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篇 第一百七十三章 立秋之政
章節報錯
大雨傾盆,砰砰敲打著屋簷,輕輕重重輕輕。水流沿著千萬道瓦槽淌下,串聯成線,織成雨幕。
教授孩童《氓》的那個老人,或是說秦芳口中的南詔國師,此刻站在屋簷下,眼神流露出憂愁。
再過一會兒,皇宮的馬車就會到國子監,然後將他和老祭酒接進皇宮,與皇帝商議國事。
如果整個過程不出意外,那麼今天就會有一道訊息以皇宮為中心炸開,點燃整個天下。
莊天機一手締造的太平盛世,便也會就此結束。
後世史書,也必定會記載永霜十六年立秋這一天。
嘈雜的雨聲也沒有掩蓋住廊道盡頭響起的腳步聲。柳惲轉過頭,看見了那位比自己年輕不到哪去的老祭酒。
看著他,柳惲有些感慨。
同樣是早年被皇帝“開青眼”的兩個謀士,莊天機達到了位極人臣的高度,治國之舉,功無可封,註定會有史篇讚譽,後世瞻仰。
而眼前這位老祭酒呢?不處廟堂,以大多世人的目光來看,他無非就是個學問厚重些的老先生。在當今學識遍地開的大靖王朝,這種人也許不多,但絕對也不少。所以籠罩在莊天機的灼眼光芒中,他顯得黯淡無光。
幾年前還有一樁事,老祭酒深受其害。
那年,江南道御史吳佩弦寫出《治國十二策》,兩朝震動,宰相莊天機都捧卷而讀,隨後給出一句“自愧不如”的評價。同年,又有一位武將寫出《美芹十論》,再一次引起天下轟動。
於是不知從哪裡起的言論,突然就針對起國子監那位老祭酒,說他“生前在甕中無響,死後無名篇遺世,能夠當上祭酒,不過是仗著早年間和皇帝陛下的交情。”
如同石頭砸入湖水,泛起層層漣漪,擴散極遠,甚至連大奉王朝朝廷官員和那些貴胄都知曉了這道言論。那位大奉國師有言道:“莊天機之偉業,日月同高,天地同壽。褚策子之卑賤,如短命蜉蝣,朝生暮死。”
這句話如果是莊稼漢子說出,旁人非但不會搭理,還有可能嗤笑一聲,回懟幾句。可當它是由家喻戶曉的大人物親口講出來的,效力可就不一樣了。
天下從類不缺盲目跟風計程車子,也不從卻“義憤填膺”,罵得唾沫星子漫天飛的書生。朝廷上黨同伐異,天下之勢亦是如此。起初還會有人為那位祭酒辯駁幾句。但遭來的是無數人的謾罵,久而久之也就沒人再敢發聲。
柳惲這輩子都記得那天在京城外,一個酩酊大醉的書生蹲在大樹樁子上,大肆辱罵祭酒,甚至問候起了祖宗十八代,用詞極其難聽,不堪入耳。
讓他感到心衰和無力的不是醉酒狂言的書生,而是那些圍觀者。那些人竟然個個神色暢快,大聲拍手叫好,就彷彿看了一場酣暢淋漓的臺戲。
他們以為如果他們是宰相,一定能夠締造盛世。他們以為如果他們是驃騎大將軍,一定能夠把整座天下都囊括進大靖版圖。他們以為如果他們是祭酒,一定能夠學問通天,名篇傳世。甚至他們如果覺得他們是皇帝,就能穩固江山萬代,就能成就史書上的“千古一帝”。
所以他們只能是他們。
劇烈擴散的波瀾,終究被一個男人看見了,於是他掄起雙臂,猛地砸向水面,砸碎了那層層遞進的波紋。
他以強硬的姿態,要大奉老皇帝革除那個國師。大奉老皇帝沒有當即答應,而是認為還有斡旋的餘地。
直到漆黑一線的潮水毫無徵兆出現在大奉邊境,三萬鐵甲浮屠直對大奉京城方向,餘下二十萬大軍則全面壓境。
老皇帝這時才醒悟,原來這不是一個能夠討價還價的問題。
最後,大奉國師被革職,下落不明。
但是言論可怕之處就在於它能夠侵蝕人心,直到如今永霜十六年,偶爾也能聽見一些貶低老祭酒的言論,多是出自那些抑鬱不得志的書生嘴裡。
柳惲轉回頭,繼續凝視雨幕。
步履蹣跚的老祭酒,也終於來到了他身邊,與他並肩而立。
“一會入宮,不緊張?”老祭酒笑道。
“又不是我南詔,隨你們怎麼折騰。”柳惲淡然道。
老祭酒不說話了,雙手負後,安靜遠眺。
如今的大靖,看似風平浪靜,實則自從莊天機死後,暗地裡就掀起了驚天駭浪。如果內憂真的趁著外患而生,大靖王朝可就危險了。
突然,一輛皇宮馬車闖入了他的視線。滾動的車輪帶起雨水呈直線飛濺。
馬車最終停在了兩個老人身前。
車伕丟擲兩把傘,笑道:“天作大雨,吉凶難測也。”
柳惲撐開傘,率先步下臺階,灑脫道:“人生豈有不賭?”
老祭酒說道:“盡人事,聽天命。”
兩個老人,一前一後,上了馬車。
聽著他倆的言語,車伕笑了笑,估計此番場景,後世史書都有記載吧?
大靖皇宮。
有一罈酒放在主殿屋簷上,任憑雨水拍打。
這是大靖王朝一貫的傳統,如果要作出重要決策的當天恰逢雨雪,就要拿一罈“國饗”,祭祀天地,以乞福運。
皇帝已經等候在議事大殿中。
不一會兒,就有兩個戴帽披蓑的年輕人登門,正是太子殿下的兩個謀士,李子昕和張沽。
值得注意的是,大殿裡有八個椅子,這顯然不符合規矩,除去皇帝的主位,左右側應該分別有三張椅子,如今多出來一張,無疑是臨時加進去的。
這個人會是誰?
張沽和李子昕不說話,二人心中皆默默有了答案。
與此同時,秦芳還在沁瑰宮焦頭爛額。
起因是這樣,今天早膳,狐媚子沒有參與。秦芳詢問瑰清原因,後者神色冷漠,並不回答。這顯而易見又是吵架了,秦芳出於擔心,不得不去看一眼。
等她到了沁瑰宮,看見臥在床榻上的那個人兒,就有些沉不住氣了。
狐媚子的氣色極不好,看起來十分憔悴,就好像是被人折取玩弄後的殘敗花蕊。
秦芳下意識就以為是瑰清對她做了什麼。
剛想出聲責問,自家女兒卻挽起袖子,白皙光滑的手臂上,竟有不下十道紅腫的咬痕。
瑰清冷聲道:“咎由自取。”
秦芳察覺到了不對勁,連忙上前仔細檢視狐媚子的情況,很快就發現了異常。狐媚子的手腕和腳腕皆有明顯的繩捆痕跡。
“她綁了你多久?”秦芳小聲問道。
狐媚子猶豫一下,怯弱道:“一個晚上。”
“一個晚上?!”
秦芳又驚又怒,轉身看向瑰清。
她沒有即刻出聲訓斥,因為她在等待一個合理的解釋。
卻想不到瑰清竟然疲憊坐下,輕聲道:“任憑處置。”
秦芳當即就敏銳地察覺到,瑰清肯定有某些難言之語。
只是到底發生了什麼?就連自己這個當孃的都聽不得。
難道除去那胳膊上的十餘道咬痕,小狐媚還做了什麼僭越的事嗎?
否則瑰清的確不至於綁她一個晚上。
秦芳有些頭痛,這都什麼和什麼啊。兩個人都不願意說實情,來龍去脈弄不清楚,怎麼解決問題嘛。
可眼下已經沒有時間去操心這件事了。大殿議事,耽誤不得,現在就必須動身。
秦芳想了想,說道:“小狐媚,今晚你先和娘住。”
狐媚子紅唇緊咬,搖頭拒絕。
瑰清眯眼道:“我不介意吊綁你一個晚上。”
狐媚子倔強出聲:“隨便你,反正我絕不離開!”
秦芳深呼吸一口氣,盡力保持心平氣和,轉頭對瑰清道:“小狐媚不肯,那麼你今晚和娘住。”
“好。”瑰清毫不猶豫答應了。
狐媚子猛地抬頭,怔怔看著那道冰冷無情的身影,不知不覺淚眼朦朧。
“走吧,我們去議事。”秦芳輕聲道。
議事大殿上,皇帝坐在主位,柳惲和老祭酒坐在尊貴的右側,年輕一輩的李子昕和張沽則位於左側。
可以說,在此時此刻的這裡,坐著的這一批人,便是大靖王朝的權力中樞。即便除了國子監老祭酒,其他人都不是身居高位。
而在座的每一個人,都知道今天齊聚這議事大殿,所為何事。
不一會兒,秦芳和瑰清便趕過來了。
秦芳坐右,瑰清坐左。
也就是說,還剩下一個椅子是空的。
在座七個人的目光不約而同看向那張空蕩蕩的椅子。
秦芳輕叩桌子,說道:“一個無關緊的人,都不一定來不來,我們先開始吧。”
秦芳沒有注意到,除了她以外,其他人的目光都聚集在瑰清身上。
後知後覺,她才發現,自家女兒已經站起身,死死盯住那張空蕩蕩的椅子。
瑰清玉指一點,椅子上憑空出現一個男人。
一襲雪白道袍,頭戴蓮花冠。
“哎呀,被發現了。”
秦芳挑了挑眉,“耽誤我們大家的時間,你覺得很好玩?”
蓮花冠道人朝秦芳看去,苦兮兮道:“你這樣講話,很傷我心誒。我可是特意從大奉趕回來參加這次決議的。”
秦芳冷笑道:“沒有你,就議不成事了?”
蓮花冠道人唉嘆一聲,不願再與之爭辯,轉頭看向瑰清,不知為何卻是眼神溫柔。
而紅了眼眶的瑰清,緩緩抽身離開桌旁,來到他身邊。眾目睽睽之下,她竟然抱住了蓮花冠道人,微微墊腳,將下顎抵在蓮花冠道人的肩膀上。
“我好想你。”她的聲音充滿了委屈。
“知道你想我,這不,我就回來了嘛。”男人溫柔道。
瑰清紅唇輕咬,怔怔抬頭看他,然後伸出手,撕下男人的易容麵皮。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男人的真容,尤其是那雙金瑰色的丹鳳眸子。
秦芳早已雙手掩面,泣不成聲。
瑰啟轉過頭去,老淚縱橫。
於是和皇帝相對的第八張椅子,由太子落座。
瑰啟環顧眾人,丟擲第一句話,“朕要打,你們呢?”
瑰流笑道:“肯定是聽爹的啊。”
瑰清破天荒乖巧,柔聲道:“我聽哥哥的。”
秦芳雙手托腮,笑道:“我一個婦人,沒什麼主見,陛下說什麼便是什麼。”
張沽鄭重其聲,“王道定國,霸道闊土,此舉並無任何不妥。”
李子昕揉了揉隱隱作痛的屁股,連忙跟上一句:“對對對!就是這個理!”
“反正是你們大靖王朝的事,隨便你們怎麼折騰。我一個外人,無非是來這聽聽熱鬧。”柳惲神色倨傲。
老祭酒只吐出兩個字,“豪賭。”
“那就幹他孃的!”
須知,說這句話的人不是玩世不恭的李子昕,也不是性格跋扈的太子,而是一向最注重禮節的皇帝陛下。
永霜十五年,立秋節氣這一日。
一道驚悚駭然的訊息傳遍了天下。
大靖王朝正式向大奉叛軍宣戰。
史稱“立秋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