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鄭平敗走
章節報錯
這邊卻說鄭平帶領莫軍佯裝荊國士兵,一路走到了關門城下,時值黃昏。
關門城牆高聳入雲,猶如一座巍峨的山峰,屹立在黃昏的餘暉中。由巨大的青石砌成的城牆,雖然表面粗糙,但充滿了歲月的痕跡。
城牆頂端,旗幟飄揚,迎風招展,展示著荊國的威嚴。
城牆上,士兵們早已經發現這支荊軍,立刻有兵前去彙報,餘下的個個嚴陣以待,手持長矛,目光堅定,以備有亂。
牆面上佈滿了箭孔和瞭望口,宛如一隻只警惕的眼睛,注視著遠方的動靜。
關門城牆周圍,是一條寬闊的護城河,河水清澈見底,映照著城牆的倒影。
護城河上,吊橋緊閉,只有一道狹窄的通道供人通行,猶如一道天塹,阻擋著敵人的進攻。
整個關門城牆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它見證了荊國的輝煌歷史,也守護著荊國的安寧。
在黃昏的餘暉中,關門城牆更顯得莊重而神秘,令人肅然起敬。
鄭平大軍臨近,立刻收攏人馬,亮出荊軍旗幟和南家軍標誌。
他便派出將卒前去喊話:“關門守將馬岱,我部乃是南靖將軍麾下殘軍,由鄭平將軍率領歸國”。
關門守將馬岱聽聞有安全回來的荊軍,立刻登上城牆。向下望去,確實是荊軍的人。
但是早在數日前,便收到傳信,說可能莫國奸細會混入關門。
此時,不得不謹慎。
身為關門這個荊國門戶,馬岱非常重視,早已經驅離城內百姓往國內遷移,又緊閉關門嚴查入城之人。
雖然是鄭平將軍領隊,但四千之眾不是小事。
多年來的守城經驗,還是要多加核實一下。
這個關門守將馬岱歸屬南家一系,自然識得鄭平,便令士兵喊話:“請鄭平將軍前來會話”
鄭平身著盔甲,勒馬走出軍列,站在城下。
“鄭平將軍,真的是你嗎?”馬岱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疑惑,同時也有一絲期待。他希望眼前的這位真的是鄭平將軍,而不是敵人的詭計。
鄭平知道,這個時候不能有任何猶豫。他深吸一口氣,大聲回應道:“馬岱將軍,正是我鄭平。我帶領著南靖將軍的殘部,歷經艱辛,終於回來了。”
“馬岱將軍,請開啟城門,讓我們進去。我們身後有追兵,必須儘快。”鄭平的話語中透露出急切,他知道,每耽擱一刻,就多一分被識破的危險。
黃昏將過,殘陽的餘暉照著城門,正晃著馬岱的眼睛,令他看不清楚城下之人。
馬岱猶豫了片刻,並沒有下令開啟城門,向下喊道:“勞煩鄭將軍再近前一步,點個火把”。
此時,天已經濛濛轉黑,是入夜的開始。城上已經開始點起火盆,馬岱的小心也是無可厚非。
鄭平心中雖有遲疑,但依然硬著頭皮,點了個火把,走進一些。
馬岱終於看清了鄭平樣貌,確信無疑,連聲告罪,立刻便要喊話下吊橋開城門。
“嘩啦啦、、、”
吊橋的鐵鏈正被放下,吊橋正要下來,鄭平心中狂喜,潑天的功勞就要到手。
“殺”
“殺莫軍”
“鄭平早已經投降莫軍,馬岱將軍不要開城門”
忽然鄭平的後方傳來廝殺聲,此起彼伏,還有痛苦的哀嚎,切膚的痛喊。
正是左亮玉和張鄴二人,他們按照計劃帶領著兩百士兵,趁著夜幕降臨,悄悄地接近了莫軍。
他們利用夜色的掩護,成功地接近了莫軍,併發起了突襲。
莫軍被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他們混亂不堪,無法組織有效的反擊。
左亮玉和張鄴等人趁機發動猛攻,試圖儘可能地打亂莫軍的陣腳。
當然,一個老兵油子和一個新兵油子,總是衝在前頭,打在後頭。
鄭平驚疑,便問身邊的莫國佐將道:“不是說,我荊軍都已經被殺得潰散,何時後方還有一股大軍?”
那佐將也是一頭懵,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會突然殺出一股荊軍。
關門守軍馬岱隱隱約約聽到“鄭平已經投敵莫國”,不管真假,立刻停止了放下吊橋。
索性將吊橋懸在半空,看看情況再做打算。
莫軍畢竟人數眾多,他們很快反應過來,開始組織反擊。
左亮玉和張鄴等人,其實也是虛張聲勢,殺個對方措手不及。立刻按照計劃,扔出數個火把,並射出數道火箭作為訊息。
後方的南韶儀立刻令身邊的五十多人按照計劃,一個個接連射出百十箭。
隨後逐個點起數千把火把,讓火把周邊隱隱顯出草人的影子。
鄭平本來一邊戒備關門城的動向,一邊指揮後軍有序反攻。
忽然看到攻來的一方荊軍後面亮起數千的火把,人影重重,粗略計算少說五千之眾。
“將軍,不好,我們中埋伏了,後方的荊軍多不勝數”鄭平身邊佐將也一個個驚恐萬分。
這些佐將是實實在在的莫國將領,只有鄭平一人是降將。
鄭平不由心中暗苦,沒想到他今日將要折到這裡,如果關門的馬岱再出兵,來個前後夾攻,他鄭平絕對有死無生。
就在眾人即將絕望之際,西北角被己方撕開了一個口子。
鄭平不敢遲疑,立刻下令全軍由西北角突圍,其他佐將自然紛紛響應,無不眼疾腳快。
此刻關門守軍馬岱終於聽到了城下的聲音,“鄭平早已經降了莫國,此是莫軍假扮的荊軍殘軍”。
“馬將軍快快出城協助我等合圍鄭平”、
尤其鄭平一方向西北角突圍,這樣更是坐實了他已投敵的真相。馬岱立刻點典人馬,放下吊橋開城門,殺將出去。
鄭平等人成功突出重圍,又見關門守將馬岱也帶兵追殺而來,擔心另外一方的荊軍殺至,馬不停蹄地向西北方向逃去,其他佐將也如喪家之犬不敢回頭。
只可惜了後方的假扮荊軍的莫軍士卒,丟盔棄甲逃跑,又被後面追來的馬岱追上殺了過半,投降了小半,逃走了一千人。
可謂大獲全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