道行臺尚書令,統領益州道行臺,意義重大。從此,巴蜀天府之國,便成為了秦王李世民的勢力範圍。李世民可以在此積蓄實力,收拾人心。
由於為唐王朝南征北戰,立下了不世之功,李世民分別執掌陝東、益州兩大行臺,而關東、巴蜀兩大戰略要地,也牢牢掌握在李世民手中。從此刻起,李世民的勢力,開始大有星火燎原之勢。
這對於李世民而言,是一筆極其雄厚的政治資本,為他日後爭奪太子之位,打下了堅固的政治、軍事基礎。此時的李世民,日益崛起,逐漸成為了左右大唐朝廷的靈魂人物,不再侷限於軍事領域,正在一步步邁向權力核心的領域。
過了一個月,劉武周、宋金剛相繼敗亡,河東局勢趨於穩定。武德三年(620年)五月,李世民委派大將李仲文,鎮守太原。外敵肅清,河東底定。李世民率領大軍,帶著這支百戰浴血的勝利之師,滿載赫赫戰功,班師回朝。
班師途中,李世民親自領兵,自晉州長驅直入,一舉襲破夏縣,消滅了呂崇茂叛軍的殘餘力量。剿滅呂崇茂叛軍,唐朝在山西地區的最後威脅,被徹底消除。河東大戰,取得了圓滿勝利。五月二十九日,李世民返回長安。直到這個時候,李世民凱旋而歸,班師回京,持續一年的河東大戰,正式宣告結束。
那麼,這場打了整整一年,以唐軍將士付出千辛萬苦,才取得勝利的“河東大捷”,對於李唐王朝的統一大業,究竟起到了怎樣重要的戰略意義?河東大捷的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徹底鞏固了關中地區的軍事環境。
唐朝建立之初,強敵環伺,處於天下群雄的包圍之中,幾乎與各地割據勢力同時開戰。唐王朝若要統一天下,削平割據,其過程任重而道遠。因此,唐高祖李淵制定了先固關中、東征中原、再平江南的戰略。實現這個宏偉計劃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掃清關中周圍的幾大割據政權,鞏固關中的軍事安全。
那時,唐朝在關中、長安周圍,主要面臨三股強敵:隴西薛氏父子、河西李軌、山西劉武周。因而,從武德元年(618年)至武德三年(620年),李唐王朝經過三年征戰,逐一消滅了這三個割據勢力。
尤其是,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民率領唐軍將士,擊潰宋金剛主力,徹底消滅了劉武周政權,收復並、汾失地,鞏固了太原形勢。自此,唐王朝的統治範圍,西至隴右、河西,南擁巴蜀,北據河東,坐鎮關中。可以說,此時的大唐王朝,囊括了中國北方,以及西南一帶的廣大地區,基本實現了對北方地區的統一。
也可以這樣講,河東之戰大捷,劉武周政權的覆滅,為唐朝統一天下的第一步戰略“鞏固關中”,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從此刻開始,唐朝在關中地區的統治地位,才算真正穩固下來,再也不會受到任何威脅。
第二,粉碎了突厥扼制唐朝統一大業的陰謀。
前文說過,李唐建國之後,唐朝與突厥的關係,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逐漸從盟友演變為敵對關係。隋末天下大亂,群雄並起,突厥日益發展壯大,其勢力向中原內地滲透,儼然成了中原格局的操縱者。
唐王朝統一西北,消滅隴西薛氏、河西李軌兩大割據政權,觸碰到了突厥在內地的利益。所以,突厥採取了壓制李唐的政策,在關中四周扶植多個傀儡政權,與唐朝對抗。其中,勢力最強大的,當屬兩大政權:山西劉武周、朔方梁師都。突厥的目的,就是要將唐朝統一天下的大業,扼殺在萌芽之中。
然而,李世民用兵奇絕,短短數月,便一舉消滅了劉武周政權。劉武周的覆滅,對於突厥勢力的擴張,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透過河東之戰,唐朝徹底將突厥勢力,從山西地區驅逐出去,消除了突厥對李唐根基之地逐漸蠶食的威脅,使得突厥扼制李唐統一大業的陰謀,第一次灰飛煙滅。
第三,為唐朝進軍中原掃清了障礙。
本來,統一西北,平定李密叛唐之後,唐王朝下一步的行動,便是大舉東征,與王世充、竇建德爭霸中原。可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沒等唐朝開始籌劃東征,劉武周卻向唐朝發起挑釁,攻陷太原及山西大片城池、郡縣,河東戰事告急。不得已,李唐只得暫時擱置東征計劃,全力應對河東之戰。
經過一年的艱苦作戰,唐朝最終取得了河東之戰的全面勝利,鞏固了關中地區的軍事形勢。如此一來,李唐王朝算是為東征掃清了障礙,解除了後顧之憂,可以騰出手來,實施進軍中原的計劃。
由此可見,唐朝東征洛陽,進軍中原,逐漸被提上了議事日程,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那麼,當時中原地區的形勢,又是怎樣的一番光景呢?在正式進軍中原之前,日漸強盛、崛起的李唐王朝,又會和中原群雄發生怎樣的摩擦、碰撞?蓄勢待發的唐王朝,究竟在什麼樣的背景之下,劍指中原,拉開了浩浩蕩蕩的東征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