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空間種田
章節報錯
晚飯後,張志飛盯著弟弟妹妹做完作業,預習了新的課程後,才允許他們上床睡覺。
張志飛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讀書總歸是沒有壞處的。
尤其是這個不能做生意的火紅年代,讀書或許是改變命運的唯一機會。
不然弟弟妹妹們未來可能就要去農村。
知識青年到農村,尤其是女孩,出問題的機率很大。
接下來的幾天,張志飛早晚給弟弟妹妹們做飯,其餘時間就去系統裡種地。
按照歷史,從明年,也就是1959年開始,接下來的三年將是極其困難的時期。
作為一名文科生,他在歷史教科書上學過這一段歷史,知道接下來的三年將會是最困難的時期。
雖然自己居住在燕京,作為國家的政治中心,情況相對好一點。但還是困難重重,自己一定要利用好系統獎勵的三畝良田和十畝草場。
他利用白天空閒時間,用钁頭翻地。儘管身體經過強化,但三畝良田還是用了一個周才全部翻好。
之後他對三畝良田進行了規劃,一畝水稻、一畝小麥,剩下一畝種點土豆、紅薯、蔬菜等雜糧和蔬菜。
系統三畝良田肥力強,又風調雨順,理論上能達到收割的峰值。
且系統獎勵的三畝良田,嚴格按照現實的一年四季進行,不過也不是沒有好處。
系統空間內,良田和草場的氣候和北方如出一轍,不過時間流速是外面的三倍,也就是這裡可以做到一年三熟,基本上可以保證他們兄妹四人吃飽。
目前良田水稻一畝均產200公斤,系統內差不多能收割300公斤,良田一年三熟,種植一畝將會收穫900公斤。
100公斤水稻加工成精米大概是62公斤左右,出稻糠30多公斤。那麼系統一年產大米558公斤,也就是22袋五十斤裝的大米,即使現在的人在能吃,應該也夠他們兄妹幾人吃了。
小麥產量低,但在這麼好的環境下,畝產差不多能達到100公斤,一年能收取300公斤。
小麥出面粉分幾個檔次,從60%-90%不等,按照最優麵粉計算,也能出個180公斤麵粉,也夠他們兄妹吃。
土豆、紅薯、蔬菜等產量高,更加不愁不夠吃。
有此良田在手,張志飛心中的擔憂放下不少。
三畝良田雖然不多,但張志飛上一世也只是在初中之前在家鄉幫忙種過地,水平有限,因此速度很慢,這麼一點地,他一個人種了差不多兩個周。
將糧食全部種好之後,張志飛無事可幹,就開始學習系統簽到獎勵的雜家水稻初級技術。
此次獎勵的技術正是袁老先生從1964年開始研發,1973年研發成功的三系雜交水稻技術,簡單的說,就是三種具有特殊能力的水稻配合所生產出的具有雜種優勢的雜交水稻。
現在水稻的產量是良田250公斤,一般的土地在200公斤左右,三系雜交水稻能提高40%-60%的產量。
不過張志飛中專學習的是機械學,沒有相關學習經歷,冒然拿出這項技術有害無益,也得不到其他人的信服。
只有他自己吃透相關技術,通讀相關書籍,有實驗資料,這樣拿出去才不會顯得突兀。
不過,三系雜交水稻,雖然是袁老早期研究的技術,但對於張志飛來說,還是顯得十分深奧。
也幸虧系統講述的非常清楚,他只要讀懂就行,不需要深入研究,不然指不定他拿著寫滿答案的考卷,還沒有袁老在一張白紙上來的快。
看著複雜的技術,張志飛沒來由的有些佩服袁爺爺,他老人家是真的厲害,從無到有,都能研究出雜交水稻技術,救活無數人,他就是當代的菩薩。
張志飛沒得辦法,只能一天天的往燕京農業大學圖書館跑,借農業相關、生物遺傳學等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
也不知道是否是穿越的因素,張志飛的思維變得更加敏捷,記憶力也好了不少,這對於他的學習幫助不小。
對照研究成果,張志飛填補自己的知識空缺,期望早日推匯出成果。
期間張志飛跑了一趟紡織廠,領取了撫卹金,今後每月領取一次優撫金,一直領導小妹他們都成年,他家的工作崗位,紡織廠也承認,完全可以等妹妹他們成年在辦理接班手續。
四合院內的眾人看張志飛沒有到軋鋼廠接班,但卻是早出晚歸,一些人開始惡意猜測。
有的認為他沒有去接班,以為是出了變故,很多人表面上不說,心裡卻樂開了花,有的人則是認為他在外面鬼混,敗壞了四合院的風氣,想要他搬出四合院。
這其中以賈張氏最為活躍,他眼饞張志飛家的三間房屋好久了,眼下有這個機會,她是上跳下竄。
“老易,你是一大爺,由你出面最合適,誰知道姓張的小子,去幹什麼見不得人的事了。”賈張氏鼓動易忠海召開全院大會,把張志飛兄妹四人趕走,這樣他就能霸佔他家的房子了。
易忠海指望賈東旭給其養老,也不太敢得罪賈張氏,因此對於她的提議,也是頗為意動,他現在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讓賈東旭感激自己,為今後的養老打基礎。
“老嫂子,你說的有道理,我這就找二大爺和三大爺商量。”易忠海說道。
賈張氏催促道:“老易,那你還不快去。還有記得房子要給我家留下,我家人多。”
“忘不了。”易忠海說著,向後院走去。
易忠海向來是看不上閻埠貴的,認為他為了一些小利,有辱院內管事大爺的逼格,摳摳搜搜的,不像個男人。
只要自己和二大爺劉海忠商議妥當後,閻埠貴就必須答應。
當然對於二大爺劉海忠,他也是看不上的,只是為了維持人設,他才尊重兩人的。
後院,劉海忠坐在椅子上閉目養神,幻想著自己當了領導,感受當領導的快感。
“二大爺在呢?”易忠海問道。
“嗯,一大爺有事?”劉海忠睜開雙眼,望著易忠海道。
易忠海道:“前院張家小子,老張走了二十多天了,還不接班,一天在外閒逛,我覺得他的思想有問題,有辱咱們文明四合院的名聲,也耽誤咱們進步。”
劉海忠一聽耽誤進步,坐不住了,當下詢問易忠海道:“一大爺,你有什麼主意?”
這就是易忠海想要的結果,只要關於當官進步的事情,劉海忠就會被他輕鬆拿捏。
“二大爺,我看咱們是不是召開全院大會,趕走姓張的。”易忠海建議道。
劉海忠一聽易忠海的話,有些不敢相信,追問道:“你說啥?趕走他們?”
“嗯。二大爺,不是我老易當壞人,主要是姓張的小子,確實影響了咱們文明四合院,也影響了大家的進步。”易忠海繼續忽悠道。
劉海忠雖說是個官迷,但也不是一個沒腦子的人,不然也成不了七級鍛工。
他知道張志飛父親張抗戰是為了軋鋼廠犧牲的,張志飛這段時間不接班,指不定有什麼更好的機會。
自己可是聽老伴說過,這孩子每次回來都拿一些書,說不準他會繼續上學,中專畢業就是幹部,換做自己是絕對不會放棄機會的,在他的想法裡,張志飛也應該不會放棄這個當幹部的機會。
劉海忠看易忠海的眼神不對了,這老小子不對勁,心裡指不定算計什麼呢?
當下說道:“老易,這個你問過三大爺了沒有。”
易忠海有些詫異的問道:“還沒有,咱倆商量好之後,在通知三大爺。”
“這不行,當初街道辦是讓咱們仨商量著來,還是先和三大爺商量好之後再說。”劉海忠堅持道。
易忠海有些詫異的看著劉海忠,他什麼時間變聰明瞭。
劉海忠看著陰晴不定的易忠海,沒有繼續說下去,張家小子有可能會成了幹部,他弟弟妹妹們學習也好,常往家裡拿獎狀,誰知道那個孩子今後就成了大官呢,自己可不會沒事得罪他們。
也就是易忠海沒有孩子,不關注張家幾個孩子的學習情況,他劉海忠因為這個原因可是揍過自家兩個不成器的兒子的。
易忠海在劉海忠這裡沒有得到同意後,也就沒有去找閻埠貴,他準備先造謠,形成輿論,在組織全院大會,到那個時間就由不得劉海忠和閻埠貴了。
張志飛不知道,自家差點就被全院大會批鬥了,不愧是噙滿四合院,時刻有人在想著算計別人,和這個時代互幫互助的主旋律一點也不相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