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三萬兩
章節報錯
翌日,朝會之後。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揉搓著太陽穴,看著下首的朱標很是不滿的說道:“標兒,藍玉今日早朝為何沒有前來。”
這意思就很明白,藍玉是你的人,他為什麼無故缺席早朝,你要給咱一個交代。
父子多年,朱元璋是怎麼想的,朱標豈能不知道。
自己這個爹,現在頭髮絲都是空的,一門心思想著坑人。
首要目標就是藍玉等一幫驕兵悍將。
最近藍玉這一票人,可沒少被老爹坑。
朱標隨手拿起一本奏摺,一邊處理一邊頭也不抬的回道:“父皇,藍玉為何沒來早朝,兒臣不知。”
“哦,你也不知道啊,那咱就明白了!”朱元璋很是滿意的翹起了二郎腿,悠閒的說道:“咱看這個藍玉,是越來越沒點吊數了,仗著是你太子的頭號馬仔,不僅整日裡胡言亂語,以太子黨自居,惹是生非,今日竟然還敢無故缺席早朝,簡直就是沒把咱這個皇帝放在眼裡,無法無天,咱一定要好好的處罰他!”
無語的瞥了一眼自己那裝腔作勢的父皇,這個太子黨,不還是你一手組織起來嘛!
朱標無語的說道:“父皇,前幾日您就以他入殿先邁左腳,不尊重您的理由罰了他半年的俸祿了,您就別找理由了,咱們大明的這群勳貴,這半個月,那個沒被您以各種不著調的理由罰了,他一個武將,沒什麼腦子,除了打仗的事情,朝政他懂個什麼,這次又打算罰幾個月的俸祿,您就直說吧,我也好告訴他一聲,免得他又找我訴苦。”
被點破了心思,老朱心裡略微有那麼一點點的尷尬,但好在臉皮抗打,也是面不紅心不跳。
咱老朱出來混,靠的是什麼?
心夠黑,刀夠利,嘴夠毒。
至於面子那玩意,咱需要?
很重要嗎?
抬手摸了摸顎下短鬚,老朱朗聲說道:“藍玉這廝,不學無術,你以為咱是為了罰他嘛,不是的,咱這都是為了他好。”
朱標嘴角直抽抽,為了藍玉好,所以就罰他俸祿,這話說出來,估計你自己都不相信,藍玉現在上朝都是跳著進來,您自己說說,您這理由過得去嗎!
好吧,就當你是為了藍玉好,畢竟這廝就是個夯貨,可那些無辜的朝中大臣呢!
老持承重的徐達,都被您老以沒洗臉的理由罰了啊!
自從朱元璋決定攻打安南國,大明朝臣們的日子就開始過得戰戰兢兢,那叫一個苦不堪言。
不是今日因為喘了口氣,就是因為明日放了個屁問題被罰上幾個月的俸祿。
總之,捱揍的理由五花八門,讓人耳目一新。
對此,朱標表示理解但又無奈。
想要征討安南,國庫裡的錢糧不夠,老朱又不忍心向百姓下手,可不就要委屈一下這些朝臣了嘛!
說白了,還是因為大明窮,國庫裡沒銀子啊!
可是俺滴那個爹啊!
您也不想想,就您給朝臣們開的那點俸祿……
藍玉這樣的勳貴還好,罰了也就罰了,家裡還有封地的收入支撐著,可有的人都是靠著孃家補貼做官,這才沒餓死。
您這東罰一點,西罰一點的,倒是把大軍出征的糧草湊齊了,可這些清貧的大臣還怎麼活下去啊!
“父皇,你可還記得御史臺言官趙忠臣?”
想了想,朱標還是不忍開口說道,
“咋不記得,這個混蛋!”朱元璋狐疑的看著朱標:“咱記得上次他上奏摺罵咱殺戮過重,咱罰了他半年俸祿,咱今日上朝還看見他了,油光滿面的,一看就是吃了民脂民膏,他怎麼了?”
“父皇,那你可知道,趙忠臣一家五口,可就靠著他的那點俸祿過活!”朱標搖頭苦笑道:“他那哪是油光滿面啊,那是餓的發腫了,您罰了他的俸祿,這不是將一家人往死路上逼嘛!”
老朱聞言,很是不滿的瞪了朱標一眼:“他這不是還活的好好的,咱怎麼就是把他往絕路上逼了。”
按照老朱仁慈的想法,御史言官這種官,少一個不少,多一個還浪費糧食,要不是朱標攔著,直接殺了最好。
如此一來,咱解了心頭之恨,朝廷也省的以後還要給發俸祿,簡直就兩全其美好不好。
我滴那個爹啊,您就收了神通吧!
老朱一瞪眼,朱標就知道老朱在想什麼。
“父皇,御史言官,風聞奏事,這本就是人家的職責,若是因其執行自己的分內之事,您就要殺人,就要罰沒俸祿,這以後,誰還敢仗義執言啊,咱們老朱家,咱們大明,可還有人敢為咱們賣命嘛……”
聽著朱標的絮絮叨叨碎碎念,老朱表示很頭疼。
有種稻教袁始天尊面對研究生的感覺。
“行了行了,那趙忠臣自己找死,能賴得著咱嘛,這樣吧,就以你太子的名義,賞賜他半年的錢糧,算作是他俸祿的補償吧!”
“至於藍玉這廝,無故缺席早朝,就罰他一年的俸祿,讓他長長記性。”
“你母后那三萬兩,暫時先別動!”
“你也別給藍玉這廝叫屈,這個混蛋愈發的放肆,咱現在敲打敲打他,以後你用起來也順手!”
“好了,咱要處理奏摺了,你不要跟咱說話打擾咱了!”
說罷,老朱很熟練的雙手一捂耳朵,裝死去了。
說來說去,你就為了那三萬兩唄。
還插在話裡,生怕我聽不出來是不是!
你這個爹,是真的聰明啊!
不過,話說回來……
自己這個爹,是真的不吃虧啊。
這邊賞了半年的錢糧俸祿,那邊直接罰了一年的。
左手倒右手,還賺了半年的錢糧。
就是可憐了藍玉啊,不過已經這樣了,還能怎樣呢!
帶薪打工第一人,藍玉也算是後輩楷模,開創先河了。
說曹操,曹操到。
就在朱標還在想著怎麼回頭安慰一下藍玉的時候。
忽然聽到門外太監來報:“啟奏陛下,太子,永昌侯前來覲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