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賜婚
章節報錯
本來都說好了,今日只是走個過場的,可唐昀這個做兄長的,跟個老父親似的,死活看他不慣。
“我知道陛下是心疼長公主,怕長公主到了戚家受氣,這才有此。”實在是福安長公主太粘戚猶了,只恨不能早日嫁了,這才叫唐昀起了謹慎,怕她過去了不受重視受苦,這才有這三番兩次的考較,顧青昭雖理解,可該勸還得勸:“可廬陵畢竟是林家的地盤,福安長公主即便出嫁到了廬陵,亦是處處有人護著。”
“陛下再要為難世子,只怕廬陵侯還以為陛下對戚家不滿呢。”
皇室嫁公主,更要平衡君臣之間的微妙關係呢。
這話總算叫唐昀板著的臉舒緩了些,他嘆氣,說起了些往事,“當年父皇獨寵喬氏,林太嬪因與喬氏有些舊怨,過得很是憋屈,福安和福卉也跟著受氣。我好歹是皇子,能在外頭不受束縛,可她們兩個始終待在宮闈之中,這些年活得小心翼翼,很是不易。”他嘆息,“福卉嫁在京城,我可時常觀望著,可福安嫁得遠……我是怕她們遇人不淑,日後再過艱難日子。”
唐昀從前也是最微末最邊緣化的小皇子,見過最險惡的人心,才不願兩位妹妹再次身陷囹圄。
“廬陵侯世子終歸是太后娘娘和太嬪看中的人,難道陛下還信不過太后娘娘的眼光?再一個,長公主雖然嫁了人,可到底還是長公主,受皇室供奉,又有陛下心心念念護著,誰敢不敬呢?”顧青昭柔聲,“若是陛下還是放心不下,隨時可詔令福安回宮,長公主過得好與歹,一看便知。”
唐昀站在廊簷下,沉吟半晌,負手瞧著遙遠天際的天光。
許久後,顧青昭聽見他的嘆息,“昭兒,我之前很希望咱們能有個公主。可是這些日子,我突然又不敢了。”
“恩?”顧青昭疑惑。
他垂眼下來,眉目擰著,與她四目相望,“我怕她嫁人的時候,我會忍不住想打斷未來駙馬的腿。”
顧青昭:……
宴席還未散,兩人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自然不能在外頭久留。
唐昀稍晚一些回席,彼時只見她端端莊莊穩坐著,蔥白的手指正捏了一顆荔枝肉來吃。
兩人中間雖隔著好些人,心思卻是相通的。
唐昀哪裡不明白她的意思,禁不住失笑,又投眼去瞧福安,見她那副為戚猶愁苦不已的神情,不由輕嘆一聲,心軟了。
他端茶微微飲了一口,再抬眼時,便隱了那些愁緒,揚聲道:“廬陵侯世子,不墜其父之名。”
這就是極高的讚譽了,當代廬陵侯早年亦是功績無匹的。
這讚賞的話,也是變相承認了廬陵侯世子,太后聞言莞爾,“哀家瞧著廬陵侯世子年歲也不小了,不知世子可有婚配?”
戚猶頓時樂得跟什麼似的,起身回話:“回太后,臣尚未婚配。懇請太后為臣賜婚。”
這話像是練習了無數遍一樣,張口就來。顯得急切,可也十足心誠。
太后笑著頷首,“一轉眼你都這樣大了,倒叫哀家想起幼時你與福安玩耍的場景來。”她看向唐昀,“哀家倒覺得,宮中許久不曾有婚嫁的大喜事了。”
唐昀順勢看向自個兒妹妹,正色問:“福安,你可願意?”
福安長公主連忙從林太嬪身邊起身,到了臺中回話,“回皇兄,福安願意。”
兩人站在一起,男俊女俏,極是登對。
這場婚事,自是拍板定下。
裴家和李太后都還沒反應過來,福安長公主便被定出去了,頓時都齊齊擰眉。
“叫良妃過來!”李太后不滿得很。
李美人今日特地被安排坐了李太后身邊,聞言忙勸著李太后,“姑母您忘了,這幾日堂兄在家中很是鬧騰呢,說是非那邱家的姑娘不娶,若是您真給堂兄定了長公主,堂兄只怕更要鬧了。再說這事也不幹良妃娘娘的事呀,眼下這可那麼多人瞧著呢。”
李太后這才作罷,暗罵李甫,“這個不成器的!”
李家放下了這事,可裴家還惦記著呢。
沒了福安,不還有福卉長公主?
“說起來福安還是排行在四呢,福卉長公主在前頭還未定下,不知太后娘娘可給福卉長公主定了婚事?”裴貴妃一副不急不緩的模樣,可心思卻是昭然若揭。
“貴妃細膩,福卉的婚事,哀家和林太嬪也正有打算。”榮太后笑意吟吟,“只是今日在場男兒,皆是少年俊才,哀家年老了,也是看花了眼。”
這話一出,自然有的是男兒自薦想要一展風采,奪長公主芳心。
一時間,宴上更是熱鬧了。
裴興自是第一個上去的,當場吟詩一首又作畫,惹得底下連連叫好。
那詩作嘛,倒是精妙絕倫,可是不是裴興所作,自然另當別說,那幅畫嘛……雖說處處精妙,可正因未有留白,未免失了韻味。
但這不妨礙裴興家世擺在那裡,有的是人給他喝彩,就連太后也讚了一句呢。
裴貴妃勾唇,“此事穩了。”
不枉她細心籌謀一番。
白嬪的位置就在顧青昭旁邊,她一見裴興上去,就很詫異,“裴家這是要做什麼呢?到了如今這樣顯赫了,還要尚公主?”
“權勢是個好東西,長公主可不僅僅就是一個封號。”兩個長公主身後都是林家,娶了長公主就是拉攏了林氏一族,這樣的買賣,誰不喜歡呢?
“可裴家未免也太過了些。”白嬪蹙眉不理解,她一個平民之身都曉得要韜光養晦的道理,可裴家才立了大功,便急著要尚公主拉攏林家,這樣造勢,這是要逼宮還是要造反呢?
顧青昭只說了四個字,“貪心不足。”
裴家想要的可不止是林家。
他們想要的,是可以輕而易舉將裴氏推上後位,讓裴氏登頂成為後族,成為勳貴之首的權勢。
可臣子覬覦皇權,歷來本就是皇室最為忌憚、最痛恨之事。古往今來這樣鼎盛的家族並非沒有,能有好下場的能有幾個?
裴家,不是不懂得這個道理,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想要賭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