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沈宜修的政治智慧馮紫英一直很看重,耳濡目染的薰陶使得沈宜修很多時候也能給馮紫英不少有價值的建議,馮紫英也很欣賞這一點。

沈宜修話語裡的意思雖然隱晦,但是馮紫英卻明白,這幾十分拜帖中恐怕不少都是屬於政治投機者,或者說是帶有某些利益驅使而來的。

對這一點馮紫英也早就心知肚明,而且他也沒有多少政治潔癖。

和自己合作的不可能都是志同道合者,雖然這個群體可能才是最忠實可靠的,但是這個群體目前太小太薄弱,相反,恰恰是那些利益交織和政治投機者這些群體數量龐大,而且能量也驚人,可能對自己用處更大。

這就是類似於統戰,雖然未必是同路人,但是隻要能在一定時間一定階段大家可以有共同利益,或者說為了共同利益而行動,那麼就可以攜手合作。

“賢妻所言甚是有理,為夫自然明白,不過也需要篩選一下,另外既然要合作,那麼也需要相互交一交底,瞭解瞭解一下各自的想法。”馮紫英平靜地點點頭:“該來的始終要來,不是一路人就沒法走到一起。”

沈宜修見丈夫明白自己的意思,也放下心來:“還有就是公公那邊恐怕也要儘早去信,雖說三邊四鎮公公威信甚高,但是相公去的身份不一樣,怎麼來把三邊四鎮的這一塊資源用好,相公不妨多和公公商議一番,西北軍若是打下山東之後,何去何從可能公公也該有考慮的計劃了。”

馮紫英沒有瞞沈宜修馮家未來的局面,尤其是提到過朝廷以文馭武的格局不變之下,老爹一旦拿下山東,基本上就意味著江南可以傳檄而定了,就算是還要頑抗,也不足為慮了,而朝廷可能更多的要考慮如何解決好西北軍這個龐然大物了。

對於自己老爹來說,如果不能給麾下將士一個滿意的交待,馮家在西北的威信就會雪崩式的坍塌,甚至還要危及到馮家在大同的根基,也會影響到老爹日後在薊遼的話語權,不能不仔細思考。

可鳥盡弓藏也是朝廷慣例,沒理由在解決了江南之後,還能讓你西北軍保持這樣一個強大的狀態,而且還逗留中原江南,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若是將這樣一群在中原江南見識了繁花似錦,再讓他們滾回貧瘠荒涼的西北去,他們會答應麼?

朝廷要考慮怎樣削減,馮唐也要考慮怎麼來給大家夥兒一個交待,這個矛盾必須要得到平衡,否則就會是一場禍事。

馮紫英和老爹商議過,要麼就是要保持淮揚鎮陳繼先的一定獨立性,最好就是陳繼先搶先南下江南,替朝廷拿下江南,這樣立下大功的陳繼先如果能夠在朝中找到一些代言人說話,另外表現得更為恭順的情況下,朝廷一時間還找不到合適理由來對淮揚鎮下手,這樣西北軍駐留中原江北的機會和理由稍微大一些。

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寄希望於王子騰能在湖廣繼續折騰,熊廷弼在解決掉楊應龍之後看看能不能解決王子騰,如果不能的話,那西北軍這張弓這條狗,就還有些用處,不至於立馬拆解。

不過這些都非長久之計,始終需要給西北軍找到一個去處,一個有充分理由的去處,否則這始終是一個隱患。

馮紫英考慮過西北軍去處。

一是西域,也就是亦力把裡,或者說現在的葉爾羌汗國。

西北軍本來的敵人就是北面的土默特人和西北的亦力把裡(葉爾羌汗國),土默特人今年來和大周關係還算和睦,但由於亦力把裡內部時分時合,加之與西面的各方勢力也是紛爭不斷,所以論理說西北軍主要對手應該是亦力把裡。

但亦力把裡的地理位置太好,大周如果要想征服亦力把裡,後勤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需要從內地經河西走廊將糧秣物資運到甘肅鎮,然後才能談得上出擊西域。

從經濟角度上來說,這是絕對不划算的,在大周的農業經濟未能向工商業經濟轉化到一定程度上時,以大周的國力,是承受不起這種擴張的。

所以從當下局勢來說,西域不是大周擴張重點,至少目前不是。

另一個去處就是遼東了。

建州女真已經成為大周心腹之患,西北軍去遼東鎮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問題還是後勤問題。

遼東鎮的兵力並不差,十萬大軍,但是這麼多年來被李成梁養成的這種內部派系,加上都已經習慣了這種守成之勢,怯於主動出擊,野戰經驗匱乏,所以遼東鎮在採取守勢作戰時還能勉強湊合,但是要對建州女真採取攻勢作戰,就力有未逮了。

西北軍若是要去,那麼就意味著平添數萬人的後勤壓力,在目前遼西和遼南的陸地交通問題尚未得到改善時,遼東是承受不起這樣的後勤保障壓力的,除非立即採取行動來解決遼東鎮的海運港口,以及遼西走廊和遼南金州衛經東寧衛(遼陽)到瀋陽中衛與定遼右衛(鳳凰城)的陸地交通問題。

但要做到這一點的耗費不小,馮紫英不確定內閣當下的想法如何,他們對遼東的戰略始終還是處於一種模糊和矛盾的心態,對建州女真究竟該怎麼應對,是繼續採取現在的守勢,以待時機,還是儘快集中全力給與對方以重擊,又或者先解決察哈爾人,然後把蒙古人統合起來再來對付建州女真?

如果朝廷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解決遼東問題也就無從談起。

如果這兩處都不能去,就只能考慮去南邊,安南和洞烏(東籲)皆有可戰的理由,這兩方都是屢屢挑釁生事,大周也有徵討之意,只不過礙於當下朝局形勢,都只能暫時擱置。

只不過西北軍士卒一直在北地生活,在山東征戰沒問題,但是要去江南都有些不太適應,要去征伐安南和洞烏,只怕夠嗆。

想得有些遠了,但思緒卻又下意識地往那邊想,馮紫英也知道現在自己心思還是該放在陝西這邊。

養寇自重這個詞兒時不時地要在腦海裡冒出來,要想幫助老爹保住西北軍,那麼陝西這邊其實還有很多可供利用的資源,就看自己如何操作。

不過從內心來說,馮紫英又不願意用這種方式來獲取西北軍的生存權,這要用無數普通民眾性命來作代價。

接下來這兩三日裡馮紫英便有選擇性的見了一些客人,這其中也包括如忠順王、忠惠王介紹來的,也包括如喬應甲、韓爌、王永光等人介紹來的,魚龍混雜,馮紫英也不介意。

*******

“培盛,聽說這兩日馮鏗府上門庭若市,豐城衚衕人滿為患?”郭沁筠端起茶杯,用杯蓋輕輕抹了抹,都快要遞到嘴邊了,又放下了。

“嗯,的確如此,二十二歲的陝西巡撫,前所未有,震古爍今,聽說是齊永泰說服了李三才,最終才讓葉方二位同意。”周培盛也是感慨不已,“如果不出意外,此子十年之內便能入閣,還會創造一次大周朝從未有過的記錄,三十歲的閣臣。”

“可是他這一出京,對我們還有多大用處,其影響力會不會下降?”郭沁筠感興趣是這個,“恭王去青檀書院的事兒雖然定下來了,但是他走之後不會變卦吧?”

“倒不至於。”周培盛搖頭,“馮紫英的信譽口碑還是相當好的,但我們要的不僅僅是這個,監國才是我們想要的,皇上身體時好時壞,神志也是迷糊不清,現在最麻煩的就是不確定皇上這個身體能堅持多久,但我們卻只能按照最近的方式來爭取,所以我們要想贏得北地士人的認可,還得要靠他。”

“可是他馬上就要走了,一旦離開,我們和他聯絡就會非常困難,就算是他願意幫我們,但等到信來信往,早就水過三秋了。”郭沁筠煩躁起來,丟下手中團扇,氣恨恨地道:“必須要在他走之前讓恭王能坐上監國之位,最起碼要朝廷拿出一個輪轉方略來,這樣恭王才能有機會,……”

周培盛有些遲疑,“恐怕很難,馮紫英半個月內就要離京,這麼短時間,能做什麼?而且他現在剛要接任陝西巡撫,肯定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行,免得影響他的前程,監國之事也不是他說了算的,他要幫忙也只能去找其他和他相熟的北地士人,以及他的師長輩,可要讓他做到這一點,我覺得我們做不到,我們給不出足夠的條件。”

郭沁筠身子一僵,目光變得有些恍惚,良久才深吸了一口氣,“不管,我還要見他一面,他答應過,就該兌現諾言。”

周培盛啞然失笑,答應過?這二人私下的談話,做得了什麼數?

隨便幾句客套話,再新增幾個理由,你還能怎麼著?難道還真要為此鬧翻臉不成,那毫無意義。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