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 日本和尚2
章節報錯
“句句是真,不敢打一句誑語!愚僧雖然出生在石山,可兒時的記憶卻在平戶興正寺……”
大明皇帝到底有沒有天算之術,大谷光道不清楚,但和剛剛相比,他的神情明顯凝重了許多,語氣也不再那麼風輕雲淡。
“讓朕算一算啊……天靈靈地靈靈,鬼魅魍魎快顯形,天兵天將朕來請,王母娘娘急如令!你上面應該還有三個兄弟,對也不對?”
然後皇帝又突然插話了,兩隻手捻著蘭花指高高舉起,眼珠上翻搖頭晃腦,胖臉蛋子不停抽搐,嗓音極其飄忽。片刻之後猛的一指大谷光道,表情聲音又全都回歸常態,好像有什麼東西剛從身體上離開了。
“陛、陛下,小僧確實有三個哥哥,但不是一奶同胞。”
大谷光道都看傻了,這次能來中國本就是意外,入了皇宮見到了皇帝更加意外。可是不管怎麼意外,也沒有現在意外了,大明皇帝居然有通神的絕技!
“哦?這一層朕倒是沒算出來,你不妨詳細講講。”
看著大谷光道因為畏懼和興奮而有些泛紅的臉龐,洪濤覺得火候差不多了,收起跳大神的架勢重新迴歸了凡人,還是個愛聽別人家八卦的凡人。
難道說洪濤真的會皇家秘術,有能掐會算的本領?如果去問王承恩,他必須很虔誠的點頭,還會舉出一系列例項當成佐證。
即便是袁可立在場也不敢斷言全無。神神鬼鬼在古代很有市場,上到皇帝高官下到平民百姓,遇到不好解釋的現象,第一選擇就是往神鬼那邊想。
但後世的大部分人都不會相信什麼皇家秘術,即便搞不懂洪濤是怎麼算出來的,也會堅信世界上沒有神鬼,只有套路。
沒錯,就是套路,洪濤就是仗著讀過一些歷史書籍,利用古人迷信神鬼的弱點編瞎話呢。但目的不是為了騙人,而是為了能聽到實話。
在日本戰國時代末期有兩個寺院挺出名,一個叫本能寺,一個叫本願寺。前者在京都,是法華宗的一座小廟;後者在攝津國的石山,是淨土真宗的本寺。
雖然一大一小、地位懸殊,但這兩座廟卻因為一個人而出名,他叫織田信長,日本史上的戰國三傑第一傑,為統一日本立下汗馬功勞
萬曆十年,幾乎要完成統一大業的織田信長輕裝簡從路過本能寺,並在其中下榻,結果當晚被手下將領明智光秀率領的幾萬人馬包圍,力戰不敵,引火自焚於寺內。
接下來他的另一位大將羽柴秀吉從前線撤軍,掉頭攻打明智光秀,並將之順利擊敗,從而才有了戰國三傑中第二傑,豐臣秀吉。
有道是廟小妖風大,這次政變直接改變了日本戰國時代的走向。如果織田信長不死,說不定後世的日本就沒有天皇了。傳說他有意廢掉天皇,這可能也是明智光秀造反的原因之一吧。
本願寺出名的比本能寺還早,但織田信長依舊是主角之一,雖然是最終勝利者,卻也贏的不是很容易。由此可見,這位日本梟雄可能和寺廟相沖,如果遠離寺廟說不定可以多活幾年。
那麼一座寺廟,就算規模再大能有多少和尚,怎麼可能和織田信長對壘,還添了不少麻煩呢?這事兒吧,如果放在古代中國和誰說誰也不會信,但在古代日本不光可信,還特別正常。
原因只有一個,古代日本和中國古代的寺廟雖然都信奉佛教,但在屬性上早就相去甚遠了。古代中國的寺廟不管規模多大,也僅僅是統治者用來維護權力的手段之一。古代日本的寺廟,則已經是統治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它不光擁有領地、佃戶,還可以豢養僧兵,並且很多貴族和政客落魄或者戰敗之後都選擇到寺廟裡隱居,一般就不會被對手趕盡殺絕了。
從鎌倉末期開始,古代日本社會里等級分明的貴族制度就開始逐漸瓦解,越來越多的農民、地方豪強、武士和僧侶組成武裝集團對抗越來越貪婪的領主,這種現象在日本歷史裡有個特定的名詞,叫做“一揆”。
織田信長實際上也是靠著由下至上的一揆組織起家,這種行為在當時被稱作以下克上。但當他勢力壯大有了地位之後,反過頭來又是鎮壓一揆組織最堅定的。這倒也說得通,同行是冤家嘛。
在戰國時代末期,勢力最大的一揆組織就是以本願寺為核心。由於淨土真宗又叫一向宗,所以本願寺組織起來的一揆也被稱為“一向一揆”。
從古至今,凡是以宗教為核心成立的武裝集團戰鬥力往往會比較強。一向一揆也不例外,作戰非常英勇,其鐵炮部隊尤其厲害,鼎盛時期攻城掠寨自成一國,綜合實力與大名一般無二。
織田信長與一向一揆前前後後打了十年,終於在石山之戰後徹底獲得了勝利。石山本願寺被焚燬,第十一代法主顯如退位隱居,淨土真宗由其長子教如繼承。
和尚能有兒子嗎?怎麼說呢,日本和尚有點像中國的喇嘛,分了好多流派,有的允許結婚吃葷有的不允許,有的半允許半不允許。淨土真宗恰恰是允許的,不光允許還是世襲制呢,和當皇帝一樣。
後世的歷史書上寫著本願寺顯如有三個兒子,大兒子光壽、二兒子光見、三兒子光昭,他本人叫光佐。日本人起名字的造詣和洪濤不相上下,父親是光字輩,兒子也是光字輩,太不講究。
但突然蹦出來的這位大谷光道,從年紀上算肯定不是本願寺顯如的孫子,用皇家秘術一詐,果然,他居然是顯如的第四個兒子,與三位哥哥還不是同一位母親。私生子唄,這大瓜如果放在日本估計也夠啃一會兒的。
其實更大的瓜還在後面呢,大谷光道出生之後沒兩年,石山本願寺就被織田信長攻破了,顯如被迫隱居伊紀國雜賀鄉。可是據大谷光道講,他童年的記憶都在平戶興正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