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重工。

管理層大會上。

蒸汽機工廠,焦炭煉製廠,密雲鐵礦,密雲鐵廠,工程隊,鐵道工程隊,研發司,蜂窩煤商會。

近百名管理者,還有外櫃的中層以上管理者,以及二十餘名武官,有序的落座在會議場之中。

人們穿著統一的制服,無論工人還是軍人,都穿著中華重工的工服,不過軍戶的左胸前,除了繡著燕子圖示,還用了金絲鑲邊。

長排的桌面上,有文書房準備的裝了茶水的茶缸,提供人們飲用解渴。

沒有人交頭接耳,嚴肅的望著前方,仔細聆聽講話。

前方的高臺。

高臺的下方挖空,形成了地井,聲音能透過這口井的共鳴回聲不斷的進行放大。

高臺兩側旁邊各放一個大水缸,起到回聲的效果。

在半封閉的場所,臺上的聲音傳播開來,每個人都能聽清楚。

朱高熾站在演講臺後方,稿子是他自己親手準備的。

“要想富,先修路。”

“只有優越的運輸能力,才能保證商品的流通,促進市場的繁榮。”

“江淮比其餘的地區要富裕,商業要發達,誕生了各類的商品,正是其四通八達的水道,為商品的運輸提供了便利性。”

“北平全境今年鐵道必須通車,隨之而起的,運輸成本會低過江淮一帶。”

“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市場的繁榮,我們要增加商品,提升人們的消費水平。”

“各類的鐵器,機器,焦炭,煤炭,蜂窩煤,新式煤爐,透過水塔修建水管,把飲用水通入各家等等。”

“以及焦炭煉製廠正在摸索的,能提高糧食產量的化肥,可以燃燒的煤油,可以用來防腐的焦油,瀝青等。”

“這些新的商品,打造成了一條產業鏈,不但提高了社會的生產力,更促進了經濟,方便了民生。”

……

“提高人們的收入水平,增加小康之家,增進市場的消費力,形成良性的迴圈。”

“而目前的商品並不夠,無法把市場的消費力,徹底的激發出來。”

“中華重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創造的利潤,必須用來回報社會,銀兩不會積存下來,而是全部花出去,促進資本的迴圈。”

有的人聽得昏昏欲睡,有的人聽得眉頭緊鎖,仔細沉思,有的人聽得喜笑顏開。

周世豐的桌面,有硯臺,拿著細毛筆,把小王爺的話中的重點,記錄到本子上。

作為中華重工的舵手,小王爺演講的內容,他是聽得明白的,也看出了其中蘊含的巨大意義。

中華重工的年利潤銀子,以現階段的態勢,只進不出,一年近二十萬兩銀子的純利潤。

全部花出去,代表了什麼?

普通一戶之家,年收入在九到十五兩銀子,二十萬兩銀子,代表了兩萬戶家庭一年的總收入。

這其中蘊含了巨大的商機,誰看得準跟上形勢,誰就能跟著喝湯吃肉。

不過周世豐已經不把利益放在首位,他追求的是地位和權利。

“各廠之間,各部門之間,與研發司通力合作,促進技術的發展,提高商品的種類和效率。”

“肥皂代替皂角,大塊的玻璃代替小塊的琉璃,全身鏡代替銅鏡,煤黑代替黑色染料,煤油燈代替蠟燭……”

“全年是打根基大邁步的一年,今年是深耕細作的一年,把行業的潛力挖掘出來,把市場的消費力提升起來。”

“利用工業重新分配社會資源,吸收更多的人口。”

以小九為首的工匠,仔細的抓住小王爺講述的各種技術方向。

肥皂,玻璃等,朱高熾向研發司講過原理。

其實生產工藝上,並沒有多大的區別,例如玻璃,主要是在配方的問題上。

只要有配方,很容易就能摸索出來。

朱能聽得很仔細。

可他仍然不太理解小王爺在講什麼,他餘光看了眼周圍,丘福已經半閉眼睛。

丘福用左手狠狠的掐了一把大腿,抵抗襲來的睡意,又一次打退了對方。

可還未等他振奮精神,下一波睡意又襲來。

朱能差點笑出聲,連忙不再看他。

他發現武官大多數和他一樣是聽不懂的,倒是工廠的管理者,不少人孜孜不倦的記錄筆記。

術有專攻,不得不佩服這些人。

不知道文官們能不能聽懂。

朱能突然想到。

那些技術官員,例如修建水渠的官員,應該能聽得懂吧,朱能如此想到。

“為了打贏這場攻堅戰,所有的工廠,要更加細化內部的車間,提升生產工藝。”

“研發司目前總計收到三十二份研發申請,獲批的只有十二份,這是遠遠不夠的。”

“工匠要放開思想,大膽嘗試,不要畏懼失敗,研發司也要下調稽核力度。”

“今年的研發司,要達成百項透過批核的研發申請。”

“研發司的工作,各廠各車間都必須配合,不得推諉,誰不配合研發司,誰就會被追責。”

“每項研發成功的專案,工廠根據市場前景,以錢銀買斷的方式,而且會提升工匠的等級。”

萬三,小九,王本,李二四人臉上充滿了憂慮。

萬三已經打定主意,回頭要辭去研發司的職務,不再負責研發司。

王本則顧慮成本問題。

雖然小王爺要支援研發司,可他作為焦炭煉製廠的大匠頭,已經不再是純粹的技術人員。

眼光更高,對利弊也有清楚的認知。

真正的要求,是既要出成果,又要保證利潤,真的不顧市場,不顧利潤,導致研發司負債累累,那也是不行的。

工廠的運作,本身就離不開利潤。

小九想著最近收到的申請,有哪些是比較靠譜的,李二想到的是自己的一些技術思路。

“咚咚咚。”

會場外,鐘聲響起,每半個時辰會敲響一次。

“休會一刻鐘。”

朱高熾沒有耽誤,直接宣佈休會。

在工廠的中央,修建了鐘樓,敲響的聲音,能傳遍整個工廠,計時器則採用的宋朝水運儀象臺。

著名科技史專家英國李約瑟博士,在研究了歐洲鐘錶與中國宋代水運儀象臺後。

曾在他的《中國天文鐘》一文中斷言。

“中國天文鐘是歐洲中世紀天文鐘的直接祖先”。歐洲最早出現機械鐘是十四世。

水運儀象臺以漏刻水力驅動的,集天文觀測、天文演示和報時系統為一體的大型自動化天文儀器。

整座儀器高約十二米,寬約七米,是一座上狹下廣、呈正方臺形的木結構建築。

其中渾儀等為銅製。

全臺共分三隔。

上層是一個露天的平臺,設有渾儀一座,用龍柱支援,下面有水槽以定水平。

渾儀上面覆蓋有遮蔽日曬雨淋的木板屋頂,為了便於觀測,屋頂可以隨意開閉,構思比較巧妙。

露臺到儀象臺的臺基有七米多高。

中層是一間沒有窗戶的“密室”,裡面放置渾象。

天球的一半隱沒在“地平”之下,另一半露在“地平”的上面,靠機輪帶動齒輪旋轉,一晝夜轉動一圈。

下層包括報時裝置和全臺的動力機構等。

設有向南開啟的大門,門裡裝置有五層木閣,木閣後面是機械傳動系統。

指標每到一刻,它們都有跳躍的動作,內部並有擊鐃的響聲。

指標在下層是圓環狀的分劃為一百等分,每等分就是古時的一刻鐘。

水運儀象臺是十一世紀末我國傑出的天文儀器,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

不只是國內,國際上也對水運儀象臺的設計,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認可。

其中蘊含了大量的機械原理,齒輪傳動原理,槓桿原理等等,是機械的集大成者。

朱高熾去排了下水,小九早就等著他,拿著本子問著他還沒搞明白的問題。

也就只有小九能這樣了。

以前還有他的師傅打罵教導,逼得他懂得些人情世故,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等到了中華重工,在朱高熾的放縱下。

人情世故,那是什麼東西?

小九丟之腦後,滿腦子只有技術,樂在其中。

對這種人,朱高熾只能退步。

古代沒有輕視工匠,百姓稱呼為大師傅,能力卓越的工匠,哪怕是貴人也會當做寶貝。

各種技術的進步,都是工匠發明出來的。

如果沒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經濟基礎,是不可能有豐富的發明的。

“那個鐘樓要改進下,以前靠人工抬水,效率低下不方便,如今有了蒸汽機當做動力,可以用更小的齒輪。”

朱高熾指了指高大的鐘樓。

“把刻子用可以轉動的鐵針代替,懸掛在四面,誰都可以清楚的看到時間。”

小九點點頭。

這個技術沒什麼難題,貴人又需要,工匠自然會去研究,不過是稍微改動下。

不過要改成手錶,那就是質的變化了。

座鐘都不是難題。

大明有一人高,利用滴水原理自作的自鳴鐘。

不久。

會議重新開始。

朱高熾拿起稿子,微微咳嗽兩聲。

文書房已經提前續了茶水,現場的人們紛紛安靜下來,誰也沒有在繼續交談,眼睛都看向臺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