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同事
章節報錯
題記:本故事人物和素材來自網路。讀者請勿對號入座。
中華工商銀行投融資部總經理楊繼光、中華一汽集團紀委書記孫海濤、中華工商業聯合會事業發展部主任白雨燕和中華餐飲味業協會會長張小茜是我曾經的同事。
公元2000年,我從國家內貿局消費品流通司副司長的崗位上下崗分流,自願來到中華餐飲味業協會工作,擔任專職會長。
當時,中華餐飲味業協會已成立五年,但並沒有得到政府和市場的認可,既無編制,又無專業工作人員,更沒有國家撥款支援。我就是一個光桿司令,在萬般無奈之下來到中國餐飲味業協會謀求生存和發展。當初中華餐飲味業協會的註冊資金只有10萬元,是我求爺爺告奶奶從幾家企業湊合而來的,國家民政部是批准註冊單位。
我的同事楊繼光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中到中華工商銀行投融資部工作的。當時,國內貿易部在政府機構改革中被撤銷,我從國內貿易部工業司副司長職位上轉崗到國家內貿局消費品流通司擔任副司長。楊繼光屬於第一批被分流的青年幹部,我十分贊成和支援他到銀行系統工作。
我對楊繼光說:“今天你沒有留在國家內貿局工作,可能心理上有點不平衡,但以後你會感謝我的。”
他馬上就脫口而出:“我現在就感謝你。”
我當時並不知道中華工商銀行管人事的領導已找他談過話,表示了要他到該行工作的意向。
後來,當另外一箇中字頭銀行管人事的領導向我表示希望楊繼光到他們行工作的時候,我已知道楊繼光選擇了中華工商銀行。
另一箇中字頭銀行管人事領導的夫人是我大學同學。有一天她問我:“楊繼光為什麼不選擇去某銀行工作?那裡的待遇很好,工作也有前途。”
我回答:“他已選擇了中華工商銀行!”
後來,有一次出差我在首都機場碰見楊繼光,曾問他當時選擇去中華工商銀行的理由。他回答得簡單直白:“我當時在資料上查閱到中華工商銀行的體量是另外一箇中字頭銀行的十餘倍,就做了自己的選擇。”原來如此。
我的同事孫海濤和白雨燕兩人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政府機構改革中被分配到國家內貿局消費品流通司工作的。兩年以後,我和他們兩人都面臨幹部二次分流。當時,人到中年的我經歷了激烈的思想鬥爭:既不敢下海經商,又認為去混個文憑並無益於再就業,就選擇了到中華餐飲味業協會工作,充當起無冕之王。孫海濤和白雨燕兩位年輕的處長人各有志,互奔前程。
我的同事張小茜當年在國內貿易部工業司實習過,她學的是食品工程專業,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食品釀造工業公司醬油廠工作。後來,中華餐飲味業協會面向社會公開招人,她自願來到中華餐飲味業協會工作二十餘年,從去年夏天開始擔任該協會第三任專職會長。
公元2025年春節前後,我在網路上看到曾經的同事分別活躍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地踐行著各自的職務行為,打心裡由衷地為他們祝福,點贊!
(完)
202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