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曹操:西征,必須西征!
章節報錯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諸位,這首《將進酒》如何?”
很快一首將進酒被曹操吟誦完畢。
寂靜,死一般的寂靜。
之前那些不服的讀書人紛紛閉上了嘴巴,他們自認為有才華,但是內心很清楚自己做不出詩。
“哼,詩倒不錯,但是稱作詩仙未必也太勉強了吧。”
公孫瓚聽聞後冷哼一聲。
他不否認這首詩不錯,但是僅憑一首詩就被稱作詩仙,這未免也太勉強了吧。
而且這首詩的風格不對他的口味。
“哈哈,既然公孫將軍不喜歡這首詩,那不妨聽聽這首。”
曹操哈哈一笑,將手中的書籍翻了一頁,開始吟誦另外一首詩。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曹操剛給念出第一句,公孫瓚眼睛瞬間一亮。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閒過信陵飲....”
隨著曹操的不斷吟誦,公孫瓚的眼睛越來越明亮。
他雖然不懂詩詞歌賦,但是對於他們這種常年駐守邊境與外敵戰鬥的人來說這首詩太對他麼口味了。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這是何等的霸氣!
“公孫將軍,不知這首詩可對將軍口味。”
吟誦完畢,曹操向公孫瓚詢問道。
“李白詩仙之名過不名不虛傳!”
公孫瓚贊成道,他現在也認同了李白詩仙之名。
隨後曹操又吟誦了李白的諸多詩集,讓外界的學者聽得一愣一愣。
詩他們聽得多了,但是這樣寫詩的他們還都是頭一次見到。
什麼大鵬起飛雲飛揚,扶搖直上九萬里!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種詩的寫法他們聞所未聞。
就如同這李白真如天上的謫仙人一般。
“彩!”
“大彩,沒想到後世竟然有如此人才!”
劉協沒忍住鼓掌喝道。
在這群人當中,只有他是最年輕的,雖經歷磨難,但仍有一絲少年意氣。
“請問仙人,這是何種文字,為何如實多的書籍中都是這種文字。”
就在眾人成沉浸在李白的詩篇中時,賈詡的聲音再度響起。
只見賈詡拿起一本書籍向半空中詢問道。
就在剛剛自由活動期間,他發現很多書籍所使用的文字都一些他從來沒有見過的文字。
而且這種文字不僅出現在一兩本書中,而是大量書籍中都有這種文字。
“此文字名為英文,乃是後世世界使用範圍最多的語言。”
圖書館內響起了冰冷的機械聲音。
話音剛剛落下,整個天下頓時間沸騰了起來。
“什麼?!使用最多的語言竟然不是我漢語!”
“什麼狗屁英語,老子聽都沒有聽說過。”
“蠻夷尚且學習我們漢語,這英語到底是何物?”
........
聽到漢語不是後世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頓時間整個大漢王朝的人都不樂意了。
自漢武帝打出漢人脊樑之後,他們就無法接受自己不是第一這件事情。
即便是現在群雄割據,也都是隨便摁著蠻夷打。
那些蠻夷紛紛以學習他們大漢文化為榮,這狗屁英語什麼東西,也敢跟他們的漢語相比。
“英語起源於後世歐洲一個西方國家,該國家為了達到掠奪殖民地的目的,不惜使用武力在世界各地鎮壓當地土著居民。”
“在政治上竭力奉行殖民政策,強行傳播和普及英語語言文化,用英語同化當地民族語言,使英語在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英國殖民地牢牢紮下了根,成為後世使用範圍最廣的語言。”
“歐洲?”
“歐洲在哪?”
“為了殖民,不惜用武力鎮壓當地居民,這等民族實在是太惡劣了!”
......
聽到半空中傳來的解釋,除了曹操等人之外,紛紛有一些摸不著頭腦。
不知道這個所謂的“歐洲”是哪個國家,紛紛議論起來。
“諸位,我知道這個歐洲在哪裡?”
曹操袁紹幾人互視一眼,緩緩開口道。
如果說之前他還在猶豫是否西征,但經過剛剛的話語之後,現在他的內心十分堅定一件事。
那就是西征!
如此惡劣的民族若不剷除在萌芽之中,將來必將成為他們漢族大患。
“哦?孟德知道?”
聽到曹操知道這個“歐洲”在哪裡,孫堅頓時間來了興趣。
不光是孫堅,就連公孫瓚、劉焉也都來了不少的興趣,想聽聽這個歐洲在哪裡。
若是距離他們不遠而且可以耕地的話,自己提前給佔領了也不是不行。
“諸位可還記得上次仙人問答中,獎勵有一份未來的航海日記。”
“這裡面有一份航海地圖,記錄了歐洲和非洲的位置。”
“仙人口中的歐洲就位於我們大漢王朝最西邊,跨過大海便能抵達歐洲!”
曹操面色嚴肅的向眾人解釋道。
他們是很能打,這不假,但是歐洲距離他們太遠了。
遠的讓人絕望!
想要征服歐洲並非一件簡單的事情。
“孟德所言不錯,歐洲距離我們確實很遙遠。”
劉備緩緩點了點頭道。
他不是沒有打過歐洲和非洲的主意,但是距離實在是太遙遠了,並且面對未知的危險,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這麼遠啊!”
聽到曹操和劉備的解釋,一盆冷水瞬間澆在孫堅頭上。
他還想著把這個歐洲據為己有呢,誰知道這個歐洲跟他們大漢王朝跨海相隔。
“諸位,歐洲雖然遙遠,但我們有仙人幫助,未必不能征服歐洲!”
劉協打斷道。
要說這裡面誰最想征服歐洲,他必然是他劉協。
他現在位於西域,急需一片肥沃的土地和一些人口來發展。
而且歐洲距離他現在的領地也是最近的。
若是真的征服了歐洲,他絕對是獲利最多的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