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之戰,多爾袞的正白旗領數旗攻打劉衍所部防守的正面,各旗的傷亡人數加在一起達到了近千人,不過披甲人與旗丁傷亡人數合起來不到三百人,看上去損失雖大,但實際上對多爾袞來說,還是可以承受的。

也怪不得多爾袞這樣想,他們八旗軍的結構有些特別,大體為阿哈、披甲人、旗丁三種。

阿哈就是奴隸,或為漢人,或為朝鮮人,或是東北各部落之中的男丁。這些人無甲,甚至有些人連兵器都沒有,隨軍出戰時,他們一般只是作為雜役或著炮灰使用,或餵馬造械,或填取濠溝,或挖掘城磚使用,說白了就是戰場上的“消耗品”,死的再多多爾袞都不會心痛。

這些阿哈每次隨軍人數雖多,有時甚至可達數萬人,不過並不列為清軍的戰兵人數。這些人是清軍輔兵中最大頭,由於這些人的家小都留在後方,他們如果逃跑,家小就別想活命,由不得他們不賣命。

而披甲人多為東北各降人部族,民族多樣,多為黑龍江與松花江流域的鄂倫春人、錫伯人、鄂溫克人、索倫人、達斡爾人、赫哲人、苦夷人等,滿洲人統稱他們為野人,多從各處山地河流蒐羅而來。

由於這些人戰力強悍,所以他們是清軍中炮灰的主要戰力。死兵在前,銳兵在後,該處死兵,很多便是這些部族中人。由於戰事頻繁,這些被充為炮灰的東北部族兵,到了後面,很多部落都消失了,可見滿清的殘暴。

便如赫哲人,在明朝中葉的時候,還是幾萬人口的大部落,到了滿清入關之後,全族死得只剩幾千人口。一直到了後世,全球赫哲人的總人口都不到三萬人,這便是東北炮灰部落的典型代表。

他們雖號稱死兵重甲,其實也是奴隸兵,沒有自由,不可逃跑,否則就是全部落等著被剿滅的下場。披甲人地位高於阿哈,最後才是滿蒙八旗的旗丁們。

八旗以牛錄為單位,三丁抽一,一丁披甲,餘者為散丁。這些披甲兵中,一部分為巴牙喇兵,餘者為步甲、馬甲兵。戰時披甲旗丁為主力,餘者旗丁作為普通士兵使用,大多要隨軍出戰,上陣撕殺。

皇太極時改革軍制,設立巴牙喇營,阿札哈超哈營,噶布什賢營後同樣如此。

在八旗制度完善之後,清軍與明軍交戰,向來第一波先驅使漢八旗作戰,第二波驅使蒙古部落兵作戰,第三波驅使東北各部落兵作戰,第四波驅使蒙古八旗作戰,最後才是八旗滿洲的軍隊上陣。

雖然現在清國八旗蒙古與八旗漢軍的結構還不怎麼完善,不過驅使炮灰雜役攻城攻壕作戰,八旗滿洲各旗主們己是極有心得。

今日一番激戰下來,看似八旗軍一天就傷亡二千五百多人,其實近二千人的傷亡都是軍中雜役。軍中外族披甲人,真正滿、蒙八旗的旗丁的傷亡人數還是較少的。

對八旗來說,那些雜役無足輕重,只要從大明等地擄獲了人口,要多少有多少。至少披甲人,消耗完了,再去深山老林子抓就是了。

只要旗丁大部不失,那些部落還不是乖乖就範?昨日下午清軍攻打營地,各旗傷亡人數上千人,今日更是增加到二幹五百人。算算初次進攻明軍營地的傷亡人數,幾天下來,圍在鉅鹿的八旗軍傷亡己高達五千多人,其中旗丁的傷亡人數也超過一千人。

這樣的傷亡人數對於八旗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數字。雖然還在多爾袞的心裡承受範圍內,卻也不可避免的開始對明軍恨意交加。

這些損失的兵馬中,八旗滿洲鑲紅旗與鑲白旗己是傷筋動骨。鑲紅旗連帶兩個八旗蒙古,最終折損人數一千三百多人,大部分是披甲人與旗丁。不算雜役,多鐸的鑲白旗損失了一千多披甲人與旗丁,幸好近千的重騎與巴牙喇兵保住了。

也是多爾袞等人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多驅炮灰雜役攻壕,所以連日攻打明軍營地以來,旗丁們的傷亡人數才增長的不那麼快。但可以肯定的是,最終要消滅盧象升、劉衍等人,此次入關的八旗軍、滿蒙正牌旗丁傷亡人數恐怕要超過三千人,這還是戰事順利的保守估計!

此次入關的清兵,八旗滿洲五旗約三萬多人,加上八旗蒙古、外藩蒙古兩萬多人,連上各降附小部落,總兵力在六萬多人。還有近三萬的雜役,對外號稱十萬。

到了現在為止,清軍傷亡已經接近一成,按照這些韃子對傷亡承受不足百分之六的能力,其實己經接近崩潰的邊緣。

各旗傷亡數字統計完之後,在場眾人都是一片沉默,八旗滿洲各旗旗主都在心疼自己旗中戰士的傷亡。雖說這幾天死的大部分是各旗雜役及炮灰。不過就算眾人麾下的披甲旗丁與未披甲旗丁也都死傷了幾百,都讓他們有些受不了。

作為炮灰的披甲人及雜役們在帳內根本沒有代表,自然輪不到他們發言。外藩蒙古與八旗蒙古各旗主們,也是心下暗暗憤怒,那些膽小如鼠的滿洲人,打仗只會躲在後面,讓他們這些大蒙古勇士前去送死,作為成吉思汗的後代,他們當然不幹!他們率軍跟著入關是來撈好處,不是與明人拼命來的。要拼命,就讓那些滿洲人去拼好了!m.

不過如今八旗滿洲勢大,他們主力仍在,各旗主雖在心內誹謗,表面上眾人只是作深思、沉吟、沉痛狀,不敢有什麼出格的言詞。

對於蒙古人的想法,多爾袞當然心知肚明,特別是八旗蒙古,更是出名的首尾兩端,有好處才上,沒好處閃得比誰都快。可恨自己滿洲人還要極力籠絡他們,皇太極幾個女兒更是全部賠了出去。

此刻看那些蒙古旗主的神情,顯然這幾日殘酷的戰事己經讓他們膽寒了,看來還得靠自己的滿洲勇士啊,多爾袞內心感慨了一陣,率先開口說道:“今日作戰,我大清國勇士己經攻入明軍壕牆之內,兩翼的明軍,更是差點潰散。他們膽氣己失,只要我軍趁勝追擊,繼續猛攻明軍的兩翼,攻破明國宣大、山東營地,只是這一兩日之間的事。”

鑲白旗旗主多鐸見狀,當即站出來附合哥哥的話,對眾人大聲說道:“不錯,明軍銳氣己失,我軍理應乘勝而上,調集精銳猛攻明軍兩翼,只要兩翼一破,不管是盧象升,還是那個劉衍,他們數面受敵,即便部下再驍勇能戰,也一樣迴天無力。”

“擊敗明軍的良機已經到了!”多鐸最後總結道。

一個頭待皮盔,內穿柳葉明甲,身材矮壯的中年蒙古將領瞥了多鐸一眼,說道:“豫親王是不知道那明將劉衍的厲害,今日下午,我軍己經攻入他的防線,結果被殺得潰敗。看他守護正面防線還有餘力,如果他派出援兵支援兩翼,那又該怎麼辦?”

此人面目焦黃,大餅臉,小眼睛,典型蒙古人相貌,卻是外藩蒙古喀喇沁部的固山額真古魯思轄布,他不敢對多爾袞怎麼樣,但是聽多鐸也這樣說,卻忍不住出言諷刺反駁。聽他這樣說,各外藩蒙古與八旗蒙古眾旗主都是在一旁看好戲。

多鐸一瞪眼,正要說什麼,多爾袞己是接話說道:“多稜貝子不必擔憂,明日作戰,我大清兵馬繼續以重兵猛攻正面,定讓那劉衍分不開兵來。”

隨後,多爾袞雙目掃向多鐸,大聲說道:“明日作戰,豫親王隨本大將軍一起,率部攻擊劉衍所部防線!”

多鐸聞言頓時一呆,不過此時眾人都看了過來,多鐸即便心中詫異,也只得起身領命。

不過多鐸坐下之後,心中卻在暗暗叫苦。

多爾袞這兩日讓他留守大營,早招來怨言無數。看來今後幾日的惡戰,自己想避戰儲存實力,也是不行的了。

多鐸所部在定州損失慘重之後,只得將旗中一部分未披甲旗丁抬為披甲戰兵。又將一部分雜役抬為未披甲旗丁,勉強持旗中阿禮哈超哈營計程車兵名額補足,不過這其中的戰鬥力,自然遠遠不能與以前相比。多鐸早吃夠了劉衍的苦,明日這一戰,恐怕麾下的勇士又要傷亡慘重了!

此時多爾袞也不管多鐸如何想,繼續道:“而且,明早從通州運來的幾門大將軍炮就會到達,在數門大將軍炮的轟擊下,那不管是盧象升,還是什麼劉衍,都將自身難保。”

聽多爾袞這樣說,眾八旗蒙古旗主都是興奮起來,他們早嘗夠了明軍火炮的虧,這下也讓對面的那些明軍們,嚐嚐火炮的厲害。

多爾袞眼見眾人的臉色,便又趁熱打鐵,大聲說道:“諸位王爺,盧象升與劉衍等明軍將領已然失去銳氣,只要我大清勇士再施以雷霆一擊,明國宣大、山東軍的營地必破。”

他雙目炯炯,說道:“此次入關以來,放眼明國上下,只有盧象升所部敢與我軍對戰,殺傷我大清勇士眾多。只要這盧象升和他部下的明軍將領一死,明人軍心士氣定會盡失,再無抵抗之軍,我大清勇士定然可以所向披靡!”

“只要盧象升等敢戰將領一死,明國宣大、山東部盡滅,我大清兵便可以盡情劫掠。擄獲了人口財帛,不論諸位王爺損失多少,料想皇上都會給諸位加倍補償。”

多爾袞此言一出,一眾外藩蒙古及八旗蒙古的旗主都是眼睛發亮,奉命大將軍說得極有道理。

有的人死了,但沒有完全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