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字數不多,寫在前面,讓更多的人看到,免得讀到後面時覺得“上當”。也省得我以後再發單章解釋。

水了。

這章水了。

看了跟沒看一樣。

怎麼還不推動情節?

各位老爺,種田情節也叫水嗎?

我問個問題,推動情節,主角裝逼,那麼他裝逼的本錢、底氣在哪?

本書一開始,主角處於最底層,生活場景很單調,很多上層發生的事情他都不知道,也沒資格參與,因此他的時間過得很快,因為他生活中真的沒有太多特別的東西。

有時候幾個月一晃而過,他除了訓練就是訓練,我沒什麼可多寫的。

因此,那個時候你可以說“節奏”很快,主角接連裝逼打臉。

但人生過程,並不是線性的,不同的時間段,平臺不一樣,地位不一樣。

現在的主角,官位處於中間偏上,他解鎖了更多的生活場景,結識了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事要做,時間流速會慢下來,節奏必然要變慢。

再說說推動劇情。

我在上本書舉過一個例子:李世民。

他的一生,完全可以寫一本,爽點密集,一個接一個。

但就這樣一個爽點密集的人,他四處征戰的過程中,也有大量節奏極其緩慢的時間段。

有的戰爭,他與人對峙七個月,一直不出戰。

有時候,他長達一兩年沒什麼出彩的情節。

這就是你們說的“水”。

真實的人生,他不會一個勁地裝逼打臉個沒完。

他有站在舞臺中央的高光時刻。

也有在幕後苦練內功,不為人知的階段。

其實,大部分時候,真實的人生就是“水”,哪怕李世民這種爽點密集的人,他的真實人生依舊節奏緩慢。

老讀者都知道,我寫書沒大綱,一直是在現有情節下推演。

作者群裡有人說,要xx字安排一個小高潮,不超過五萬字安排一個大高潮。

作為寫書來說,這樣的節奏能有效調動讀者情緒。

但凡事有利必有弊,這麼寫,必然要犧牲合理性。

就我來說,有些無傷大雅的合理性可以無所謂,但有些則一定要注重。

我舉個例子,一場決定主角人生成敗的決戰,後勤體系、武器錢糧都是憑空來的……

說實話,這樣的不合理我完全無法接受。

實在太操蛋了,打仗居然連後勤都可以不考慮,這個掛開得也太大了吧?

我也開掛,但我不想開這麼離譜的掛。

我願意開的掛,一般是某件事情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敗,或者某些裝備,你有可能拿到,也可能拿不到,這個時候開掛。

就像許昌武庫,裡面的裝備歷史上讓農民軍王彌輕易拿到手了,然後王彌部流民軍鳥槍換炮,一下子發達了。

主角來拿,並不會比王彌更難。

當然,任何事有利必有弊,王彌拿了這些裝備,後果是什麼?被石勒忌憚,最後為其所殺。

主角拿了裝備,也有後果,就是被司馬越忌憚。

想要得到什麼,就要付出什麼。怎麼可能光有好處,沒有壞處?

再說回本書。

讀者們是不是忘了主角只有18歲?

我才疏學淺,不知道魏晉以來有幾個18歲就能外放當縣令、太守、刺史的?鳳毛麟角。甚至根本不存在——我沒通讀每個人的傳記,如果有的話,提醒我。

18歲就外放當太守、刺史,這個掛太大了。

我自己區分了一下:小掛和大掛。

對極少數人起作用的,叫小掛。

對整體起作用的,叫大掛,甚至是超級掛。

18歲可以指揮五萬甚至十萬人,這在歷史上有過,其實也極少極少。但當地方政務官,比如太守,這是挑戰整個社會的潛規則,掛有點大。

起碼你得過了弱冠之齡吧。

打仗不考慮後勤,是挑戰這個位面的物理規則,屬於超級無敵掛,假得冒泡,沒有任何爽感可言。

所以,二十歲之前,別考慮外放了。

在此情況下,我做了一番推演。

大背景:永嘉之亂尚未爆發,西晉官方仍有鎮壓力量。

第一條路:辭官回家,經營自家地盤。

結果:沒有官面上的身份,無法蔭庇田地、部曲,別人找過來問你收稅。

你對司馬越沒價值了,他手下人會過來試圖侵吞伱的財產。

到最後,兩敗俱傷是最好的結果,更大可能只能跑路,一切積累歸零。

第二條路:拉部隊造反。

私兵倒是有一千人,再裹挾一些部曲,拉攏部分禁軍士卒,往最好的情況估計,大概能拉出六七千部隊。

最後結局是什麼?

司馬越搖個五千鮮卑騎兵過來,你就要完蛋,全軍覆沒。

第三條路:不造反,只四處流浪。

那麼,這麼多部隊,怕是一出京就斷糧了。

攻塢堡取糧,就這幾千人,能打下幾個?稍微大一點的都拿不下來,更不值得用精兵的性命,去換城頭上的部曲、莊客甚至老農、健婦、小兒的命。

幾個少年,一桶金汁下來,就能讓你死十幾二十個銀槍軍士卒,心疼不心疼?虧不虧?他們擅長野戰,拿來攻城是最大的浪費。

而且,這樣依然會被鎮壓。

現在西晉官方還是有足夠的力量的,石勒第一次創業,被打得只剩18騎,投靠匈奴去了。

本書主角也要投靠匈奴嗎?

所以,他現在哪也去不了。

這就是他一個軍戶出身的人,爬到現在的位置,所要付出的必然代價。

得到什麼,就必然要失去什麼。

一本書的主角,他是有自己的性格、價值觀、知識積累、行事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模式。

有些人會說,怎麼寫還不是作者一支筆。

這話也對也不對。

作者確實有相當的許可權,但也不是自由寫的。

作者寫的東西,歸根結底是主角在這樣一個時代中的浮沉,要考慮很多東西,不是主角想怎樣就怎樣。

主角的一些想法,是他人生中某個過程、某個階段的想法,我寫出來了,但不一定是對的,也不一定會實現。

主角也在學習這個時代,不同的年齡段,積累不一樣,想法也會變化。

上本書的主角就是一個成長性主角。

一開始掌握的軍事知識並不多,但一生中都在反覆學習、實踐,慢慢提高。

一開始三觀很正,但慢慢地被時代浸染,從一個面對罪將家眷都不太好意思下手的人,變成打了勝仗俘虜敵人妻女。

事實上我很奇怪“人設”這個詞。

人的一生中,少年、青年、中年、壯年、老年多個階段,性格、三觀等等會出現巨大的變化,一個人設從頭到尾都不帶變的嗎?

從一開始就是“嚴謹”、“冷酷”、“無情”,然後十幾年乃至幾十年,經歷了無數事,閱歷不一樣了,地位不一樣了,知識儲備不一樣了,居然還維持著之前的人設。

再說回本書主角,他有一身武藝軍略(可以理解為天授),但其他的都沒有,和上本書沒關係,性格、家庭、閱歷都不一樣了。

他就是個有現代記憶+武藝軍略的少年,全新的人物,不同的性格——比起上本書,這本主角性格明顯有不穩定因素,這從殺人時就看得出來,更衝動一些,有時候膽子奇大無比,畢竟他連空虛寂寞的大嫂都敢勾引。

最後簡單總結下吧,作者的一支筆,確實可以寫很多東西,但也有些極大的限制。

在作者賦予了初始設定(主角的出身、能力、性格等等)之後,就要模擬推演了。

書中的人物,在自身性格、能力和時代背景、風氣的交織作用下,會有自己的行事軌跡。

本書沒有大綱,我腦海裡只有一個模糊的方向,全靠現時推演。

這就像玩遊戲,作者在前面出現岔路的時候,偷看秘籍,給角色選擇一條路,增加他的成功率,但不可能憑空生造出一條捷徑來。

或者歷史上有過類似的事,而且還是同時代的,但這種好事未必能輪到主角,我作為作者,動用許可權,給他了。

其他的全靠推演。

邵勳是角色,我是玩家兼管理員,可以給他開後門,但不能無視遊戲的執行程式。

本書發展到現在,主角所做的一切,已經是當前情況下所能做到的極致。

他開分基地,都是無奈之下的最優解。

這些都會慢慢成為他的積累,並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髮揮更大的作用。

仙俠文裡主角煉法寶看過沒?這就是成長性法寶。

看到這裡的讀者,大概都清楚我的寫作方式了吧?

起點來了一大群某盧作者,有明確的拉情緒節奏大綱,流水線作業,爽點一個接一下,幾乎要飛起。

我這本和他們不太一樣,就寫這麼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