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雅昭肯定知道些什麼,但她還是選擇了搖頭。

“女人不一定懦弱,失聲也並非沉默,你既然知道些什麼,為何不肯告訴我?”宋澈湊近問道。

周雅昭低頭沉默許久,才拾起一根木棍,在地上寫下“危險”二字。

宋澈抿著嘴唇,“那這樣,你不用告訴我他是誰,你只需告訴我,城北商行是由誰打理的即可,這不難吧?”

周雅昭猶豫了片刻,在地上畫了三條槓,寫下一個“三”字。

宋澈沉聲道:“三舅周浦麼?”

周雅昭趕忙比了個“噤聲”的手勢,嚇得左顧右盼。

先前在河邊救下的那個叫做“方琦”的少年,說自己姐姐被周扒皮凌辱。

三舅周浦可是周家最被寄予厚望的掌門人,在杭州城內極具盛名,他絕不可能會為了滿足下半身愉快而去強搶一個民女。

難道是他兒子周天賜?那似乎更不可能,周天賜乃學院賢士,於情於理都不可能幹出這等有損身份之事。

難道是那個叫做“方琦”的少年在信口胡說?可自己與他非親非故,他又何必杜撰故事來哄騙?

這杭州城裡水,果真不是一般的深。

“小姨,怎麼我一提三舅的名字,你便被嚇得魂不守舍,難道這周府裡有——”

“咵!”

不等宋澈話完,房門突然遭人推開。

宋澈趕忙用腳將地上字跡擦了,回首一瞧,竟是芳姨。

芳姨站在門口,見宋澈與周雅昭湊得這麼近,輕蔑一笑,一句:“打攪二位了。”便要掩門離去。

周雅昭急忙起身,去拉住了芳姨,一通手語解釋,誰又看得懂?

想誤會你的人,往往比殘疾人還會裝聾作啞。

清者自清,何須解釋?

宋澈大大方方問道:“這麼晚了,芳姨還來膳房,所為何事?”

“聽說你們在膳房裡給老太君煲粥,我便過來瞧瞧,老太君這十幾年的飯食,都是我親手操辦的,她喜歡吃什麼,口味如何,我再清楚不過。”

芳姨推開周雅昭,徑直來到灶前,抽鼻子嗅了嗅,眉頭突然一皺,揭開鍋蓋,驚呼道:“呀!外人哪裡能當家,竟在粥裡煮了魚蝦,不知老太君吃素麼?”

宋澈奪過鍋蓋蓋了回去,“老太君吃素的,我可不是吃素的……看這粥也熬得差不多了,小姨,咱回鴻恩閣吧。”說罷,端起砂鍋大步走出膳房。

周雅瞥了眼芳姨,快步跟了上去。

回去的路上。

“小姨,我咋感覺在這周家,只要是個人都能欺負你啊?連個做奴才的都能起到你頭上去。”宋澈問道。

許是這話扎心了,周雅昭低下頭。

宋澈又道:“你記著,日後若再敢有下人對你無禮,不帶多猶豫,反手一個耳刮子,扇在它下巴耳根尖,教它分清楚什麼是主次。”

周雅昭睜大眼睛,衝宋澈打著手語。

“害!你說啞語我又看不懂,不過我可以再給你支個招兒,”宋澈說道:“你們周家有列祖列宗的祠堂吧?今後若再有人欺負你,你便跑到祠堂裡去,就抱著老太公的牌位,一邊痛哭,一邊抽搐,那些自知做了虧心事的惡媳與惡僕,保準兒以後見了你都得繞道走。”

周雅昭先是一愣,隨即展顏一笑,嗯嗯點了點頭。

“這便叫做‘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做了虧心事,半夜來勾魂’。”

“呼呼……”恰好一陣冷風襲來。

宋澈不禁打了個冷戰,周雅昭反應激烈,嚇得縮在他身後瑟瑟發抖。

宋澈嚥了咽口水,周宅裡該不會真有冤魂吧?

“天官賜福,阿彌陀佛,真主保佑,百無禁忌,百無禁忌……”

……

宋澈與周雅昭回到鴻恩閣,恰好一老一少,兩個儒袍男人走出門。

年老者五十有餘,山羊鬚,八字鬍,眼神蒼勁有力;年少者二十五六,玉面俊俏,氣度儒雅,腰間別著一把摺紙扇。

應是三房父子,周浦與周天賜。

周雅昭見了這對父子,下意識地往宋澈背後靠了靠。

宋澈眯著眼睛,打量眼前光鮮亮麗的二人,若“周扒皮”確有此事,即便不是這對父子所為,那也與他們脫不了干係。

這世上風度翩翩的衣冠禽獸可是大有人在,人豈能貌相?

“三舅,三表哥,你們慢走呀。”沈文君隨後相送,語調不乏親切。

“咦,夫君,雅昭,你們終於回來了!”她又見宋澈與雅昭,連忙跑上來相迎,湊近砂鍋便嗅了嗅,抬頭笑道:“好香啊……”

宋澈笑著問道:“外婆情況如何了?”

沈文君說道:“已能坐起,已無大礙。”

“先前我還好奇,究竟是何人能俘虜我這表妹的芳心,眼下一見,妹夫儀表堂堂,氣質不凡,簡直與表妹乃天造地設,一世一雙。”周天賜含笑拘禮。

“不愧是儒教賢士,夸人都這般有文采,”宋澈含笑還禮:“小侄拜見三舅,小弟見過表哥。”

周浦依舊秉持著嚴厲,微微點頭,卻正眼也未瞧過宋澈,背手大步離去。

“表妹,妹夫,我先告辭了,來日得空再親自登門拜訪。”周天賜拘禮退去。

宋澈還禮相送,望著二人離去背影,又瞥了一眼身旁拘束的周雅昭,到底是真儒雅?還是假拘束?

“這些讀書人,就愛之乎者也,快走啦,外婆喊餓了。”

沈文君拉著宋澈入閣。

老太君坐靠著床頭板,周慧與唐溫候在床邊,閒談得有說有笑,瞧這精氣神,燒應該退得差不多了。

沈文君舀了一碗粥,剛打算遞過去,卻發現了異樣,她拉過宋澈暗道:“我不是告訴你外婆持齋把素麼?你為何還將魚蝦加在裡頭?”

宋澈笑道:“我還偏偏就能讓外婆吃下這碗肉粥,你信不信?”

沈文君輕哼:“外婆吃齋十幾年,你若能讓她破戒,我……我來日請你吃鮑魚。”

“一言為定。”宋澈奪過粥碗,來到床邊坐下,先是問老太君:“外婆,要不您賞臉,先聽孫兒給您講個故事,保證您聽完這個故事,會很樂意吃這肉粥。”

“哦?”老太君有些詫異,有些好奇,露了微笑:“且講來聽聽?”

所有人都好奇湊了上來,豎起耳朵等著聽故事。

宋澈笑道:“話說從前有位得道高僧下山化緣,這到了半山綠林,突然遇到一群土匪在搶劫殺人,高僧上前苦口婆心,以畢生所學的佛法禪機,欲勸土匪放下屠刀,土匪充耳不聞,怒將高僧推倒在地——”

“土匪將那和尚殺啦!”沈文君驚呼。

周慧說道:“那不能,土匪是不殺佛門中人的。”

唐溫卻道:“老和尚多半是廟中無米下鍋了才下山化緣,一個窮和尚,土匪當然不殺啦,他若是身披錦斕袈裟,你瞧那土匪放不放過他。”

這時,老太君批評了,“你們這些孫兒小輩,一口一個‘和尚’的,是對佛門不敬,堂外還有一尊菩薩呢。”

沈文君吐了吐舌頭,趕緊朝門外拜了拜,又催促宋澈:“快講呀,那和尚……哦不,那高僧最後怎麼著了?”

宋澈笑著繼續講道:“土匪的確沒殺高僧,而是從懷中取出一塊香肉,丟給高僧說,你要是將這塊肉吃了,我今日便不殺人,

那高僧揚天長嘆:清規戒律,豈有人命重要乎!說罷,便將香肉吃下了肚!土匪見狀,倍感佛光普照,於是也放下屠刀,皈依佛門——

佛家之所以不食葷腥,是怕酒肉帶來浮躁,催生慾望,一個人若虔誠至聖,慈航普度,又豈會在乎清規戒律?”

宋澈說罷,舀起一勺肉粥吹了吹,遞至老太君嘴邊笑道:“外婆,這個便叫做‘酒肉穿腸過,佛主心中留’。”

“阿彌陀佛……老身痴禪幾十年,而今卻被孫婿一語點醒,善哉善哉。”

老太君嘆罷,一口便將肉粥吞了下去,抿了抿味道,搖頭讚賞,不失可愛:“十幾年未曾吃肉,味道還是那般鮮活。”

“呵呵呵……”

“唐溫,你瞧瞧人家表妹夫,又會治病,又會煮粥,還懂佛法呢!”

“哎呀,我笨,我又不是不承認……”

“說起來,慧兒,文君啊,你們都已嫁為人妻,也該要個孩子了吧?如今我這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太婆,最大的願望啊便是抱一抱重孫子呢。”

“瞧您說的,您是長命百歲的人,莫說重孫了,便是曾孫也抱得到!”

“瞧瞧,誰說溫兒嘴不甜?”

“哈哈哈……”

“哈哈哈……”

老太君虔誠信佛數十年,周家幾代人花開花謝,道是金玉滿堂,可老來膝下卻僅剩四個外孫與一名庶女相伴。

這份親情,究竟是高興,還是悲傷?

這座宅院,究竟是龐大,還是渺小?

這個家族,究竟是興旺,還是衰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