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的那股狂風還沒有刮過去,長安城的風暴又來了,皇城司衙門的人聯合右武衛軍,晚上還沒開始宵禁的時候,這就已經是在長安城抓人了。

一般來說,如果要是各部衙門出來抓人的話,那都是犯了一些尋常的罪,而且也不是多麼嚴重,可如果要是皇城司衙門的人出來抓人,這可就不是小事兒了。

親貴子弟犯了罪,頂多也就是被帶進去訓斥一番,只要是沒有人命,拿錢贖罪就是了,可如果要是進了皇城司衙門,有些事兒就不太好說了。

這一次除了五姓七望的子弟之外,最要緊的就是還抓住了一位皇族子弟。

唐高祖李淵沒有了權力,之後被李世民送去養老,結果這位老爺子也沒閒著,隔三差五的就會弄點孩子出來,結果李世民一下子就多了10來個弟弟。

當初被李象給杵著的李元昌是一個,現在跪在李象眼前的李元貴也是一個。

隋王李元貴。

聽這個封號就不怎麼樣,但是根據大唐的規矩,唐高祖李淵所生的所有兒子都必須得封一字王。

大唐的江山是從隋朝拿過來的,既然給了他這個封號,那就說明李世民對這個人不待見,所以平時的時候還是好生過日子,不要摻合這些政治事件才對。

結果在皇城司衙門調查的過程當中,這個傢伙不但接觸了阿拉伯帝國的密探,竟然還從中聯絡各位親貴,說他是主謀也不為過。

旁邊跪著的是太原王氏的現任族長王乾炳。

其他五姓七望的子弟也有所參與,但是並沒有整個家族參與進來,按照以前大唐的規矩,只需要把這些人給殺了,並不會深入追究,畢竟他們這些大家族牽一髮動全身。

還是李象和李世民商業的辦法,慢割肉不疼,咱們不能夠一下子都給殺了,如果要是一下子都給殺了的話,所造成的帝國動盪也不是我們能夠承受得了的。

可是太原王氏就不一樣了,整個家族處於最低等的狀態,所以他們要豪賭一把,整個家族都參與進來了。

當然當初鬧的有多麼歡,現在就有多麼的落魄,太原王氏72名主要子弟,現在全部都在天牢裡,李象也坐在皇城司衙門的審問席上,看看這兩人還有何所說。

“五姓七望當年也是響噹噹的名號,雖然和朝廷有各種矛盾,但也不至於投敵賣國,現在你還有什麼好說的嗎?如果要是沒什麼好說的,你們王家70餘名主要子弟明天將會推出長安城問斬。”

李象義正詞嚴的說道,這也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可沒想到你們竟然是和阿拉伯帝國勾結,妄圖在長安城製造混亂,進而影響整個西域,讓西域各國倒向阿拉伯帝國,如果要是那樣的話,阿拉伯帝國的軍隊能夠直達高昌。

除此之外,西域各國還能夠組建起十幾萬的聯軍,這十幾萬聯軍將會跟隨阿拉伯帝國的軍隊作戰,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大唐在西域的疆域將會一點都沒有,而且還要組織軍隊前往高昌,一旦要是戰敗的話,阿拉伯帝國甚至能夠長驅直入。

“這沒有什麼好說的,無非就是成王敗寇,現在還有五姓七望嗎?在殿下的連番打擊之下,我們的實力到底減少了多少?恐怕沒有人比殿下更加清楚了,我太原王氏曾經顯赫的時候,你們李氏皇族都不敢與我們對抗,現在我們過的是什麼日子?什麼話都不用多說,我們只要是失敗了,那就任憑你處置不過你,也記住了,你們李氏皇族也未必能夠走得更遠,這天下終不可能是你一家做主。”

王乾炳也是光棍的很,他知道走到這一步,對方肯定是掌握了所有的證據,要不然不可能把這70多人都給抓起來,要知道其中20多人還在各地做官,把這些人給抓起來的話,那牽動的人可就不少了,但是大唐朝廷依然這麼做了,那就說明鐵證如山。

聽這個傢伙頗有一番大無畏的意思,李象也真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背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竟然是還這麼理直氣壯。

“我也不同你多說什麼了,既然你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那除了這70多人之外,你們王家任何人都不能夠留下,傳本王的旨意太原王氏諸九族。”

當李象的話說完之後,這傢伙也沒有了剛才的淡定。

死了這70多個人對於太原王氏來說,那的確是損失慘重,但至少家族還是存在的,可如果要是誅九族的話,那就等於什麼都沒有了。

“等等都說你太孫殿下辦事公道,我家裡的老弱病幼足足有幾百人,難道他們也做錯了嗎?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件事情。”

面對全家上下的老少,這位當族長的終於是忍不住了。

“你雖然是漢人,但是你做的事情對不住漢人,我們內部的爭鬥就如同你所說的一樣,我李家也不可能千年萬年的延續下去,但是這都屬於我們內部的爭鬥,都能夠保住這漢家江山,可你做的事情會讓我們保不住這漢家江山,一旦要是異族人進入中原,你知道會死多少人嗎?”

歷史上這類事情也不少,當遊牧民族進入中原的時候,我們漢人的命運可是異常悲慘的,五湖亂華的事情又不是不知道,當時的漢人被稱之為兩腳羊。

當李象說這個話的時候,這位王氏家族的族長也不知道該說什麼了他做的事情的確已經超越了別人的底線,所以李象的懲罰雖然嚴重了一點,但也算是給其他的人提個醒。

內部爭鬥怎麼做都可以,至少不會讓漢家江山到別人的手裡,可如果你要是勾結外族的話,這就是你們的結果,任何人都不可以避免。

“下輩子若是想和外族合作,那你就去當個外族吧。”

李象一揮手,手下的人把這傢伙給拉出去了,剩下的就是這位隋王李元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