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麒麟不似少年遊 第十二章:偏逢雨
章節報錯
踏雲道入口的杏雨村,種滿了數百棵杏花樹,想必開春後綻放的杏花紅暈便會綴滿整座枝頭。
一處草屋杏樹下,有個白髮蒼顏的麻衣老嫗坐在石凳上,低頭為孩子織著布衣。
蘇啟霄看了一眼身邊人,幽草、北桃持刀自不用說,春秋過於美豔,蘇敘看著不太親切,最適合去打招呼的便只有一人了。
冬夏這時手抵著下巴,不常出廣陵樓的她難得下郊野,耳目一新地望著四周,直至蘇啟霄走近俯身提醒道“打聽下?”,冬夏方才回過神來。
“遵命!”她輕快地跑了出去。
冬夏一溜小跑到老嫗跟前,蹲下身,禮貌地問:“婆婆,沈家沈小姐是住在這兒附近嗎?”
面目慈祥的老嫗聽聞冬夏所問,竟戒備地盯著她。
冬夏還以為老婆婆沒聽清楚,繼而補了一句:“她名叫沈長樂……她還有一個妹妹叫喜兒!”
本是神態祥和的老嫗直至聽見長樂和喜兒的名字,渾濁雙眸清晰許多,猛然拎起一旁掃帚,哪怕腿腳不便,仍舊掃帚撐地,踉蹌起身!
老嫗直指呵斥道:“你!你們這些人是誰,要對老婦的囡囡做什麼!”
冬夏被老嫗的一反常態嚇到了,幸好姐姐伸手攙扶,不然險些摔倒在地。
聽到屋外動靜,一個布裙荊釵、髻間插有一支稀有杏花髮簪的年輕女子放下手中打井水的活,匆忙跑了出來。
年輕女子面容清秀,緩緩撫著老嫗後背,安慰道:“阿婆,沒事吧?”
“沈姐姐!”冬夏見是她,上前呼喚道。
沈家長女轉頭一看,起先臉上還只是驚訝為什麼廣陵樓的花魁姑娘會出現於此,一霎那後,驚覺揚州之主鳳靈王正在眼前!
沈長樂清秀的臉頰大驚失色,捂住嘴不敢喊出聲,一是怕驚動上了年紀的阿婆,二是害怕叨擾了殿下尊駕!沈長樂自從大陣仗出巡那日受鳳靈王解圍之恩,便莫不敢忘。
就在沈長樂眉眼不安、打算跪地行禮時,高瑩宸親自上前制止了她,柔聲道:“沈小姐不必多禮,屋裡聊吧。”
沈長樂低頭“喏”了一聲。
沈家長女素來以孝廉恭謹聞名鄉內,年近八旬的外婆在旁,她一直沒失口喊出“殿下”,只是謙卑頷首,隨後貼著沈阿婆耳邊道:“阿婆,這些貴客都是我在揚州城裡的主顧,買過好多好多我和喜兒的刺繡呢,今日過來是想再訂幾籃!”
老嫗知曉了長樂應該認識這群到訪突然的客人,對方齊楚衣冠多少與郊野百姓有些兩樣,跟此前那群凶神惡煞來搶佔村裡土地的鄔府爪牙全然不同。而為首最顯眼那一襲白衣勝雪、銀冠束髮的年輕男子,不與人親近,卻也不似壞人,沈阿婆稍稍放下心來,讓長樂迎著眾人入裡屋。
沈家不是很大,或許是如今家中都是女眷,修繕過後的門簷更顯矮小,蘇啟霄要低頭才能踏入。眾人入屋瞬間,一股清潤的杏花酒香隱約飄過,一旁的沈長樂搬來椅子,請幾位貴客落座。
屋中床上,此時還有一個總角之年的玲瓏女童,扎著可愛羊角辮,正藉著小窗散進的日光編織著刺繡。見姐姐帶著不少陌生人進屋,女童不自覺往後躲了躲。
沈長樂安慰正幫自己準備女紅的妹妹,將她暫且託付給冬夏,小聲說道:“喜兒,沒事的,這位仙女姐姐你肯定認識吧?她常買我們刺繡、常送你好吃的呢,先去外邊玩會兒吧,姐姐一會兒再陪你好不好?”
喜兒眨巴眨巴大眼睛,“嗯!”
冬夏牽起喜兒的小手,開心地問:“仙女姐姐……喜兒一直這麼稱呼我們的嗎?”
喜兒鼓著腮幫子,點點頭:“唔……因為姐姐們很好看!”
冬夏聽女孩童言無忌誇讚,眉眼笑得如一彎月牙,高高興興牽著喜兒的手出去逛了。春秋看著妹妹還是這麼不懂禮數,無奈嘆了一聲,遂朝兩位殿下施了個萬福禮,緩緩帶上了門,與幽草和北桃侍立屋外。
眼下屋內除了沈長樂,僅剩鳳靈王、蘇敘,以及長樂暫且不知身份的蘇王。
關門後,沈長樂才敢屈身向鳳靈王跪地行禮:“小女沈長樂,有失遠迎,參見殿下!方才屋外是小女的外祖母,阿婆不知殿下身份,若是驚擾了殿下,小女罪該萬死……”
高瑩宸伸手扶起她,與蘇啟霄同時落座後,說道:“無妨,你的阿婆也是愛女心切。”
“謝殿下。”
沈長樂剛起身,便聽鳳靈王介紹道:“這位呢,便是大夏蘇王,此行正是他邀請本王來拜訪你的。”
沈長樂站起不久,又慌忙跪地道:“長樂參見蘇王殿下!”
蘇啟霄語態溫和道:“不必惶恐,本王來此,是為給你帶一個好訊息,以及向你瞭解一些過往之事。”
見沈長樂有些不知所措,蘇啟霄淺笑道:“在那之前,要不請沈姑娘先幫我們泡杯茶吧?”
“……是!”
沈長樂回過神,走近自家雕花木櫥窗最深處,下定決心,終於取出了一個故人所贈的白鷺紋茶鼎,這是她此生與杏花髮簪同樣最為珍視的物品。
文思易添新靈氣,光陰難改舊風神。
這座濃郁茶香緩緩溢位的華貴茶鼎,氣質與屋內樸實的所有物件皆不相符,哪怕放置在美輪美奐的鳳靈王府內,興許都不違和。
沈長樂將桂花糕等茶點取來,而後剛開啟鼎內茶罐、正欲為幾位貴客泡茶,就聽見蘇王的聲音從身後傳來——
“鄔凱昨日已入獄。”
沈長樂楞在原地,詫異回頭,只聽蘇啟霄開門見山道:“他殺了喜兒青梅竹馬的一個少年,本王與鳳靈王今日造訪,主要便是想向沈姑娘瞭解鄔凱此人行徑。當然了,還有已故沈家令尊的事。”
聽到蘇王提及逝世的父親,沈長樂握著茶罐的手猛然顫慄,本欲泡茶的她險些將開水壺脫手,幸虧蘇敘反應及時才不至於盡數灑落。
沈長樂急忙道:“小女失禮!小女這就去再燒壺水為二位殿下泡茶……”
蘇啟霄笑道:“這裡不是王府,不必拘泥禮節,等聊完再喝也不遲。”
沈長樂如釋重負,回過神來,迎上了鳳靈王溫和的目光,就聽鳳靈王對自己承諾道:“沈姑娘不用害怕,有任何委屈都告訴我們,本王會為你做主的。”
就在方才那一瞬,沈長樂清澈的眼瞳中閃出一絲希望。
沈長樂動容點頭,問道:“殿下們是想了解家父的事嗎……”
蘇啟霄頷首道:“就本王所知,兩年前鄔凱侵佔郊野民田,令尊身為縣令剛正不阿,誓死為百姓抵抗鄔氏,令人欽佩。”
沈長樂心思聰穎,冷靜下來,如是講述道——
“啟稟二位殿下,小女沈家如今一共三口。自從父親在與鄔凱強佔土地的爭端中離世,生下喜兒身體一直欠佳的母親扛著我們一家重擔,母親多日積勞成疾,三月後也病故了。往後阿婆便是家中唯一的長輩,在小女成年前一直照顧著我和喜兒……
“阿婆曾說過,小女祖父便是個清廉鄉官,只可惜走得很早,小女未曾見過。父親在祖父教導下,天冊六年進士及第,一直做了十二年縣令,父親與祖父一樣為官恪盡職守,偏偏父親更為極為剛正不阿的性格,就連鄉里的瓜果盜竊都要徹查執斷,更是不可能容忍鄔府少爺鄔凱仗著門族威望欺凌百姓的。
“鄔氏罪狀如山,父親這些年無一例外記下,並向上呈辭訟。可惜我們村地處偏遠,鄔氏權尊勢重,對縣衙軟硬通用,金錢賄賂不成便動殺刀,直至人脈打通。久而久之,父親逐漸變成了城郊數個縣衙裡唯一敢違抗鄔氏的官員。
“父親那邊的族人害怕禍及自身,紛紛與我家斷了聯絡,再沒了交集。
“直至兩年前,鄔凱帶著幾名同為世族的豪強子弟浩浩蕩蕩來到城郊!他們打著修葺驛站的名義,表面為鄉民謀福祉,等百姓們交了地契,他們反手不認賬,派遣家丁強佔土地,答應好的錢分文不予……父親聽聞此事,為了保護村裡老人門前僅剩要養活幾口人的兩畝田,被鄔凱打成了重傷,母親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去尋大夫,還是沒救回父親……鄉間大夫醫者仁心,他感念父親昔日相助,以自己醫術不精為由退回了部分藥錢。
“小女猶記,父親離世那日,恰是小年。風雪交加的深夜,幸有鄉親們送來了十幾斤米麵燈油,小女又得棋老襄助,才熬過了那年寒冬……
“只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往後萬事仍難順,母親總說‘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這話終是應驗了……父親走後,母親獨木難支,三個舅舅擔心我和喜兒兩個女娃需要撫養照顧,日後又要嫁妝,嫌……嫌我們是拖累,從來避之不及。有一日舅舅甚至過來想將我與喜兒早早賣身嫁人,被母親和阿婆一起打了出去。
“興許忌憚阿婆的苛聲責罵,直至母親亡故那日……舅舅們都自始至終沒來看過親妹妹的墳冢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