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二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
章節報錯
陳倉城外,漢軍大營內。
手中捏著昨日送達的戰報,諸葛亮的臉上直到今日還掛著濃郁的喜色。
諸葛亮對糜暘是有信心的,正如糜暘對他那般。
可有信心歸有信心,當得知漢軍在糜暘的帶領下,獲得那碩大的戰果之後,諸葛亮還是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
不怪諸葛亮的養氣功夫不好,實在是對於任何一位心懷漢室的人來說,都沒法對五丈原一戰的戰果保持著冷靜。
在諸葛亮反覆觀看手中戰報的時候,楊儀正好捧著一卷案牘走入帳內。
見到諸葛亮的動作與神色後,楊儀的臉上也洋溢位控制不住的笑容。
只是正事也不能耽誤。
楊儀輕輕喚了一聲:
“丞相!”
聽到楊儀的呼喚及看到他手上的案牘後,諸葛亮頓時眼睛一亮。
諸葛亮當然知道,楊儀手中的案牘是關於哪些的。
正是關於糜暘那十萬大軍的糧草事宜。
原本糜暘在上邽從劉備手中接掌過軍權後,劉備想著還能發光發熱的他,便親自為糜暘督促起糧草轉運的事宜。
但在諸葛亮來到關中後,得知劉備身體情況的諸葛亮,便聯名與糜暘一起上書,請劉備放下手中政務,返回南鄭城好好修養身體。
面對著一文一武兩大重臣的懇切勸諫,劉備百般不願下,被諸葛亮與糜暘二人連哄帶騙的“攆”到了南鄭。
主要是在諸葛亮到來後,劉備呆在關中的作用是真的不大了
而在劉備回到南鄭休養身體後,諸葛亮便承擔起了保障十萬漢軍後勤轉運的重任。
單單負責十萬大軍的糧草、軍械消耗、轉運、囤積等事務,就十分的耗費心力。
可諸葛亮不但不感到勞累,反而全身充滿了幹勁。
更重要的是哪怕諸葛亮大半的精力被繁重的大軍後勤事務所牽扯,但陳倉城內的郝昭還是始終未能突破諸葛亮設定的防線。
郝昭守城是有一套的,歷史上郝昭藉助著陳倉城的城防,的確打退過諸葛亮的猛攻。
可要是郝昭率軍出城野戰,那可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諸葛亮眼角帶笑的從楊儀手中接過沉重的案牘,然後他笑著對楊儀言道:
“近幾日來,子晟來信詢問吾糧草事宜。
這孩子,明明擔心糧草不濟的事,卻在來信中始終不曾展現出急促的語氣。
吾知道他是擔心吾太過勞累。”
在心腹楊儀面前,諸葛亮對糜暘的個人情感展現無疑。
從諸葛亮的語氣中可知,他將糜暘是當做自家蘭亭芝樹看待的。
聽完諸葛亮的話後,楊儀都快壓不住臉上的笑意了。
但憑藉著良好的養氣功夫,楊儀還是儘量擺出一副端正的面目言道:
“大將軍對丞相可謂是至誠至孝。”
楊儀的話讓諸葛亮眉宇一挑,臉上的笑意又多了幾分。
“子晟的孝心吾是知道的。
可眼下子晟身在前線為大漢奮戰,不日就可包圍長安,在此漢室復興千載難逢之時機,吾又豈能懈怠呢?”
說完後,諸葛亮便展開案上的案牘細細批閱起來。
楊儀見諸葛亮開始辦公,他便想起身出去。
可當楊儀起身快走到門口時,諸葛亮卻對著楊儀言道:
“派人將曹真“困守五丈原”的訊息射入城中。”
諸葛亮的這句話,讓楊儀的神色一緊。
他知道諸葛亮要正式對陳倉城內的郝昭下手了。
楊儀是知道曹真在五丈原身亡的訊息的,但困守城內的郝昭並不知道。
而一旦郝昭得知曹真被漢軍團團圍住危在旦夕的訊息後,郝昭還能在城內坐的住嗎?
只要能將郝昭誘出陳倉,那麼陳倉城的歸屬,說實話只在諸葛亮的一念之間而已。
可諸葛亮接下來說的話,卻讓楊儀想笑的的衝動愈發強烈。
“子晟率軍前往五丈原時,吾曾與他有個賭約。
看是他先拿下長安,還是吾先拿下陳倉。
現在子晟都快要包圍長安了,吾也是時候該動一動了。
平生第一次作賭,總不能輸給自家孩子吧。”
諸葛亮的語氣平淡中卻又有些無奈。
沒想到讓丞相決意要拿下郝昭的原因,竟然不是擔心郝昭會給漢軍造成麻煩。
而是純粹不想輸掉一場與自家孩兒的賭約。
郝昭好歹是鎮守陳倉的一員魏國方面大將,要是郝昭知道諸葛亮的想法,估計得被氣的吐血。
只不過一想到剛剛取得一場大勝的糜暘,楊儀就釋然了。
相比於糜暘在渭水旁許下的誓言,身為師傅的諸葛亮,已然將心中的自信剋制的很辛苦了。
這一對師徒呦。
楊儀在對著諸葛亮一拜後,便領命走出了帳外。
待楊儀走出帳外後,映入他眼簾的是帳外四處值守,巡邏的兵士。
而無論是哪一位兵士臉上,都有著一種奇怪的神色。
這種奇怪的神色,稱之為強忍喜色。
嗯,與剛才楊儀諸葛亮臉上的神色,不能說差不多,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只是為何漢軍上下,會有著這種奇怪的神色呢?
五丈原大捷,是一件值得大舉慶賀的喜事,想歡呼就歡呼好了,又何必壓制著自己呢?
內中緣由,作為當事人的楊儀最為清楚。
五丈原一戰大勝後,長安被漢軍包圍已經是一種可預見的事實。
現在固然是可以歡呼,但為何不等到長安正式被糜暘收回後,再進行一次徹底的狂歡呢?
不然要是大將軍不用幾日就拿下長安了,到時候剛剛狂歡完的他們,情緒不夠熱烈了咋辦。
得剋制一些,“區區”一場五丈原大勝,對大將軍來說是正常發揮,不值得
還未等楊儀給自己做好心理建設,有些忍不住的他就快速離開了大帳之外。
而在楊儀離開之後,大帳之內的諸葛亮看著書案上的文書,精神一時之間卻有些無法集中。
他的目光總是忍不住往放在一旁的五丈原捷報上看去。
諸葛亮下意識地伸手,朝著那封捷報而去。
片刻之後,那封捷報就又落入了諸葛亮的手中。
手指細細摩擦過戰報的封面,想起戰報內記載的眾多戰果,諸葛亮再也忍不住心中的喜悅。
一陣陣爽朗的大笑,從他的口中發出。
一邊大笑,諸葛亮一邊用另一隻手拍著掌中的捷報,似乎是在鼓奏為糜暘慶賀。
或者說是在為大漢,是在為自己的理想慶賀!
數十年來,多少英雄血灑疆場。
終於,終於!
他們的理想不再是虛無縹緲的,而是可以放在手中清晰感受到它的輪廓。
就差一步,就差一步了!
一想到此,諸葛亮的心中就有種熾熱的感覺在流淌。
那是他心中理想的溫度。
而那股熾熱,也讓諸葛亮徹底陶醉在濃厚的期待與喜悅中。
子晟,只差最後一步了。
全天下的人,都在看著你。
百年千年後的後世人,將來也會在史書上看著你。
一定,一定,要讓大漢成功的邁出這最後一步!
漢章武五年十月初。
在初步籌集到一批糧草後,糜暘率領著數萬漢軍朝著長安進發。
槐裡城位於扶風郡與京兆郡的交界處,故還未花數日時間,數萬漢軍就暢通無阻的進入了京兆郡內。
長安,正是京兆郡的郡治所在!
漢軍的動向,很快便被曹彰派出的斥候所探知。
當得知近十萬漢軍在糜暘的率領下,綿綿不絕朝著長安壓來之後,長安城內的百姓心中恐慌達到頂峰。
不止百姓如此,就算是長安城內的一眾魏將,他們在得知這個訊息後,表現也沒好到哪裡去。
什麼叫做大勝之師,似無可匹敵。
剛剛取得五丈原大捷,將魏軍脊樑骨敲斷的數萬漢軍,無疑是詮釋這四個字的最佳載體。
眼下鎮守長安城的主將,是之前從街亭僥倖撿得一條命的曹彰。
而他的副將,則是張郃與夏侯楙。
張郃善軍,夏侯楙善政,加上曹彰自己也頗通軍略。
單單從將領配置上,長安的防備也算不差。
但重要的是,眼下長安城內的守軍尚沒有一萬,僅有數千。
儘管以長安城的城防,數千魏軍不一定守不住長安城。
但在大難臨頭之際,誰會不想著為多爭取一線生的機會呢?
而那線機會在曹彰三人的眼中,正是許褚正在從洛陽趕來的上萬援軍。
在曹彰三人看來,只要許褚能在糜暘圍城前,率上萬魏軍進入長安城內。
那麼憑藉著長安堅厚的城防,他們三人守住長安城並不是一件難事。
可從收到的情報來看,眼下好似是糜暘更先一步率軍抵達長安城,這就讓曹彰無法淡定了。
時間!
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時間。
可是這難得的時間,他該如何去爭取呢?
這也是今日曹彰召集張郃與夏侯楙前來的原因。
“當下敵軍勢大,即將兵臨城下。
你我三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還望二卿有何妙計,可速速說來。”
曹彰心急的看向張郃與夏侯楙二人。
這幾日來他由於擔心長安城安危,始終未曾安心睡過一覺。
連日來精神上的巨大壓力,都快讓曹彰的黃鬚變成白鬚了。
而在看到曹彰投來的急切眼神後,夏侯楙連忙就將自己的臉別到一旁。
他不通軍略,是在整個曹魏宗室內有名的。
眼下的戰局在他看來,簡直就是一團亂麻,又怎麼可能有好的建議呢?
看見夏侯楙的動作後,曹彰真想上去給夏侯楙一拳。
但曹彰為了大局著想,還是生生忍住了這種衝動。
在對夏侯楙不抱希望之後,曹彰只能將全部的希望傾注在張郃的身上。
武帝在世時曾誇讚你“機變無雙”,就連劉備也對你看之甚重。
你倒是快些發揮你的才智,想出一個辦法來呀!
曹彰的目光太過熾熱,燒的張郃有些受不了。
可他也知道眼下局勢危急,於是他的大腦正在飛快轉動著。
對於敵強我弱的守城戰該怎麼打,古往今來有著太多的戰例。
縱算不追溯太過遙遠的優秀戰例,張郃心中也有著一套成熟的方略。
一般情況下,守城方可採取分兵城外,互為犄角的守勢。
這可以很好的防止,漢軍順利的度過護城河。
可眼下城內人心惶惶,恐怕沒有一位魏將願意貿然領兵出去。
所以很顯然,這個方法行不通。
更何況曹彰當下要的是如何拖延住漢軍的步伐,並不純粹是守城方略。
這樣一來,難度無疑更高。
但張郃不愧是張郃,就在曹彰眼睛都快要冒光的時候,張郃終於想出了一條計策。
“殿下,我軍可採取詐降之計。”
張郃話音剛落,還未等曹彰反應過來,夏侯楙就對張郃投去了驚訝的目光。
就連曹彰在反應過來後,他看向張郃的目光也充滿了疑慮。
西城一戰後,孟達斷髮賺曹仁的典故,就早已經流傳天下。
而在孟達聲名大噪的同時,糜暘也被冠上了一個善使詐降計的稱譽。
畢竟在孟達之前,誰能料到糜暘會想出斷髮明志這一絕殺,徹底將曹仁騙入了死局中。
而張郃當下竟然要在善使詐降計的糜暘面前使用詐降計,這想法是不是過於難以實現了。
迎著曹彰與夏侯楙二人驚異的目光,張郃解釋道:
“二位將軍以為吾的想法難以成功,在於糜暘善使詐降計的名聲。
而連二位將軍都如此想了,更何況糜暘呢?
正所謂兵法之道貴在虛實。
糜暘出戰以來並無敗績,這必使他心中有著傲氣,在他擅長的方面更會如此。
傲氣累積之下,常有放鬆大意之時。
況且揚長避短,乃是人之常理。
以此常理而言,他很可能不會料到,我們反而會向難而行,在他擅長的方面誆騙於他。
不止他不會想到這一點,旁人也不會往這方面想。”
當張郃說完這點理由後,曹彰與夏侯楙的眼睛齊齊一亮。
張郃說的有沒有道理,從他二人方才自發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
而張郃又繼續說道:“近來關中臣服糜暘之人不知凡幾,更何況今敵強我弱,長安有危在累卵之態。
以當下之情勢,長安城內有人想臣服於他,更是符合情理
吾料糜暘定不起疑!”
張郃的這番話,讓曹彰與夏侯楙的心中升起希望。
貌似真的可以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