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九章 想當楚國人,想得真美
章節報錯
非洲最南端,好望角海域,在這個被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海域裡,一支龐大的艦隊艱難的航行著。
這就是大楚帝國遠征南非的艦隊,由非洲艦隊大半主力艦以及一批西洋貿易公司的武裝商船,普通商船,還有一批是臨時有償徵用的航運公司的普通民用船隻。
共計有大小船隻五十七艘。
儘管這支艦隊裡最小的船隻滿載噸位都有上千噸,最大的更是達到了四千多噸,這艘四千多噸的船隻乃是南方航運公司的遠洋貨輪,本身就接受了軍方的僱傭,從本土運輸各種港口吊裝裝置,建築裝置以及材料,還有一些彈藥補給物資過來的。
這些物資,本來就是給未來建設開普敦港所準備的。
按照大楚帝國高層的計劃,是準備把開普敦拿下來,然後建成一個大型的軍事堡壘,擁有駐防大量兵力,停泊大量船隻,並能夠為船隻提供補給以及簡單維護的能力。
如此的開普敦,將會成為扼守好望角海上關隘,同時也是未來大楚帝國深入大西洋,殖民歐洲的橋頭堡。
所以各種港口裝置以及建築材料就不能少,來的不僅僅有裝置材料,還有一批西洋貿易公司工程師以及海軍直屬的工兵部隊呢。
龐大的艦隊在海面上顛簸前行著,每一艘船上的主帆都已經降下,但是船隻的前方,都升起了一面很特色,通體橘紅色的小三角帆,這是非常特殊,專門用來在強烈風浪航行的風暴帆。
於此同時各艦上的蒸汽機更是全功率輸出,讓船隻保持強悍的蒸汽機動力,能夠根據海浪的方向儘可能的選擇順浪或頂浪航行,以避免海上航行中最危險,各種海難的第一殺手“橫浪”。
風帆時代裡在海上因為風浪而失事的船隻,大部分都是船長技術不過關,導致船隻被橫浪打翻的,少數是因為頂浪但是船體沒能承受住。
船隻面臨洶湧風浪的時候,保持基本動力,並根據海浪的情況及時調整航向是非常重要的。
純風帆船隻遇上強烈的風浪,雖然需要降下主帆,但是同時也需要升起風暴帆,只是一面在船首的小三角帆,用以給風帆船隻保持基礎的動力,讓船隻儘量順風航行,通常順風也意味著順浪,安全性會大很多。
如果降下全部風帆也關閉了蒸汽機,船隻徹底失去動力的話是非常非常危險的,說得好聽是隨波逐流,說的不好聽就是等死。
不過大楚帝國非洲遠征艦隊裡的船隻,滿載噸位都挺大的,最小的都有上千噸呢,並且都是機帆動力,並且機帆動力裡,這些船隻的蒸汽機動力都是屬於主動力,風帆才是輔助動力。
如今大楚帝國新建造的軍用船隻裡,哪怕是一些大噸位的民用船隻,雖然遠洋船隻基本還是清一色的機帆動力,極少數還是純蒸汽機動力。
而機帆動力基本上也不把風帆作為主動力了,而是把蒸汽機作為了主動力。
如今新建造機帆船隻裡的風帆,一般都是用來日常航行的時候節省煤炭的,一般機帆船隻的純風帆下,航速也都比較慢,所以想要更快的航速往往會蒸汽機和風帆並用。
得益於大楚帝國的強悍工業基礎,傑出的造船工業,眼下這片好望角海域裡的風浪雖然比較強烈,海面上波濤洶湧,但是非洲艦隊裡遠征南非開普敦的艦隊依舊在海面上向前航行著。
好望角海域雖然非常的危險,但也不是說不能過去,更不能說每一次透過的時候都會遇上危險。
大部分時候只要不作死,比如說非要在積極惡劣的天氣下出海,腦子不正常非要玩船側對浪。
否則的話,只要船隻本身不出什麼故障,或者是特別倒黴的在正常天氣裡出航,都還能遇上大型的殺人浪……嗯,這是一種前端如同斷崖一樣,尾部平緩的海浪,特別的危險,哪怕是現代好幾萬噸的大型船隻遇上了連續的大型殺人浪,也會被幹翻。
只要不作死,不遇上極端情況,那麼好望角海域的諸多風險其實都是可以規避的。
歐洲人在這片海域都來來回回穿梭一百多年了,也沒見他們死光了!
真要說危險,並且對比船隻失事數量的話,甚至還不如大楚帝國本土的長江航道之一:川江航道!
雖然這些年一直都投入了不少資金對川江航道進行治理,但是破地方每年依舊有幾十艘船隻失事呢。
蒸汽機內河船隻大規模應用之前,平常年份裡一年沉掉百來艘風帆小木船很正常……建國早期的時候,川江航道還沒怎麼治理過,加上局勢穩定,進出川的商貿旅行需求激增,那個時候更兇狠。
最多的一年裡,也就是承順八年,在這條航道沉掉了三百多艘風帆木船,
大楚帝國建國至今,這段航道失事的船隻總數怕是得有幾千艘,只不過失事的都是一些內河小木船,沒太多人關注,也引不起什麼大眾注意罷了。
一直等到艦用高壓蒸汽機成熟,大量蒸汽機內河船隻,取代了昔日的小木船作為了川江航道上的主力,川江航道的失事率才降低了下來。
和川江航道比起來,好望角海域看著危險,也更讓人心驚膽顫,但只要應對得當,自己別作死,那麼也不會遭遇太大的危險。
畢竟非洲遠征艦隊的指揮官們也不是傻子,他們可沒有選擇在這片海域風浪最強的農曆六月份,好望角海域當地冬季的季節來玩什麼遠征非洲。
而是選擇了好望角海域風平浪靜的十二月份,此時好望角海域正處於當地的南半球夏季時節,乃是一年裡,當地海域最風平浪靜的時候。
同時也沒有在惡劣天氣的情況下,就強行穿越這片海域,實際上他們在昨天就抵達了這片海域附近,但是因為昨天天氣不太好,風浪有些大,為了避免意外,尤其是避免艦隊裡那些只有一千多噸的普通民用運輸船的危險,所以就沒有進入該海域。
等到了今天天氣平靜下來,海面上的風浪也小了後這才進入這片海域。
只不過好望角海域裡的所謂風浪比較小,那也只是相對而言,實際上這地方因為處於大西洋和印度洋的交匯之處,哪怕是正常時候都算不上多麼的平靜。
而且他們有些倒黴,進入其中後又發現颳起了強風,並且海浪也變大了……這個時候,非洲遠征艦隊顯然也不想掉頭回去,眼看著再過幾個小時就能穿過這片危險的海域,而且風浪雖然變大了,但是也在可接受範圍之內,因此整個艦隊才繼續在風浪中前行。
這也就是楚國的南非遠征艦隊了,這換成了荷蘭人或葡萄牙人的純風帆木製船隻過來,遇上這種程度的風浪說不準就掉頭返航了。
在持續的強烈風浪中,楚國的南非遠征艦隊始終向西前行,一路斬風破浪繼續航行了四個多小時後,終於穿過了最危險的海域,繞過了好望角進入到了稍微平靜的大西洋。
雖然此時此地的海面還有些風浪,但依舊讓一大群楚國人鬆了口氣。
危險終於過去了!
如今看見了依舊有風浪的大西洋,不少楚國的船員們都覺得這海域挺好的,不少人還覺得,這海域應該換個名字,換成安全洋之類的……
這情況,就和當年的麥哲倫穿越合恩角後,進入風平浪靜的太平洋後的感覺差不多。
不過名字也不能隨便亂改,大西洋這個名詞,可不是什麼外來詞彙,或翻譯詞彙。
在明朝時期的時候,華夏人把印度洋稱之為西洋,太平洋稱之為東洋。
後來發現印度洋的西邊還有一個更大,歐洲蠻夷稱之為阿特拉斯洋的海洋,於是乎就把西洋一分為二……把印度洋稱之為小西洋,阿特拉斯洋稱之為大西洋。
再後來,大楚帝國的國際貿易增加,和歐洲人往來密切,因此對海外的一些地理稱呼上,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航海多年的歐洲人的影響,引入了不少歐洲語言裡的地理名詞的,有些進行音譯,有些進行意譯。
這個過程裡,這些翻譯詞彙有一些在民間裡使用比較多,甚至取代了一些傳統的詞彙,成為了楚國內的流行,乃至官方標準用詞。
印度洋和太平洋這兩個海洋名詞,就是這種情況下產生的情況。
也不僅僅歐洲等地的土著們對大楚帝國文化造成了一些小影響,實際上大楚帝國對各國,哪怕是遠在歐洲的各國造成文化影響更大。
南洋印度等地就不說了,別說什麼文化影響了,一些傀儡國的文化根子都快被楚國文化給刨掉了……很多土著國家的上層人士都普遍學習漢語。
其實楚國人也沒逼著他們,甚至都沒有去主動推動這些事情,而是他們自己非要學習漢語的,就跟後世的中國人高考都是考英語一樣……並不是說人們樂意去學習別人家的語言,而是迫不得已,必須學。
不說各種科研資料基本都是英文的,就算是一些近代有關華夏的歷史資料都一大堆英文的,不學習英語,你就無法直接閱讀英國人書寫並儲存下來的大量關於中國近代史相關資料。
而翻譯過的資料,貨不對板,無意遺漏、誤解,乃至故意曲解扭曲都是常見的事。
而近代史研究裡,外文資料也佔據了相當大的比重,並且一些涉外事件裡,外文資料更重要一些,而這些你也是需要去研讀的。
歷史研究嘛,總得多方對比才能得出更準確,更客觀的結論,只聽取一家之言是不可行的。
而和大楚帝國接觸比較多的土著國家,其中的上層人士其實也不願意主動學漢語啊,但是沒辦法,不學不行啊,不學怎麼和楚國人交流,怎麼學習並理解先進文化知識。
不懂漢語,沒啥見識,看見大楚帝國的輪船過來了,你都不知道這是蒸汽機輪船,只會高呼魔鬼……
尤其是一些大楚帝國的傀儡國,他們國內被楚國人滲透的實在太狠,從政治經濟文化再到軍事行政等等,都是被全方位滲透掌控的。
和楚國人打交道,這是傀儡國當地中上層人士無法避免的,而要和楚國人打交道,你總不能說一口土語吧。
不說人家楚國人能不能聽懂,你自己說著都不好意思,覺得自己是個鄉下來的土鱉。
所以,學習漢語就成為了剛需。
文化這種東西,影響雖然是相互的,但往往是強大的國家能夠對小國家的文化造成衝擊式的影響。
】
大楚帝國和其他土著國家的文化相互影響,就是這麼一種情況,大楚帝國在過去三十年裡,雖然也受到了一些外來文化的影響,但是其他國家受到大楚帝國的文化影響更甚。
太平洋,印度洋這些稱呼上的變化,和各國土著上層踴躍學習漢語的變化,可是天差地別。
————
南非遠征艦隊透過了危險的好望角海域後,繼續往北邊,朝著開普敦前進。
開普敦嚴格來說,並不是位於非洲的最南端,實際上是位於非洲最南端的西北方向位置,位於好望角的西北部沿海。
這裡風平浪靜,和兩百多公里外的非洲最南端的危險海域比起來很多了。
當初荷蘭人選擇在這裡建設殖民地,也是看中了這裡距離好望角危險海域近,同時風平浪靜,很適合作為穿過危險海域,進入印度洋之前的船隻整修、補給基地。
因此南非遠征艦隊進入了該區域後,船員們就輕鬆了不少,哪怕前方還有著敵人,但是那些歐洲殖民者的敵人,可遠遠沒有危險的海域和天氣可怕。
再說了,如此龐大的艦隊殺過去,荷蘭人就算有三頭六臂也得完蛋。
艦隊一路北上,最終抵達了開普敦外海。
這在這之前,其實開普勒裡的荷蘭人也提前發現了遠道而來的楚國艦隊。
當他們看到如此龐大的艦隊後……當地駐守的數百名荷蘭人士兵以及少數船隻沒有任何的猶豫,更沒有堅守的打算。
早早的就扔下了開普敦裡直接跑路了。
至於對抗楚國人?
就這幾百士兵,再加上幾艘武裝商船而已,而且現在的開普敦可不是什麼大型殖民地據點,連個城堡都還沒有修成,更沒有堅固的岸防炮臺,要塞之類的。
你讓他們怎麼抵擋?
之前葡萄牙人在莫三比克島裡集結了足足四千多人的兵力,還有十幾艘戰艦,更有嚴密的岸防炮臺以及城防體系進行頑強死守,結果還不是一樣被楚國人打的抱頭鼠竄,來了個全軍覆沒。
由此導致莫三比克一戰裡,葡萄牙人幾乎丟掉了他們在印度洋海域裡最後一個大型據點,最後一批主力部隊,最後一批戰艦和武裝商船。
老慘了。
他們荷蘭人呢?
其實之前比葡萄牙人更慘,早就丟掉了東印度群島,前些年又丟掉了印度半島上的所有地盤,丟掉了這些地方的荷蘭人,其實基本也就失去了在環印度洋區域的中大型殖民地據點了,只在非洲剩下幾個零星的小據點,但是也很快丟掉了。
因為一連串的損失慘重,荷蘭東印度公司還破產了兩次呢。
現在的開普敦,本來是重組後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試圖在這裡搞一個大型的殖民地,把殖民重點放在南非地區,最近兩三年加大了對開普敦地區的移民。
但是沒有想到還沒把開普敦建設起來呢,楚國人又殺過來了!
怎麼辦?
還能怎麼辦,跑路唄。
總不能留在開普敦送死不是。
於是乎,集結了幾十艘船隻,運輸了數千名士兵,穿過了好望角海域,遠道而來的南非遠征艦隊,發現他們沒有敵人了!
他們如今所面對的是:完全不設防,只剩下數千名荷蘭移民平民,並且這些平民們為了保住自家小命,早早就在港口裡掛起了白旗,並且提前派了代表,坐著小風帆木船過來,說什麼那些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人已經逃跑了,城內只有三千多名平民,如今的開普敦是一個不設防城市,懇求楚國人不要開火,不要傷害城內的平民,城內平民還湊了一些財物,以作勞軍所用。
並且他們未來會遵照楚國人的規矩在這裡生活種地,並向大楚皇帝宣誓效忠,為楚國人繳納稅收,並接受皇帝的徵召從軍征戰等等義務。
得,既然荷蘭人這麼識相,楚國人也不是不講道理的,當場就說明,只要開普敦的荷蘭民眾不做出任何有敵意的舉動,那麼楚國人就不會開火炮擊。
不過讓他們繼續在這裡生活……那是不可能的。
大楚帝國可是準備把開普敦作為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海上關隘使用的,可不準城內或者周邊地區生活著一群幾千人的荷蘭人……
哪怕他們說什麼願意向楚國皇帝宣誓也不行,因為楚國根本沒答應他們的所謂效忠。
不是什麼土著想要來當楚國人,楚國都會樂意並答應的。
這些開普敦的荷蘭人作為失敗者一方的移民,還想著一投降就能翻身當主人,成為以往他們仰望的楚國人。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想得真美!
所以遠征艦隊的高層經過商討後,表示,既然你們都主動歸順了,那麼我們楚國人不會傷害你們,但是你們也不能在這裡留下。
正所謂世界那麼大,你們愛去那去那,反正別來我們楚國人的地盤就行了。
這讓這些荷蘭人犯難了,他們也沒地可去啊,甚至他們連離開南非的船隻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