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商鞅變法
章節報錯
七天後,天幕如期而至,各朝都已經擺好桌案紙筆,數十執筆小吏端坐案後,屏氣凝神。秦漢則準備了小山一般的空白竹簡,只等天幕開講。
秦漢的紙張已經在研製中,但只見過一次的東西,要如何做出來,墨家之人正在一點點嘗試。
墨家之人已經積攢了幾次評論機會,只等時機合適,便向天幕求教。
【春秋戰國時期,是分封制崩潰、中央集權制確立的過渡時期。在這一時期,鐵製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廣,導致原有的土地國有制,逐步被土地私有制所代替。新興軍功地主階級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要求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因此,各國為了富國強兵,紛紛推行變法。】
天幕下的人驚奇連連,他們從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歷史的變遷。
在古代,經濟學一直都處於萌芽狀態,有管仲、范蠡、諸葛亮這樣能夠進行經濟戰的大佬。也有完全不懂經濟,隨意更改幣制,導致國家經濟崩潰的統治者。
譬如新朝王莽,譬如董卓的新五銖錢,還有比廢紙還廉價的大明寶鈔……
春秋末期曾子在《大學》中明確總結為:“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內末,爭民施奪。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雖然歷代統治者都推崇管仲為“華夏第一相”,但卻將其經濟戰的思想避之如虎,選擇用重農抑商來規避麻煩。
殊不知,時代的洪流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落後的定會被淘汰。
【齊國管仲的“相地而衰徵”,不同的田地徵收不同的稅賦。魯國實行“初稅畝”,按照土地畝數進行徵稅。鄭國子產鑄刑書,歷史上第一次出現了成文法。將本來由貴族掌握的法律公之於眾,讓平民可以視法而動,而不是視貴族而動,有了一定的主動權。】
平行時空無數人看的目眩神迷,在他們的印象中,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想象沒有成文法的時代是什麼樣子。
孔子:“子產,古之遺愛也!”
【魏文侯李悝變法:“食有勞而祿有功”,廢除官員世襲,由官府平穩糧價。楚悼王吳起變法,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整頓吏治,最後吳起被舊貴族殺害,變法夭折。】
【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軍制,軍隊實力大增,但其晚年在繼承人問題上搖擺不定,被親兒子餓死於沙丘行宮。】
評論區
“沙丘,困龍之地。”
“商紂王在此自焚而死。”
“趙武靈王餓死宮中。”
“始皇嬴政病死於沙丘平臺。”
“武靈遺恨滿沙丘,趙氏英名從此休”
“祖龍霸業車申恨,主父雄心宮裡愁。唯有朦朧沙上月,至今猶自照荒邱!”
吳存禮:這是我的詩!
趙武靈王:“餓死!”
天幕倒是說清楚啊,是長子還是幼子,他正準備廢長立幼呢。
齊桓公終於找到一點安慰,這些後世的雄主也沒辦法做到善始善終,終於不是孤一人被人恥笑了,吾心甚慰。
秦始皇沒想到能在這裡得知自己的死訊。
國君病死於都城之外,都城會發生什麼事可想而知,尤其是秦朝並沒與冊立正式的儲君,秦始皇覺得他找到了一點端倪。
【韓昭侯申不害變法,主張君主獨斷,駕馭臣下。齊威王鄒忌改革,謹修法律,督察奸吏,招撫流民。還有燕昭王樂毅改革……但他們的改革都不夠徹底,又因為觸動了貴族的利益,很多變革都是人亡政息,無法堅持下去,只有秦國不同。】
【秦孝公嬴渠梁任用商鞅變法,同樣是與貴族為敵,還處罰了太子的老師,秦孝公去世後,商鞅被車裂。但“商君籍沒,秦法永存!”秦國變法的成果保留了下來,奠定了秦國崛起的基礎,逐漸從一個西陲小國,東出函谷關,席捲天下,成為人人畏懼的虎狼之國,六國莫能與之爭!】
商鞅將目光看向秦孝公,秦孝公看向坐在下首的太子贏駟。
贏駟乾脆利落的跪倒在地,雖然不知將來發生了什麼事,但一人做事一人當,該認的錯就要認。
秦孝公抬腳狠狠的踹了太子一腳,當即就要拿鞭子行家法。
還是商鞅攔住了他,“臣雖死,但變法堅持了下去,以臣一命,換秦法永存,值得!”
他們都清楚,變法觸動了老貴族的利益,斷了他們世卿世祿的根,秦孝公活著時能保住商鞅,秦孝公一死,新繼位的秦王只能在老貴族與商鞅之間做出取捨。
商鞅見慣了中途夭折的變法,能用自己的一條命換取秦法永存,他認為很值!
秦孝公指著贏駟恨恨的罵道,“若不是爾還能堅持變法,孤定要爾身死當場!”
評論區:
“商君千古!”
秦·咸陽宮
始皇帝嘆道:“商君千古!”
群臣齊呼:“商君千古!”
【透過變法改革,各國逐步廢除了奴隸制,確立了封建制。當地主階級從奴隸主貴族那裡奪得政權,建立起對農民的統治之後,它們之間的矛盾日益發展起來,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中國封建社會形成了。】
【我們重點要說的就是商鞅變法,從商鞅變法一探秦國政治文化的形成。】
【商鞅,姬姓,公孫氏,名鞅,因其出身衛國,又名衛鞅。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
天幕上出現的是電視劇《大秦帝國》中的場景,一年輕士子端坐在席間品讀書籍。
另一時空,尚在魏國的公孫鞅目露震驚之色,他思忖片刻,當即拿起李悝的《法經》,從側門悄悄離開魏相府邸,他要去秦國!
前面說起商鞅並沒有提及其出身,他也沒有想到商鞅就是自己,如今天下之人都知道自己的來歷,再不逃走,便要身陷魏國了。
【商鞅年輕時喜歡刑名法術之學,受李悝、吳起的影響很大,後任魏國國相公叔痤的中庶子。】
公叔痤命令道:“立刻將中庶子帶過來。”
商鞅剛入公叔痤的相府,公叔痤便與其深談良久,知道他有大才。天幕一出,商鞅之能蓋棺定論,定不能讓其離開魏國。
可惜,他反應慢了半拍,商鞅已經離開相府了……
天幕上切換了一個畫面,一個垂垂老矣的老者正躺在榻上——
【公叔痤病重時向魏惠王推薦商鞅,說:“商鞅年輕有才,可以擔任國相治理國家”,“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殺掉他,不要讓他投奔別國。”魏惠王卻認為公叔痤已經病入膏肓,語無倫次,於是皆不採納。公叔痤轉而讓商鞅趕緊離開魏國,商鞅明白魏惠王不採納公叔痤用他之言,也不會採納殺他之言,所以並沒有立即離開魏國。】
評論區:
“魏國:戰國人才市場。”
“魏惠王真是個大冤種。”
“商鞅:我預判了你的預判。(狗頭)”
魏惠王看著天幕本是當個樂子,沒想到自己變成了那個樂子,當即命令道,“去相府宣公叔丞相和衛鞅。”
可惜,他的行動慢了不止一拍,商鞅已經偽裝離開魏都大梁,公叔痤正滿城追捕商鞅。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繼位。當時秦國地處偏僻的雍州,被當做夷狄,六國都不帶秦國玩。秦孝公在國內頒佈了著名的求賢令,命國人、大臣獻富國強兵之策。商鞅聽說後,便投奔了秦國。】
天幕上出現的是電視劇名場面:商鞅遊說秦孝公。
【商鞅第一次用帝道遊說秦孝公,孝公聽後直打瞌睡。五日後,商鞅再次會見秦孝公,用王道之術遊說,孝公有點興趣,但還是沒有得到認可。商鞅意識到,秦孝公意在爭霸天下,對耗時太長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學說不感興趣。第三次商鞅用霸道之術遊說,終於獲得了孝公的肯定,商鞅暢談富國強兵之策,孝公聽得十分入迷,膝蓋不知不覺向商鞅挪動,二人暢談數日毫無倦意。】
剛剛即位的秦孝公:“立刻前往邊境,迎接中庶子衛鞅。”
如果不是秦國國力太弱,他都想直接派兵攻打魏國,將商鞅搶到秦國。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開始了第一次變法:改革戶籍制度,令民為什伍,實行連坐法;輕罪用重刑;重農抑商,獎勵耕織;獎勵軍功,按功受爵,廢除世卿世祿制;燔詩書而明法令,禁宦遊之民。】
評論區:
“原來焚書是秦國的傳統啊。”
“焚書確實是統一思想的最好方法。”
“日本侵華時,在滿洲實行奴化教育,不能學習中文漢語,只能學習日文,細想一下,若是連續三代人都不學中國文化,那個地方就不再屬於中國了。”
平行時空:
始皇時還沒有焚書,但李斯已經提過這個建議,他內心深處也是同意的。愚民弱民是法家提倡的。
如果國家是一架精密的機器,那麼黔首就是一顆顆螺絲釘,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一旦他們讀書明理,對功名利祿有了追求,必定會心有不平,惹事生非。
儒家的人卻坐不住了,怎麼著,看天幕的意思,是覺得焚書是對的!
劉徹:“日本侵華!”
他看向身邊的衛青,“日本在何處?”
衛青茫然道,“臣也不知……”
霍去病朗聲道,“不論這日本在何處,臣都能將其踏平,獻給陛下。”
劉徹哈哈大笑,暢快道,“朕有冠軍侯,定能踏平四夷!”
此時的日本還是彌生時代,正向農耕社會轉變。唐高宗時期,日本才定下國名。
朱元璋:“這不是咱定下的不徵之國!”
他三觀有些崩潰,那樣一個彈丸小國也敢肖想侵略上國,還讓他們成功了!
朱棣:“太子,咱要打日本,國庫能拿出多少錢。”
朱高熾:“日本孤懸海外,要造船,要訓練水兵,這些都需要時間。”
朱棣:“咱又不是馬上就去,先定個計劃。”
朱高熾:“是,只要不是馬上出發,國庫定能拿出足夠的糧草。”
朱高熾雖然溫和仁善,但他也是大明統治階級的一員,將中原大地看作自家禁臠,自然看不得有人將手伸到自己的領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