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趙小北跟尹志華的利益交換
章節報錯
就在農曆2010年年底,陽曆2011年年初。召開了2011年的第一次安豐縣縣委常委會會議。
會議主要議題就是《關於安豐縣2011年經濟發展計劃》。
在這個計劃中詳細闡述了當前安豐縣的經濟形勢,以及在過去幾年安豐縣在經濟建設上的成果。更加是大筆渲染了去年旅遊專案給安豐縣帶來的具體實惠,還有具體經濟數字。
會上的常委們,都一陣歡喜。因為政府在全域旅遊專案上的投資是屬於安豐縣自己的,那也就意味著,這筆分紅的使用許可權就在安豐縣縣委縣政府手上。
安豐縣的經濟狀況也開始變好變強,在計劃上還詳細闡述了今年2011年的發展大計,依託城投這個平臺,大力投資壯大本地農副產品企業,培育龍頭企業,培育知名品牌,最後還要利用5年時間培育幾家上市企業。
透過對本地的農副產品深加工,全面帶動全縣農民增收,徹底改變安豐縣經濟面貌。也是把劣勢轉化為優勢。
所有常委都看到了這個計劃的可行性,他們也知道趙小北這個年輕縣委書記,從不放空炮喊口號。做得都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獲得的效果那也是實實在在的。
尹志華也看到了這個計劃,對他這個縣長也是一次機會。做成了那也是大大的政績。加上趙小北也已經同意劉立軍擔任政府辦主任,自己就沒必要跟他臉紅脖子粗的。
再說了趙小北是一把手,該要給的尊重那是必須給,這是政治規矩。他要是不明白這一點,他也坐不上縣長這個位置。
但是他心裡的那點小九九還是有的,現在他想要的就是明年村村通的建設權,因為現在這些專案建設都還一直在趙小北手上。
所以他在會後就找到了趙小北。
“書記,你剛剛在會上的計劃真是太精彩了。我看這麼大這麼重要的計劃,就縣委直接負責,我們政府全力配合。”
趙小北等的就是句話,他也明白尹志華心裡的那點小九九,就是看上了村村通建設專案。因為在他的認知裡,這樣的專案建設才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這也是趙小北跟他最大的區別,尹志華這人私心很重。而趙小北確實一心為民為公,所以趙小北最看重的是安豐縣群眾的利益。
“嗯,我也贊成你的建議。那關於村村通的專案建設尹縣長就要擔起重任。”趙小北順著尹志華的心思說道。
尹志華本來還想著怎麼開口說這個事情呢,沒想到趙小北主動提出來,那心裡是萬分開心。
“應該的,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做的。”
趙小北還打算再給他一塊糖吃,也是為了工作能夠迅速展開:
“我看咱們還是按之前村村通建設的路子走,成立一個縣委牽頭,政府重點參與的重點工作組。你縣長還是掛一個名,具體工作協調工作就讓黃家行副縣長負責。”
尹志華心裡就更高興了,自己只要掛名不用具體負責,這樣以後成功了自己也有一份功勞,失敗了還有人扛黑鍋。他自然是同意。
之所以趙小北這麼做那是因為,他知道這件事肯定能成功。而尹志華卻對這個事情沒有太大把握。這就是資訊差帶來的不同效果。
趙小北和尹志華也因為這次的所謂“利益交換”短暫的進入了蜜月期。
馬上過年了,今年的安豐縣的年味是格外的重。那是因為大家手裡都有錢了,自然消費就起來了。年味也就更加重了。
趙小北這段時間也就是年底的安全工作檢查督查,春運工作的安排和督查,這些都是每年年底的既定工作,還有就是慰問工作在一線的公安幹警,環衛工人等。
趙小北還特意在年底這段時間,調研了全縣的農副產品深加工企業,摸清楚企業現在的具體情況。這也為來年的工作做準備。
他在調研中就發現了幾家做得初具規模的企業,但是現在也遇到了瓶頸。一家是做大米加工的,他們的品牌也在嶽山有點名氣,只是企業的名字比較土,就叫安豐縣米業。他們企業旗下有7個子品牌,其中最好的就是一個叫安豐香米。
他這個品牌一年也能賣將近1個多億的銷售額,是一箇中高階產品。
還有一家就是做水產品加工的企業,這家企業已經有11年曆史了,也是因為融資渠道的不暢通,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趙小北看完以後,就發現這兩家企業其實很優秀,財務也很健康,缺少的是好的融資,還有就是內耗問題。
安豐縣像這樣的米業企業水產品加工企業,大大小小有大幾十家,這些企業都在安豐縣這一個盤子裡搶吃的,肯定有很強的內耗。
這也是趙小北早就發現的問題,所以他才有了這個經濟計劃。
他把這兩家企業的具體工作,都安排給黃家行。作為書記的趙小北,現在不可能事事親為,他只需要把好舵,掌控好方向就行了。具體的事情都有具體的人去做。
尹志華這段時間忙的就跟趙小北有點不一樣,趙小北聽自己秘書小代說,這段時間有不少建築企業都在找尹縣長彙報工作。
其實就是拉近關係,都是為了明年的村村通工程建設問題。
趙小北心裡想著,這個尹志華這麼辦,他還是比較擔心的。其一是工程質量的保證,其二就是尹志華個人問題。
跟這些商人走這麼近,他怕尹志華會被拉下水。
尹志華還把人拉下水?是他自己見到水就要下水遊兩圈。那些商人也是很無奈,去年做專案,只要做好本職工作,政府接待也很少,開支也很少,可是今年看樣子尹縣長上臺以後,這個風氣又得回到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