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宋太宗登基後,“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的傳言屢禁不息,甚至有許多朝庭大臣都相信這個傳言,再加上皇帝無子,潘閬便決定製造一場危機,以協助趙德昭的後人登上帝位。

潘閬派天山童姥坐鎮靈鷲宮經略西域,以為諸人後路;派無崖子在大遼活動,結交大遼的王公大臣,勸說大遼南侵;派李秋水去給夏王李元昊當王后,李滄海去給交趾郡王李公蘊當王后,等大遼南侵後,勸說李元昊和李公蘊二人趁機起兵靖難,擁立趙德昭的後人為皇帝;又派趙守康同諸位兄長及同情太祖的大臣聯絡,等大遼南侵及李元昊、李公蘊二人起兵靖難後,就像皇帝發難,以迫使皇帝將皇位還與趙德昭的後人。

不料李滄海在去交趾的路上遇到了慕容勇,二人一見鍾情。李滄海將潘閬交給自己的使命丟到一旁,跟著慕容勇去了蘇州。潘閬大怒:“養了你二十多年,到用人時居然跟著一個男人跑了。你以為你跑得掉?”

趙守康暗戀李滄海,不希望李滄海和潘閬翻臉,忙勸潘閬道:“師父息怒,其實滄海做不做李公蘊的王后,對我們的大業也沒什麼影響的。師父的意思是讓滄海成為李公蘊的皇后,然後由滄海勸說李公蘊起兵靖難。可要李公蘊起兵靖難又何須要滄海成為李公蘊的皇后?”

“李公蘊願不願意起兵靖難主要在於起兵靖難對李公蘊有沒有好處。如果李公蘊起兵靖難對李公蘊有好處,就算滄海不是李公蘊的王后李公蘊也會起兵。如果李公蘊起兵靖難對李公蘊不利,就算滄海成為李公蘊的王后,恐怕李公蘊也不會出兵吧!”

李秋水一心與無崖子雙宿雙飛,也不願意去當李元昊的王后,也勸潘閬道:“是啊,師父,趙師兄說的有理,其實滄海當不當李公蘊的王后都影響不了我們的大業,相反她嫁給慕容勇對我們的大業是有好處的。據我所知,這慕容勇是大燕慕容垂的後人,他也一心想要復國的。如果我們起事的時候,他也同時起事,那我們成功的機會豈不又增加了三分?”

潘閬道:“我們的目的是讓皇位回到太祖的子孫手中,不是滅亡大宋。如果滄海是李公蘊的王后,等我們完成大業後,只要滄海在後方動動手腳,就能讓李公蘊退兵。如今滄海不是李公蘊道王后,等李公蘊起兵後,如何才能讓李公蘊退兵?再加上慕容家還要叛亂,到時候要是真把大宋滅亡了,我們豈不是白忙一場?”

趙守康笑道:“師父你多慮了,怎樣讓李公蘊退兵是日後的事,現在的問題是怎樣讓李公蘊起兵靖難,讓皇帝把皇位還給我們。師父要考慮如何保住大宋江山也要等我們奪回皇位後再說。而我們要奪回皇位,有慕容勇幫忙,我們的機會怎麼也大上那麼一兩分。”

李秋水也笑道:“就憑著區區的李元昊、李公蘊還有慕容勇怎麼可能動得了大宋分毫?昔日武侯北伐時,就因為道路難行,以至於遲遲打不開局面。河西和交趾的道路都不比武侯北伐時的道路好走,李元昊和李公蘊能動用的兵力也不超過武侯北伐時的兵力,武侯都做不到的事,難道李元昊和李公蘊就能做到?他們能比武侯還強?至於慕容勇,倘若大宋沒空理會他,興許他還能蹦噠幾天,只等大宋騰出手來,一隻手也能摁死他。”

趙守康道:“河西和交趾都不是適合動兵的地方,只要有一名上將,統率數萬人馬,就足以抵擋李元昊和李公蘊的進攻了,慕容勇就更不用擔心了,唯一可慮的是大遼。”

無崖子道:“師父放心,我收了大遼的一個宗室為弟子,並一直鼓勵他起兵造反。等大遼南侵之日,就是他造反之時。到時候大遼一定會回軍平亂。”

在趙守康、無崖子、李秋水等人的勸說下,潘閬暫時放棄了找李滄海麻煩及讓李秋水當李元昊王后的想法,並派人聯絡慕容勇,讓慕容勇配合自己起兵,許諾奪回皇位後,將江東封與慕容勇,讓慕容勇在江東復國。

又過十餘年,在萬事俱備,即將發動大事時,趙守康突然聯合言淑刺殺了皇帝。潘閬大怒:“這個時候,馬上就要幹大事的時候,他去節外生枝去弒君?”無崖子道:“師父,世人皆知皇帝是言淑殺的,與師兄無關。而且言淑殺了皇帝不就更加證明了‘太祖之後,當再有天下’這句傳言的正確嗎?就是因為皇帝不肯把皇位還給太祖的後人,才會有被刺殺的報應啊!”

潘閬道:“你這麼說到也有些道理,但是現在大宋的武林人士正在追捕言淑,要為皇帝報仇。你去警告守康,讓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與言淑糾纏在一起,要是讓人知道守康與弒君一事有關,我們的大業就完了,沒有哪個大臣會支援弒君之人當皇帝的。”

無崖子道:“是。”又遲疑著對潘閬道:“師父,皇帝雖然無子,但趙光義還是有很多後人的,朝中的那些大臣也未必會將皇位還給太祖的後人。如果能夠再刺殺一次皇帝,連續兩任皇帝都死於刺殺,太祖的後人奪回皇位是不是更有把握一些?”潘閬將無崖子的話思索一番,“嗯”了一聲,點了點頭。

無崖子又道:“如果要弒君,只怕還得要言淑出手才行。如今大宋的武林人士都在追捕言淑,我們得幫幫她,保住她的性命才行。”潘閬道:“你去通知慕容勇,讓他出手救下言淑。”無崖子皺著眉頭道道:“慕容勇也想復國,只怕他也未必願意跟弒君之人攪和在一起。”

潘閬“哼”了一聲,說道:“由得了他願意不願意?你去告訴他,我養了李滄海二十多年,她卻沒有報答我的養育之恩就跟人私奔了。如果慕容勇肯去救下言淑也就罷了,如果他不肯去,就讓李滄海自殺,以報答我的養育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