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0章 成本
章節報錯
奉天戰役就此以八路軍的全勝結束。
此戰八路軍以兩萬餘人的傷亡擊斃鬼三萬餘人。
八路軍兩萬餘人的傷亡大多都是新兵。
這些新兵遭受損失往往是鬼子衝殺進他們防守的戰壕之後造成的,但讓王學新感到欣慰的是,這些新兵絕大多沒有放棄與鬼子鬥爭,他們沒有被兇狠且素質佔優的鬼子嚇得崩潰而逃,而是選擇頑強的與鬼子肉搏。
這是八路軍一道道防線都能穩住並最終拿下奉天的主要原因。
鬼子的傷亡相當一部份是在奉天。
奉天城破時,鬼子駐軍是內有百姓起兵偽軍投誠外有八路軍圍城,說是“內憂外患”是一點都不誇張。
佐佐木靜江也乾脆,他在發現情況已不可控後當機立斷就帶兵突圍。
他突圍的方向選擇得很好,百戰旅主要是防鬼子從東面突圍,因為這個方向距離鬼子大部隊最近,因此百戰旅的主力大多集中在東面。
然而佐佐木靜江卻選擇從南面突圍,他們乘著夜色打穿八路軍封鎖線與南線鬼子分師,接著再與南線鬼子一同突圍。
這突圍計劃就連王學新都不由為之拍案叫絕:
從南面突圍讓百戰旅投鼠忌器無法放開手打。
當時是黑夜,百戰旅早就準備好了半履帶裝甲車準備追擊鬼子的突圍部隊。
李長富知道應對鬼子的突圍死防硬擋是很難擋得住的,因為鬼子是集中兵力進攻一點,而且是出其不意,總能讓鬼子突出去一部份。
為了不讓佐佐木靜江逃掉,重點是要能追上他的突圍部隊。
半履帶裝甲車就是最好的追擊逃兵的裝備,它速度快火力猛,鬼子逃兵在他手下非得脫一層皮不可。
然而,這卻是對鬼子從東面突圍而言。
鬼子出乎意料之外的從南面突圍……半履帶裝甲車就派不上用場了。
南面是八路軍封鎖區,鬼子乘夜色衝進封鎖區與八路軍打成一場亂仗,有些敵我不分的亂打亂殺,這時候半履帶裝甲車要是還衝進去,就很有可能被藏在暗處的鬼子混水摸魚了。
因此李長富始終不敢有什麼作為,甚至援兵都不敢派……援兵派過去也一樣存在無法識別敵我的情況,守在防線上的友軍還會誤以為衝過來的都是鬼子突圍部隊。
李長富能做的,就只是儘量用火力封鎖住鬼子開啟的缺口殺傷其有生力量。
最終,等天亮時李長富就得到佐佐木靜江已經突圍的情報。
不過鬼子也付出慘重的代價:一個師團一萬多人,倒在突圍路上的就有四千多人,被困在城內殲滅的有三千多人,還有一千人沒能逃走打到彈盡糧絕後被俘。
另一邊,八路軍在四平的軍隊也在新一團的帶領下突圍而出。
丁偉的突圍方向同樣出乎鬼子的意外,它是東面沿著鬼子的補給線也就是鐵路線突圍……這個方向是往鬼子腹地,越打就被鬼子包圍得越嚴,鬼子怎麼也沒想到八路軍會往這方向打。
但丁偉就這麼幹了,而且還一路炸鐵路繳火車,運兵的火車被打爛了兩列,運彈藥運補給的火車被燒燬了七列,一時鬼子主力部隊的補給都出了問題。
就在鬼子慌忙的追擊八路軍時,丁偉就繞了一個彎完美的打回了東線與八路軍會師。
這一仗把梅津美治郎打得頭皮發麻,當對關東軍參謀長感嘆道:“八路軍,一個機械化團就有這樣的實力嗎?”
參謀長艱難的回答:“大將閣下,據我所知,他們的機械化部隊才是真正的機械化部隊,我們的機械化……”
說著參謀長就不敢再說什麼了。
在鬼子的軍隊裡,很多東西是不能說的,儘管那是絕大多數心知肚明的事。
鬼子機械化部隊相對八路軍的確不夠看,他們的運輸工具還是以汽車為主,坦克主要是95式97式,這要是跟八路軍的“謝爾曼”和半履帶汽車撞上……瞬間就灰飛煙滅。
這也是之後梅津美治郎看到佐佐木靜江時沒有治他罪的原因。
因為梅津美治郎認為,佐佐木靜江很可能是少有的幾個真正知道八路軍實力的指揮官之一,關東軍需要收回他們自大的目光低下高昂的頭顱正視眼前這支曾經被他們瞧不起的部隊。
王學新這邊,等一切塵埃落定後,他才終於有了點休息的時間。
這時從研究所那就傳來了一個好訊息:鐳射近炸引信研發成功了。
基於鐳射的近炸引信從原理上說並不困難,它實際上就是測距儀,其難點主要集中將其小型化到引信大小並保證精度。
為此研究所的工作人員嘗試了許多次都沒成功,手工製作存在很大的誤差,而引信是裝在高速飛行的防空飛彈和空空飛彈上的,只要有很小的一點誤差都有可能讓飛彈在距離目標數百米外爆炸。
最終還是蘇欣的數控機床起了作用……用資料機床生產就能把精度控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
這是件很神奇的事,當科技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彼此之間似乎都是互相依存的共同發展的。
不過對這個成功蘇欣卻沒有太多驚喜,她遲疑著對王學新說:“團長,雖然研發成功了,但因為我們的數控機床數量太少,導致產能遠遠跟上需求,所以……”
“那就生產數控機床!”
“可如果這樣的話……”蘇欣說:“那鐳射近炸引信的成本也許會很高!”
王學新能明白蘇欣這話的意思。
也就是生產數控機床的錢都要算在引信的成本上了,而這每一臺數控機床都要配上一部計算機,而且還是電晶體計算機……電子管容易燒容易裂,在機床上震動幾下就完了,肯定不適合。
此時的電晶體是緊缺的戰略物資,一枚電晶體的生產成本就在八美元左右,如果要為數控機床配上一臺計算機,那成本自然就水漲船高甚至根本配不起:就算王學新願意出這個錢也沒那麼多電晶體。
(注:史上電晶體發明出來後生產成本是十美元一個,考慮到華夏的人工較便宜才以八美元計)
王學新卻胸有成竹的說:“你那先做準備,這些問題我會想辦法!”
(本章完)