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熲陽失守,熲陰便是重中之重!萬萬不可再失!”苗訓語氣沉重地開口道。

一旦熲陰也跟著失守的話,那麼,許昌的側翼可就危險了,整個豫州戰場在整體戰局上,接下來都會對於他們處於不利的地位,甚至,他們幾乎要迫不得已之下,被迫主動放棄許昌,以避免落入兩面接敵的狀態。

許昌幾個地方,雖然在東漢末年,因為曹操的原因成了一個非常出名的地方,但也確實不是一個容易防守的地方,尤其是西面眾多險關其實都掌握在晉軍手中的情況下。

許昌自古西控汝、洛,京引江、淮,舟車輻集,土地肥沃,是中州大地上的形勝之區。因為,就當時整個中國而言,河南適居中心,就整個河南而言,許昌又適居中心。

這裡北面有黃河作為限隔,卻又不至於被其潰溢所患,西面有重險虎牢關,不乏崇山以為屏障,南通淮、漢二水。可以說,這個地方對於掌握中原至關重要。

這種平原地帶,一旦兩路兵馬都圍上來,尤其是對方多鐵蹄的情況下,他們很可能到時候跑都沒法跑!

因此,熲陽已失,作為許昌側翼最後一道防線的熲陰就必須要嚴防死守,再不能給張遼任何的機會。

“以林仁肇為將,韋護、羅紹威為副,領兵一萬五千,進駐熲陰,相援吳階!”

“此外,有關徐州之事,不可再傳,有膽敢議論者,立斬不赦!”趙匡胤沉重地嘆了一口氣道。

林仁肇的援兵,再加上吳階原本就有的兵力,兩萬多的兵力,僅僅只是防守張遼的廣武大營其實是足夠的,只要不像石守信之前那樣中了敵人的計策就好了!

作為防守的一方,一半的兵力怎麼看都綽綽有餘了!

只是,再度給吳階那裡分了一部分兵力之後,趙匡胤這裡能夠抽調出前往徐州的兵力,就更加捉襟見肘了。他就算是咬牙抽出一部分兵力,派去徐州的話,也是相當於直接去送了!

而且,趙匡胤甚至可以想象的到,一旦有關徐州的訊息傳遍各軍之後,將士們計程車氣將會低落到何種程度!這件事情,他就算是做出了一些防範手段,但究竟能起多少作用,趙匡胤心中並不樂觀。

畢竟,就算是他命令手底下的將領們嚴禁外傳,不傳到底下的將士們的口中,但作為敵對一方的晉軍,怎麼可能會放棄這個打壓他們士氣的機會?

“讓樓緩,鄒忌分別出使劉……陛下與朱元璋,請他人各自分出兵力,配合我軍回援徐州!”趙匡胤復又嘆氣道。

趙匡胤本來是習慣直接職稱劉備的名字的,但又一想到,畢竟現在劉備是青漢的皇帝,他們畢竟名義上還是對方的屬下,終究還是臨時改了口。

其實,趙匡胤現在所最指望的,也就只剩下一個劉備了,朱元璋那裡同樣面對幾十萬的晉軍,對方就算是樂意幫忙,但也不見得會出多少力。

而如果是能夠從劉備出兵的,那15萬兵力中抽出一部分前往徐州的話,其實也未嘗不可!畢竟,兗州的壓力雖然也不小,但至少和豫州沒辦法比。

趙匡胤也不指望將竇建德這一支人馬全部給消滅,但至少要保住彭城,這要是讓大大小小將領的家眷都落在晉軍的手中,那這一仗根本就沒法打了!

“主公,徐州已危,人心必定浮動,此事不可不防!”苗訓開口提醒道。

後方出了這麼大的事情,別說是士兵們,就是將領們怕是原本對於趙匡胤本該是忠心耿耿,但該生出異心的時候也會生出異心來了。

一家老小都處於危險之中,再加上獲勝的希望越發渺茫,這類的事情不發生才怪!

“彭城未破,想來暫且無礙,由皇城司加強戒備就是!”

趙匡胤本來以為,彭城這個時候至少還在他們的掌握之中,至少在彭城丟失之前,就算是將領們有些異心,但也不可能真正異動。

但事實上,事情比趙匡胤想的更加嚴重!

有關徐州的事情,瞞一瞞手底下的大頭兵還可以,但徐州勢力的高層文武,這個訊息肯定是瞞不住他們的!

沒幾天的時間,一件令趙匡胤猝不及防且無比痛心的叛亂就發生了。

長社縣令趙佶叛晉,大開城門,長社守將陳霸先拼死斷後力戰,最終不幸被擒,唯有大將趙必方、夏魯奇領三百騎殺出,餘下的兩萬大軍,盡皆或死或俘,僅有逃亡者不過千餘。

訊息傳出,全軍譁然,趙佶可是趙氏宗族,是趙家血脈,但這樣一個人卻帶頭叛變,其中的人心浮動可想而知。

趙匡胤在收到訊息之後,直接一碗白米飯蓋到了桌上,好似不解氣一般,將桌上的那盤青菜也一腳給踹飛了出去。

發過了火之後,這才將桌上的白米飯幾筷子又扒拉到碗裡慢條斯理的吃了起來,也不嫌棄被他摔到地上的青菜已經染了灰塵,順手一根根挑起來也扒拉到了碗中。

如今的趙匡胤勢力缺糧嚴重,趙匡胤本人也以身作則,每頓飯只有一盤青菜和米飯。

“陳霸先力戰有功,上奏陛下,為陳家請功,可封陳霸先從子陳頊為下邳亭侯!”

“趙佶叛國之賊,其罪當誅,傳信伊尹,立誅其子趙恆及其一應妻小!”趙匡胤等到吃飽喝足之後,這才悶聲說道。

趙佶作為宗親,但卻帶頭反叛,勢必要嚴懲,而且正是因為他的宗親的身份,才更加要嚴懲,除了和趙構一起反叛的趙構之外,顯然,尚在彭城的妻眷以及另一個兒子趙恆,趙匡胤這事徹底不準備留了。

至於陳霸先,這就是寬以待人,收買人心的一幕了。

力戰而死,那皇帝們自然要大書其書這一位功臣,可力戰被擒,這就要差點意思了,但也不妨礙趙匡胤這個時候給他賞賜。

而這個時候,正在長社之中,洋洋得意的趙佶,顯然,並沒有想到,一切都沒有從他預想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