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掌控青州
章節報錯
王老爹看王躍沒有發瘋,就趕緊勸說道,“即使如此,我們慢慢積蓄實力就可以了,也不用非得均田賦吧?這天下還是世家大族的天下,你這麼幹的話,就得罪了整個世家大族,也就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
王躍嘆了口氣,然後才一字一句的說道,“均田賦是把所有的田地收回國有,就是所有的田地都是我們的,然後我們直接給百姓耕種,而不用經過士族從中剝削,有百姓擁護我們,你怕什麼?”
王老爹實在忍不住的翻了個白眼兒,然後才不屑的說道,“你這個政策當年王莽那混球都這麼幹過,到頭來結果是什麼?不僅得罪了所有的世家大族,就連那些獲得利益的百姓也都不理解,最後落得個被分屍的下場,你又何必折騰呢?好好的做自己的人上人不好嗎?”
王躍一腦門黑線,他對那個失敗的穿越者也不知道該怎麼評價了,但他還是想要勸說一下的,也就嚴肅的說道,“老爹,你憑良心說,王莽的大部分政策是不是確實能夠解決當時的問題,只是他拍派下去執行的人是世家大族的人,這才導致執行的時候有了問題。”
王老爹看王躍。鐵了心了要這麼幹了,他心裡也清楚,如果不做出變革的話,青州現在根本就沒有實力一統天下,最多也就偏安一隅罷了。
他猶豫了一下,就沉聲說道,“既然如此,明日我就把泰山郡交到你手裡打理,那裡的世家豪門都已經遷到別處,隨便你怎麼做都沒什麼問題,如果你做的效果好的話,再在青州全境推行也不遲。”
王躍看王老爹這麼說,他心裡也很是無奈,到底不是自己掌權,辦起事兒來還真是麻煩。
於是,他很無奈的回了家裡,見了在母親和柳玉茹之後,然後就在琅琊城最好的酒樓,宴請了顧家和葉家,還有陳尋的陳家,楊文昌的楊家。
他想治理泰山郡,那也是需要人去治理的,就像王老爹擔心的似的,普通百姓雖然得了利益,可是他們大多不識字,除了參加軍隊之外,根本對他形成不了多大幫助。
接到王躍的邀請,葉老爺和葉夫人和顧家顧明朗夫婦,陳尋和楊文昌還有他們的父母都趕來了。
王躍熱情的讓幾人坐下之後,等劉玉茹給每人都滿了一杯茶,他這才開始說今天的目的。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想邀請葉顧兩家派人跟他去泰山郡,顧家當然是負責商貿,而葉家是負責幫他來辦學院教化百姓宣傳他的方案。
而陳家和楊家,他希望兩家的青年可以出仕,替他在泰山縣辦事。
面對王躍的親自邀請,幾家人都沒有反對,也就答應了,陳尋和楊文昌更是直接跟在王躍身邊聽命。
原本這四家在青州都沒有根基,他們所依靠的也就是王躍而已,現在王躍要去泰山郡,當然需要緊跟王躍的步伐。
葉家派了家裡有名望的葉老爺子出馬做學正,帶著家族子弟去了泰山郡來辦了郡學院,免費讓泰山郡的學子讀書,順便宣揚王躍均田賦的方案。
而顧家因為顧九思不在,顧老爹老孃又需要在琅琊打理生意,就讓一些比較忠心還比較懂算學的夥計,由聶先生帶領,去幫王躍整理財務和一些統計的事情。
陳尋和楊文昌兩家除了派出了這兩人之外,更是把族中少有學識的人,都派去給王躍做事。
王躍對來到他身邊的人,那是來者不拒,他除了把楊文昌派到水師那邊,又把柳玉茹留在琅琊郡,就帶著萬餘精兵,護送幾家派來的人,一起前往了泰山郡。
他去的首要目的,就是把這裡王老爹安排的山匪全部給收編,然後利用手裡的軍隊,在泰山郡強勢進行均田賦。
他本來就是刺史的兒子,那些山匪又是聽命於王老爹,所以知道王躍的命令之後,就毫不遲疑的帶著人馬全部下山了。
於是,王躍來到泰山郡沒多久,他的一萬兵馬瞬間就變成了十萬,簡直比人家一個州的兵馬還多。
以一個郡養這麼多兵馬實在是費勁,王躍馬上就實施了他的計劃,在泰山郡所有的土地都歸官府所有,重新丈量過後,按人頭開始分田,家中有參軍的人,可以額外的獲得土地,剩餘的土地,都用了軍墾。
當然,王躍除了保證一半兒的常備軍訓練之外,剩下的軍隊到泰山區各個地方修橋鋪路,來保證各地的交通運輸,同時也會修建水渠,保證境內良田能夠充分的灌溉。
與此同時,王躍在泰山軍建了許多工坊,生產很多生活物質,給當地僅有的一些大家族一些售賣的權利,讓這些大家族可以在工坊裡進貨,來彌補他們獻出土地後的損失。
這幾個大家族本來還對王躍的蠻橫行為還很不滿的,甚至還派人到青州治所找了王老爹,只是王老爹故意躲了起來,說是視察境內州縣,就這麼給王躍爭取了時間。
而獲得售賣權之後,這些家族很快就獲得了盈利,心裡也再也沒有對王躍的不滿了。
他們其實也清楚,經商是非常賺錢的,只是經商畢竟是有風險,不如土地那樣穩定罷了。
現在有了王躍穩定的貨源,能夠保證他們家族持續盈利,這就讓他們心裡鬆了口氣,接受了王躍給的條件。
如果有一天王躍這邊兒倒了,他們再拿賺到的錢去買土地也是來得及的,也就沒必要頭鐵的跟王躍較勁兒。
……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好幾個月,王躍這邊的軍墾,都已經豐收了,再加上各地收上來的糧食,泰山郡已經這個原來的貧困郡縣,變得百姓衣食無憂了。
而王躍掌管的那一部分青州水師,王老爹並沒有收回去,而他現在泰山郡又用不著水師,就把水師派到揚州,以後楊文昌這個本地人隨行,協助劉通判守衛揚州的東部。
如此持續了幾個月,王善泉不僅沒有拿下揚州東部,就連他的西大營的水師,也被消滅的一乾二淨。
沒有了水師的幫忙,王善泉更加拿劉通判沒有什麼辦法,他看到自己統治的揚州西部也開始有些蠢蠢欲動,就只能開始派兵鎮壓,這也沒有精力去管劉通判了。
而劉通判聽了王躍的建議,那就是堅決和王善泉作對,毫不遲疑的就派兵進行襲擾,讓王善泉不能剿滅那些對他不滿的家族。
這些家族本來都有些私兵,派去少了拿不下他們,派的多了又有劉通判圍魏救趙。
如此忙活了好幾個月,王善泉控制的西揚州依舊是不穩,很多家族都偷偷的和劉通判勾連,如果不是怕王善泉破釜沉舟,這些家族可能早就反了。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梁王的兵馬從荊州而來,席捲了雍涼地區以及東都附近的大半的豫州,勢力範圍直逼兗州。
再加上這兩年黃河水氾濫,幷州兗州冀州常年災害,很多地方都是顆粒無收,很多百姓都開始舉家逃難。
現在益州交通不便,揚州又紛爭不斷,逃難的地方也只剩下兩個,一個是幽州,另一個就是青州。
只是北方的幽州雖然沒有發生旱災,可是他們早已經接收了很多冀州的流民,實在沒有錢財,養更多百姓。
而青州因為王躍這邊提前準備,在泰山郡這邊不僅有足夠的糧食,還設定了很多粥棚和臨時住所,凡是有流民來到泰山郡,他是全部接受。
等篩選核查完畢之後,留下一部分分配田地,剩下大部分都送回了青州,讓王老爹分配到各郡縣消化。
……
這天,王躍正在府衙看著賬目,突然王三就跑了過來,他笑呵呵的說道,“少爺,顧家那邊又來人了。”
王躍聽到這話就愣住了,就有些疑惑的問道,“顧家又派誰來了?他們家還有誰能比老賀更厲害?”
王三看王躍這麼說,他也不得不佩服,那個賀老頭兒本來在顧家只是管管顧家的賬目,被王躍帶過來之後,直接管上了泰山郡的賬目,竟然還是能管的挺好,讓他忍不住刮目相看。
所以他對顧家新派來的人非常感興趣,就連忙笑著說道,“是賀掌櫃,他帶著其他幾個掌櫃,一塊兒來了泰山郡。”
王躍聽到這話就愣住了,他有些疑惑的問道,“這個賀掌櫃不是跟著顧九思一起去了幽州了嗎?怎麼突然回來了?”
王三愣了一下,他可不知道這些,他就也不好意思說道,“這個我也沒問,主子,是我去問問,再回來稟報,還是直接讓賀掌櫃過來?”
王躍不知道賀掌櫃是不是接了顧九思的命令找他來有什麼事情,就不想那麼麻煩,直接說道,“那就快讓他進來吧。”
王三聽了王躍的話,沒有遲疑就連忙跑了出去,沒一會兒就帶著賀掌櫃等人走了進來。
賀掌櫃進來之後向王躍見了一禮,然後才恭敬的說道,“王郡守,我們特地來投奔您來了,還請您給安排個職務。”
王躍挑了挑眉,就有些疑惑的問道,“你們在幽州發生了什麼事情?我三弟這是怎麼了?”
賀掌櫃嘆了口氣,有些無奈的說道,“王郡守可能不知道,現在天下大亂,幽州又接受了太多的難民,可是又沒有那麼多的糧食供養,很多百姓食不果腹,我家少爺仁慈,就把搬到幽州的家產全給捐了,然後讓我們前來泰山投奔王郡守找個差事。”
王躍聽到這句話,就有些狐疑的問道,“全給捐了?這個敗家子,換了個什麼職位?”
賀掌櫃無奈的笑了笑,然後才解釋的說道,“我家公子把財產捐給了周將軍,換了一個捕快的職位,他說他想當官,還是從基層做起的比較好,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比較穩妥。”
王躍對此不置可否,他現在這裡也沒有什麼事情,只有他辦理的那些工坊,一直沒一個合適的領頭人,他想了想,就把賀掌櫃安排過去了。
至於其他的掌櫃,他倒是沒有留用,而是派人給送到了顧家,讓他們自己安排。
對此,這些掌櫃都沒有什麼意見,畢竟在他們看來,跟著王躍這個陌生的東家,還不如跟著顧家這個老東家合適。
王躍不知道這些,他安排好的這些人,就準備回青州治所一趟,他是準備找他老爹,準備把平原郡和濟南郡給要到手裡。
這幾個月時間,他這裡發展的極為迅速,可是平原郡卻受流民的影響,已經發生了好幾次械鬥,就連濟南郡也被他們連累了。
很多人擔心會發生大亂,都居家向北海郡搬遷,剩下沒有走的也是人心惶惶。
王躍覺得這些地方的大家族都搬走了,只剩下一些小家族,到他手裡那必須乖乖的聽話。
只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去見他老爹的時候,他老爹比他想的還大方,直接把刺史的掌印都交到他手裡。
王躍看到這一幕,就有些疑惑的問道,“老爹,你不會拿這個試探我吧?”
王老爹冷哼了一聲,就很不屑的說道,“行了,咱們家就你一個兒子,沒有人跟你爭搶這個職位,現在,你既然能頂事兒了,把紛亂的泰山郡治理的那麼好,我也就安心的去海邊釣魚了。”
王躍聽王老爹這麼說,就連忙討好的說道,“老爹釣什麼魚呀,要不你去琅琊國吧,我最近的注意力,可能都在西邊和北邊。”
看王躍這麼說,王老爹一點兒都不上當,他就很不滿的說道,“在其位謀其政,你竟然想把得罪族老的事情,讓我這個老頭兒去做,你安的什麼心?”
王躍被看穿了,就有些尷尬,他看王老爹不願意幫忙,也就沒有勉強,他帶著印信就回了泰山郡。
回去之後,他就把泰山郡暫時交給了陳尋,就帶著他訓練出的8萬精銳,前往了青州軍大營。
至於說為什麼交給陳尋這個年輕人不交給別的能力更好的,完全是因為小子聽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