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官腔套話這種風氣,朱由校很不喜歡,明明用幾句話,就可以清楚的表述,非要東扯西扯,文縐縐的,含蓄隱喻,讓人去猜真實想法,不過朱由校卻也清楚,此等現象不是誰都能改變的。

官場上講究的是四平八穩,流行‘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的主流思潮,即便面臨天大的問題,也沒什麼是不能去拖得,去等的,就算真的死了人,那就死唄,反正遭殃的都是底層賤民罷了。

“既然內閣沒有意見,那就循制來辦吧。”

隨著韓爌言明所想,朱由校神情看不出喜悲,環視殿內諸臣,“此事之重要,諸卿也都清楚,朕不希望在此事上,出現任何的紕漏,明白嗎?”

新君這就允准了?

方從哲、劉一燝、韓爌、周嘉謨這些顧命大臣,聽完天子講的話,做的指示,流露出各異的神情,顯然和他們所想有出入。

回想起過去的那些時日,天子乾綱獨斷、閉塞言路、興廷杖、倚廠衛、信勳貴、獨定三要案、開詔獄等舉止,令朝野間風波不斷,特別是那場大朝會結束後,天子就沒再召開過常朝,這也難免讓一些人聯想。

“既然諡號廟號之事初定,那朕先前說的詔修兩朝實錄,簡拔一批翰林諸官,可議出什麼沒?”

看著神情各異的諸臣,朱由校再度倚著軟墊,神情自若道:“難道這等事情,內閣也要扯皮很久,才能最終明確下來嗎?”

“陛下,此風不可助長啊!”

在方從哲打算上前稟明時,韓爌神情嚴肅,搶先一步規勸道:“翰林院不比國朝其他地方,此擢授職官皆有定數,如若率性而為,不顧宗法禮制,那勢必會讓地方生亂,到時人人皆想靠倖進而上,則誰還願為民辦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內閣次輔劉一燝,吏部尚書周嘉謨,左都御史張問達,楊漣幾人紛紛上前作揖,原則性的問題,他們是寸步不讓。

朱由校瞧見這一幕,真的是很想笑,如果韓爌講的這些話,真的人人都遵循的話,那短暫的泰昌朝上,緣何能有大批東林黨人被重用,被起復?

連入職前的面試、審查都沒有,就靠所謂的名聲和舉薦,便有大批在野的東林黨人,被簡拔到一個個高位。

論雙標,朱由校很佩服東林黨。

當然齊楚浙黨等派,也都是一路貨色。

政治上本就是趨利避害,規矩也好,制度也罷,有利於自己的,想進行解釋太容易了,不利於自己的,就捧起來進行打擊。

“簡直荒謬。”

禮部尚書孫如遊冷哼一聲,上前道:“陛下,臣倒是覺得此事應辦,時下國朝秩序初穩,陛下即皇帝位,當早修兩朝實錄,以安天下民心,然此事牽扯眾多,僅靠……”

“大宗伯這是何意?”

左都御史張問達雙眼微眯道:“難道在國朝中沒有賢良可選?陛下初登大寶,對很多事情還不瞭解……”

吵起來了。

朱由校倚著軟墊,靜靜看著眼前一幕,大行皇帝朱常洛在駕崩前夕,欽定的這幫顧命大臣,東林黨佔比過重,這也導致彼此間沒有制衡,在一些事情上一旦扯皮,就會形成眼前這種爭執局面。

方從哲還是老邁了,其內閣首輔的位置,不足以能震懾住外朝有司了。

在瞧見方從哲表態時,亦引起不少反對聲,特別是楊漣講的話,令方從哲臉都紅了,朱由校眉頭微蹙起來。

想改變一個人,絕非說說那般簡單。

“夠了!!”

當場面有失控跡象時,朱由校淡漠的聲音響起,“你們皆是朝中重臣,更是皇考欽定顧命,一個個在御前像什麼樣子?倘若此事傳揚出去,讓世人如何看待?這就是天啟朝的肱股嗎?!”

朱由校首提天啟朝,令一些人心下一緊,儘管朱由校御極登基,已然定下了新年號,但泰昌帝駕崩太突然,使得尷尬的事情出現,這也導致萬曆四十八年,被分成兩部分,時下沿用的就是泰昌元年之號。

“既然爭議這麼多,那就回去繼續議。”

朱由校態度堅決道:“編修兩朝實錄之事,乃國朝之要事,朕絕不允許有任何紕漏,去進行此事,方卿,你是內閣首輔,此事就由你繼續負責,何時討論清楚了,能達成一致了,再向朕言明!”

“臣遵旨。”

心情不好的方從哲,向天子作揖應道,只是這樣的事情,卻絕非是劉一燝、韓爌他們想看到的。

“陛下,臣有本奏。”

張問達走上前,作揖一禮道:“陛下御極登基,應克己以為表率,而非久居內廷,常朝乃……”

沒完了。

朱由校眉頭緊皺,盯著喋喋不休的張問達,常朝他要真是日日開,寶貴的時間全都浪費掉了。

大明的常朝,不止有早朝,還有午朝,甚至是晚朝,一天把時間都折騰到這上面,何以能做別的事情?

朱由校比誰都要清楚,為何文官群體死揪著此事不放,就是想看到天子,這樣遇到什麼事,他們也好進行揣摩。

眼下內廷被朱由校整頓了,宮城和皇城禁衛被整合了,想知曉內廷發生什麼,這是誰都不能辦到的。

王安這批太監宦官的血,不是白流的!

“張問達,朕想問問你。”

朱由校臉色一凝,語氣冷冷道:“你這個都察院的左都御史,難道就是給朕做的嗎?朕不召開早朝,你就不知事情該如何做了?

要真是那樣的話,趁早上疏請辭吧!

伱上疏,朕允准。

朕這些時日在乾清宮,是日日不敢有絲毫懈怠,熟悉朝政,瞭解國情,為何到你張問達的嘴裡,就成了懶散昏庸了?”

“臣……”

張問達心下一緊,順勢就跪倒在地上,天子罕見的直呼其名,這讓張問達清楚的知道,天子生怒了。

甚至連上疏請辭之言都講了。

張問達之所以講這些話,一個是想起規勸表率,一個是想順勢搭救惠世揚,可事情顯然沒有朝他所想的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